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岭南美版七上第一单元第2课《制茶具明茶礼》课件(共30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美术岭南美版七上第一单元第2课《制茶具明茶礼》课件(共30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2024新岭南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目录
CONTENTS

茶历史

知茶礼

制茶具
茶品种

猜谜语
幼时山中发青
大时锅里翻身
干在箩中发蒙
湿在水中浮沉
谜底:茶叶

茶历史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发现并利用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
茶文化的起源
茶文化为何能流传至今?
你知道哪些品茶方式的转变?
煮茶
隋唐(581—907 年)以前
煎茶
唐(618—907 年)
点茶
宋(960—1279 年)
泡茶
元末明初(1271-1644 年)以后

茶品种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发现并利用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
辨一辩
黑 茶
绿 茶
红 茶
白 茶
青 茶
黄 茶
中国六大茶类
茶品种
茶品种

知茶礼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发现并利用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
冲泡的礼仪
主要有摆具冲泡,端茶方面的用法和禁忌
泡茶礼
倒茶礼
洗茶:凤凰三点头
冲茶:顺时针迎客
壶嘴不对人
倒茶:先客后主
茶倒七分
端茶礼

误×
正确
扣指礼
礼仪小剧场
小组之间相互练习并饰演角色:
主人(倒茶礼+递茶礼)
客人(叩指礼+执杯礼)
茶的十大寓意
茶之道,如人生之道。品尝佳茗和品味人生相提并论,以茶道来省悟人生之道。“清、敬、怡、真”,是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
一 道
一杯茶,由苦而甜,而后回味绵长,人生亦如此。喝茶有两个动作,拿起、放下;拿起是为了生存,放下是为了生活。
二 悟
三 友
饮茶以客少为贵。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
茶的十大寓意
四 气
一曰生气:天地得以清,生命得以动、心情得以宁静;
二曰灵气:茶气要鲜活,有流动的感觉,称之为灵气;
三曰正气:茶气不偏不倚,平和中庸为正气;
四曰意气:茶气要有一种慷慨激昂的意气在,这是对茶的要求,更是对茶人的要求。
五 性
清:形神俱清;
洁:品质高洁;
和:温和脾胃,润泽五 脏;
长:长养精神,益气生津;
舆:提神醒脑,养生益智。
茶的十大寓意
轻:入口轻扬,过舌即空。
甘:后味回甘。
滑:口感滑爽。
嫩:无枯朽之感。
软:无生硬之感。
厚:无淡薄之软。
六 味
喜:使人心情愉悦。
爱:茶德仁,使人生仁爱之情。
哀:起人哀思但“哀而不伤”。
幽:发人幽情。
寂:使人生空寂之情。
淡:使人有澹泊之志。
真:发人真情。
七 情
八 难
一造:采焙不精,非造也;
二别:辩形认色,非别也;
三器:镂金刻玉,非器也;
四火:幽暗无明,非火也;
五水:粗老浊重,非水也;
六投:不知茶时,非投也;
七瀹:不谙茶理,非瀹也;
八饮: 吸香啜味,非饮也。
茶的十大寓意
九 香
一清:干茶清香;
二幽:点茶香幽;
三甘:壶盖香甘;
四柔:沦茶香柔;
五浓:盏底香浓;
六烈:淋壶香烈;
七逸:注茶香逸;
八冷:凉后香冷;
九真:茶汤香真。
十 德
以茶散郁气;
以茶驱睡气;
以茶养生气;
以茶除病气;
以茶利礼仁;
以茶表敬意;
以茶尝滋味;
以茶养身体;
以茶可行道;
以茶可雅志。

制茶具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发现并利用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
茶 具
品茗杯
用来品茶以及欣赏茶的汤色。
公道杯
也称“茶海”,从茶壶或盖碗中泡好的茶先出汤至公道杯中,再由公道杯分至各个茶杯中。
茶壶
用来泡茶或者斟茶用的器皿。
茶夹
又称“茶筷”可以将茶渣从壶中夹出,也可以用于夹着茶杯洗杯,防止洗茶杯时烫手。
茶宠
一种用茶水滋养的装饰物,也是茶人饮茶时的把玩之物。
茶则
又称“茶勺”,用于将茶叶盛入茶壶中,也可以用于衡量茶叶用量。
茶壶组成部分
壶 盖
壶 嘴
壶 身
壶 底
壶 孔
壶 钮
壶 把



制茶具步骤
方法一:拉坯
制茶具步骤
方法二:盘泥条
1、用泥条盘壶底
2、泥条螺旋上升盘壶身
3、调整壶身造型
4、挖出水口
5、装上壶嘴
6、做壶盖
创意茶具设计大赛

尝试用泥制作一款你喜欢的茶具,注意造型和功能的表现。
课后拓展
制茶过程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发现并利用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