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一课时 公民的基本权利(教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课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一课时 公民的基本权利(教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资源简介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教案
第二单元 我们是公民
第4课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一课时 公民的基本权利
【教学目标】
认识公民的基本权利,知道权利是有界限的,不滥用自己的权利。
树立权利意识,遵守权利界限。
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也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
【教学重点】
认识公民的基本权利
【教学难点】
知道权利是有界限的,不滥用自己的权利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观察视频《这些宪法知识你了解吗》,导入新课
师: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宪法》所规定的,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其他法律更加详细地规定公民的其他权利。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
展示课题:第一课时 公民的基本权利
【新课教学】
【知道窗】阅读书P32页内容,知道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方面。
(1)平等权,即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即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3)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4)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5)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和通信自由;
(6)劳动权、休息权、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和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力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7)受教育权,进行科研、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8)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9)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
(10)国家和社会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残废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11)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
【活动园】看看下列情景对应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将序号写在圆圈中。通过活动,知道国家应充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让人们可以安心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让每个公民在困难时获得帮助。
【知识窗】阅读书P33页知识窗内容——新中国成立之前,虽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提出了保障国民权利,但是当时内优外患,公民的权利无法得到保障。1954 年颁布的宪法的第三章第八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1982 年颁布的宪法全面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活动园】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
观看视频,理解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
【活动园】观看图片故事,你如何评价这三位同学的看法?如果你是林博远,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课堂小结】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
【板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案 2 /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