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圆周运动素养提升课三圆周运动的综合分析课件(63页)+学案(有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圆周运动素养提升课三圆周运动的综合分析课件(63页)+学案(有解析)

资源简介

素养提升课三 圆周运动的综合分析
【素养目标】  1.会分析竖直面内的轻绳模型。 2.会分析竖直面内的轻杆模型。 3.会分析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
提升点一 竖直面内圆周运动的轻绳模型
如图所示,甲图中小球受绳的拉力和重力作用,乙图中小球受轨道的弹力和重力作用,二者运动规律相同。现以甲图为例。
1.在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T1-mg=
所以FT1=。
2.在最高点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T2+mg=
所以FT2= -mg。
3.最高点的最小速度:由于绳或圆轨道不可能对球有向上的支持力,只能产生向下的拉力,由FT2+mg=可知,当FT2=0时,v2最小,最小速度为。
(1)当v2=时,拉力或压力为零。
(2)当v2>时,小球受向下的拉力或压力。
(3)当v2<时,小球不能到达最高点。
(2024·潮州市高一校考期中)绳系着装有水的水桶,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水的质量m=0.5 kg,绳长L=80 cm,求:(g=10 m/s2)
(1)最高点水不流出的最小速率;
(2)水在最高点速率v=4 m/s时,水对桶底的压力。
答案:(1)2 m/s (2)5 N,方向竖直向上
解析:(1)水在最高点恰好不流出时有mg=
最小速率v0==2 m/s。
(2)以桶中的水为研究对象,设桶对水的支持力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在最高点F+mg=m
可得F=m-mg=5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水对桶底的压力F′=F=5 N,方向竖直向上。
(2024·惠州市高一统考期中)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半径为R=4 m的圆轨道,人骑着摩托车在圆轨道内做圆周运动。已知人和摩托车的总质量为m=200 kg,人和摩托车可视为质点,不计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g=。求:
(1)人恰能通过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v1;
(2)人通过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FN=9 200 N,求此时人的速度大小v。
答案:(1)2 m/s (2)12 m/s
解析:(1)人恰能通过最高点时,重力刚好提供向心力,则有mg="
解得v1== m/s=2 m/s。
(2)人通过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FN=9 200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受到的支持力大小为FN′=FN=9 200 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N′-mg=m
联立解得v=12 m/s。
针对练1.如图为模拟过山车的实验装置,小球从左侧的最高点释放后能够通过竖直圆轨道而到达右侧。若竖直圆轨道的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为g。要使小球能顺利通过竖直圆轨道,则小球通过竖直圆轨道最高点时的角速度最小为(  )
A. B.2
C. D.
答案:C
解析:小球能通过竖直圆轨道的最高点的临界状态为重力提供向心力,即mg=mω2R,解得ω= ,C正确。
针对练2.如图所示,长度为L=0.4 m的轻绳,系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的质量为m=0.5 kg,小球半径不计,g取10 m/s2,求:
(1)小球刚好通过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
(2)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为4 m/s时,绳的拉力大小;
(3)若轻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45 N,小球运动过程中速度的最大值。
答案:(1)2 m/s (2)15 N (3)4 m/s
解析:(1)小球刚好能够通过最高点时,有mg=
解得v1==2 m/s。
(2)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为4 m/s时,有
F+mg=
解得F=15 N。
(3)分析可知小球通过最低点时绳的拉力最大,在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
将F′=45 N代入解得v3=4 m/s,即小球速度的最大值为4 m/s。
提升点二 竖直面内圆周运动的轻杆模型
如图所示,细杆上固定的小球(或光滑圆形管内运动的小球)在重力和杆(或管)的弹力作用下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1.最高点的最小速度
由于杆(或管)在最高点处能对小球产生向上的支持力,故小球恰能到达最高点的最小速度v=0,此时小球受到的支持力F=mg。
2.小球通过最高点时,杆(或管)对小球的弹力情况
(1)v>,杆(或管)的外侧对小球产生向下的拉力(或弹力),mg+F=m,所以F=m-mg,F随v 增大而增大;
(2)v=,小球在最高点只受重力,不受杆(或管)的作用力,F=0,mg=m;
(3)0有一轻质杆长L为0.5 m,一端固定一质量m为0.5 kg的小球,杆绕另一端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g=10 m/s2)
(1)当小球在最高点时刚好对杆无作用力,求此时的速度大小;
(2)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速率分别为1 m/s和4 m/s时,求小球对杆的作用力;
(3)当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小球受杆的拉力为41 N,求此时小球运动的速率。
答案:(1) m/s (2)4 N,方向向下 11 N,方向向上 (3)6 m/s
解析:(1)小球在最高点时刚好对杆无作用力,此时重力提供向心力,有mg=,代入数据解得v1== m/s。
(2)法一: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速率为1 m/s<v1= m/s时,此时小球受到杆向上的支持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F1=,代入数据解得F1=4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小球对杆的作用力为4 N,方向向下;
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速率为4 m/s>v1= m/s时,此时小球受到杆向下的拉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2+mg=,代入数据解得F2=11 N,根据牛顿三定律可得小球对杆的作用力为11 N,方向向上。
法二:假设小球受到杆向上的支持力。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速率为1 m/s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F1=,代入数据解得F1=4 N,可知小球受到杆向上的支持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小球对杆的作用力为4 N,方向向下;
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速率为4 m/s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F2=,代入数据解得F2=-11 N,可知小球受到杆向下的11 N拉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小球对杆的作用力为11 N,方向向上。
(3)当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小球受杆的拉力为41 N,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g=,代入数据解得v4=6 m/s。
轻杆模型中当物体通过最高点时,杆可产生拉力也可产生支持力,求解杆上的作用力可采用两种方法。
方法一:可先将物体速度与轻杆恰无弹力的临界速度进行比较。物体速度大于临界速度时,杆上产生拉力;物体速度小于临界速度时,杆上产生支持力。
方法二:假设物体受到支持力或拉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杆上的弹力。若为正值,则其方向与假设方向相同;若为负值,其方向与假设方向相反。
拓展变式.(多选)(2024·惠州市高一联考)如图所示,有一半径为R的光滑圆管道,现给小球一个初速度,使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则关于小球在过最高点时的速度v,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v的最小值是
B.v越大,管道对球的弹力越大
C.若v大于 ,v越大,管道对小球的弹力越大
D.若v小于 ,v越小,管道对小球的弹力越大
答案:CD
解析:小球在最高点,管道对小球的作用力可以竖直向上,也可以竖直向下,所以v的最小值为零,A错误;当v=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FN=,可得管道对球的作用力FN=0;当v<时,管道对小球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FN=m,v越小,管道对小球的弹力越大,D正确,B错误;当v>时,管道对小球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FN=m, v越大,管道对小球的弹力越大, C正确。
提升点三 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
物体做圆周运动时,若物体的线速度大小或角速度发生变化,会引起某些力(如拉力、支持力或摩擦力)发生变化,进而出现某些物理量或运动状态的突变,即出现临界状态。分析圆周运动临界问题的方法是让角速度或线速度从小逐渐增大,分析各量的变化,找出临界状态。
通常碰到较多的是涉及如下三种力的作用:
1.与绳的弹力有关的临界条件:绳弹力恰好为0。
2.与支持面弹力有关的临界条件:支持力恰好为0。
3.因静摩擦力而产生的临界问题: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多选)(2024·惠州市校考)如图所示,用同种材料做成的A、B、C三个物体放在匀速转动的水平转台上随转台一起绕竖直轴转动。已知三物体质量的关系mA=mB=2mC,转动半径之间的关系是rC=rA=2r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B.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和C一样大
C.物体B的向心加速度最大
D.转台转速加快时,物体A比物体C先开始滑动
答案:AB
解析:A、B、C三个物体的角速度相同,设角速度为ω,则三个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分别为fA=mAω2rA,fB=mBω2rB=mAω2rA,fC=mCω2rC=mAω2rA=fB,所以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最大,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和C一样大,A、B正确;根据向心加速度a=ω2r,ω相同,B的半径r最小,则物体B的向心加速度最小,C错误;当物体恰好滑动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有μmg=mω2r,解得ω= ,因rB<rA=rC,则物体B的临界角速度最大,物体A和物体C的临界角速度相等,则转台转速加快时,物体A和物体C同时开始滑动,D错误。
 如图所示,一个光滑的圆锥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其轴线沿竖直方向,母线与轴线之间的夹角θ=60 ,一条长度为L的绳(质量不计),一端固定在圆锥体的顶点O处,另一端拴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可看成质点),小球绕圆锥体的轴线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静止时所受拉力和支持力大小;
(2)小球刚要离开锥面时的角速度;
(3)小球以ω1=的角速度转动时所受拉力和支持力的大小。
答案:(1)mg mg (2) (3)3mg 0
解析:(1)对小球受力分析可知
T=mg cos θ=mg
FN=mg sin θ=mg。
(2)小球刚要离开锥面时FN=0,由重力和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tan θ=mω02r
其中r=L sin θ
联立解得ω0= = 。
(3)因为ω1= >ω0=
说明小球已离开锥面,FN1=0
设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如图所示
则有T1sin α=mω12L sin α,
解得T1=3mg。
针对练.如图所示,AB为竖直转轴,在细绳AC和BC的结点C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两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2mg。当AC和BC均拉直时,∠ABC=90 ,∠ACB=53 ,BC=1 m。ABC能绕竖直轴AB匀速转动,因而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小球的线速度增大时,两绳均会被拉断,则最先被拉断的那根绳及另一根绳被拉断时小球的速度大小分别为(g取10 m/s2,sin 53 =0.8,cos 53 =0.6)(  )
A.AC 5 m/s
B.BC 5 m/s
C.AC 5.24 m/s
D.BC 5.24 m/s
答案:B
解析:小球线速度增大时,BC逐渐被拉直,当线速度增至BC被拉直时,在竖直方向上,对小球有TAsin 53 =mg,解得AC绳中的拉力TA=;在水平方向,对小球由牛顿第二定律有TAcos 53 +TB=m,可知线速度增大时,TA不变而TB增大,所以BC绳先断。设AC绳刚要被拉断时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对小球受力分析得TA′cos α-mg=0,TA′sin α=m,r′= sin α,TA′=2mg,解得α=60 ,v=5 m/s,故选B。
1.(2024·辽宁大连高一期末)如图所示,游乐场里的过山车驶过轨道的最高点时,乘客在座椅里面头朝下,人体颠倒。若乘客经过轨道最高点时对座椅的压力等于其自身重力的一半,轨道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为g,则此时过山车的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乘客经过轨道最高点时对座椅的压力等于其自身重力的一半,则座椅对乘客的支持力也为重力的一半,由于在最高点时,乘客在座椅里面头朝下,所以座椅对乘客的支持力也朝下,则有FN+mg=m,FN=0.5mg,联立解得v=,故C正确。
2.(2024·广州市高一统考期中)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在竖直平面内绕O点做半径为L的圆周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连接O点与小球的为轻杆。对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圆周最高点的临界速度为
B.过圆周最高点的速度不能大于
C.在圆周最高点对轻杆的作用力大小可以为零
D.在圆周最高点对轻杆的作用力大小最小为mg
答案:C
解析:轻杆可以提供支持力,则小球过圆周最高点的临界速度为零,小球在圆周最高点时轻杆的作用力可能为零,故选C。
3.(多选)(2024·顺德市高一联考期中)如图所示,此装置为一种圆锥筒状转筒,在其顶端处(可视为同一点)左右各系着一长一短的绳子挂着相同的小球,转筒静止时绳子平行圆锥面,当转筒带着两小球绕中心轴开始缓慢加速转动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角速度慢慢增大,绳子长的球先离开圆锥筒
B.角速度达到一定值时两球同时离开圆锥筒
C.两球都离开圆锥筒后,它们在同一水平面上
D.两球都离开圆锥筒时两绳中的拉力大小相同
答案:AC
解析:设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θ, 小球刚好离开圆锥筒时,圆锥筒的支持力为0,有mg tan θ=mω2l sin θ,解得ω= ,绳子越长的其角速度的临界值越小,越容易离开圆锥筒, 故A正确,B错误; 两小球都离开圆锥筒后,小球都只受重力与绳子的拉力,两小球都随圆锥筒一起转动,有相同的角速度,小球离圆锥筒顶点距离为h=l cos θ,联立mg tan θ=mω2l sin θ,解得h=,故C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两球都离开圆锥筒时,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同,由F=知绳中拉力大小不同,故D错误。故选AC。
4.(2024·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高一期中)如图所示,在水平转台上放置有质量相同的滑块P和Q(均视为质点),它们与转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P到转轴OO′的距离为rP,Q到转轴OO′的距离为rQ,且rP∶rQ=1∶2,转台绕转轴OO′匀速转动,转动过程中,两滑块始终相对转台静止。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正确的是(  )
A.P所受的摩擦力比Q所受的摩擦力大
B.P、Q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C.若转台转动的角速度缓慢增大,则Q一定比P先开始滑动
D.P需要的向心力比Q需要的向心力大
答案:C
解析:滑块P和Q绕转轴OO′转动,可知滑块P和Q的角速度相同,根据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有f=mω2r,可知P所受的摩擦力和需要的向心力均比Q的小,故A、D错误;根据v=ωr,可知P的线速度比Q的线速度小,故B错误;开始滑动时,根据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有μmg=mω2r,可知滑块发生移动时的角速度为ω=,可知若转台转动的角速度缓慢增大,则Q一定比P先开始滑动,故C正确。故选C。
课时测评13 圆周运动的综合分析
(时间:30分钟 满分:60分)
(选择题1-7题,每题4分,共28分)
1.(2024·佛山市高一联考)用长绳一端系着装有水的小桶,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成为“水流星”。则(  )
A.“水流星”在最高点无论速度如何,一定会有水从容器中流出
B.“水流星”在最高点时,可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不受力的作用
C.“水流星”通过最低点时一定处于超重状态
D.“水流星”通过和圆心等高的位置时,细绳中的拉力为零
答案:C
解析:水做圆周运动,在最高点只要水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不小于水的重力,就不会有水从容器中流出,故A错误;“水流星”在最高点时,可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此时水只受重力作用,故B错误;“水流星”通过最低点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T-mg=m=ma,可知“水流星”一定处于超重状态,故C正确;“水流星”通过和圆心等高的位置时,细绳中的拉力提供水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拉力不为零,故D错误。故选C。
2.如图所示,乘坐游乐园的翻滚过山车时,质量为m的人随车在竖直平面内旋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车在最高点时人处于倒坐状态,全靠保险带拉住,没有保险带,人就会掉下来
B.人在最高点时对座位不可能产生压力
C.人在最低点时对座位的压力等于mg
D.人在最低点时对座位的压力大于mg
答案:D
解析:在最高点时,当人与保险带间恰好没有作用力时,由重力提供向心力,mg=,解得临界速度为v0=,当人在最高点时的速度大于或等于临界速度时,没有保险带,人也不会掉下来,故A错误;当人在最高点的速度v>时,有mg+FN=m,解得FN>0,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对座位产生压力,故B错误;人在最低点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N-mg=m,所以FN>mg,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对座位的压力大于mg,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3.(多选)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弯管处于竖直平面内,其中管道半径为R。现有一个半径略小于弯管横截面半径的光滑小球在弯管里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通过最高点时速率为v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v0=,则小球对管内壁无压力
B.若v0>,则小球对管内上壁有压力
C.若0 D.不论v0多大,小球对管内下壁都有压力
答案:ABC
解析:在最高点只有重力提供向心力时,由mg=,解得v0=,A正确;若v0>,则mg+FN=,结合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管内上壁有压力,B正确;若0<v0<,则mg-FN=,结合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管内下壁有压力,C正确;综上分析,D错误。
4.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放在旋转的水平圆盘面上,物体与盘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是其重力的k倍,A、B、C三物体的质量分别为2m、m、m,它们离转轴的距离分别为R、R、2R。当圆盘旋转时,若A、B、C三物体均相对圆盘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向心加速度最大
B.B和C所受摩擦力大小相等
C.当圆盘转速缓慢增大时,C比A先滑动
D.当圆盘转速缓慢增大时,B比A先滑动
答案:C
解析:由题意知,A、B、C的角速度ω相同,C的半径最大,根据a=ω2r知,C的向心加速度最大,故A错误;B、C随圆盘转动时,由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由f=mω2r知,fBωC,故A、B同时滑动,C最先滑动,故C正确,D错误。
5.(多选)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圆盘上,质量相等的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都有沿切线方向且向后滑动的趋势
B.B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等于A运动所需的向心力
C.盘对B的摩擦力是B对A的摩擦力的2倍
D.若B相对圆盘先滑动,则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A小于盘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μB
答案:BC
解析:把A、B当成一个整体,在水平方向上只受摩擦力作用,所以摩擦力即物块所受合外力提供向心力,摩擦力方向指向圆心,物块有沿径向向外滑动的趋势,故A错误;物块做匀速圆周运动,A、B质量相同,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半径也相等,所以两者运动所需的向心力F=mω2R相等,故B正确;由受力分析可知B对A的摩擦力等于F,盘对B的摩擦力等于2F,故C正确;若B相对圆盘先滑动,则2μBmg-μAmg<μAmg,即μB<μA,故D错误。
6.(多选)某同学在课后设计开发了如图所示的玩具装置。在水平圆台的中轴上O点固定一根结实的细绳,细绳长度为l,细绳的一端连接一个小木箱,木箱里放着一只玩具小熊,此时细绳与转轴间的夹角为θ=53 ,且细绳恰好处于伸直的状态。已知小木箱与玩具小熊(可视为质点)的总质量为m,木箱与水平圆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sin 53 =0.8,cos 53 =0.6,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在可调速电动机的带动下,让水平圆台缓慢加速运动。则(  )
A.当圆台的角速度ω=时,细绳中无张力
B.当圆台的角速度ω=时,细绳中有张力
C.当圆台的角速度ω=时,圆台对木箱无支持力
D.当圆台的角速度ω=时,圆台对木箱有支持力
答案:ABC
解析:细绳中恰好无张力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提供向心力,有μmg=mω2l sin θ,解得ω=,所以当ω≤ 时,细绳中无张力;ω>时,细绳中有张力,故A、B正确;圆台对木箱恰好无支持力时mg tan θ=mω2l sin θ,解得ω=,即当ω≥时,圆台对木箱无支持力,故C正确,D错误。
7.(2024·东莞市高一期末)如图所示,长度均为l=1 m的两根轻绳,一端共同系住质量为m=0.8 kg的小球,另一端分别固定在等高的A、B两点,A、B两点间的距离为d=1.2 m,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现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以AB为轴做圆周运动,若小球在最低点的速度大小为v=8 m/s,则此时每根绳的拉力大小为(  )
A.45 N B.40 N
C.64 N D.36 N
答案:A
解析:设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当小球在最低点的速率为v=8 m/s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T cos θ-mg=m,由几何关系可得r==0.8 m,cos θ==0.8,解得T=45 N,故选A。
8.(8分)(2023·广东梅州高一联考期中)如图所示,小球A质量为m,固定在长为L的轻细直杆一端,并随杆一起绕杆的另一端O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小球经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弹力大小为F=mg,求这时小球的瞬时速度大小。
答案:若F向上,v=;若F向下,v=
解析:杆在最高点处,球的重力与杆的弹力的合力提供球的向心力。
若F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
解得v=;
若F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
解得v=。
9.(12分)(2024·广州市高一期中)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竖直固定一半径为R的粗糙半圆槽轨道,其底端恰与水平面相切,质量为m的小球以大小为v0的初速度经半圆槽轨道最低点B滚上半圆槽,小球通过最高点C后落回到水平面上的A点。通过C点时,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是小球自身重力的3倍。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通过B点时对半圆槽的压力大小;
(2)A、B两点间的距离。
答案: (2)4R
解析:(1)在B点小球做圆周运动有F-mg=
可得F=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小球通过B点时对半圆槽的压力大小F压=F=。
(2)由牛顿第三定律知,通过C点时,小球受轨道的支持力为3mg
在C点由牛顿第二定律有3mg+mg=
解得vC=2
过C点后小球做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规律有
sAB=vCt,2R=
联立可得sAB=4R。
10.(12分)如图所示,两绳系一质量为m=0.1 kg的小球,上面绳长L=2 m,两端都拉直时与轴的夹角分别为30 与45 ,问球的角速度在什么范围内,两绳始终伸直?(g=10 m/s2)
答案:2.40 rad/s≤ω≤3.16 rad/s
解析:两绳都伸直时,小球受力如图所示,当ω由0逐渐增大时,ω可能出现两个临界值。
①BC恰好伸直,但拉力T2仍然为零,设此时的角速度为ω1,则有
Fx=T1sin 30 =mω12L sin 30
Fy=T1cos 30 -mg=0
联立解得ω1≈2.40 rad/s;
②AC由拉紧转为恰好伸直,则T1为零,设此时的角速度为ω2,则有
Fx=T2sin 45 =mω22L sin 30
Fy=T2cos 45 -mg=0
联立解得ω2≈3.16 rad/s
可见,要使两绳始终伸直,ω必须满足
2.40 rad/s≤ω≤3.16 rad/s。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63张PPT)
素养提升课三 圆周运动的综合分析
    
第二章 圆周运动
1.会分析竖直面内的轻绳模型。 
2.会分析竖直面内的轻杆模型。 
3.会分析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
素养目标
提升点一 竖直面内圆周运动的轻绳模型
例1

(2)水在最高点速率v=4 m/s时,水对桶底的压力。
答案:5 N,方向竖直向上
例2

(2)人通过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FN=9 200 N,求此时人的速度大小v。
答案:12 m/s



针对练2.如图所示,长度为L=0.4 m的轻绳,系一小球在
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的质量为m=0.5 kg,小球
半径不计,g取10 m/s2,求:
(1)小球刚好通过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
答案:2 m/s 

(2)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为4 m/s时,绳的拉力大小;
答案:15 N 
返回
提升点二 竖直面内圆周运动的轻杆模型
  如图所示,细杆上固定的小球(或光滑圆形管内
运动的小球)在重力和杆(或管)的弹力作用下在竖直
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1.最高点的最小速度
由于杆(或管)在最高点处能对小球产生向上的支持力,故小球恰能到达最高点的最小速度v=0,此时小球受到的支持力F=mg。
例3
(2)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速率分别为1 m/s和4 m/s时,求小球对杆的作用力;
答案:4 N,方向向下 11 N,方向向上 


(3)当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小球受杆的拉力为41 N,求此时小球运动的速率。
答案:6 m/s

探究归纳
  轻杆模型中当物体通过最高点时,杆可产生拉力也可产生支持力,求解杆上的作用力可采用两种方法。
方法一:可先将物体速度与轻杆恰无弹力的临界速度进行比较。物体速度大于临界速度时,杆上产生拉力;物体速度小于临界速度时,杆上产生支持力。
方法二:假设物体受到支持力或拉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杆上的弹力。若为正值,则其方向与假设方向相同;若为负值,其方向与假设方向相反。



返回
提升点三 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
  物体做圆周运动时,若物体的线速度大小或角速度发生变化,会引起某些力(如拉力、支持力或摩擦力)发生变化,进而出现某些物理量或运动状态的突变,即出现临界状态。分析圆周运动临界问题的方法是让角速度或线速度从小逐渐增大,分析各量的变化,找出临界状态。
通常碰到较多的是涉及如下三种力的作用:
1.与绳的弹力有关的临界条件:绳弹力恰好为0。
2.与支持面弹力有关的临界条件:支持力恰好为0。
3.因静摩擦力而产生的临界问题: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多选)(2024·惠州市校考)如图所示,用同种材料做成的A、B、C三个物体放在匀速转动的水平转台上随转台一起绕竖直轴转动。已知三物体质量的关系mA=mB=2mC,转动半径之间的关系是rC=rA=2rB,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B.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和C一样大
C.物体B的向心加速度最大
D.转台转速加快时,物体A比物体C先开始滑动


例4


例5




返回
随堂演练 对点落实



轻杆可以提供支持力,则小球过圆周最高点的临界速度为零,小球在圆周最高点时轻杆的作用力可能为零,故选C。
3.(多选)(2024·顺德市高一联考期中)如图所示,此装置为一种圆锥筒状转筒,在其顶端处(可视为同一点)左右各系着一长一短的绳子挂着相同的小球,转筒静止时绳子平行圆锥面,当转筒带着两小球绕中心轴开始缓慢加速转动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角速度慢慢增大,绳子长的球先离开圆锥筒
B.角速度达到一定值时两球同时离开圆锥筒
C.两球都离开圆锥筒后,它们在同一水平面上
D.两球都离开圆锥筒时两绳中的拉力大小相同



4.(2024·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高一期中)如图所示,在
水平转台上放置有质量相同的滑块P和Q(均视为质点),
它们与转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P到转轴OO′的距
离为rP,Q到转轴OO′的距离为rQ,且rP∶rQ=1∶2,转台绕转轴OO′匀速转动,转动过程中,两滑块始终相对转台静止。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正确的是
A.P所受的摩擦力比Q所受的摩擦力大
B.P、Q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C.若转台转动的角速度缓慢增大,则Q一定比P先开始滑动
D.P需要的向心力比Q需要的向心力大


返回
课时测评
1.(2024·佛山市高一联考)用长绳一端系着装有水的小
桶,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成为“水流星”。则
A.“水流星”在最高点无论速度如何,一定会有水
从容器中流出
B.“水流星”在最高点时,可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不受力的作用
C.“水流星”通过最低点时一定处于超重状态
D.“水流星”通过和圆心等高的位置时,细绳中的拉力为零


2.如图所示,乘坐游乐园的翻滚过山车时,质量为m的人随车在竖直平面内旋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车在最高点时人处于倒坐状态,全靠保险带拉住,没有保险带,人就会掉下来
B.人在最高点时对座位不可能产生压力
C.人在最低点时对座位的压力等于mg
D.人在最低点时对座位的压力大于mg






4.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放在旋转的水平圆盘面上,物体与盘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是其重力的k倍,A、B、C三物体的质量分别为2m、m、m,它们离转轴的距离分别为R、R、2R。当圆盘旋转时,若A、B、C三物体均相对圆盘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向心加速度最大
B.B和C所受摩擦力大小相等
C.当圆盘转速缓慢增大时,C比A先滑动
D.当圆盘转速缓慢增大时,B比A先滑动


5.(多选)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圆盘上,质量相等的A、B
两物块叠放在一起,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都有沿切线方向且向后滑动的趋势
B.B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等于A运动所需的向心力
C.盘对B的摩擦力是B对A的摩擦力的2倍
D.若B相对圆盘先滑动,则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A小于盘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μB


把A、B当成一个整体,在水平方向上只受摩擦力作
用,所以摩擦力即物块所受合外力提供向心力,摩擦
力方向指向圆心,物块有沿径向向外滑动的趋势,故
A错误;物块做匀速圆周运动,A、B质量相同,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半径也相等,所以两者运动所需的向心力F=mω2R相等,故B正确;由受力分析可知B对A的摩擦力等于F,盘对B的摩擦力等于2F,故C正确;若B相对圆盘先滑动,则2μBmg-μAmg<μAmg,即μB<μA,故D错误。




7.(2024·东莞市高一期末)如图所示,长度均为l=1 m的两根轻绳,一端共同系住质量为m=0.8 kg的小球,另一端分别固定在等高的A、B两点,A、B两点间的距离为d=1.2 m,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现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以AB为轴做圆周运动,若小球在最低点的速度大小为v=8 m/s,则此时每根绳的拉力大小为
A.45 N B.40 N
C.64 N D.36 N



(2)A、B两点间的距离。
答案:4R

10.(12分)如图所示,两绳系一质量为m=0.1 kg的小球,上面绳长L=2 m,两端都拉直时与轴的夹角分别为30 与45 ,问球的角速度在什么范围内,两绳始终伸直?(g=10 m/s2)
答案:2.40 rad/s≤ω≤3.16 rad/s
两绳都伸直时,小球受力如图所示,当ω由0逐渐增大时,ω可能出现两个临界值。
①BC恰好伸直,但拉力T2仍然为零,
设此时的角速度为ω1,则有Fx=T1sin 30 =mω12L sin 30
Fy=T1cos 30 -mg=0
联立解得ω1≈2.40 rad/s;
②AC由拉紧转为恰好伸直,则T1为零,
设此时的角速度为ω2,则有Fx=T2sin 45 =mω22L sin 30
Fy=T2cos 45 -mg=0
联立解得ω2≈3.16 rad/s
可见,要使两绳始终伸直,ω必须满足2.40 rad/s≤ω≤3.16 rad/s。
返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error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