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教案第四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第8课 我们受特殊保护第一课时 我们是未成年人【教学目标】知道什么是未成年人,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观念,能够运用法律保护自己。【教学重点】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教学难点】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观看视频,导入新课师: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展示课题:第一课时 我们是未成年人【新课教学】【知识窗】阅读书P72页内容,知道什么是未成年人。提示: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未成年人超过我国人口数量的五分之一。【活动园】在家长会上,家长们聊到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有这样一些看法:未成年人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尝试一下。未成年人的社会经验省,是非观正在形成中……。提问:你认同这些看法吗?说一说,与成年人相比,未成年人还有哪些特殊之处。提示: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一个国家或整个社会的未来。但是,未成年人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他们从心理上正处于从无知到有知、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转变时期,心理上比较脆弱,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和外界的侵犯,因此要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知识窗】观看教材73页图片,了解不同国家的法定成年年龄。世界各国的法律对成年年龄的规定是不同的,未满成年年龄的就属于未成年人。例如,美国的成年年龄是16周岁,英国、德国和法国的成年年龄是18周岁,日本、瑞土的成年年龄是20周岁,奥地利和意大利的成年年龄则是21周岁。观看图片,知识很多法律规定都涉及具体年龄的节点,不同年龄阶段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意义。有些法律规定达到一定的年龄才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责任。【探究与分享】王阿姨的儿子今年12周岁,正在读小学六年级,平时学习比较紧张,王阿姨一点家务活也不让他做。一天,和邻居刘律师聊天,王阿姨说等到儿子成年以后再让他做家务也不迟。你在家里做家务吗?你如何看待未成年人做家务这一问题。提示:虽然12周岁的小学生还未成年,但作为家庭中的一员,也应尽一份责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擦桌子、刷碗、倒垃圾等。这样可以锻炼未成年人承担责任的能力,培养未成年人的责任意识。【温馨提示】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法律保障,已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议题。我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以更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知识窗】《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我国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而制定的法律,于1986年通过,经2006年和2015年两次修正。强调教育公平、教育均衡的理念,关注弱势群体的受教育问题是这部法律的重要特点。【活动园】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判断下列关于我国义务教育的说法是否正确。说法正确的在括号里画“√”,说法不正确的在括号里画“X”,并尝试说一说理由。【知识窗】《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利的法律。这部法律于1991年通过,经过两次修正,明确了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该法为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法律保障,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爱护。提示: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各司其职,才能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知识窗】《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法律。这部法律于1999年通过,2012年修正。该法明确了各级教育、行政、司法部门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家庭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教育、干预、矫治和预防等职责。【课堂小结】未成年人受到国家法律的特殊保护,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成年人什么都可以不用做,作为未成年人,要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知法、守法,铭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板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案 3 /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