6数星星的孩子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数星星的孩子 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数星星的孩子
教学目标
1.会认“珍 、撒”等个生字,会写“数、晚”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理解“仰、距离”等词语的意思。
4.借助关键词句,初步感知张衡爱观察、爱思考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星空的好奇心,培养主动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张衡数星星的行为,感受他的专注与坚持。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标出自然段序号。
2.圈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青石板,石板青,青石板上挂银灯,白天不见晚上明。”(谜底:星星)
2.出示课题。板书课题《数星星的孩子》,提问:谁会数星星?为什么数星星?
3.介绍张衡。出示张衡的画像及张衡的地动仪图片。张衡是古代天文学家,他发明了预测地震的仪器——地动仪。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标出自然段,圈画不认识的生字。
2.播放课文音频,学生跟读,指导学生朗读好下面的句子。
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教师:“是……不是……”要加重音)
这颗星和那颗星,中间总是隔|那么远。(“总是”加重音)
北斗七星果然是|绕着北极星转动。(“果然”加重音)
指导学生朗读,学生自由朗读。
3.初步感知。
提问: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张衡夜晚数星星,爷爷告诉他星星运动的规律。)
互动:你觉得张衡是个怎样的孩子?
三、随文识字,突破字词。
1.难点生字巧记。
“珍”(zhēn),注意前鼻音的发音,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比“真”字的发音来掌握。
“撒”(sǎ/sā),可以用顺口溜和手势来辅助记忆:sā 是放开手,,sǎ是轻轻酒;放手用一声(sā),散落读三声(sǎ)!(可让学生边读边做动作:sā 双手张开;sǎ手指模拟酒落)
“仰”(yǎng)注意后鼻音的发音,可以通过动作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距”(jù),引导学生理解字义,注意“距”与“拒”的区别。
“靠”(kào)是一个第四声的字,可以通过动作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如“倚靠”、“靠垫”等。
“转”(zhuǎn/zhuàn),“转”是一个多音字,要注意区分不同读音下的意义和用法。用顺口和符号溜辅助记忆:方向变用三声(zhuǎn),绕圈读四声(zhuàn)。
“衡”(héng),是一个第二声的字,可以通过对比“横”字的发音来掌握。
2.重点字书写指导。
“奶”左右结构,左半部分“女”字旁要写得略窄且紧凑,右半部分“乃”字要写得略宽且舒展。注意“乃”字第一笔撇的书写,要写得短而直。横折折钩的书写也是关键,要写得流畅且有力。
“您”上下结构,上半部分“你”字要写紧凑,下半部分“心”字要写舒展。注意“心”字三点的书写位置和角度,以及卧钩的书写形态。
“很”左右结构,最后一笔是捺,左半部分“双人旁”要写紧凑,右半部分“艮”字要写舒展。
“张”左右结构,左半部分“弓”字旁要写紧凑且略窄,右半部分“长”字要写舒展且略宽。注意“弓”字旁笔画的书写顺序和形态,以及“长”字撇和捺的书写位置。“晚”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日”旁占 1/3 宽度。“免”部占2/3宽度。日旁瘦长靠上站,斜钩如弓撑右边;撇画穿插左右连,最后一点稳中间。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并练写,展示评价。
4.结合多媒体理解词语。
“碧玉盘”:出示碧玉图片,比喻夜空的清澈美丽。
“北斗星”:展示北斗七星图,联系“勺子”形状记忆。
四、再读课文,梳理脉络。
1.分段朗读。指名分段读,纠正读音。
2.脉络梳理,填空式板书。
时间:(晚上)→人物:(张衡、爷爷)→事件:(数星星)→(问星星)→(学知识)
3.问题引导:张衡数星星时遇到了什么困难?
爷爷是怎么回答的?
五、布置作业。
1.巩固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复习生词:课件出示词语,通过男生读、女生读、齐读等方式进行复习。
2.提问回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如张衡是汉朝人,后来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等)
3.齐读课文:一起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再次感受张衡的成长和成就。
4.资料分享:课前大家还收集到张衡的什么资料了?谁来读一读?(学生汇报交流课前查找到的有关张衡的资料)
二、情境朗读,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导人情境:这节课,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和一千多年前的张衡一道邀游在美丽的星空下吧!
(2)欣赏星空:(出示夜空美景,并配上轻音乐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说星空的美景)
(3)自由朗读: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1自然段,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4)分享句子:有谁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
(5)理解句子: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美,通过“满天、无数、撒”等词语感受星星的多,通过比喻手法感受星空的美)
(6)圈画动词:请同学们边读边动笔把描写张衡动作的词圈出来。(坐、靠、仰、指、数)
(7)引读体验:是啊,张衡就这样不停地数着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引导学生体验数星星的艰辛和张衡的耐心)
(8)数星星体验:(多媒体出示满天星空图)让我们学着小张衡的样子,仰起头,指着天空,数一数天上的星星吧!(数1分钟星星)你们数出了多少颗星星呀?(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此时你有什么感觉呢?(指名说说感受)此时,你们想对张衡说点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朗读奶奶的话:奶奶是怎么说的呢?(指名读奶奶说的话)从奶奶的话里可以看出什么?(张衡经常这样数星星)
(2)分角色朗读:我们看看奶奶和张衡他们说了些什么呢?找出他们的对话和同桌分角色练习一下。(指名读、男女读)
(3)评价张衡:从对话里你看出张衡是个怎样的孩子?(善于观察)是啊,没有细心的观察,怎么可能发现——“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您看,这颗星和那颗星,中间总是隔那么远。”(引导学生理解张衡的善于观察和思考)
3.学习第四自然段
(1)默读勾画:这时,爷爷也来了,他告诉了我们哪些天文知识?请大家默读课文,然后勾画出有关语句。(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
(2)交流分享:现在你们说说,爷爷告诉张衡哪些天文知识?(指名说说。多媒体出示有关句子请大家齐读)
(3)验证观察: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是真的)可是张衡一开始相信吗?(不相信)那他到底是对爷爷的哪句话产生了怀疑呢?(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对于这样的疑问,他是怎么做的?(他几次起来看星星)
(4)比较句式:出示句式“这个孩子没睡好,起来看星星。这个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比较:谁来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这里的“几次”能省掉吗?(不能,因为几次说明他观察星星多么细致,多么有恒心啊!)
(5)理解"果然”经过张衡这样坚持不懈地观察之后,他还怀疑爷爷的话吗?(不怀疑)从文中的哪个词可以看出来?(理解“果然”)
(6)观察星空:我们来看看小张衡看到了什么?
(出示“星空图”:北斗星和北极星)出示填空:那七颗)。北斗七星(星,连起来像(),叫()绕着()慢慢地()。指名填空,齐读这两句话。
三、拓展延伸。
补充介绍张衡的其他成就,如发明地动仪、浑天仪等,激发学生对张衡的敬佩之情。
引导学生讨论:你从小张衡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课堂练习】1.抄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3.课外阅读有关天文知识的科普文章,了解更多的天文知识。
【板书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张衡:坐、靠、仰、指、数、一直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情境朗读、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拓展延伸和课堂练习等环节,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