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同步练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同步练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4.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现代医学对近视的矫正有一种新的技术,就是用激光对近视患者的角膜进行适当切削。对角膜进行切削的目的是( )
A.增长眼球前后方向的距离
B.缩短眼球的焦距
C.减少进入眼球的光线
D.改变由角膜和晶状体构成的凸透镜太厚的状态,减弱它的折光能力
2.电子耳蜗又叫人工耳蜗,包括一个外置的声音处理器和一个体内的植入体,它能够将声波转化成一个生物电信号,直接刺激听觉神经,进而将刺激传递到神经中枢,使人产生听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人的耳蜗位于外耳内
B.鼓膜破损不会影响人的听力
C.适用于听觉感受器受损的患者
D.生物电信号经过传导在脑干产生听觉
3.人工耳蜗(下图)是一种电子装置,由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化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电信号经传导后形成听觉。下列有关耳蜗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耳蜗位于中耳内
B.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
C.人工耳蜗可以重建听障人士听觉功能
D.长时间佩戴耳机会损伤耳蜗内的听觉细胞
4.如图为眼球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可以调节瞳孔大小 B.2的曲度不发生变化
C.3是视觉形成部位 D.4能传导神经冲动
5.人从外界获得的信息大多来自视觉和听觉。下列有关耳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经常掏耳朵有利于增强听力
B.声波传入耳的顺序是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
C.遇巨大声响时应闭嘴堵耳
D.鼻、咽、喉发炎时,可能会引起中耳炎
6.大巴车沿着山路蜿蜒而上,映入眼帘的是路两边挺拔的翠竹,翠竹在同学们眼中成像的部位是( )
A.虹膜 B.晶状体 C.视网膜 D.视神经
7.一位妇女颅内长了肿瘤,结果造成了这位妇女失明,经医生检查后发现其眼球结构完好,那么她失明的原因最可能是( )
A.肿瘤导致晶状体折射能力减弱
B.肿瘤压迫了脊髓,导致无法传导信息
C.肿瘤压迫了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D.肿瘤压迫了眼球中的视神经
8.每年的3月3日是国际爱耳日。耳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②
B.③听小骨是人体最小的骨,可传导振动
C.听到上课铃声回到教室这一反射的感受器是⑤
D.⑥可传导神经信号,是听觉形成的部位
9.遇到巨大声响时,最好张开嘴,或闭嘴堵耳,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 )
A.保护内耳的耳蜗 B.防止听觉神经受损
C.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D.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10.近年来由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预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患近视眼时,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后方成像
B.患近视眼时,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
C.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矫正近视眼
D.适时远眺有利于预防近视眼
二、填空题
11.除眼和耳外,人类还有其他感觉器官,鼻腔上端的黏膜中有许多对 十分敏感的细胞。舌的上表面和两侧有许多对 十分敏感的突起,能够辨别酸、甜、苦、辣、咸等。皮肤具有感受外界 等刺激的功能。
12.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以防病菌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 。
13.遇巨大声响时,迅速 ,或闭嘴 。
14.不让脏水进入 。
15.不用尖锐的东西掏耳朵,否则容易损伤 。
三、实验探究题
16.2024年初中生近视率达到71.1%,处于高位水平,于是某校开展了“预防近视,爱护眼睛”的项目式学习活动。同学们利用绣花绷外圈、波波球、清水、光屏、光具座等材料制作了可调节的眼球成像模型(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光源,显示字母F。移动光源,使光源在光屏上呈现出清晰的倒立的实像。其中光屏模拟的是眼球结构中的 。
(2)适度松动绣花绷侧面的螺栓,上下小幅度拉伸绣花绷,使绣花绷周长变长以模拟 舒张,模拟调节 的注水波波球的凸度(填眼球结构)。
(3)扣紧绣花绷,使注水波波球的凸度变大,字母F的成像将落在光屏的 (填“前方”或“后方”),以模拟近视。在注水波波球前放一块合适的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光屏上又可以出现清晰的物像。
(4)近视会对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而科学用眼能够保护眼的健康。请你提出一条预防近视的方法: 。
17.生活处处有探究,简简单单做实验。某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气球等作为材料用具做了膈肌运动模型和眼球结构模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膈肌可以收缩和舒张,说明膈肌主要是由 组织构成的。图甲模拟的是 (填“呼气”或“吸气”)过程,此时膈肌处于 状态。
(2)人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由气球 (填“A”或“B”)模拟的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以使物像正好落在黄色铁丝模拟的 上。
(3)人能够在明暗不同的环境中看清物体,是因为虹膜中间的 (填眼球结构名称)大小可以调节。
四、资料分析题
18.请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耳朵是聆听世界声音的钥匙,是感知世界美好必不可少的器官。2024年全国爱耳日的主题是“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
材料二:全飞秒近视手术,是利用飞秒激光削掉一部分角膜基质层,再通过一个2mm左右的微小切口将之取出(如下图),从而改变角膜曲率,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近视度数越大,需要切除的角膜基质越厚。每矫正100度的近视,会切削掉近20微米厚的角膜。术后角膜厚度大于400微米不易出现风险。
(1)耳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听觉形成过程中,听觉感受器位于 内,感受声波的刺激后产生与听觉有关的信息,并通过 传送到大脑的特定区域,产生听觉。
(2)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迅速 (写出一种方法即可,2分),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持鼓膜两侧的气压平衡。
(3)造成近视的原因是眼球的前后径过 (填“短”或“长”)或眼球中晶状体的凸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大小,可通过戴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加以矫正。
(4)由材料二可知,如果一个成年人近视600度,角膜厚度500微米,医生会 (填“建议”或“不建议”)他做全飞秒近视手术。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4.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D A C C D C A
11. 气味 味道 冷、热、触、压
12.中耳炎
13. 张口 堵耳
14.外耳道
15.鼓膜
16.(1)视网膜
(2) 睫状体 晶状体
(3) 前方 凹透镜
(4)不在强光或弱光下看书;读书写字时保持正确的姿势;认真做眼保健操;控制用眼时间,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等。
17.(1) 肌肉 吸气 收缩
(2) A 视网膜
(3)瞳孔
18.(1) 耳蜗 听神经/听觉神经
(2)张口(闭嘴、堵耳)
(3) 长 凹透镜
(4)不建议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