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检测卷 (学生版+教师版)2025-2026学年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检测卷 (学生版+教师版)2025-2026学年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检测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国科技,正以惊人的速度和卓越的成就,向世界展示着独特的魅力。下列技术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
A.用“中国天眼”探索太空奥秘 B.开发“华为手机”鸿蒙系统
C.研究“神舟二十”号飞船轨道 D.研制“福建舰”合金钢材料
2.【新素材】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目前,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火箭在升空过程中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导流槽内的水受热汽化 B.火箭中的燃料点火燃烧
C.隔热材料受热熔化 D.火箭姿态调整
3.下列实验室的几种试剂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物质是 (   )
A.氯化钠(NaCl) B.高锰酸钾(KMnO4)
C.氮气(N2) D.五氧化二磷(P2O5)
4.Vc泡腾片是一种含有大量维生素C的片状物品,可增强机体抵抗力。将泡腾片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老师建议,可用石灰水检验一下气体的成分是否为二氧化碳,这个建议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
5.如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点燃酒精灯 B.向试管中加入锌粒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D.读取液体体积
6.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铜绿”加热后绿色粉末变黑,生成了一种黑色物质、水和二氧化碳
D.碳酸氢铵受热后生成了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7.【数字化实验】大数据时代是指利用相关算法对海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储存,从海量的数据中发现价值,服务于生活与生产。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微型实验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用数字化实验监测密闭容器内蜡烛燃烧时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形成三条曲线,如图所示,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用注射器抽气并振荡,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
B.蜡烛在燃烧后生成了CO2和H2O的曲线是a和c
C.数字化实验能为科学探究提供更为直观的证据
D.微型实验可探究得出蜡烛燃烧以后的部分产物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46分)
8.(6分)选择正确的实验仪器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请根据下列仪器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 ,⑧ 。
(2)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仪器是 (填序号,下同);用于保存液体试剂的仪器是 。
(3)可用作反应容器的仪器是 (填序号)。
(4)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原因是 。
9.(6分)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基础和保证。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 ,细口瓶的塞子要 在桌面上。
(2)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3)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
(4)用量筒量取8毫升水时,若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8毫升,正确的读数方法为 。
10.(9分)化学变化中通常有明显现象,如有气泡产生。有气体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化学兴趣小组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有气体产生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1)【猜想假设】猜想一:一定是化学变化;猜想二: 。
【实验探究】完成填空: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实验一:水的沸腾 水沸腾变成水蒸气,玻璃片上有 水沸腾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 变化
实验二:大理石与盐酸反应 颗粒状大理石表面有气泡产生,且大理石变小,烧杯中澄清石灰水 大理石与盐酸反应产生了新物质,属于 变化
【实验结论】猜想 (填“一”或“二”)正确。
(2)【实验拓展】
①有气体产生的物理变化除汽化外,还有 。
②实验一中玻璃片的作用是 。(2分)
11.(7分)乙醇(化学式:C2H5OH),俗称酒精,请根据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乙醇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溶液作消毒剂,乙醇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乙醇可以代替汽油作燃料,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的性质
①乙醇的物理性质有 (写一条)。
②乙醇的化学性质 。
(2)乙醇的用途
①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为 的乙醇溶液作消毒剂。
②乙醇具有可燃性,所以可以用作 。
(3)古法酿酒
如图是酿酒的主要过程。
①“蒸馏”时利用了酒精、水、杂酯油及酯类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物质的这种性质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②为了不让酒精挥发,通常保存酒精的方法是 ;使用酒精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是 (写出一条)。
12.(8分)某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微观粒子运动的实验。
    
(1)实验Ⅰ(如图中甲所示):烧杯A中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2分)
(2)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Ⅱ(如图中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 (填“有”或“无”)必要,理由是 。
(3)小然同学又设计了实验Ⅲ(图丙所示,信息:生石灰遇水放出热量)。
①放入少量生石灰的作用是 。
②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 。
③此装置与图甲相比,其优点是 。
13.(10分)几位同学对蜡烛燃烧时火焰的焰心处物质进行探究。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该玻璃管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如图),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处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的物质具有可燃性,其物质成分可能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一氧化碳常温下为无色气体,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产生蓝色火焰;②石蜡蒸气遇冷凝结成白色固体。
【猜想与假设】猜想①:焰心物质含有二氧化碳;
猜想②:焰心物质只含一氧化碳;
猜想③: ;
猜想④:焰心物质含有一氧化碳和石蜡蒸气。
【交流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①错误,原因是 。(2分)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同学取一支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玻璃管中部,将玻璃管一端插入焰心,另一端用燃着的木条点燃。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玻璃管另一端管口产生蓝色火焰,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后观察到玻璃管内壁无白色固体 成立
玻璃管另一端管口 ,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后观察到玻璃管内壁有白色固体 猜想③成立
玻璃管另一端管口 ,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后观察到 猜想④成立
【拓展探究】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火焰的温度/℃ 燃烧是否产生火焰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是
铁 1 535 2 750 约1 800 否
钠 97.8 883 约1 400 ?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是否产生火焰与其 (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的温度有关。通过上表中石蜡、铁的数据对比,你认为物质燃烧时,能产生火焰的条件是 。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 (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第1章 学情检测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国科技,正以惊人的速度和卓越的成就,向世界展示着独特的魅力。下列技术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D )
A.用“中国天眼”探索太空奥秘 B.开发“华为手机”鸿蒙系统
C.研究“神舟二十”号飞船轨道 D.研制“福建舰”合金钢材料
2.【新素材】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目前,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火箭在升空过程中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B )
A.导流槽内的水受热汽化 B.火箭中的燃料点火燃烧
C.隔热材料受热熔化 D.火箭姿态调整
3.下列实验室的几种试剂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物质是 ( B )
A.氯化钠(NaCl) B.高锰酸钾(KMnO4)
C.氮气(N2) D.五氧化二磷(P2O5)
4.Vc泡腾片是一种含有大量维生素C的片状物品,可增强机体抵抗力。将泡腾片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老师建议,可用石灰水检验一下气体的成分是否为二氧化碳,这个建议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C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
5.如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C )
 A.点燃酒精灯 B.向试管中加入锌粒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D.读取液体体积
6.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A.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铜绿”加热后绿色粉末变黑,生成了一种黑色物质、水和二氧化碳
D.碳酸氢铵受热后生成了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7.【数字化实验】大数据时代是指利用相关算法对海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储存,从海量的数据中发现价值,服务于生活与生产。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微型实验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用数字化实验监测密闭容器内蜡烛燃烧时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形成三条曲线,如图所示,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
    
A.用注射器抽气并振荡,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
B.蜡烛在燃烧后生成了CO2和H2O的曲线是a和c
C.数字化实验能为科学探究提供更为直观的证据
D.微型实验可探究得出蜡烛燃烧以后的部分产物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46分)
8.(6分)选择正确的实验仪器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请根据下列仪器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 试管 ,⑧ 铁架台 。
(2)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仪器是 ① (填序号,下同);用于保存液体试剂的仪器是 ⑤ 。
(3)可用作反应容器的仪器是 ①② (填序号)。
(4)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原因是 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
9.(6分)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基础和保证。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 朝向手心 ,细口瓶的塞子要 倒放 在桌面上。
(2)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填序号)。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3)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
(4)用量筒量取8毫升水时,若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 大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8毫升,正确的读数方法为 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
10.(9分)化学变化中通常有明显现象,如有气泡产生。有气体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化学兴趣小组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有气体产生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1)【猜想假设】猜想一:一定是化学变化;猜想二: 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
【实验探究】完成填空: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实验一:水的沸腾 水沸腾变成水蒸气,玻璃片上有 小水滴  水沸腾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 物理 变化
实验二:大理石与盐酸反应 颗粒状大理石表面有气泡产生,且大理石变小,烧杯中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大理石与盐酸反应产生了新物质,属于 化学 变化
【实验结论】猜想 二 (填“一”或“二”)正确。
(2)【实验拓展】
①有气体产生的物理变化除汽化外,还有 升华 。
②实验一中玻璃片的作用是  使水蒸气遇冷形成小水滴,便于观察物理变化过程 。(2分)
11.(7分)乙醇(化学式:C2H5OH),俗称酒精,请根据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乙醇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溶液作消毒剂,乙醇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乙醇可以代替汽油作燃料,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的性质
①乙醇的物理性质有  无色透明的液体(或易挥发等)  (写一条)。
②乙醇的化学性质  具有可燃性 。
(2)乙醇的用途
①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为  70%~75% 的乙醇溶液作消毒剂。
②乙醇具有可燃性,所以可以用作  燃料 。
(3)古法酿酒
如图是酿酒的主要过程。
①“蒸馏”时利用了酒精、水、杂酯油及酯类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物质的这种性质属于   物理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②为了不让酒精挥发,通常保存酒精的方法是 密封保存  ;使用酒精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是 远离火源(合理即可) (写出一条)。
12.(8分)某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微观粒子运动的实验。
    
(1)实验Ⅰ(如图中甲所示):烧杯A中的现象是 溶液变红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浓氨水中挥发出来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并进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使溶液变红 。(2分)
(2)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Ⅱ(如图中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 无 (填“有”或“无”)必要,理由是  实验Ⅰ中已证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红 。
(3)小然同学又设计了实验Ⅲ(图丙所示,信息:生石灰遇水放出热量)。
①放入少量生石灰的作用是  生石灰遇水放出热量,加速浓氨水的挥发 。
②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 起缓冲作用  。
③此装置与图甲相比,其优点是  节约药品 。
13.(10分)几位同学对蜡烛燃烧时火焰的焰心处物质进行探究。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该玻璃管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如图),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处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的物质具有可燃性,其物质成分可能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一氧化碳常温下为无色气体,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产生蓝色火焰;②石蜡蒸气遇冷凝结成白色固体。
【猜想与假设】猜想①:焰心物质含有二氧化碳;
猜想②:焰心物质只含一氧化碳;
猜想③: 焰心物质只含石蜡蒸气 ;
猜想④:焰心物质含有一氧化碳和石蜡蒸气。
【交流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①错误,原因是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分)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同学取一支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玻璃管中部,将玻璃管一端插入焰心,另一端用燃着的木条点燃。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玻璃管另一端管口产生蓝色火焰,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后观察到玻璃管内壁无白色固体  猜想② 成立
玻璃管另一端管口 无明显现象 ,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后观察到玻璃管内壁有白色固体 猜想③成立
玻璃管另一端管口 产生蓝色火焰 ,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后观察到 玻璃管内壁有白色固体  猜想④成立
【拓展探究】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火焰的温度/℃ 燃烧是否产生火焰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是
铁 1 535 2 750 约1 800 否
钠 97.8 883 约1 400 ?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是否产生火焰与其 沸点 (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的温度有关。通过上表中石蜡、铁的数据对比,你认为物质燃烧时,能产生火焰的条件是 燃烧时火焰的温度高于其沸点 。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 有 (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