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西城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西城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

资源简介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西城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
一、填空题。(15分)
1.(2024六上·静宁期中)宪法是国家的   ,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   、最   的问题。
【答案】总章程;重要;根本
【解析】【分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它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和法律地位。
故答案为:总章程;重要;根本。
【点评】熟记与宪法有关的知识点,明确宪法的地位和意义。
2.(2024六上·静宁期中)中华民族是   、   、   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
【答案】智慧;勤劳;勇敢
【解析】【分析】 我是中国公民,我要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作贡献。中华民族是智慧、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
故答案为:智慧,勤劳,勇敢。
【点评】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作贡献。
3.(2024六上·静宁期中)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体现了   利益、   利益和   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答案】国家;集体;个人
【解析】【分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体现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故答案为:国家;集体;个人。
【点评】熟记与宪法有关的知识点,明确宪法的地位和意义。
4.(2024六上·静宁期中)人权是指在   范围内,在符合人类社会   的同时,人类应该享有的   。
【答案】世界;生存制度;基本权利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人权是所有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它不分种族、性别、性倾向、国籍、族裔、语言、宗教或任何其他身份地位。人权是指在世界范围内,在符合人类社会生存制度的同时,人类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
故答案为:世界;生存制度;基本权利。
【点评】熟记尊重和保障人权相关的知识点,结合所学,作出解答。
5.(2024六上·静宁期中)公民指具有一国的   ,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   和承担   的人。
【答案】国籍;权利;义务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公民身份。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志着个人行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公民指具有某一国的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故答案为:国籍;权利;义务。
【点评】明确中国公民的含义,作出解答。
二、判断题。(8分)
6.(2024六上·静宁期中)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
【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考查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关系。
7.(2024六上·静宁期中)
1954年颁布的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结果。1954年颁布的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宪法来住不易,维护宪法权威。
8.(2024六上·静宁期中)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应该受到追究。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熟记与宪法有关的知识点,明确宪法的地位和意义。
9.(2024六上·静宁期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故题干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我国尊重并保障人权,人人生来平等。
10.(2024六上·静宁期中)李阳丢失了自己的中国居民身份证就不是中国公民了。
【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公民是指取得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凡是具有中国国籍,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都是中国公民,李阳丢失了自己的中国居民身份证还是中国公民。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公民的含义,考查学生对公民身份的认识,结合教材知识,分析解答。
11.(2024六上·静宁期中)网络身份证不受法律保护。(  )
【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认识居民身份证。为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了公民身份号码——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网络身份证,作为一种新兴的身份认证方式,是合法的,且受法律保护。故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完在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公民身份上包含的信息,知道对身份信息的保密。
12.(2024六上·静宁期中)公民履行多少义务,就必须享受多少权利。(  )
【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权利与义务不完全对等,不是履行多少义务就享受多少权利,也并不是公民先享受权利再履行义务。我们不能把权利与义务对等起来,简单地对等会导致把履行义务作为行使权利的筹码,割裂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关系。故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明确知道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结合所学,作出判断。
13.(2024六上·静宁期中)在自己家里搞装修是公民的权利,噪音很大别人也无权干涉。(  )
【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在自己家装修也不应该打扰邻居的私人生活安宁。故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完成本题的关键是公民要正确的行使权利,作出解答。
三、选择题。(8分)
14.(2024六上·静宁期中)(  )是基本的社会规则。
A.道德与法律 B.纪律与道德 C.纪律与法律
【答案】A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法律是什么。纪律、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故选:A
【点评】了解法律是什么,知道法律的作用,熟记知识点,作出解答。
15.(2024六上·静宁期中)(  )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A.刑法 B.民法 C.行政法
【答案】C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生活与法律。法律调整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行政法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故选:C
【点评】熟记生活中的法律,自觉遵守法律,作出解答。
16.(2024六上·静宁期中)我国的国家宪法日是每年的(  )。
A.10月1日 B.7月1日 C.12月4日
【答案】C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感受宪法日。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长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为了普及宪法知识,树立宪法权威,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并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故选:C
【点评】熟记与宪法有关的知识点,明确宪法的地位和意义。
17.(2024六上·静宁期中)“树根给树叶输送营养、枝叶在树根支撑下成长”,树根就如同(  )。
A.民法 B.宪法 C.义务教育法
【答案】B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宪法是根本法。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们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和法律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母法,其它法律是子法,如果将法律比喻成一棵树,“树根给树叶输送营养、枝叶在树根支撑下成长”,树根就如同宪法。
故选:B
【点评】熟记与宪法有关的知识点,明确宪法的地位和意义。
18.(2024六上·静宁期中)下列不属于身份证用处的一项是(  )。
A.机场办理登机手续 B.买菜转账 C.酒店办理住宿登记
【答案】B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认识居民身份证。为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了公民身份号码---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现在身份证用途广泛,没有它,寸步难行。选项A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属于身份证的用处,不符合题意。
选项B买菜转账,与身份证无关,不属于身份证用处,符合题意。
选项C酒店办理住宿登记,属于身份证的用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完在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公民身份上包含的信息,知道对身份信息的保密。
19.(2024六上·静宁期中)父母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则此人(  )。
A.具有中国国籍 B.不具有中国国籍 C.难以确定
【答案】A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公民身份。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我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则此人具有中国国籍。
故选:A
【点评】明确知道国籍取得的方式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20.(2024六上·静宁期中)世界人权日是每年的(  )。
A.12月10日 B.12月1日 C.10月12日
【答案】A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日,为纪念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世界人权宣言》而设立的纪念日。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世界人权日的知识。
21.(2024六上·静宁期中)我国的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是(  )。
A.12356 B.12366 C.12468
【答案】B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家庭庭的义务。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如纳税,服兵役,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12366是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纳税人可以通过拨打热线电话,查询有关税收的法律和政策,咨询如何办理税务登记、发票购领、申报纳税,举报税收违法行为。
故选:B
【点评】注意识记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
四、情境题。(4分)
22.(2024六上·静宁期中)阅读下面情境,按要求回答问题:
(1)有人散布恐慌信息,造谣惑众,受到法律的追究。
(2)得知中国女排重登世界冠军的宝座,一些球迷打算上街游行,以示庆贺。
情境(1)说明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应该做到   
情境(2)说明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应该做到   
【答案】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公民行使权利要依照法定程序,集会游行需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申请和审批。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要尊重他人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辨析能力。
(1)情境1中“散布恐慌信息,造谣惑众”是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行使权利时应该做到什么,可以从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个人的合法权益等角度进行阐述;
(2)情境2中“球谜打算上街游行,以示庆贺”是以不合法方式行使权利,应该做到什么可以从走法律程序额、按法律要求进行等方面进行阐述。
故答案为:第1空、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第2空、公民行使权利要依照法定程序,集会游行需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申请和审批。
【点评】完成本题的关键是公民要正确的行使权利,作出解答。
五、简答题。(15分)
23.(2024六上·静宁期中)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该怎么做?
【答案】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如果经济困难,可以通过法律援助,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服务。
【解析】【分析】法律保护我们的权益。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如果经济困难,可以通过法律援助,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服务。
故答案为: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如果经济困难,可以通过法律援助,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服务。
【点评】考查我们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4.(2024六上·静宁期中)国籍的取得方式有哪些?
【答案】以出生的方式取得国籍;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国籍。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知识学习可知,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国籍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
故答案为:以出生的方式取得国籍;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国籍。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公民的含义。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25.(2024六上·静宁期中)公民履行义务包括哪些内容?请举例说明。
【答案】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家庭庭的义务。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写出公民履行义务包括的内容即可。
故答案为: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点评】了解公民生活中应该履行哪些义务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1 / 1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西城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
一、填空题。(15分)
1.(2024六上·静宁期中)宪法是国家的   ,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   、最   的问题。
2.(2024六上·静宁期中)中华民族是   、   、   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
3.(2024六上·静宁期中)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体现了   利益、   利益和   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4.(2024六上·静宁期中)人权是指在   范围内,在符合人类社会   的同时,人类应该享有的   。
5.(2024六上·静宁期中)公民指具有一国的   ,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   和承担   的人。
二、判断题。(8分)
6.(2024六上·静宁期中)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
7.(2024六上·静宁期中)
1954年颁布的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8.(2024六上·静宁期中)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9.(2024六上·静宁期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10.(2024六上·静宁期中)李阳丢失了自己的中国居民身份证就不是中国公民了。
11.(2024六上·静宁期中)网络身份证不受法律保护。(  )
12.(2024六上·静宁期中)公民履行多少义务,就必须享受多少权利。(  )
13.(2024六上·静宁期中)在自己家里搞装修是公民的权利,噪音很大别人也无权干涉。(  )
三、选择题。(8分)
14.(2024六上·静宁期中)(  )是基本的社会规则。
A.道德与法律 B.纪律与道德 C.纪律与法律
15.(2024六上·静宁期中)(  )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A.刑法 B.民法 C.行政法
16.(2024六上·静宁期中)我国的国家宪法日是每年的(  )。
A.10月1日 B.7月1日 C.12月4日
17.(2024六上·静宁期中)“树根给树叶输送营养、枝叶在树根支撑下成长”,树根就如同(  )。
A.民法 B.宪法 C.义务教育法
18.(2024六上·静宁期中)下列不属于身份证用处的一项是(  )。
A.机场办理登机手续 B.买菜转账 C.酒店办理住宿登记
19.(2024六上·静宁期中)父母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则此人(  )。
A.具有中国国籍 B.不具有中国国籍 C.难以确定
20.(2024六上·静宁期中)世界人权日是每年的(  )。
A.12月10日 B.12月1日 C.10月12日
21.(2024六上·静宁期中)我国的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是(  )。
A.12356 B.12366 C.12468
四、情境题。(4分)
22.(2024六上·静宁期中)阅读下面情境,按要求回答问题:
(1)有人散布恐慌信息,造谣惑众,受到法律的追究。
(2)得知中国女排重登世界冠军的宝座,一些球迷打算上街游行,以示庆贺。
情境(1)说明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应该做到   
情境(2)说明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应该做到   
五、简答题。(15分)
23.(2024六上·静宁期中)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该怎么做?
24.(2024六上·静宁期中)国籍的取得方式有哪些?
25.(2024六上·静宁期中)公民履行义务包括哪些内容?请举例说明。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总章程;重要;根本
【解析】【分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它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和法律地位。
故答案为:总章程;重要;根本。
【点评】熟记与宪法有关的知识点,明确宪法的地位和意义。
2.【答案】智慧;勤劳;勇敢
【解析】【分析】 我是中国公民,我要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作贡献。中华民族是智慧、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
故答案为:智慧,勤劳,勇敢。
【点评】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作贡献。
3.【答案】国家;集体;个人
【解析】【分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体现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故答案为:国家;集体;个人。
【点评】熟记与宪法有关的知识点,明确宪法的地位和意义。
4.【答案】世界;生存制度;基本权利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人权是所有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它不分种族、性别、性倾向、国籍、族裔、语言、宗教或任何其他身份地位。人权是指在世界范围内,在符合人类社会生存制度的同时,人类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
故答案为:世界;生存制度;基本权利。
【点评】熟记尊重和保障人权相关的知识点,结合所学,作出解答。
5.【答案】国籍;权利;义务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公民身份。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志着个人行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公民指具有某一国的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故答案为:国籍;权利;义务。
【点评】明确中国公民的含义,作出解答。
6.【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考查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关系。
7.【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结果。1954年颁布的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宪法来住不易,维护宪法权威。
8.【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应该受到追究。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熟记与宪法有关的知识点,明确宪法的地位和意义。
9.【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故题干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我国尊重并保障人权,人人生来平等。
10.【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公民是指取得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凡是具有中国国籍,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都是中国公民,李阳丢失了自己的中国居民身份证还是中国公民。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公民的含义,考查学生对公民身份的认识,结合教材知识,分析解答。
11.【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认识居民身份证。为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了公民身份号码——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网络身份证,作为一种新兴的身份认证方式,是合法的,且受法律保护。故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完在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公民身份上包含的信息,知道对身份信息的保密。
12.【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权利与义务不完全对等,不是履行多少义务就享受多少权利,也并不是公民先享受权利再履行义务。我们不能把权利与义务对等起来,简单地对等会导致把履行义务作为行使权利的筹码,割裂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关系。故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明确知道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结合所学,作出判断。
13.【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在自己家装修也不应该打扰邻居的私人生活安宁。故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完成本题的关键是公民要正确的行使权利,作出解答。
14.【答案】A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法律是什么。纪律、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故选:A
【点评】了解法律是什么,知道法律的作用,熟记知识点,作出解答。
15.【答案】C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生活与法律。法律调整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行政法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故选:C
【点评】熟记生活中的法律,自觉遵守法律,作出解答。
16.【答案】C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感受宪法日。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长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为了普及宪法知识,树立宪法权威,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并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故选:C
【点评】熟记与宪法有关的知识点,明确宪法的地位和意义。
17.【答案】B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宪法是根本法。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们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和法律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母法,其它法律是子法,如果将法律比喻成一棵树,“树根给树叶输送营养、枝叶在树根支撑下成长”,树根就如同宪法。
故选:B
【点评】熟记与宪法有关的知识点,明确宪法的地位和意义。
18.【答案】B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认识居民身份证。为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了公民身份号码---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现在身份证用途广泛,没有它,寸步难行。选项A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属于身份证的用处,不符合题意。
选项B买菜转账,与身份证无关,不属于身份证用处,符合题意。
选项C酒店办理住宿登记,属于身份证的用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完在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公民身份上包含的信息,知道对身份信息的保密。
19.【答案】A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公民身份。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我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则此人具有中国国籍。
故选:A
【点评】明确知道国籍取得的方式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20.【答案】A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日,为纪念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世界人权宣言》而设立的纪念日。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世界人权日的知识。
21.【答案】B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家庭庭的义务。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如纳税,服兵役,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12366是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纳税人可以通过拨打热线电话,查询有关税收的法律和政策,咨询如何办理税务登记、发票购领、申报纳税,举报税收违法行为。
故选:B
【点评】注意识记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
22.【答案】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公民行使权利要依照法定程序,集会游行需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申请和审批。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要尊重他人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辨析能力。
(1)情境1中“散布恐慌信息,造谣惑众”是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行使权利时应该做到什么,可以从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个人的合法权益等角度进行阐述;
(2)情境2中“球谜打算上街游行,以示庆贺”是以不合法方式行使权利,应该做到什么可以从走法律程序额、按法律要求进行等方面进行阐述。
故答案为:第1空、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第2空、公民行使权利要依照法定程序,集会游行需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申请和审批。
【点评】完成本题的关键是公民要正确的行使权利,作出解答。
23.【答案】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如果经济困难,可以通过法律援助,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服务。
【解析】【分析】法律保护我们的权益。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如果经济困难,可以通过法律援助,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服务。
故答案为: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如果经济困难,可以通过法律援助,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服务。
【点评】考查我们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4.【答案】以出生的方式取得国籍;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国籍。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知识学习可知,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国籍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
故答案为:以出生的方式取得国籍;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国籍。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公民的含义。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25.【答案】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家庭庭的义务。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写出公民履行义务包括的内容即可。
故答案为: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点评】了解公民生活中应该履行哪些义务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