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年度九年级开学摸底考试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C D B A D B A D C A D B二、简答题(共24分)13.①情绪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聪聪在产生紧张和愤怒的情绪后没有合理调节和表达。我们要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合理地调节情绪,更好地适应环境。②聪聪顶撞监考老师的行为是不尊重老师的表现。我们要尊重老师,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掌握与老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③聪聪在考试结束后上课不认真听讲,是没有珍惜自己受教育权的表现。我们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评分说明】结合材料,围绕“调节情绪、尊重老师、受教育权”三个采意点作答即可,每点2分,共6分。14.(1)①通过第四部宪法,依法行使最高立法权。②表决通过规划和决议,依法行使最高决定权。③听取并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依法行使最高监督权。【评分说明】结合材料,围绕“全国人大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监督权”三个采意点作答即可,每点2分,共6分。(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着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我国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④人大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⑤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评分说明】围绕“根本制度、宪法的基本原则、共享发展成果、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的义务、政府的宗旨”六个采意点中的任意三个作答即可,每点2分,共6分。15.①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③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④国家机关要依法行使职权。监察委员会作为监察机关,依法行使监督、调查、处置职责;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检察权,追诉犯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人民法院通过行使国家审判权,维护司法公正。⑤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评分说明】围绕“法律的特征、法不可违、规范权力运行、国家机关依法履职、全面依法治国”五个采意点中的任意三个作答即可,每点2分,共6分。三、分析说明题(共9分)16.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曹平代表的履职故事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体现,切实解决了人民群众的生活问题,彰显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第二,人大代表积极履职,努力为人民服务。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曹平代表深入调研、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第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曹平代表提交的智慧社区建设议案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我国践行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基本原则,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第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共建和谐社会。公平正义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曹平代表为特殊群体发声,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评分说明】结合材料,围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代表的职责、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公平正义”等采意点中的任意三个作答即可,每点3分,共9分。四、实践探究题(共18分)17.(1)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③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评分说明】围绕“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等采意点中的任意两个作答即可,每点2分,共4分。(2)调查职责和处置职责。【评分说明】答出“调查职责”得2分;答出“处置职责”得2分;共4分。(3)①有利于规范权力运行,确保权力不被滥用,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②有利于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减少和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保证公权力行使的廉洁性。③有利于促进公职人员依法履职,严格依法办事,持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质量,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评分说明】围绕“规范权力运行、维护宪法尊严、改善工作作风”等采意点中的任意两个作答即可,每点2分,共4分。(4)活动主题:“宪”定权力·“构”筑法治——认识国家机构活动形式:“国家机构运行模拟”情景剧。情景剧活动中,学生分别扮演人大代表、政府官员、监察委员会委员等角色,生动展现国家机构在立法决策、民生服务、监督调查等场景中的运行过程。【评分说明】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出活动主题得2分,答出活动形式并进行介绍得4分,共6分。2025-2026年度九年级开学摸底考试道德与法治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你认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本大题含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她是一名“90后”盲人化妆师。她根据自己的触觉和感受,自创了一套盲人能够听得懂的化妆技巧,教会很多盲人化妆,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看不见的“美丽魔法师”。她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②要增强生命韧性,发掘生命的力量③只要主动融入社会,就能取得进步和成长④要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传递生命正能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纪律等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下列素材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 )A.胡某在影院看电影时大声喧哗B.小秦上课与同学交头接耳被老师批评C.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D.张某因制作、传播侮辱英雄烈士的漫画,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年3.大同市平城区研发的“智享平城”微信小程序是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运行近一年来,居民通过该程序反映物业管理、公共服务等诉求近五百件,是居民“家门口”的“好朋友、好伙伴、好保姆”。这说明了网络能够( )①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②促进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③搭建文化平台,促进文化传播④汇聚民意民智,推动创新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同学们在总复习阶段对以下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侯某亮代替虎某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被监考人员当场发现——属于刑事违法行为,会受到刑罚处罚B.陈某某擅自在文物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文旅局依法对其罚款10万元——属于民事违法行为,会承担民事责任C.董某某、宋某某(时年17周岁)持刀对他人实施抢劫——属于犯罪行为,会受到行政制裁D.某公司侵害周某“排水板成型机”发明专利权——属于行政违法行为,会受到行政制裁5.“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启示我们 ( )A.国家利益要服从个人利益B.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C.任何时候都要牺牲个人利益,维护集体利益D.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 ( )A.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B.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C.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D.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7.八年级(1)班道德与法治项目化学习小组在开展学习活动时,搜集了下列四幅图片,其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B.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C.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D.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8.以下是小军及家人的一些日常生活片段,其中体现公民依法履行基本义务的是 ( )A.姐姐的获奖作文在报刊上发表 B.妈妈新购置了一辆新能源汽车C.小军周末到敬老院参加志愿活动 D.爸爸去当地税务机关缴纳税款9.下列能体现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是 ( )A.某市政协委员在政协会议上提交了关于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提案B.某居委会组织居民讨论如何对公共设施进行维护等社区公共事务C.山西省某市人大代表收集群众“金点子”,联名形成议案提交市人大D.市民张某通过网络平台向市政府反映交通拥堵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10.在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交流会上,某村村主任分享了该村的成功治理经验(部分如下)。经验一:定期召开村民议事会,邀请村民建言献策,并通过村务公开栏公示。经验二:依托本地核桃资源创办村办核桃加工厂,吸纳村民就业,带动增收。经验三:鼓励村民因地制宜发展个体经济,并获政府政策扶持后实现致富。从村主任分享的经验可以看出,该村成功的原因有 ( )①落实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实行村民自治②发挥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③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④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能对右图“躺平局长”依法作出“诫勉谈话”的国家机关是 ( )A.人民法院B.国家主席C.人民检察院D.监察委员会12.应届毕业生小丽向某公司投递简历后,收到简历未通过筛选的回复。询问得知公司以“想招男士”为由拒绝录用,她遂将该公司诉至法院。最终,法院判决该公司赔偿小丽精神损害赔偿金3000元。这体现了 ( )①公民的劳动权受到法律保护②我们要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③平等就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④人民法院捍卫社会公平正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简答题(本大题含3个小题,共24分)13.数学期末考试时,聪聪因为紧张导致原来会做的题做不出来,一怒之下,他把试卷撕了。监考老师见状批评了他几句,他不服地顶撞老师后哭着离开了考场。之后的几天他总是闷闷不乐,上课也不认真听讲了。请根据所学知识对聪聪的行为进行评析。(6分)14.我国有许多地方以“人民”命名。人民大会堂,见证了无数重大的历史时刻和无比辉煌的历史进程。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凝聚全国人民意志和智慧的新中国第四部宪法。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2024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人民路”,不仅是道路的名称,更体现了一种价值追求。九江市人民路上的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多部法规草案的立法征询,参与人数逾千人。人大代表们实地调研,倾听群众意见,推动问题解决。长沙市人民路记录着时代的变迁。随着城市发展,道路出现拥堵。当地政府把道路改造及服务升级纳入重点工作清单,破解堵车难题,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1)结合材料,分析全国人大是如何行使职权的。(6分)(2)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人民”二字是如何醒目地镌刻在发展道路上的。(6分)15.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分享了下面一则案例,供大家讨论。某市人民检察院原党组书记、检察长张某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后,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检察机关向该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后,作出一审判决:对被告人张某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3年,并处罚金人民币400万元。从以上案例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6分)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含1个小题,共9分)16.2025年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以下简称《代表法》)的决定。此次修改是《代表法》自1992年颁布以来的第四次重大调整,重点强化了人大代表的作用,明确了人大代表履职的保障机制。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此次修订《代表法》有何积极意义。(9分)四、实践探究题(本大题含1个小题,共18分)17.在“国家宪法日”主题学习活动中,某校八年级(3)班聚焦“宪法与国家机构”,开启探究性学习之旅,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搜集资料·认识国家机构】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通过设置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以下是同学们梳理的国家机构关联图示。(1)请你对上述图示进行解读。(4分)【以案说理·明晰机关职权】同学们在了解上述图示内容后,决定进一步深入了解监察委员会,并搜集了以下案例。(2)在上述案例中,监察委员会行使了哪些职责?(4分)(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监察委员会积极开展工作有何重要意义。(4分)【宣传推广·增强宪法意识】为推动宪法精神浸润校园,同学们准备面向全校师生开展一次以“宪法与国家机构”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4)请你设计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6分)方案要求:活动主题需紧扣“宪法与国家机构”;活动形式任选一种可行的校园活动,并简要说明该形式是如何体现活动主题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九年级开学摸底考试-答案-道德与法治.docx 九年级开学摸底考试-试卷-道德与法治.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