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单元闯关试题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九年级上册一、单选题1.在学习“踏上强国之路”这一内容时,同学们围绕“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已经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主题纷纷发言。下列同学的观点正确的是( )A.小静: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B.小辉: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C.小丽: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D.小红:进行改革开放,解决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2.下图是我国2020-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从图中可以看出( )A.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B.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C.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年加快,发展势头良好D.我国经济已由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向高速增长阶段3.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中国的腾飞证明( ) 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实现 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③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④改革开放使我国成为影响世界的主导力量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以下事件能反映两大奇迹的是( )①中美元首利马会晤②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超过1.4万亿斤③金砖大家庭再添新成员④2023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达1.34万美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国企改革、司法改革、教育改革……哪里有问题,改革就向哪里突破,改革的步伐就不会停止。材料说明( )A.要把提升发展速度作为主要任务 B.改革只解决社会最突出的问题C.改革创新使中国走向富强 D.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国际敌对势力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之间的矛盾7.下面时事新闻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2023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 ★2024年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A.深入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B.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合力C.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 D.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8.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产业既包括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又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低空生产服务方式,具有产业链条广、价值量大等特征,在风光游览、医疗救护、农林植保等领域已广泛应用。由此可见,发展低空经济( )A.有力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经济高速发展B.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区域平衡协调C.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质D.促进转变发展方式,完全替代人类活动9.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巨大胜利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重大历史战略。实施这一战略的意义在于( )①有利于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 ②有利于实现同步富裕③能彻底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④有利于城乡共享发展成果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0.如果给下列三幅图添加一个主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建设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B.打造书香中国,坚定文化自信C.坚持生命至上,守护人民健康 D.以人民为中心,增进民生福祉11.近年来“国潮”升温、国货走俏。有专家认为,再现国货之光,创新是关键所在。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观点的有( )①某国产品牌鞋企通过跨界联名推出新品 ②某老字号餐饮严格把控食材的源头安全③某服饰品牌在现代服饰中融入传统元素 ④某美妆品牌组建直播团队制造低价噱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从樱花口味的黄鹤楼雪糕、到编钟造型的省博卤蛋,一大批创新涌动的文创产品频频出圈。游客表示黄鹤楼雪糕虽然有点贵,但造型独特,“咱吃的不是雪糕,是文化。”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价格高造型巧,更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B.文化创意产品有利于营造创新的法治环境C.文化创意产品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D.生活处处可创新,创新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13.专利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种类。分析下列图表,可以得出( )A.知识产权是公民的政治权利 B.专利保护环境持续优化C.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 D.专利申请数量逐年降低14.我国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深化产学研用结合,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牵头重大攻关任务,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这是因为企业( )A.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B.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C.占领着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D.对科技创新起决定性作用1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这启示我们教育是( )A.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B.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C.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 D.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二、分析说明题16.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守正创新】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管世界形势如何变化,中国坚持开放的目标不会变,扩大开放的决心不会变。材料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1)根据材料一,请你谈谈坚持改革开放的必要性。(2)阅读材料二,说一说怎样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17.【创新发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的创新力位居全球第11位,是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资料一 截至2024年底,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75.6万件,成为世界上首个突破400万件的国家。其中,国内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50.6万件,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73.7%。(科技创新企业500强分布情况如下图)(1)综合以上信息,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资料二 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中心逐渐从传统的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向东南沿海的新兴城市转移,其中,杭州的崛起尤为显著。大量创新企业如DeepSeek和宇树科技均在杭州扎根,这引发了众多业内人士的关注和思考:为何是杭州?首先,坚定的政策支持。杭州市政府积极主动地为创业者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包括资金补助、政策指导和市场开拓等。政府角色从传统的监管者转变为“园丁”,放手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让市场主导创新。其次,丰富的人才资源。杭州凭借着丰厚的大学资源、卓越的科技平台及灵活的市场环境,培养了大批年轻的科技人才。许多创新企业均成立于高校周边,利用了科技和人文的双重优势。此外,良好的创业氛围。近年来杭州市投资活动频繁,风险投资不断流入,创业者能在发展初期便获得所需的资金支持。市场氛围较为宽松,允许企业在冲突和竞争中不断寻求创新和突破,形成了杭州特有的创新集群。(2)杭州能够成为创新沃土,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B C D C B C A D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 B D B A D1.B【详解】本题考查对改革开放进程的理解。A: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故A说法错误;B: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故B说法正确;C: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故C说法错误;D: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存在,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2.B【详解】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成就、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B:2020年到202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表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说明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故B说法正确; A:图表主要表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并未体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故A不符合题意;C:由图表可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故C说法错误; D: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3.B【详解】本题考查了改革开放的成就和重要性。②③:依据教材分析题干可知,中国经济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就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故②③说法正确;①:中国梦还没有实现,故①说法错误;④:我国是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4.C【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的经济发展。①:中美元首利马会晤属于外交活动,体现国际交往,与题干中“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无直接关联,故①不符合题意;②:我国粮食产量创新高,直接反映农业经济发展,保障民生需求,属于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双重体现,故②符合题意;③:金砖扩员体现国际影响力提升,属于外交领域成就,与题干要求无关,故③不符合题意;④:人均国民总收入增长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直接体现经济快速发展,故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5.D【详解】本题考查全面深化改革。A:我国把提升发展质量作为首要任务,故A说法错误;B:改革不仅解决社会最突出的问题,故B说法错误;C:改革创新使中国走向富强,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C不符合题意;D:哪里有问题,改革就向哪里突破,改革的步伐就不会停止,表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故D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6.C【详解】本题考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ABCD:依据教材知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7.B【详解】本题考查高质量发展。A:时事新闻主要聚焦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而非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故A说法错误;B:这两个新闻事件共同反映的主题是区域协调发展,旨在通过区域间的合作与协调,促进经济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合力,故B说法正确;C:这两个新闻事件并没有直接聚焦于共同富裕的推进或示范。它们更多地是在讨论如何通过区域协调发展来促进经济增长和地区间的均衡发展,故C说法错误;D:它只涵盖了第二个新闻事件,没有全面反映两个新闻事件的共同主题,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8.C【详解】本题考查高质量发展。A:低空经济能促进产业升级,当前我国更注重高质量发展而非单纯追求速度,故A错误;B:低空经济体现创新驱动发展,但题干未提及区域平衡协调的具体关联,无法直接推断其对区域协调的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C:低空经济在医疗、农业、旅游等民生领域的应用,直接优化了服务效率和质量,体现了激发经济活力与提升生活品质,故C符合题意;D:“完全替代人类活动”说法绝对化,低空经济是辅助和优化人类活动而非完全替代,故D错误;故本题选C。9.A【详解】本题考查实现共同富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①④: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可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城乡共享发展成果,故①④符合题意;②: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故②说法错误;③:“彻底解决”说法绝对化,可以缓解社会矛盾,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0.D【详解】本题考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D:依据教材知识,分析漫画,生病全民医保、美丽乡村建设、农家书屋都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以人民为中心,增进民生福祉的举措,故D符合题意;ABC:无法全面概括三幅图片,故AB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1.B【详解】本题考查创新。①③: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处处有创新,某国产品牌鞋企通过跨界联名推出新品,某服饰品牌在现代服饰中融入传统元素,都体现了创新,故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严格把控食材源头安全,体现了重视食品安全;直播团队制造低价噱头,是不诚信的表现,与创新无关,故②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2.D【详解】本题考查创新对生活的影响。D:一大批创新涌动的文创产品频频出圈,体现了创新的重要性,生活处处可创新,创新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D说法正确;A:价格高造型巧不是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表现和要求,A说法错误;B:“咱吃的不是冰棍,是文化”体现了文化创意产品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而没有体现创新的法治环境,B与题意不符;C:文化创意产品促进公平正义在题干中没有体现,C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13.B【详解】本题考查知识产权。B:分析题文,图片数据可以看出,2017到2021年我国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专利侵权数量有所下降,说明国家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点的良好社会氛围,专利保护环境持续优化;故B符合题意;A:知识产权不属于政治权利;故A错误;C:题干不能得出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的结论;故C不符合题意;D:题干不能得出专利申请数量逐年降低的结论;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4.A【详解】本题考查企业创新相关知识。A:结合教材知识可知,我国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因为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故A符合题意;B: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不是企业;故B错误;C:在科技竞争中,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可能占据着制高点,但不能说企业整体占领着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故C错误;D:企业对科技创新起到重要作用,但不能说起到决定性作用,科技创新还受到政策、科研环境、人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故D错误;故本题选A。15.D【详解】本题考查教育事业的重要性。D:依据教材知识,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因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故D符合题意;A: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故A说法错误;B: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故B说法错误;C:经济建设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物质基础,故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16.(1)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②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③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④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2)①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②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③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④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分析】考点考查: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要求、教育的重要性。能力考查: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道德修养、政治认同、责任意识。【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相关知识,从原因类题目的角度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坚持开放的目标不会变、扩大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可链接教材知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要求、教育的重要性相关知识,从做法类题目的角度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可链接教材知识“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要求”、“教育的重要性”;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17.(1)①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②科技创新企业500强区域分布不均,东部在科技创新企业集聚方面优势明显,中西部和东北相对薄弱 。(2)①政府积极履行职能,优化营商环境,主动为企业提供各项服务,放手让市场主导创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②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厚植创新根基,重视发挥教育、科技平台作用,汇聚科技与人文力量,同时吸引外部优秀人才,构建多元化人才体系。③构建创新社会环境,激发市场活力,让企业在竞争中创新,形成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的格局,通过营造环境,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分析】考点考查:科技创新现状、建设创新型强国的要求。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解答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科技创新现状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75.6万件,成为世界上首个突破400万件的国家→可链接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关键词②:科技创新企业500强分布情况相关数据→可链接科技创新企业500强区域分布不均,东部在科技创新企业集聚方面优势明显,中西部和东北相对薄弱;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建设创新型强国的要求的有关知识,从做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坚定的政策支持→可链接政府积极履行职能,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关键词②:丰富的人才资源→可链接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厚植创新根基,构建多元化人才体系。关键词③:良好的创业氛围→可链接构建创新社会环境,激发市场活力,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