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1.2 走向共同富裕 跟踪训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九年级上册一、单选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A.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B.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C.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下面漫画表明,实现高质量发展,我国需要( )①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②追求经济高速增长③不断优化经济结构 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以下新闻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6万个。 2025年1月1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落地实施,肿瘤、慢性病、儿童用药、罕见病等领域的91种药品新增纳入目录。A.实施文化强国战略B.扎实推动民生发展C.缩小城乡发展差距D.坚持全面依法治国4.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下能够体现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是( )A.神舟十九号发射取得圆满成功B.《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颁布C.上班族抱怨高峰期的公交、地铁太拥挤D.巴黎奥运会上,运动健儿为国争光5.下侧漫画(东、西部地区)所示现象,说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是( ) A.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挑战 B.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挑战C.城镇化水平不高的挑战 D.优化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等问题6.40年来,中国的改革一次又一次掀起澎湃浪潮,每一次的拍岸惊涛都是改革势能的释放。“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这说明( )①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②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③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 ④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7.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考察时强调:“确保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幸福生活,是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底线任务。”这充分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②共同富裕已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③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④国家努力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下面漫画中的举措说明党和国家( )①只保障老年人的经济利益 ②满足老年人的所有需求③增进老年群体的福祉 ④重视保障人权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9.在全面深化改革伟大事业的关键时期,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一批关乎民生的重大改革深入推进。这些改革举措( )①推动社会更加公平正义 ②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③能彻底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 ④有利于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0.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举措有助于直接解决这一矛盾的是( )①江苏以人力、财力、物力等多种方式接力援疆②规范资本、科技、人才下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③织密乡村医疗保障体系,人民生活更加有保障④九天揽月星河阔,2030年前我国实现载人登月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新时代以来,我国积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实施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战略。这说明我国重视( )A.推进各地同时富裕 B.促进区域协调发展C.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D.消除地区发展差异12.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围绕“共享发展”的话题展开了讨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小德和小北 B.小德和小强C.晓晓和小北 D.小强和晓晓13.保障农民喝上干净的饮用水、支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村村通上了公路、实现公益普惠和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开展全国全民健身大赛……这一系列惠民举措的共同目的是( )A.实施健康中国战略B.构建良好生态环境C.保障公民文化权利D.满足美好生活需要14.以下漫画共同体现的主题是( )A.促进区域协调 B.推进民主进程C.增进民生福祉 D.建设法治中国15.中心任务、大战大考从来都是广大干部勇担当、善作为的试金石、磨刀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围绕发展所需、事业所需、岗位所需选派干部投身第一线,把脱贫攻坚、推动高质量发展等作为主战场,推动广大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这说明党和政府( )①带领全体人民实现了共同富裕②致力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③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④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分析说明题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深化改革】近年来,税务部门先后制定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两个五年方案,共推出120多条措施;连续11年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推出和优化多条便民办税缴费措施;大力推行“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逐步推出上百项办税缴费事项……“放管服”加力提速,市场主体活力充盈、潜力释放。(1)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乡村振兴】发展特色产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既是山区县,又是农业大县。农民要致富,产业兴旺是根本。莲花县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根据传统种植优势和土壤气候的特征,因地制宜,上规模、上档次建设莲子、绿色水稻、花卉苗木、无公害蔬菜、高产油茶、优质茶叶、生猪养殖、白鹅养殖、优质果业、优质竹木等农林业示范基地。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2)请你谈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莲花县产生的积极影响。【改善民生】民生工程关乎百姓福祉。近年来,从保障就业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医疗养老保险的普及到棚户区改造与安居保障房建设……江西省不断加大民生投入,把发展红利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体现了省委、省政府为民谋福利的初心坚守。(3)江西省委、省政府为民谋福利的举措体现了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哪些知识?1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对此,某校九(1)班开展了“改革·国之巨变”项目式学习。下面是四个学习小组的学习任务,请你参与。任务一 经济发展2024年是改革开放46周年。46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加,中国经济占全球份额稳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新考法·设问新词(1)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取得上述成就的“密码”。任务二 共同富裕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强化易地搬迁后续帮扶。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让脱贫成果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2)材料中的举措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任务三 共建共享1978年至2023年,我国城镇人口从17245万人增长到9326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17.92%增长到66.16%。户籍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的落户限制基本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的落户条件有序放宽,城乡发展格局不断优化。(3)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在城乡发展格局优化中应怎样落实共享发展。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D B C A A B C C A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 B D D C D1.D【详解】本题考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ABCD:依据教材知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2.D【详解】本题考查高质量发展的知识。③④: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漫画表明,实现高质量发展,我国需要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③④符合题意;①:题文漫画中没有体现城乡融合发展 ,故①不符合题意;②: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②错误;故本题选D。3.B【详解】本题考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相关知识。A: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涉及文化领域,而材料中的老旧小区改造和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均未体现文化内容,故A不符合题意;B:老旧小区改造直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医保目录调整减轻群众医疗负担,二者均属于政府在医疗、住房等民生领域的举措,体现了推动民生发展的目标,故B符合题意;C:材料未提及城乡差距问题,老旧小区改造和医保政策均面向全体居民,并非专门针对城乡差距,故C不符合题意;D:全面依法治国强调法律体系建设,材料中的措施属于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范畴,与法治无直接关联,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4.C【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A:神舟十九号发射成功属于科技领域的成就,体现发展成果而非矛盾,故A不符合题意;B:《能源法》颁布是解决能源问题的立法举措,属于应对措施而非矛盾本身,故B不符合题意;C:高峰期公交地铁拥挤反映了人们对便捷出行的需求与交通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直接体现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故C符合题意;D:奥运健儿争光属于体育成就,未体现矛盾,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5.A【详解】本题考查经济发展新挑战。A:漫画显示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较快,西部地区发展较慢,说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挑战,A正确;BCD:都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但题干没有体现,B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6.A【详解】本题考查对改革开放的正确认识。①③④: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说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①③④说法 正确;②: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7.B【详解】本题考查共享发展成果的相关知识。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确保老区人民共享成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人民谋幸福的宗旨,故①符合题意;②: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但并非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故②说法错误;③: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而非共享成果本身,故③说法错误;④:通过推动共同富裕提升人民幸福感,表明国家努力保障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故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8.C【详解】本题考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③④:漫画中“为老年生活再添保障”说明党和国家注重增进老年群体的福祉,保障人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③④符合题意;①②:“只保障”“所有”的说法太绝对,①②错误。故本题选C。9.C【详解】本题考查全面深化改革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知识。①: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等措施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故①说法符合题意;②:党和政府推进民生改革,直接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故②说法符合题意;③:“彻底解决”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说法过于绝对,改革是逐步推进的过程,故③说法错误;④: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举措旨在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故④说法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0.A【详解】本题考查对新时代的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①:江苏以人力、财力、物力等多种方式接力援疆,有利于缩小差距,促进区域共同发展,有利于缓解社会主要矛盾,故①说法符合题意;②:规范资本、科技、人才下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解决主要矛盾,故②说法符合题意;③:织密乡村医疗保障体系,人民生活更加有保障,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高质量的医疗的需求,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有利于缓解社会主要矛盾,故③说法符合题意;④:九天揽月星河阔,2030年前我国实现载人登月,体现了我国在科技方面的成就,和主要矛盾的解决没有直接关系,故④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1.B【详解】本题考查区域协调发展。B:结合题文内容“深入推进实施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战略”等措施可知,说明我国重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故B符合题意;A:“同时富裕”说法错误,应是“共同富裕”,故A说法错误;C:题干涉及区域协调发展,未涉及城乡融合发展,故C不符合题意;D:地区发展的差异无法消除,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2.D【详解】本题考查共同富裕。D:结合所学知识,共享发展理念需要人人共建,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德一个长期过程,共享发展就是人人享有,共同享有国家发展德所有成功,所以小强和晓晓说法正确,故D符合题意;ABC: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同时富裕和同等富裕;经济建设是我国阶段的中心工作,所以小德和小北说法错误,故AB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3.D【详解】本题考查共同富裕。D:国家高度重视民生问题。题干中,一系列惠民举措的共同目的是满足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共同富裕,故D符合题意;ABC:题干未涉及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构建良好生态环境、保障公民文化权利,故AB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4.C【详解】本题考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C:分析题文可知,漫画中“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稳就业”“加强残疾人法律服务”等说明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故C说法正确;A:题干未体现促进区域协调,故A不符合题意;B:题干旨在说明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未涉及我国的民主建设进程,故B不符合题意;D: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题干未体现建设法治中国的内容,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5.D【详解】本题考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知识。①:共同富裕是长期目标,当前已消除绝对贫困但尚未完全实现共同富裕,故①说法错误;②:脱贫攻坚、高质量发展等举措直接针对人民切身利益问题,故②说法符合题意;③:“实现了”表述绝对化,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仍在推进中,故③说法错误;④:推动高质量发展等行动旨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故④说法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6.(1)示例:①全面深化改革包括经济、政治等领域的改革。②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面深化改革是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③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2)示例:①有利于促进莲花县产业兴旺、经济发展。②有利于解决莲花县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③有利于莲花县农民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3)示例: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④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分析】考点考查:全面深化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共享发展理念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国家,需要运用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关知识,从认识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税务部门先后制定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两个五年方案→可链接改革的内容;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面深化改革是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改革创新精神的内涵;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国家,需要运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关知识,从影响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农民要致富,产业兴旺是根本→可链接促进莲花县产业兴旺、经济发展;关键词②:莲花县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建设莲子、绿色水稻、等农林业示范基地→可链接解决莲花县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农民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是政府,需要运用共享的发展理念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民生工程关乎百姓福祉→可链接党的奋斗目标、初心和使命;关键词②:不断加大民生投入,把发展红利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体现了省委、省政府为民谋福利的初心坚守→可链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的根本目的;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17.(1)示例:①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③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对外开放,激发和增强社会发展活力。④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2)示例:①促进脱贫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脱贫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②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实现共同富裕。④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3)示例:①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②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③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分析】考点考查: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深化改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共同富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深化改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有关知识,从原因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2024年是改革开放46周年。46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加→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果的有关知识,从影响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促进脱贫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脱贫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关键词②: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关键词③: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力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关键词④: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让脱贫成果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本题考查如何落实共享发展,可依据教材知识作答。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