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声音的特性 说课课件(共24张PPT)2025-2026学年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声音的特性 说课课件(共24张PPT)2025-2026学年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二章 声现象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初中物理 说课
说课目录
01
说课标
02
说教材
03
说学情
04
说教学目标
05
说教学设计
06
说教学反思
01
说课标
1.坚持立德树人,遵循学生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2.注重开发学生科学思维,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发挥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3.强化课标内容:了解声音的特性,注重学生实践及其应用,培养创新能力。
02
说教材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基础之后,进一步探究学习声音的特性,是前一节知识的升华,也为后面《声的利用》学习奠定基础。
教材设计情境问题和多个演示实验,注重探究时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用示波器展示声波在不同特性下的波形,让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并在科学世界里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并能动手实践。
03
说学情
声现象是学生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现象,因此感性、易于把握就是学生学习该知识的最初感受,在上一节的学习后已具有一定的前概念。但又因声音的特性比较抽象,学生从生活现象归纳总结的能力欠佳,因此,如何更为科学的描述现象、用可视化的资料让学生便于总结规律,引导学生在探究时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就是教学中的重点。
04
说教学目标
1.学生能感知声音的不同特性,初步形成不同特性是由振动不同引起的观念。(物理观念)重点
2.基于经验事实得出发生规律,能建立波形模型初步分析推理得出声音不同特性的影响因素。(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难点
3.能产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初步养成愿为发扬民族音乐和民族乐器的品质。(科学态度与责任)
05
说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1.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产生的,________停止,发声随即停止。
2.声音是以_____的形式传播的,且传播过程需要_________,
____不能传声。
3.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_____m/s,声音遇到障碍物会产生_____。
05
说教学设计
蚊子和蝴蝶在飞行时翅膀都在振动,为什么我们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却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
(一)复习引入
05
说教学设计
① 音调
声音 特点 排箫 清脆明亮 音调高
大编钟 低沉浑厚 音调低
我们接触到的声音,有的听起来清脆尖细,声音高;有的听起来低沉,声音低。人们用音调(pitch)表示声音的高低。
05
说教学设计
① 音调
思考:同一乐器可以演奏不同音调,音调与什么有关呢?
仔细观察:分析钢尺伸出的长度与振动快慢的关系;几乎听不见声音时,钢尺的振动慢,当声音比较低沉时,振动的比较快,当听到比较清脆的声音时,振动得更快。
05
说教学设计
初步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 __________有关。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音调 _____;振动得越慢,声音音调 _____。
① 音调
振动情况


通过钢尺得振动,发现难以观察情况,而且不具有普遍性。
思考:我们能否想办法使其更便于观察?
05
说教学设计
频率(frequency):物体振动次数与所用时间之比,用符号f表示。
单位:赫兹,符号Hz。比如512Hz表示此音叉一秒钟振动512次;
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的物理量,频率高,音调高;频率低,音调低。
① 音调
05
说教学设计
可听声: 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
范围为:20Hz~20000Hz。
超声波: 把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作超声波,因为它们超过人类听觉的上限。
次声波: 把低于20Hz的声波叫作次声波,因为它们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
声:声音、超声波、次声波统称声。
① 音调
05
说教学设计
① 音调
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一般和人的不同。有的动物能听到超声波,例如:狗、猫、蝙蝠、海豚。有的动物能听到次声波,例如:狗、大象。
思考:地震等自然灾害会产生次声波,你知道为什么有的动物比人类先感知到灾害吗
05
说教学设计
② 响度
演示1:用不同力度敲鼓面产生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思考:怎么观察不同。
声音的强弱/大小叫作响度
演示2:用不同力度敲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距离。
思考:还可用什么方法观察?能得到响度与什么有关的结论?
05
说教学设计
② 响度
声音的强弱/大小叫作响度
结论: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物体振幅大,产生声音的响度也大。
响度大小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离发声体距离越远,声音越分散,响度越小。
05
说教学设计
科学世界
乐音和乐器
悠扬、悦耳,听起来很舒服的声音叫乐音,从钢琴和长笛的波形图中可以看出,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更多传统乐器)
打击乐器
弦乐器
管乐器
05
说教学设计
科学世界
乐音和乐器
编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打击乐器,气势恢宏,历史久远,体现了我国古代的礼乐文明和极高水平的青铜器铸造技术。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更多民族乐器,尝试学习演奏,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05
说教学设计
声音 特性 影响因素 与振动有无关系 观念
高低 音调 振动频率 有
强弱/大小 响度 振动幅度 有 特色/品质 音色 材料结构等 有 声音的不同特性是由物体振动情况决定的
总结提炼
05
说教学设计
(三)课堂小结
05
说教学设计
(四)课堂练习
1.某昆虫依靠翅膀扇动飞行和发声,如果它2s内翅膀振动了700次,它的频率是____Hz,能被正常人耳听见吗?蝴蝶的翅膀1s煽动5次,它的频率是___Hz,能被能被正常人耳听见吗?
2.曾侯乙编钟包含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不同的钟,发出的钟声不同,这是指声音的_____特性不同。
05
说教学设计
(四)课堂练习
3.AI(人工智能)语音播报能够模仿不同人物的声音,是因为它学会了模仿人物声音中的______特性,让人无法分辨是不是本人的声音,网络上很多善良的老人也因此受骗,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怎么做来帮助别人不被骗?
4. 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个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纵轴数值的单位相同,横轴中1ms=10-3s),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乙比甲的响度大 B.甲的音调比乙低
C.甲比丙的频率小 D.甲、丙的音色相同
05
说教学设计
(五)课后作业
06
说教学反思
通过对教材实验的改进与创新,用丰富的演示实验,让不方便观察的振动变得可视性强,注重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利用对传统乐器的了解,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为学生埋下有传承和发扬的意识种子。通过以上教学活动能基本达成教学目标,能有效突破教学难点,最后让学生形成应有的观念。
不足之处:为了达到音叉发声响度相同,我设计了小锤从同一高度释放来击打音叉,但是效果却依然不是很理想,需要继续改进。利用手机软件模拟不同乐器,产生一定规律的波,控制难度较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