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跟踪训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2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跟踪训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2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跟踪训练 2025-2026学年
上学期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下图的注释是: “要更好地融入集体和社会,常常需要把M翻过来。” (ME=我,WE=我们)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人的成长过程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B.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每个个体
C.在集体中要处理好竞争合作的关系
D.维护好个人的合法权益和人身自由
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这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有( )
①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
②社会发展需要有能力的人去努力
③个人的发展与社会关系不大
④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3.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小贵同学收集了以下古语,想用来说明“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这一观点。请你帮他选出最适当的( )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孤雁难飞 孤掌难鸣 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A B C D
A.A B.B C.C D.D
4.中学生小北经历了很多“大事”,以下是他的日记节选,这种经历表明( )
2024年10月3日星期四晴 今天上午到科技馆参观,扩展了知识面,收获成长! 下午,在家观看CCTV-13新闻栏目,了解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增强学习动力、明了努力方向!
①追求个性,以自我为中心②学会拓宽人际交往新渠道
③关心国家,积极融入社会④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今年暑假,小何和同学们参加了一期主题为“走进社会”的夏令营活动,他们去了纺织厂观看布料的生产,去了农场观察农场主除害虫,还去了商场体验了小小售货员……夏令营结束后,老师要求写一篇活动感想,以下句子你觉得不能出现在小何的感想中的是( )
①社会生活绚丽多彩,学校生活枯燥乏味
②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都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③青少年应该走出学校,只了解社会,关注社会
④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我们要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置身广阔的大地,我们要融入社会,感受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而不能脱离社会,脱离他人。下列诗句与这句话意思表达一致的是( )
A.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B.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7.央视戏曲频道《空中剧院》精心策划了《戏韵家国情》系列节目,在上千场精彩演出中,萃取了中华戏曲中很有现实意义的“家国情怀”这一主题,弘扬了传统戏曲艺术中蕴含的精神价值,展示了当下戏曲文化在新题材、新人物创造中焕发的新风采、新气象,令人印象深刻。这说明我们( )
A.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B.已成长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C.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
D.从社会中获得精神滋养
8.在关于“新时代青少年的人生目标”讨论中,同学们首先要弄清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下列同学的观点你赞同( )
小明: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小林:每个人都为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
小军: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
小梅: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可以离开社会
A.小明、小林 B.小林、小梅 C.小明、小军 D.小军、小梅
9.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关系分为不同的类型。雅雅是同班同学蓉蓉的表姐,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来看,她们的关系属于( )
A.血缘关系与业缘关系 B.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
C.地缘关系与法律关系 D.业缘关系与地缘关系
10.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这告诉我们( )
A.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B.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C.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D.青少年正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
11.从如下示意图中可以概括出的结论是( )
A.复杂的社会关系有利于个人成长
B.个人是社会结构中的基本单元
C.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立的
D.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12.在社区生活广场,小启和爷爷一起晨练,小启以朋友的身份和其他小伙伴一起打篮球,小启以邻居的身份和爱好锻炼的社区居民分享锻炼技巧……小启在生活广场的经历说明( )
①我们的社会生活总是单调乏味的
②每个人都是社会“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③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④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个人的有机组成部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某校组织春季研学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国家湿地公园,开展植物标本制作、生态摄影比赛和野外生存训练。通过集体活动,学生们不仅学习了自然科学知识,更在团队协作中提升了综合能力。这主要表明( )
①社会为个人成长提供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②参与社会实践是掌握社会规则的重要途径
③集体生活有助于锤炼正确的角色认同能力
④真实的社会情境能培养解决问题实践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说:“年轻一代的舞台非常宽阔,希望他们能把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国家的进步、时代的进步相融合,不要只看到眼前一点蝇头小利,而是要从国家、人类进步的角度出发,去安排自己的人生。”这启示我们( )
①随着身体的成长,我们的生活空间不断延展
②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
③人们在交往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④我们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明确人生目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有同学认为:“中学生读好“有字之书”就可以了,读“无字之书”是长大以后的事。”对此,你想对该同学说( )
①个人的发展取决于是否参加社会生活
②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③投身社会实践是我们成长的必经之路
④我们应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分析说明题
16.【参与社会生活】
近日,动画电影《哪吒2》在各大院线上映,讲述的是魔丸哪吒与灵珠敖丙肉身陨灭后,被太乙真神以藕粉复原,并经历了一系列磨难与误会,最终携手破局的故事。其中性格迥异的两位主角:哪吒、敖丙分别对应MBTI人格测试中的两种大类型,Ⅰ人形容性格内敛——敖丙,E人形容性格外向——哪吒,两者最大的区别是Ⅰ人享受独处,E人更愿意通过社交吸取能量,也可以代入到之前很火的“社恐”和“社牛”概念里去理解。
根据材料运用“在社会中成长”相关知识分析“I人”敖丙从最初的不食人间烟火,到与“E人”哪吒相处后互相成长性格愈加开朗的原因。
17.课外活动时,同学们围绕着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我在社会中成长”这个议题展开了研究性学习。下面有一些研究任务,请你参与完成。
为了形象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第一小组展示了下面一幅图:

(1)向同学们介绍该图说明的道理。
为了让同学们感悟“个人在社会(国家)中成长”,第二小组成员展示了“八一勋章”获得者钱七虎的故事:
故事一:童年经历 故事二:奋斗故事 故事三:获得荣誉
1937年10月,钱七虎出生在一艘逃难的船上,童年时期,他对“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有了切身体会。新中国成立后,坚定了他报国信念。1954年依靠政府的助学金,钱七虎顺利完成了高中学业。 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从荒凉戈壁到边防海岛,从浅埋工程到深埋工程防护,在为国铸盾的道路上,钱七虎始终奔波在工程一线、奋战于专业前沿。 2013年中央军委一等功2019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9年第七届“全国敬业奉献模范”2021年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八一勋章”2023年“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
启示: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国家) 启示:① 启示:②
(2)联系所学内容,参考示例,结合上文在①②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3)结合自身实际完成下表中①②空白处内容。
场所 活动形式 具体做法
在农田 ① 周日,和父母一起参加播种小麦的劳动,体验劳动的艰辛和快乐
在当地大型工程 研究旅行 ②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C D B B D C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C D D
1.A
【详解】本题考查在社会中成长、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A:由图片可知,把M翻过来,让“我”变成“我们”,告诉我们人的成长过程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个人融入集体,才会有凝聚力和战斗力,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得到全面发展,故A符合题意;
BCD:该说法与图片展示的内容无关,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2.A
【详解】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①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体现了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故①④说法正确;
②:社会发展需要每个人去努力,故②说法错误;
③:个人的发展与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3.C
【详解】本题考查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C:词语意思是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力量孤单,难以成事,体现了个人离不开社会,故C符合题意;
A:词语意思是指只要坚持不停地用刀刻,就算是金属、玉石也可以雕出花饰。比喻如果做事情不坚持,那么即使是腐朽的木头你都不能轻易折断,未体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
B:词语用来形容即使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也要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未体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
D:词语意思是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告诫我们要做长远打算,未体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4.D
【详解】本题考查个人离不开社会、亲社会行为。
③④:中学生小北经历了很多“大事”,表明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我们要关心国家,积极融入社会,故③④说法正确;
①:以自我为中心是自私自利的表现,故①说法错误;
②:题干没有涉及学会拓宽人际交往新渠道,故②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5.B
【详解】本题考查在社会中成长。
①③:“走进社会”的夏令营活动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社会生活绚丽多彩,但学校生活不是枯燥乏味,青少年应该走出学校,但不能只了解社会,关注社会,故①③说法错误;
②④:从夏令营活动中可以感悟到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我们要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都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故②④说法正确;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B。
6.B
【详解】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B:“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意思是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不能做成大事情。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干成大事业,形容个人离不开社会,故B符合题意;
A:“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意思是山中空旷寂静看不见人,只听得说话的人语声响,未体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指要有远大的志向和目标,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奋斗,未体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
D:“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意思是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未体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7.D
【详解】本题考查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D:题文中的系列戏曲节目的播出,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说明了我们可以从社会中获得精神滋养,故D说法正确;
AC:这些戏曲节目的播出与“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无关,故AC不符合题意;
B:“已成长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夸大了戏曲节目的播出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这些戏曲节目的播出并不能说明青少年已经成长为合格的社会成员,故B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8.C
【详解】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C:依据教材知识,分析题文可知,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因此,小明和小军的观点是正确的,故C说法正确;
ABD:小林的说法太绝对,不一定每个人都为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个人不能离开社会,因此,小林和小梅的观点是错误的,故AB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9.A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关系。
A:题干中提到“雅雅是同班同学蓉蓉的表姐”体现了业缘关系和血缘关系,故A符合题意;
BD:题干中没有体现地缘关系,故BD不符合题意;
C:社会关系包含血缘关系、业缘关系和地缘关系,法律关系不属于社会关系,故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0.C
【详解】本题考查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C:根据题干描述: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这说明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故C说法符合题意;
ABD:此三项说法正确,但均与题干主旨不符,故ABD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1.D
【详解】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
A:复杂的社会关系对个人成长的作用,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A不符合题意;
BC:观点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BC不符合题意;
D:题文中从婴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到成年期,我们需要父母的照顾、与同伴交往、拓展交往圈,最后走向职场等,表明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故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2.C
【详解】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②③:题干中,小启的行为是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表现。依据教材知识,这说明每个人都是社会“大网”上的一个“结点”;小启以朋友的身份和其他小伙伴一起打篮球,小启以邻居的身份和爱好锻炼的社区居民分享锻炼技巧,说明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故②③符合题意;
①:我们的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故①说法错误;
④: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3.C
【详解】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集体的力量。
①③④:题文中,“某校组织春季研学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国家湿地公园”,这说明社会为个人成长提供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通过集体活动,学生们不仅学习了自然科学知识,更在团队协作中提升了综合能力”,体现了集体生活有助于锤炼正确的角色认同能力,真实的社会情境能培养解决问题实践能力,故①③④说法正确;
②:题文内容说明参与社会实践是提高能力、锻炼素质的重要途径,不是掌握社会规则,故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4.D
【详解】本题考查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②④:“将人生价值与国家、时代相融合”启示我们个人发展需要依托社会和国家进步,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我们要积极融入社会,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明确人生目标,故②④符合题意;
①③:材料主要说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并未直接体现“生活空间不断延展”、“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故①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5.D
【详解】本题考查对在社会中成长的认识和理解。
③④:题目中的“有字之书”指的是书本知识,而“无字之书”指的是社会实践和经验;题目要求反驳同学的观点,即中学生不仅需要学习书本知识,还应参与社会实践,选项“投身社会实践是我们成长的必经之路”和选项“我们应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直接强调了社会实践对中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因而此二项与题干主旨相符,故③④说法正确;
①:“取决于”说法太绝对,个人的发展不仅仅取决于是否参加社会生活,故①说法错误;
②:题干未能体现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故②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6.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敖丙与哪吒相处并互相成长,通过与他人的交往,逐渐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性格也愈加开朗。②社会为个人成长提供了丰富的条件和机遇,敖丙在与哪吒的互动中,获得了新的体验和感受,促使他不断成长和发展。③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敖丙从最初的不食人间烟火到性格愈加开朗,是因为他融入了与哪吒的社交关系中,在社会交往中获得了成长的动力和支持。
【分析】考点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能力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核心素养:道德修养、健全人格。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的有关知识,从原因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敖丙与哪吒相处并互相成长,通过与他人的交往,逐渐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性格也愈加开朗→可链接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关键词②:敖丙在与哪吒的互动中,获得了新的体验和感受,促使他不断成长和发展→可链接社会为个人成长提供了丰富的条件和机遇;
关键词③:敖丙从最初的不食人间烟火到性格愈加开朗→可链接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7.(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人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等等。
(2)①个人奉献社会(国家),为社会(国家)做贡献②社会(国家)尊重承认个人贡献,授予个人荣誉;等等。
(3)①劳动体验②五一节,和同学们一起参观当地大型工程,感受祖国的变化;等等。
【分析】考点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亲社会行为
能力考查:提炼观点和分析描述能力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问的设问主体为中学生,需要调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问题的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个人与社会关系图→联系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人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问的设问主体为中学生,需要调用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问题的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从荒凉戈壁到边防海岛,从浅埋工程到深埋工程防护,在为国铸盾的道路上,钱七虎始终奔波在工程一线、奋战于专业前沿→联系个人奉献社会、为社会做贡献。
关键词②:013年中央军委一等功2019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9年第七届“全国敬业奉献模范”2021年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八一勋章”2023年“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联系社会尊重承认个人贡献,授予个人荣誉。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