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宁波五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 期中联考-化学试题一、单选题1.按物质组成分类,属于A.酸 B.碱 C.盐 D.混合物2.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且会导电的是A.盐酸 B.熔融的 C.胆矾晶体 D.氨水3.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 B.、、、C.、、、 D.、、、4.下列转化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①SO3→H2SO4 ②CO→CO2 ③FeCl3→FeCl2 ④CuO→CuA.① B.②③④ C.② D.③④5.物质微观结构决定宏观性质,进而影响用途。下列结构或性质不能解释其用途的是选项 结构或性质 用途A 能与反应产生 可用于呼吸面具供氧剂B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具有氧化性 漂白粉可用作漂白剂、消毒剂C 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丁达尔效应 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D 铁粉颗粒很小,高温会与水反应 用作中秋月饼等食物的干燥剂,以防食物变质。A.A B.B C.C D.D6.下列溶液中的与100mL、1的AlCl3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A.100mL、1的NaCl溶液B.150mL、2的NH4Cl溶液C.100mL、3的KClO3溶液D.50mL、1.5的CaCl2溶液7.固体在水中溶解并发生电离,该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钾与氯气反应生成是通过共用电子对的偏移实现电子的转移B.在水中仅部分电离,属于难电离物质C.上述电离过程可表示为D.和均与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结合形成水合离子,水分子取向相同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①装置用于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氯气 B.图②仪器用于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C.图③装置用到坩埚、泥三角、三脚架 D.图④装置为小苏打的稳定性实验装置9.类比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类比正确的是A.、能使高锰酸钾褪色,那么也能使高锰酸钾褪色B.与反应生成,那么与反应生成C.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在空气中燃烧生成D.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那么也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10.目前,科学家发现在负压和超低温条件下,可将水形成像棉花糖一样的气溶胶的冰,该冰称为“气态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气态冰”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小于22.4LB.“气态冰”与普通冰化学性质不同C.该“气态冰”中若加入直径几十纳米的固体颗粒,则具有丁达尔效应D.“气态冰”与金属反应,生成氢气1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制备Fe(OH)3胶体:Fe3++3H2O=Fe(OH)3↓+3H+B.将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2Fe + 3Cu2+=2Fe3++3CuC.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Ca2++HCO+OH-=CaCO3↓+H2O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反应:Ba2++SO+H++OH-=BaSO4↓+H2O12.制取高效消毒剂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的C被还原B.是氧化剂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每消耗1 mol 转移2 mol电子13.在一定条件下,和可发生如下反应:,从而可知在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A.+4价 B.+5价 C.+6价 D.+7价14.下列有关金属钠及氯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新制的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B.可用试纸测定饱和氯水的C.金属钠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 D.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水中制取漂白粉15.有关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相同质量的和与足量盐酸作用时,产生的气体质量相同B.比热稳定性差C.和均可与澄清石灰水反应D.固体和固体溶解都吸热16.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铜被氯化铁溶液腐蚀的方程式为2FeCl3+Cu=2FeCl2+CuCl2;FeCl3溶液也能与铁反应2FeCl3+Fe=3FeCl2;当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烧杯底部不可能出现的是A.有铁无铜 B.有铜无铁 C.有铁有铜 D.无铁无铜17.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含有的数为B.与充分反应,转移电子C.标准状况下,含有的分子数为D.标准状况下,与盐酸反应产生体积为1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粗盐的提纯试验中,滤液在坩埚中加热蒸发结晶B.金属钠保存在装有煤油的广口瓶中,新制氯水要保存在棕色的细口瓶中C.检验溶液中的或:取一根洁净的铂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无色,然后蘸取少量试液,置于火焰上灼烧,若火焰呈黄色,则含有D.配制氯化钠溶液:称取氯化钠固体,放入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刻度线19.用如下装置研究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湿棉花的作用是提供水蒸气B.为检验生成的气体,可以用火柴点燃肥皂泡C.实验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肥皂液,再停止加热,以防倒吸D.用稀硫酸溶解反应后试管中的固体,加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说明生成的固体产物是FeO20.高铁酸钾是一种环保、高效、多功能饮用水处理剂,制备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条件下,物质的溶解性:B.反应I中尾气可用溶液吸收再利用C.反应II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D.用作水处理剂时,既能杀菌消毒又能净化水21.某化学兴趣小组分析氯水在光照过程中微粒成分的变化,将pH传感器、氯离子传感器、氧气传感器、色度传感器分别插入盛有氯水的广口瓶中,用强光照射氯水,同时采集实验数据。下列图示与事实相符的是注:色度吸收率与介质的颜色正相关A. B.C. D.22.向两份均含的溶液中,分别滴入、溶液(已知两溶液中单位体积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B点溶液中加入不会产生蓝色沉淀C.C点两溶液酸碱性完全相同D.D点加入的物质的量为0.2mol23.某化学实验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并进行性质验证,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氯酸钾能反应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处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说明具有漂白性B.②处石蕊试液先变红说明新制氯水具有酸性C.③处小试管中液体逐渐变成浅黄绿色说明能溶于水D.④处出现白烟说明性质活泼24.某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等离子,将该固体溶解所得到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混合物可能是和 B.该混合物可能含有C.该混合物一定含、、 D.该混合物可能是和25.已知:实验室还可以用酸性与盐酸室温下反应制取。由实验操作和现象,可得出相应正确结论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A 向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再加入淀粉KI溶液 先变橙色,后变蓝色 氧化性:B 检验铁锈中是否含有二价铁 将铁锈溶于浓盐酸,滴入溶液,紫色褪去 铁锈中含有二价铁C 向沸水中逐滴加5-6滴饱和溶液,持续煮沸 溶液先变成红褐色再析出沉淀 长时间加热可破坏胶体的稳定性D 向待测液中先加入稀盐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待测液中含有A.A B.B C.C D.D二、填空题26.回答下列问题(1)俗称 ,写出它的一种用途: 。(2)现有物质:①、②盐酸、③、④、⑤、⑥。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3)写出工业制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 。27.某同学进行实验时需要溶液左右。(1)写出的电离方程式: 。(2)实验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至少还需要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若用十水碳酸钠晶体()配制该溶液,需要用托盘天平称取晶体的质量为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容量瓶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漏水b.容量瓶可加热,但加热时需垫石棉网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所得溶液浓度偏低d.用晶体来配制溶液,若晶体久置已部分失去结晶水,所得溶液浓度偏低(4)配制过程示意图如下,从下列选项中选出相关操作(操作⑤试剂瓶中为蒸馏水,操作不能重复使用)进行正确排序 (填序号)。28.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的主干和核心知识。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预测陌生物质的性质,书写陌生的氧化还原反应。(1)请预测是否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请从O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说明原因 。(2)写出酸性条件下,将氧化为的离子方程式: 。(3)补充该离子反应并配平: 。___________(4)用可以用来除铁锈。方程式如下:。该反应中表现出 性(填“氧化”或“还原”)。0.3molNaH参加反应转移电子 mol。29.回答下列问题:(1)将和的固体均匀混合物充分加热至恒重,固体质量减少6.2克;充分加热至恒重后的固体成分是 (填化学式),原混合物中和的物质的量之比 。(2)下图表示的是往某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的过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写出点到点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三、解答题30.实验室用如下装置制取氯气,并用氯气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A中盛有浓盐酸,B中盛有,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中试剂是 。装置D目的是 。(3)E中为红色干布条,F中为红色湿布条,E和F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4)G处的现象是 。(5)家庭中常用消毒液(有效成分)与洁厕灵(主要成分盐酸)清洁卫生。消毒液与洁厕灵不能同时使用,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1.C2.B3.A4.D5.D6.D7.C8.A9.A10.B11.C12.C13.B14.A15.C16.A17.D18.B19.D20.A21.B22.D23.C24.A25.C26.(1) 小苏打 发酵粉、治胃病药、或者制纯碱等(2) ①③④⑤ ⑥(3)27.(1)(2) 容量瓶(3)ac(4)④①③⑤⑥②28.(1)中的化合价为-1价,处于中间价态,可以升也可以降,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2)(3)(4) 还原性 0.6mol29.(1) 1:2(2) 一开始无现象,一段时间后有气泡30.(1)(2) 饱和食盐水 干燥氯气或吸收水蒸气(3)E中干布条不褪色,F中湿布条褪色(4)棉花团变蓝(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