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认识运动 教案(表格式)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认识运动 教案(表格式)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1 认识运动(教学设计)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物理 教师
课题 第1节 认识运动
教学 目标 物理观念 1.认识运动的普遍性,知道物质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 2.了解物质世界常见机械运动方式,会根据物体运动路线把运动进行分类。 3.初步了解分子、原子的组成、知道微观世界也存在运动。
科学思维 1.通过回忆、联想生活中的大量运动,观察图片、多媒体展示等,经历观察、认识不 同形式物质运动的过程、知道研究不同物体的运动要用不同的方法。 2.通过观察生活中物体的运动情况和教科书中的图片,来认识机械运动及其分类。
科学探究 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知道研究不同物体的运动要用不同的方法
科学态度 与责任 对物质世界产生神秘感,对物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初步认识“没有物理学就没有现代文明”的道理。
教学 重难点 1.认识运动的普遍性,知道物质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 2.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及其分类,了解物质世界常见的宏观机械运动形式。 3.初步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知道微观世界也存在运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引入 教师:向学生展示全民健身的口号和马拉松运动图片,强调健康的身体是一切的基础。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今天运动了吗 你是如何运动的 引出本课的主题--认识运动。 学生思考
新课讲授 一、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 展示四幅体现运动的图片:草原上骏马奔腾,道路上车流滚滚,卫星的运动,太阳系行星的运动。然后,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熟悉的运动实例,充分体会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里 活动1:学生积极思考并说出生活中熟悉的关于运动的例子。 学生:说出大举例 教师:坐在自己位置上静静听课的你们是运动的吗 活动2:学生经过思考后填写下面表格,归纳总结出机械运动的共同特征是物体位置的变化。 教师:通过前面的四幅图,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根据什么判断物体是运动的,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现象骏马奔腾汽车行驶卫星的运动 太阳系行星的运动描述对象骏马汽车卫星太阳特点在地面上发生了位置变化相对于地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归纳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师生总结: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3)机械运动是我们见到的各种运动中最简单的、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形式.车、船的运动都是机械运动. 活动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有什么不同 情境:在校运动会上,小明和小凡分别参加了100m和800m的比赛,他们哪个做直线运动,哪个做曲线运动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熟悉的运动场景来认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使学生对机械运动的分类有更深刻的理解。 例1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甲:正在飞奔追赶猎物的猎豹;乙:天空中下落的流星;丙:小明骑自行车上学;丁:月亮每天都在绕地球转动。总结这四个实例,它们共同的规律:位置______(选填“发生”或“没有”)改变,都是______运动。
【答案】发生 机械 【解析】正在飞奔追赶猎物的猎豹,猎豹的位置在发生变化;天空中下落的流星,流星的位置在发生变化;小明骑自行车上学,小明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月亮每天都在绕地球转动,月球的位置在发生变化;它们共同的规律是:位置随时间发生改变,都在做机械运动。 例2 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一种运动,下列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行星转动 B.鲜花怒放 C.枯叶飘落 D.骏马奔腾 【答案】B  【解析】A、C、D中都存在物体位置之间的变化,所以都属于机械运动;选项B中鲜花怒放是一个生长过程,不属于机械运动,故B符合题意。 学生积极思考并说出生活中熟悉的关于运动的例子。结合教师提出的新问题,尝试改变思考的角度,对运动有了新的理解。
新课讲授 二、微观世界的分子运动 活动4:学生阅读教科书发展空间的内容,初步形成对物质微观构成及原子的核式结构的认识。 教师:(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微小粒子”. (2)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有的分子由单个原子组成,有的分子由多原子组成. (3)原子也具有结构:它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围绕原子核不停地运动着。 (4)原子核还有自己的内部结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内部存在两种不同运动:一种是核外电子的运动,与导体的导电、材料的发光、燃烧有关。另外一种是核内的运动,如原子弹爆炸、核电站里的核反应等。 活动5:运用类比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物态的分子运动的特点,并指导学生填写物质三态特征表。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师生: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 状态,而物质所处的不同状态与分子的运动情况有关。 活动6:把香水滴在喷壶里,适当稀释后在教室前面喷洒,你闻到香水的味道了吗 这说明了什么 活动 7:将红墨水滴到装有水的烧杯中,过一会儿,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这说明了什么 教师:这些事例中,哪个很快就能观察到现象,你能说明原因吗 学生:分子不是静止的,一切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教师:物质分子相互进入对方时的现象叫扩散。扩散是分子在不停运动的有力证明. 例3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处在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中的是(  ) A.花开时香味扑鼻  B.扫地时尘土飞扬 C.红墨水在水中散开 D.煮茶叶蛋时,蛋壳会变成茶色 【答案】B  【解析】花开时香味扑鼻,能证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A不符合题意;扫地时尘土飞扬,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符合题意;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能证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不符合题意;煮茶叶蛋时,蛋壳会变成茶色,能证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例4 如图是构成物质的固、液、气三态的分子模型,其中是液态分子模型的是图 ;三态分子区别在于三态中分子间的 和分子的运动状态不同。 【答案】甲 相互作用 【解析】固态物质中的分子与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有规则,对应丙图;气态物质中的分子排列最为松散,分子运动向四面八方,对应乙图;液态物质中的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对应甲图。由于分子间距离不同,从而导致了三种物态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和运动状态的不同。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帮助学生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和物质三种状态的微观呈现,突破思维障碍,感悟微观世界的分子运动。 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在远处就能闻到香水味,几滴红墨水就能把烧杯里的水染红,堆煤的墙角会变黑,这都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课 堂 练 习 1、(2022四川渠县期末)古诗词往往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诗词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B.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C.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D.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答案】A 【解析】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符合题意;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描述的是物体的相对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描述的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描述的不是分子的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2、(2023四川成都双流月考)我国从2011年12月份开始,发布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指数中的PM2.5监测数据,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填长度单位符号)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由此可判断PM2.5颗粒  (选填“是”或“不是”)单个分子。 【答案】μm 不是 【解析】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2.5 μm=2.5×10-6 m,而分子直径约为1×10-10 m,由此可知PM2.5颗粒直径比分子直径大得多,所以不是单个分子。 3、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首先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汤姆孙 B.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C.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核外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 D.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 【答案】B  【解析】首先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汤姆孙,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故B错误,符合题意;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位置,电子围绕原子核做无规则高速旋转,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但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4、新冠疫情尚未结束,防控决不能掉以轻心,每个人都要有自我防控意识。如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新型冠状病毒的照片。该病毒一般呈球形,直径在75~160nm之间,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病毒分子也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 B.温度越高,构成新型冠状病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C.新型冠状病毒随飞沫传播是一种分子运动 D.健康人佩戴口罩可防止感染,是因为口罩材料的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答案】B 【解答】由于病毒分子的体积很小,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故A错误;温度越高,构成新型冠状病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B正确;分子很小,直接用肉眼看不到,飞沫是肉眼可以看到的;所以新冠病毒随飞沬传播是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错误;由分子热运动可知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所以口罩材料分子之间也有空隙,故D错误。故选B。
课 堂 小 结 引导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从知识和方法两个层面进行归纳总结,从运动的普遍性和两种基本运动形式认识运动。通过实例对类比法、转化法进行说明,引导学生体会物理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板 书 设 计 第1节 认识运动 1.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 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是最直观、与我们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运动根据运动路线 (2)机械运动: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微观世界的分子运动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 (1)分子极小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举例:闻到花香 (2)物质所处固、液、气三态与分子运动情况有关。
作业 布置 1. 完成教材课后作业:“练习与应用” 2. 配套同步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知识是对运动学的初步认识,内容不多也不难,但是运动学的基础,将对日后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起到相当大的作用,教师应尽可能生动地讲解,引导学生去正确认识,讨论分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