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黄继光》 第一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黄继光》 第一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 23 课《黄继光》(第一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能借助“英雄墙”,在课后为黄继光制作“英雄画像”,深入感受人物品质。
语言运用:认识“役”“屡”等 6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晕”,会写“战场、持续”等20 个词语。
思维能力:能通过资料搜集,了解课文相关背景知识;借助示意图,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审美创造:能找出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语句,联系描写敌军火力猛烈的句子,开展合作学习,在圈画、批注、朗读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能找出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语句,联系描写敌军火力猛烈的句子,开展合作学习,在圈画、批注、朗读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教学过程】
导语: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品人物言行,悟人物品质。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三首》,还制作了“人物名片”,你看,我们从诗句中感受到了他们的精神追求和高尚品质。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黄继光》。
一、揭题,预习反馈,初解背景
(一)初识英雄,齐读课题
课文预习过了是吧,知道黄继光是谁吗?请你来叫叫他的名字。
(二)预习反馈,了解背景 1.展示预习单
预习的时候,我们提出了很多问题,你看(ppt 展示学生的预习单)老师把大家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发现大家最多关注的是这几个问题:(泡泡语出示提问学生姓名)
2.预设提问:(1)什么是抗美援朝战争? (2)什么是上甘岭战役?(3)什么是 597.9 高地?

3.教师相机补充:(1)联系电影《长津湖》聊一聊抗美援朝战争;(2)上甘岭战役:战斗持续了 43 天,中国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反复争夺阵地达 59 次,志愿军共击退“联合国军”900 多次冲锋。(3)597.9 高地: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两大高地之一,占领了高地,就能居高临下,控制周边的大片地区。
(三)教师小结
提示:同学们,通过课前的自主搜集资料,我们解决了不少原先不懂的问题,同时也看到这一场战争的惨烈与悲壮。
二、初读,借助图示,整体感知
(一)结合示意图,梳理英雄事件
1.出示学习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英雄黄继光的什么事迹?完成示意图上这三个空格。(黑板呈现示意图)



预设:坚决请战 顽强战斗 壮烈牺牲(答案多元化) 2.板贴呈现示意图
提示:学生在示意图上书写,教师巡视,给部分学生发磁贴,学生在磁贴上书写后贴到黑板上。
(二)辨析示意图,梳理战斗过程
关注:学生答案的多元性与适恰性,鼓励多元表达,并在不同磁贴的比较中思辨。
勾连: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根据示意图,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提示:谁能借助这张图,说一说课文写了黄继光的什么事迹?

三、合作,品读言行,感受品质

导语:哪些地方留给你的印象最深刻呢?我们可以从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中来感受人物品质(出示篇章页)。

(一)聚焦语言、动作,感受英雄气概
1.出示学习提示 2: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语句,想想从中体会到了他怎样的英雄气概,批注在句子旁边。(ppt 出示“学习提示”)
2.四人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成果
(二)小组汇报交流,感悟英雄品质(学生书本投影展示交流)预设小组汇报一:语言描写



1.关注“坚定地说”,体会黄继光坚定的决心
提示:用了之前学过的抓关键词体会的方法,体会到了黄继光的坚定,(学生书写板书)
2.关注“愤怒地注视”,联系上文,从“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要在黎明之前夺下”“屡次突击”“雨点还密”“压了回来”等词句中体会阵地战时间的紧迫和任务的艰巨。
提示: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体会黄继光的临危受命、不惧艰险。
引读:时间如此紧迫,任务如此艰巨,但我们的英雄黄继光依然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
3.指导朗读,读出黄继光的愤怒、坚定。朗读方式:指名读、小组读。



1.从“带着两个战士”“拿了手雷”体会黄继光的英勇无畏。(相机由学生板书)
提示:你也是用了抓关键词体会的方法。
2.从“喊”体会黄继光必胜的决心。
提示:同学,联系上文“愤怒地注视”你觉得黄继光在这么喊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

3.指导朗读,读出必胜的决心 朗读方式:指名读、男女生读。 4.小结
读着这两处语言描写,我们通过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读出了一个( )的黄继光。
预设小组汇报二:动作描写

动作 1:他用尽全身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
更近了。
动作 2: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
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下闪闪发光。
动作 3:营参谋长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
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1.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提问:哪个小组还从其他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语句中体会到了他的英雄气概?
2.聚焦“站起来了”
提示:抓关键词,聚焦黄继光的动作,体会黄继光的视死如归。(相机由学生板书)
引导:文中不止一处写到了黄继光“站起来了”,你们小组发现了吗?
3.比较阅读。文中两次写到了他“站起来了”,读一读这两句句子,你有什么发现吗?
提示:通过比较阅读,体会“站”这一看似简单的动作,黄继光却是冒着生命危险的,作者也连用了 4 个感叹号。
思考:黄继光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站起来的? 4.交流第一次站起来的情况
预设:黑夜变成了白天,炮弹在周围爆炸,两个战士牺牲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子弹像冰雹一样;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提示:联系上下文,感受黄继光毫不畏惧的英雄品质。(相机由学生板书)指导朗读: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黄继光毫不畏惧地站起来了!谁来读出这种

英雄气概。
朗读方式:指名读——指名读——齐读
读中采访:同学,你这一声“啊”读得特别激动,你为什么这么读?读中采访:同学,你这一声“啊”带着一丝担忧,你为什么这么读? 5.交流第二次站起来
预设:黄继光晕倒了,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提示:想象画面,走进黄继光的内心世界。
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此时此刻的黄继光,他的心里一定在想……?
指导朗读:此时的黄继光,必死的决心已定,他又站起来了!(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读中采访:这一次站起来,黄继光做出了他这一生最后的几个动作,哪一个动作最令你动容?
评价:这一个个动作,这英雄壮举深深地烙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
(三)插图介入,再现场景
提示:这一刻,特级英雄黄继光的伟大形象就在我们心中定格!同学们,你看!这就是我们的英雄!(ppt 播放插图、音乐)
(四)朗读,感受英雄品质
朗读第 8 自然段至课文最后,再一次向英雄黄继光致敬!
(五)教师小结,回扣语文要素
提示:刚才,我们抓住了课文中描写语言和动作的语句,通过抓关键词、做批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感受到了战争年代中黄继光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品质。
四、画像,链接课后,走进英雄
这样的英雄令人敬佩,他们的品质也由我们来传承。你看,我们教室里就有这么一面“英雄墙”,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为赵一曼制作了英雄名片,为小

英雄雨来制作了英雄点赞卡,想不想让特级英雄黄继光也登上英雄墙?好,课后,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为黄继光制作“英雄画像”,下节课,我们还可以借助“画像”来简要复述。
【板书设计】
23 黄继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