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 三峡为了提高同学们阅读古文的能力,班级在语文课堂上开展“文言文知识比拼”主题活动,请你参与。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襄陵(xiāng) 属引(zhǔ) 朝发(zhāo)B.绝(yǎn) 曦月(xī) 叠嶂(zhàng)C.沿溯(shuò) 飞漱(shù) 素湍(tuān)D.凄异(qī) 江陵(líng) 乘奔(bēn)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属引凄异 引:牵引B.哀转久绝 绝:消失C.空谷传响 响:回声D.不以疾也 疾:快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略无阙处 B.至于夏水襄陵C.清荣峻茂 D.空谷传响4.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至于夏水襄陵 B.乘奔御风C.回清倒影 D.空谷传响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沿溯阻绝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C.每至晴初霜旦D.或王命急宣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沿溯阻绝 绝多生怪柏B.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C.每至晴初霜旦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D.不见曦月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7.※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于/夏水襄陵 B.绝/多生怪柏C.虽/乘奔御风 D.自/非亭午夜分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三峡》中“ , ”形象地展现了一幅动静结合的山水图,而“ , ”则使人感到哀伤悲凉,寒气透骨。 (2)《三峡》中引用渔者歌谣“ , ”,从侧面表现了三峡渔民的悲惨生活。 (3)三峡两岸,郦道元用“ , ”(《三峡》)展现盛夏江水满溢、惊心动魄的画面。 (4)读《三峡》,郦道元带领我们感受三峡夏季“ , ”,匹敌快马疾风的湍急流水。 (2025唐山期中改编)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略无阙处: (2)自非亭午夜分: (3)属引凄异: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1.(教材变式题,见课后习题一)文章写三峡四季之景,不按照四季更迭的顺序,而是先写夏水,请简析这样安排的理由。 12.(真实任务情境)班级论坛上举行“梦回三峡·美景寻踪”主题活动。张岱认为:“古人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三峡》一文美景云集,大家各抒己见,跟帖评论。请你补全下面评论区。(2025石家庄期中)【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自雷江口行大江,江南群山,苍翠万叠,如列屏障。凡数十里不绝。自金陵以西,所未有也。是日,便风张帆,舟行甚速。然江面浩渺,白浪如山,所乘二千斛舟①,摇兀掀舞②,才如一叶。过狮子矶,一名佛指矶,藓壁百尺,青林绿筱③,倒生壁上,图画有所不及。犹恨④舟行北岸,不得过其下。旁有数矶亦奇峭,然皆非狮子比也。至马当⑤,所谓上元水府⑥。山势尤秀拔,正面山脚直插大江。庙依峭崖架空为阁,登降者皆自阁西崖腹小石径,扪⑦萝侧足而上,宛若登梯……舟至石壁下,忽昼晦,风势横甚,舟人大恐失色,急下帆,趋小港,竭力牵挽,仅能入港。(选自陆游《入蜀记》,有删改)注:①二千斛舟:指载重二千斛的大船。斛,古代容量单位。②摇兀掀舞:在江面上的摇晃和舞动。③筱:一种细小的竹子。④恨:遗憾。⑤马当:山名。⑥上元水府:长江水神庙之一。⑦扪:持,握。1.请结合上下文及所学,解释加点词。(1)凡数十里不绝: (2)至马当: (3)扪萝侧足而上: (4)忽昼晦: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青林绿筱,倒生壁上。 3.同样是写江流迅疾的特点,甲文、乙文都使用了 (写法)。甲文还运用了夸张的修辞,乙文使用了比喻的修辞。 4.甲文抓住不同季节景物特征描写三峡,乙文则更多地描绘了旅途中的惊险和艰辛,但两篇文章都抒发了作者 之情。 江 水郦道元江水又东,迳①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②多所象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③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④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⑤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⑥习弥佳流连信宿⑦不觉忘返。目所履历⑧,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已于千古矣。”(有删改)注:①迳:经过。②形容:形状。③至:极,最。④践跻:亲自登临。⑤叠崿:重重叠叠的高崖。⑥弥:更加。⑦信宿:连宿两日。⑧履历:经历,经过。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标三处)仰 瞩 俯 映 弥 习 弥 佳 流 连 信 宿 不 觉 忘 返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江水又东: (2)常闻峡中水疾: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8.本文中的三峡的山有哪些特点 9.三峡是万里长江上最为奇秀的一段,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山水画廊。为配合《三峡》的学习,班上举行“浪漫三峡游”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1)三峡以其灵秀的水乡风貌、丰富的特色美食(如金黄蜜橘)等成为游览胜地。“2025·三峡旅游”项目正在征集最佳策划创意,请你参照示例策划两项活动。示例:美食节——吃货眼中的三峡美食活动一: 活动二: (2)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请从《三峡》一文中找出两个理由,用自己的话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3)在征集有关三峡对联的活动中,同学们结合《三峡》一文的内容拟写了不少对联,请你依照示例也拟写一副对联。示例一:上联——江水急奔轻舟过下联——清泉飞下白水流示例二:上联——水清树荣山高草盛下联——柏怪潭绿浪急猿哀 对点练习:见“课堂达标”第7题。题型:①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用“/”标出。②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方法:划分句子朗读节奏是中考文言文阅读中常考内容之一,一般以选择题为主。划分文言语句的朗读节奏时,要遵循“五停”“三不停”的原则。所谓“五停”是指:①句首发语词和关联词后要停顿。②语法停顿。具体如:主/谓/宾,状/谓,动词/动词,谓/补,谓/宾/补,后置状语等情况。③“而”字前后停顿,即“而”字用在句首,在“而”后停顿;用在句中,则在“而”前停顿。④文言文中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节词,朗读时必须分开,不能读成双音节合成词。⑤省略成分后要停顿。所谓“三不停”,是指三类短语中间不停顿,包括固定句式、介宾短语、名词偏正短语。【详解答案】课堂达标1.C 解析:C项“沿溯”的“溯”应读“sù”。2.A 解析:A项有误,“属引凄异”的“引”应解释为:延长。3.A 解析:A项,“略无阙处”的“阙”同“缺”,意思是“空隙,缺口”。4.A 解析:B项,“乘奔御风”的“奔”是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C项,“回清倒影”的“清”是形容词作名词,清波;D项,“空谷传响”的“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5.C 解析:A项,“沿溯阻绝”的“沿”的古今意思分别是“顺流而下”“顺着(江河、道路或物体的边)”;B项,“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虽”的古今意思分别是“即使”“虽然”;C项“每至晴初霜旦”的“旦”的古今意思都是“早晨”;D项,“或王命急宣”的“或”的古今意思分别为“有时”“或许;也许”。6.C 解析:A项中“绝”的意思分别为:断/极高的。B项中“自”的意思分别为:于,这里译为“在”/如果。C项中“至”的意思都为:到。D项中“见”的意思分别为:看见/知晓。7.D 解析:D项,“自非亭午夜分”正确的朗读节奏为:自非/亭午夜分。8.(1)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2)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3)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4)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9.(1)完全没有 (2)正午 (3)凄惨悲凉10.(1)到了夏天江水上涨漫上山陵,下行和上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2)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11.本文是为江水作注,重点写水,而夏水最能突出三峡江水水势大而急的特点,因此先写夏季景象。12.①连绵不绝 ②正 ③高峻挺拔④示例:动静结合手法。“素湍”“回清”是动态描写,通过写江水湍急流动、飞溅着浪花、回旋着清波,写出水的明净轻快。“绿潭”“倒影”是静态描写,通过写潭绿水碧、倒映着各种景物,突出潭水的沉静优美课后提升1.(1)断绝,消失 (2)到达(3)向上攀登 (4)白天2.(1)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2)青翠的树林和碧绿的竹子,倒挂在石壁上。3.侧面描写4.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参考译文:【乙】从雷江口出行进入长江,江南的群山,林木苍绿,山峦重叠,好像一列屏障。总共行驶数十里,连绵的景象没有中断。从金陵向西,都未曾看到这样的景象。这一天,顺着风张起风帆,船行得非常快。然而江面辽阔,白色的浪花像山一样涌来,所乘坐的虽是载重两千斛的大船,在江面上的摇晃和舞动,好像是一片树叶。过了狮子矶,有一座山名叫佛指矶,长满苔藓的峭壁有百尺高。青翠的树林和碧绿的竹子,倒挂在石壁上,这种景象是图画也难以描绘的。很遗憾船行驶在北岸,不能穿过山下。旁边还有几个小石矶,也都很奇特陡峭,然而都比不上狮子矶。到了马当山,这里正有所说的长江上水神庙。这里山势尤其俊秀挺拔,正面山脚直插入长江。水神庙依靠着悬崖峭壁架空而建为楼阁。登或下的人都要走楼阁西边悬崖旁的小石径。攀缘葛藤侧着脚向上,好像登梯子……船行在石壁之下,白天忽然变得晦暗,风很大,船上的人非常惊恐,变了脸色,急忙放下风帆,赶快驶向港湾,用尽力气牵拉船,船才能泊进港湾。5.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6.(1)向东 (2)快7.猿猴鸣叫的声音非常清厉凄婉,回声在山谷间传荡,像清悦的水声连续不断。8.山脉高峻重叠,绝壁万丈,树木高大茂密。参考译文:长江水又向东流去,经过西陵峡。《宜都记》上说:“(江水)从黄牛滩向东流入西陵界,到峡口有一百多里,山势和水的流向都很曲折迂回,并且两岸都是高耸重叠的山峰,(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岸上的绝壁有的有千丈左右,壁上的石头是彩色的,形状跟很多东西相像;林木高而茂密,由冬到春都如此。猿猴鸣叫的声音非常清厉凄婉,回声在山谷间传荡,像清悦的水声连续不断。”(人们)所称的“三峡”,这就是其中之一。袁山松说:“常常听说峡中的水流湍急,书本记载以及口头传说都用登临此境令人恐惧相劝告,还没有称赞山水美丽的。等到我来亲自登临这地方,一到这里,特别欣喜,才相信耳闻不如亲眼所见。那重重叠叠的高崖、秀丽的山峰,奇特的结构、异常的形状,确实很难用语言来描述。(山林里)树木耸立,繁荣茂盛,竟在云气的外面。抬头欣赏高山远树,俯身观看江中倒影,愈熟悉这风光愈感到美好。流连了两晚,还没察觉忘了返回。(我)亲眼看见和亲身经历的,(还)没有过。既然我为欣赏到了这种奇特的景观而感到高兴,(那么)山水如果有灵气,也该惊喜千古以来终于遇到知己了。”9.(1)示例:绘画展——画家眼中的三峡民俗体验游——游客眼中的三峡风情(2)理由一:水流急(或速度快、水势迅猛等)。原句: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理由二:落差大。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3)(示例)上联:乘奔御风悬泉瀑布三峡水下联: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三峡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