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 2026 届高三第一学期开学收心考试化学答案1.C 2.C 3.C 4.D 5.C 6.A 7.A 8.B 9.D 10.A11.A 12.C 13.D 14.A15.(1)p 2s22p4(2)Ag2Se+3H2O2+2Cl-+2H+=2AgCl+H2SeO3+3H2O(3)防止 AgCl 固体转化为[AgCl2]-而损失(4)0.05(5)用蒸馏水洗涤滤渣,直至最后一次洗涤滤液滴加硝酸银溶液无沉淀产生。转移滤渣至烧杯中,打开通风设备,向烧杯中边加稀硝酸边搅拌至无气泡产生,若无固体残留,则 AgCl转化完全16.(1)(2) 8∶117.(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浓 NaOH 溶液并加热,取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于试管口(2)10 (3)过滤 (4) 降低(5)b (6) pH 过大, 增多 ,与镁离子结合生成磷酸镁沉淀,且镁离子还会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镁沉淀,使铵根离子难以形成磷酸镁铵沉淀 当镁离子和铵根离子的浓度为 1mol/L 时,生成磷酸沉淀需要的磷酸根离子浓度仅为形成 MgNH4PO4 沉淀所需要的磷酸根离子浓度的 10 倍,若铵根离子浓度小于 0.1mol/L 的时候,铵根离子无法除去18.(1)分液漏斗 (2)4H++2Cl-+MnO2 Mn2++Cl2↑+2H2O(3)KClO 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4)①4.0 硫酸浓度为 0 的对照实验 ②Cl +6I-+6H+ Cl-+3I2+3H2O ③KClO3 在弱酸环境下可将 KI 氧化为 I2,在强酸环境下可将 KI 氧化为 KIO3(合理即可)第 1 页,共 1 页石家庄市第一中学 2026 届高三第一学期开学收心考试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本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B 11 N 14 K 39 Fe56 Zn 65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化学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药酒的制作利用了萃取原理B. 丝绸因富含氨基而具有良好的吸湿性C. 大理石可用于制砚台,主要成分为硅酸盐D. 青铜器上的铜锈 可用明矾水去除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应用或事实中有电子转移的是A.明矾净水 B.氢氟酸刻蚀玻璃C.削了皮的苹果置于空气中变色 D.氯化铁溶液遇 KSCN 溶液变色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的 溶液: 、 、 、B.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 、 、 、C. 的溶液: 、 、 、D.由水电离出的 的溶液中: 、 、 、4.工业生产需综合考虑反应进行的可能性、原料来源、成本高低和绿色环保等多种因素。工业生产下列物质时,对应的转化过程符合要求的是( )第 1 页,共 10 页选项 物质 转化过程A 溶液BC Al 铝土矿D 黄铁矿A.A B.B C.C D.D5.实验是探究元素性质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能实现对应元素不同价态转化的是( )选项 a b c 元素转化A 浓硫酸 Zn 溶液B 稀盐酸 FeS 溶液C 浓盐酸 KI-淀粉溶液D 浓硝酸 Cu 氨水A.A B.B C.C D.D6.“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 NaClO,在疫情期间发挥着重要作用。实验探究发现,在不同的温度下, 通入 NaOH 溶液中主要发生以下两个歧化反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Ⅰ和Ⅱ都有 NaCl 生成第 2 页,共 10 页B. 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C.反应Ⅰ和Ⅱ中,参加反应的 与 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Ⅰ<ⅡD.反应Ⅰ和Ⅱ中,每 1mol 参与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5:37.高铁酸钾( )具有强氧化性,是一种环保、高效、多功能的饮用水处理剂,可以用如下流程进行制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酸溶”前,可用热的 溶液处理铁屑表面的油污B.“氧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C.“制备 ”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3D.“转化”中析出 晶体的原因可能是相同条件下其溶解度大于8.高铜酸钾( )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黑色粉末状固体,可以由四羟基合铜酸钾和次溴酸在冰水浴中合成:① (未配平)。高铜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② (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 是还原产物B.①中若消耗 9.7g HBrO,则生成C.②若有 生成,则转移 4mol 电子D.由①、②可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 溶液滴入 FeCl3 溶液中:B.将 Mg(HCO3)2 溶液与过量的 NaOH 溶液混合:C.NaAlO2 溶液中加入 NaHCO3 溶液:D.NaHSO3 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溴水:第 3 页,共 10 页10.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对应结论不匹配的是( )选 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A 将表面生锈的铁钉置于稀硫酸中,滴入 溶液, 溶液的紫色褪去 铁锈中含有二价 铁B 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镁粉,有大量气体产生,试管壁发热 镁与稀盐酸反应 放热发生了水解 C 将无水 固体暴露在潮湿空气中,产生大量白雾反应D 将石蜡加强热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褪 色 气体中含有不饱 和烃A.A B.B C.C D.D11.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14 g C2H4 和 C3H6 混合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为 3NAB.25℃时,pH=13 的 Ba(OH)2 溶液中含有 OH-的数目为 0.2NAC.4.6 g Na 与含 0.1 mol HCl 的稀盐酸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 0.1NAD.铅酸蓄电池放电时,负极每消耗 1 mol Pb,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4NA12.某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条件下氯气与二价锰化合物的反应,实验记录如表:序 号 实验方案 实验装置 试剂 a 实验现象① 水 产生黑色沉淀,放置后不发生变化② 5% NaOH 溶液 产生黑色沉淀,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 淀③ 40% NaOH 溶液 产生黑色沉淀,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 淀④ 取③中放置后的悬浊液 1 mL,加入 4 mL 40% NaOH 溶液 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且绿色缓慢加深⑤ 取③中放置后的悬浊液 1 mL,加入 4 mL H2O 溶液紫色缓慢加深第 4 页,共 10 页资料:水溶液中,MnO2 为棕黑色沉淀,Mn(OH)2 为白色沉淀,Mn 呈绿色;浓碱性条件下,Mn 可被 OH-还原为 Mn ;NaClO 的氧化性随碱性增强而减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知,碱性环境中,二价锰化合物可被氧化到更高价态B.④中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的可能原因是 Mn 被 OH-还原生成 MnC.⑤中紫色缓慢加深的主要原因是 3Mn +2H2O 2Mn +MnO2↓+4OH-D.③中未得到绿色溶液,可能是因为 Mn 被氧化为 Mn 的反应速率快于 Mn 被还原为 Mn 的反应速率13.皓矾 是一种无色晶体,主要用作收敛剂、防腐剂及颜料。工业上利用烧锌渣(ZnO、FeO、Fe2O3 等)制备皓矾的流程如图所示(一系列操作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干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在“沉铁”时体现还原性B.沉铁时采用高温,效果更好C.蒸发时一定用到玻璃棒、坩埚及酒精灯D.检验是否洗涤干净所用的试剂可以为 溶液14.V 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W 是有色气体,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略去部分生成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 W 可通过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可用酸性 溶液检验 X 溶液中是否含有 Y第 5 页,共 10 页C.上述转化关系可说明 V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将 X 的饱和溶液滴入热的 溶液中可制备胶体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8 分。15.铜阳极泥(含有 Au、Ag2Se、Cu2Se、PbSO4 等)是一种含贵金属的可再生资源,回收贵金属的化工流程如下:已知:①滤渣 1 成分:Au、AgCl、PbSO4 等;②当某离子的浓度低于 1.0×10-5 mol/L 时,可忽略该离子的存在;③AgCl(s) + Cl-(aq) [AgCl2]-(aq) K=2.0×10-5;④δ表示微粒分布分数, 。回答下列问题:(1)O 属于 区元素,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2)“滤液 1”中含有 H2SeO3,“氧化酸浸”时 Ag2Se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在“除金”工序溶液中,Cl-浓度不能超过 0.5mol/L 的原因是 。(4)在“银转化”体系中,存在:[Ag(SO3)2]3- + SO [Ag(SO3)3]5-平衡,且[Ag(SO3)2]3-和[Ag(SO3)3]5-浓度之和为0.075mol/L,两种离子分布分数δ随 SO 浓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若 SO 浓度为1mol/L,则[Ag(SO3)3]5-的浓度为 mol/L。第 6 页,共 10 页(5)AgCl 经还原也可制得 Ag 单质。在 AgCl 沉淀中埋入铁圈并压实,加入足量 0.5mol·L-1盐酸后静置,充分反应得到 Ag 和 FeCl2.为判断 AgCl 是否完全转化,补充完整实验方案:取出铁圈,搅拌均匀,取少量混合物过滤, 。[实验中必须使用的试剂和设备:稀 HNO3、AgNO3 溶液、蒸馏水,通风设备]16.SCR 和 NSR 技术可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 排放。(1)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工作原理:①尿素 水溶液热分解为 和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反应器中 还原 的化学方程式: 。③当燃油中含硫量较高时,尾气中 在 作用下会形成 ,使催化剂中毒。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的形成: 。④尿素溶液浓度影响 的转化,测定溶液中尿素 含量的方法如下:取 a g尿素溶液,将所含氮完全转化为 ,所得 用 溶液恰好完全吸收,则尿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2)NSR( 储存还原)工作原理: 的储存和还原在不同时段交替进行,如下图所示。①通过 和 的相互转化实现 的储存和还原。储存 的物质是 。②用 模拟尾气中还原性气体研究了 的催化还原过程,该过程分两步进行,图b 表示该过程相关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第一步反应消耗的 与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第 7 页,共 10 页③还原过程中,有时会产生笑气 。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发现笑气的产生与 NO 有关。在有氧条件下, 与 以一定比例反应时,得到的笑气几乎都是 。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17.氨氮废水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可用沉淀法处理氨氮废水并获得缓释肥料磷酸镁铵(MgNH4PO4),过程如下。资料:i.氨氮废水中氮元素主要以 形式存在;ii.Mg3(PO4)2 的 Ksp 约为 1×10-24;MgNH4PO4 的 Ksp 为 1×10-13;(1)检验溶液中 的操作是 。(2)当 c(Mg2+)和 c( )为 1mol·L-1 时,生成 Mg3(PO4)2 沉淀所需的 c( )是生成MgNH4PO4 沉淀所需的 c( )的 倍。(3)经处理后,分离磷酸镁铵所用的方法是 。(4)磷酸盐若选择 Na3PO4,混合后会产生大量 Mg3(PO4)2 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氨氮去除率将 (填“提高”“降低”或“不变”)。(5)含磷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 pH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第 8 页,共 10 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a.Na2HPO4 溶液呈酸性b.Na3PO4 和 Na2HPO4 溶液中,微粒的种类相同c.X 点存在,c(Na+)+c(H+)=c( )+2c( )+c(OH-)d.Y 点可由 Na3PO4 和 Na2HPO4 等物质的量混合溶解得到(6)处理氨氮废水时,磷酸盐可选用 Na2HPO4。①pH 在 9~10 之间,主要生成 MgNH4PO4 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pH 过大会降低废水中氨氮的去除率,可能的原因是 。③对于 c( )较低的氨氮废水,上述磷酸镁铵沉淀法的处理效果不佳,且无法通过增加Na2HPO4 和 MgCl2 的用量来改善,原因是 。18.氯酸钾为无色或白色晶体,是一种强氧化剂。某化学小组制取氯酸钾并进行有关探究实验。Ⅰ.制取氯酸钾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 A 中盛装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 。(2)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第 9 页,共 10 页(3)氯气和氢氧化钾溶液在加热的条件下可制得氯酸钾,若装置 B 中加热温度过低,所得主要氧化产物为 (填化学式)。已知氯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反应结束后,从装置 B 所得溶液中提取氯酸钾晶体的实验操作是蒸发浓缩、 、洗涤、干燥。Ⅱ.探究氯酸钾与碘化钾的反应(4)在不同条件下 KClO3 可将 KI 氧化为 I2 或 KIO3。室温下,该小组设计了系列实验研究硫酸浓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实验记录如表:试管编号 1 2 3 40.20 mol·L-1 KI(aq)/mL 1.0 1.0 1.0 1.0KClO3(s)/g 0.10 0.10 0.10 0.106.0 mol·L-1 H2SO4(aq)/mL 0 3.0 x 9.0蒸馏水/mL 9.0 6.0 5.0 0取少量反应后溶液 滴加淀粉溶液 无现象 变蓝 变蓝 无现象①实验中 3 号试管 x 的值为 ;1 号试管实验的作用是 。②假设氧化产物唯一,还原产物为 KCl,2 号试管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由该系列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第 10 页,共 10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第一学期开学收心考试化学答案.docx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第一学期开学收心考试化学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