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月山川》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日月山川》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一上4《日月山川》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
本课采用象形字识字的方法,旨在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激发识字的兴趣。课文呈现了8个与自然有关的象形字“日、月、山、川、水、火、田、禾”,它们既是常用的独体字,也是重要的构字部件。每个字都配有图画和相应的古文字,揭示了象形字以象示意的特点,便于学生理解字义,识记字形,初步了解象形的造字方法,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
课后题呈现了“兔、鸟、竹、羊、木、网”6个象形字,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学习基础观察、想象,猜一猜、连一连,进一步感受象形字的特点。
【设计意图】
1.以建立汉字形义联系为核心目标,通过象形字图文对照和字形演变活动,引导一年级学生直观感知汉字与实物的象形关系,降低识字认知难度,初步理解象形字概念,为后续识字学习奠定基础。
2.创造性使用教材,精选日、月、山、水等典型象形字,通过“看图猜字”“观察相似点”等趣味活动激活学生思维,将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探究过程,强化对汉字构字规律的理解。
3.环节设计注重连贯性与层次性:先通过直观演示建立感性认知,再以小组合作探究水、火、田、禾等字,结合组词拓展与字理辨析(如区分“水”与“川”),培养自主识字能力;书写环节聚焦笔画规律,通过"三看笔顺位置关键笔画"观察法,规范书写习惯。
4.关注全体学生发展,采用游戏巩固、生活场景识字等多元形式,满足不同认知水平学生的需求,通过仓颉造字视频等文化拓展深化汉字认同感,实现“趣味中识字,文化中成长”的素养提升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图画与汉字的关系,认识“日、月”等8个生字。
2.会写“日、火”等4个字和捺、点2个笔画。
3.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教学重点】
1.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识记生字。
2.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日、月”等4个字。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并利用象形字构字特点识字生字。
教学过程
◎热身:看图猜字
1.课件出示“口、耳、目、手、足”的象形字及楷体字。上节课我们认识的生字朋友,你还记得吗?看图连一连。
2.课件出示“日、月、山、川”4个字对应的图片。小朋友们,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生字朋友也藏在这些图片里,谁来猜一猜?
指名学生交流,反馈:日、月、山、川
3.出示(板贴)课题:④日月山川。教师带读课题,学生跟读。
◎活动一 看图识字,了解象形字特点
1.出示“日、月、山、川”4个字对应的图片。刚刚小朋友们一下子就猜出来,这四幅图对应的汉字是“日、月、山、川”。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呢?
指名学生交流,反馈明确:
图片上画的就是这个字代表的意思;这个字跟图画特别像。
2.出示“水、火、田、禾”的图片。谁再来猜一猜,这四幅图里藏着的生字朋友是谁?为什么这么猜?
指名学生交流,反馈明确:
图片上画的是什么,这个汉字就是什么。这些汉字和图片很相似。比如,画了水,就是“水”,“水”这个字和水流特别像。
师小结:这些文字的字形与它所表示的实物非常接近,这样通过模拟实物形状造出的文字就是象形字。(教读:象形字,学生跟读)
3.出示“人、口、耳、目、手、足”的汉字及图片。一一指名学生认读。小朋友们,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字都是象形字,他们的字形和字义是差不多的。
◎活动三 学习“山”和“川”字
(一)学习“山”字。
1.出示图片,说一说图画与“山”相似的地方。
2.出示“山”的字形演变过程。认读“山”,读准字音,强调:它是翘舌音,小舌头翘起来。
老师带读,指名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认读,指名读,齐读。
3.你知道或去过哪些有名的山?指名学生自由交流,之后出示一组图片,领读词语:黄山、泰山、桂林山水、杭州宝石山……
你还能给“山”找个朋友组成词语吗?指名交流,之后呈现图片,领读一组词语:山峰、山顶、高山、大山、山丘、小山、山脚、山下、山谷、冰山、雪山、火山……
(二)学习“川”字。
1.出示图片,说一说图画与“川”相似的地方。(两边是河岸,中间是水流。)
2.出示“川”的字形演变过程。说说“川”原本是什么意思。(河流)
3.谁准字音,着重强调:“川”读翘舌音。
老师带读,指名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认读,指名读,齐读。
4.你能给“川”找个朋友组成词语吗?指名交流,之后呈现一组图片,带读词语:山川、河川、冰川、四川、川菜、川流不息……
活动四 小组合作,学习“日、月、水、火、田、禾”字
1.讲清楚学习要求:
(1)四人小组内依次发言,发言顺序由组长安排。
(2)说说自己认识哪个字,是怎么认识的,这个字可以组什么词。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小组巡视,指导学生依次发言,注意倾听,同学发言时不插嘴。
3.全班学习汇报。
(1)日:日就是太阳。
组词:生日、日子、日历、日月、红日、日出、日落、日期、日本……
(2)月:月就是月亮。
组词:月亮、新月、圆月、满月、日月、年月、岁月……
(3)水:水”的字形就像弯弯曲曲的水流。
组词:河水、江水、湖水、海水、雪水、流水、口水、泪水、汗水……
区分“水”和“川”的不同。(水指水流。川两边是河岸,中间是水流。)
(4)火:像正在燃烧的一把火。
组词:点火、火柴、打火、灭火、火红、火焰、玩火(强调千万不要玩火!)
观看短视频:钻木取火。
(5)田:像一块块田。
组词:田地、农田、水田、田野、种田、耕田……
(6)禾:一棵禾苗,撇就像成熟的果实。
组词:禾苗、锄禾
组织学生交流时需注意三点:一是按生字依次从字音、字形、组词运用展开交流,帮助学生避免混淆,养成条理表达的习惯;二是学生阐述字理时,若加入合理想象需及时激励,出现知识性错误要明确纠正;三是学生组词时,要大力表扬其积累成果。其中字音着重指导:“水”“日” 为翘舌音,需读准;第三单元的 “火”,发音要完整。
◎活动五 互动游戏,巩固识字
1.玩“你来指我来认”的游戏。
教师将8张生字卡片分给8名学生。这8名学生拿着字卡在讲台上一字排开。教师指其中一名学生,台下学生抢着说出这名学生手中字卡上的字,并说:“我会认,这是×。”答对了,拿有字卡的学生表扬答对的学生;答错了,拿字卡的学生当小老师教读答错的学生。
2.开小火车认读8个生字。
3.完成课后习题猜一猜,连一连。
◎活动六 观察汉字,指导书写
1.复习田字格和基本笔画。
(1)课件出示田字格图片。你还记得田字格各个部分的名称吗?指名学生说一说。
(2)复习基本笔画:横、竖、撇、横折、弯钩
(3)说一说,哪些字里带有这些笔画?
2.学习新笔画“捺”“点”
(1)出示“火”,学生观察,在这个字里,藏着两个新笔画,找一找。
(2)教师教读笔画名称(点、捺),学生反复跟读。
(3)教师范写点和捺,讲解书写注意事项,学生书空。
点:从轻到重,向右下行笔,最后重按回笔。
捺:轻轻下笔,从左上向右下行笔,再顿笔改变方向,向右轻轻提起。
3.学习书写“火”“禾”
(1)“火”有几画?笔顺是怎样的?出示田字格,学生看一看数一数。
“禾”有几画?笔顺是怎样的?出示田字格,学生看一看数一数。
(2)怎么才能把这两个字写得漂亮?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字,指名交流。
火:第一笔点写在横中线左半格;第二笔是短撇,稍高于点;第三笔竖撇从竖中线起笔,下笔重,逐渐轻,穿过中心点向左撇去;第四笔捺从中心点起笔,收笔与撇要对齐。注意短撇和竖撇的区别,在讲解示范中,让学生感受两个撇画的不同运笔;同时,要强调,竖撇和捺都要写得舒展,整个字才美观。
禾:第一笔为平撇,写得短一些,平一些;横画起笔在横中线上,向上斜一些;第三笔竖在竖中线上;最后两笔撇、捺要舒展,要对齐,在同一水平线上。注意:平撇与撇、竖撇的区别,在讲解示范中,让学生感受两个撇画的不同运笔。
(3)教师范写,讲解书写要点(关键笔画:撇捺要舒展,要在同一水平线),学生边听边书空练写。
(4)学生在田字格里练写,随机评议。
注意:提醒学生书写姿势、握笔姿势。
评价标准:字写在田字格中间,不大不小;撇捺舒展,在同一水平线;火的点画写在横中线,竖撇起笔在竖中线;禾横在横中线,竖在竖中线。
4.学习书写“日”“田”
(1)“日”有几画?笔顺是怎样的?出示田字格,学生看一看数一数。
“田”有几画?笔顺是怎样的?出示田字格,学生看一看数一数。
这两个字很像,你发现了吗?(日加一竖就是田;田减一竖就是日)
(2)怎么才能把这两个字写得漂亮?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字(目、口、日、田),指名交流。
日:和“目”一样,两边竖画笔直,中间横画不靠近右边竖。先写横中线上的短,再封口。注意,横画间的距离相等。
田:和“口”一样,上宽下稍窄,比日和目都要宽一些。先写横中线上的短横,短横不靠近左右两边;再在竖中线写竖,最后封口。
此处,有了前几课的经验,老师可引导学生观察生字时,主要是三看:一看笔顺;二看位置(特别是横中线和竖中线),三看关键笔画。
(3)教师范写,讲解书写要点(关键笔画:竖和横折在日中是笔直的,在田中是上宽下窄的),学生边听边书空练写。
(4)学生在田字格里练写,随机评议。
注意:提醒学生书写姿势、握笔姿势。
评价标准:字写在田字格中间,不大不小;竖和横折在日中是笔直的,在田中是上宽下窄的;日中短横在横中线;田的短横中横中线,竖在竖中线。
◎活动六 拓展延伸,总结激趣
1.猜猜象形字。
2.播放视频《仓颉造字》,像这样描摹事物形状所造出来的汉字,我们称为象形字。象形字是汉字的一种构字方法,大家有兴趣可以再去找一找象形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