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赏服饰知礼仪 课件(共3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岭南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赏服饰知礼仪 课件(共33张PPT)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岭南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赏服饰知礼仪
赏服饰知礼仪
导学:服饰文化知多少
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有什么了解吗?
看看视频中出现了几种朝代服饰呢?
服饰礼仪
服饰赏析




01服饰赏析

极致的中式美学
中华服饰之美
华夏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礼仪为服饰之魂,服饰为礼仪之体。中国传统服饰经过历代不断演变,发展出中国独特的衣冠礼仪文化。
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又称衣冠、衣裳、汉装。汉服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
汉服,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其基本特点主要包括交领、右衽、系带以及宽袍大袖等,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汉服独特的审美特征和文化意义。
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深衣”制、“襦裙”制、“通裁”制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
了解中国传统服饰
服饰形制之衣裳制
衣裳制(上下分裁)
衣裳制,又称上衣下裳制,即把上衣和下裳分开来裁剪制作,上身为衣,下身为裳。
这是中国最早的服装形制,是汉服体系的第一个款式,“衣裳”一词就来源于此。上衣为交领右衽,下裳围合包裹下体,皆以带结系,这也是汉服最基本的特征例如冕服、玄端,
冕服 玄端 忠靖服(清代)
服饰形制之衣裳制
忠靖服
忠静服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颜色、材质、装饰以及穿着对象上。
忠静服,即古玄端服,其颜色改为深青色,使用纻丝纱罗制成。这种服饰的等级制度非常严格,三品以上的官员穿着饰有云纹的忠静服,而四品以下的官员则穿着边缘以蓝青色装饰的素色忠静服。此外,忠静服的穿着对象主要是王府将军、中尉、左右长史、审理正副纪善教授等官员。
服饰形制之衣裳制
衣裳制(上下分裁)
上衣下裳制的特点是:上下分开穿着,既方便生活,也便于劳作,所以适应性很强。后世流行的上襦下裙、上袄下裙,普通百姓所穿的上衣下裤,本质上都可以归属到上衣下裳形制中。
服饰形制之深衣制
深衣制(上下连属)
深衣制是先将上衣和下裳分开裁剪,然后再将两者相连缝合,即上下连属,使之“被体深邃”,形成一个整体。深衣上下分裁是为了遵循上衣下裳的古制,而将上衣下裳缝成一体是为了方便,同时可以把整个身体包裹严密,使之深藏不露
深衣制是我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服饰形制,也是汉服中传承时间最久远的形制之一。先秦时期,深衣已经在社会上普遍流行,上自天子百官,下至平民布衣,不分男女老幼、不论职业贵贱均可穿着。
曲裾深衣 直裾深衣 朱子深衣
直裾深衣
就是左大襟从胸前绕到右后方垂直而下,所以称为"直裾"。整体的风格简洁干练、中正严肃。
曲裾深衣
衣襟下行弯曲、层层盘绕的衣裙,因为花式繁多,螺旋状灵动多变,并且更贴身严密,它是交领右衽,无扣,系带,宽衣大袖。后片衣襟接长,经过背后再绕至前襟。
朱子深衣
是指根据朱熹的《朱子家礼》记载考证的深衣,是直裾深衣的一种。多为礼服,常用于祭祀场所。
服饰形制之袍衫制
袍衫制(上下通裁)
袍衫制即袍服制,其裁剪方法明显区别于上衣下裳制和深衣制,不再分上衣和下衣分别裁剪,而是通身直裁,上下并无接缝,自然一体。
既有前身和后身全部通裁的,也有取前身或后身一面通裁的。袍衫制汉服通体直裁,既节约布料,又方便缝纫,且造型流畅自然。
服饰形制之袍衫制
袍衫制分类
隋唐至明末,通裁制汉服十分流行,款式众多。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圆领袍、襕衫、直裰、道袍、褙子、比甲、鹤敞、飞鱼服等都属于这类形制。
圆领袍 襕衫 鹤敞
服饰形制之袍衫制
袍衫制分类
褙子、 比甲、 鹤敞、
服饰形制之袍衫制
圆领袍:主要特点是其领圈呈圆形,根据情况领圈可开大小,圆弧可呈圆形或呈椭圆形形状。
褴衫:即无袖头的长衫,一般用细布,颜色用白,腰间束带。主要特点包括圆领设计、颜色多样、袖型变化、开衫与摆裙。
鹤氅:京剧出现较多,类似斗篷、大衣之类的外套。鹤氅在文化上象征着仙气和高贵。由于仙鹤是道教常用的图案,世称成仙为“羽化登天”,因此鹤氅多是仙家道士穿的,给人一种自带仙气的印象。
02服饰礼仪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着装和礼仪要求,让我们一起看一看、演一演、画一画。
服饰礼仪-叉手礼
叉手礼是我国古代平常生活中打招呼的礼仪,始于西晋,盛行于唐宋。这种行礼方式无论男女老幼都可行使,是地位低者向地位高者行的一种礼,以示尊敬。叉手礼多在回话时,常加上这种礼节动作。
韩熙载夜宴图(节选)
《长安三万里》
服饰礼仪-万福礼
万福礼,是古代汉族女子常见礼仪之一,唐代武则天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周,制定礼仪,将女子的拜姿改为正身直立,两手当胸前,微俯首,微动手,微曲膝。
服饰礼仪-拱手礼和揖礼
拱手礼起源于周代,又称作揖,是古时汉民族的相见礼。行礼时,双手互握合于胸前。
揖礼,有图揖,时揖,天揖之分
拱手礼与作揖礼的区别 :虽然拱手礼和作揖礼在很多情况下可以互换使用,但严格来说,拱手礼更侧重于双手合于胸前的动作,而作揖礼可能包括更多的身体动作和姿势变化。拱手礼通常用于日常见面时的简单问候,而作揖礼可能在某些正式场合更为常见
华夏之邦如何行礼
课堂作业:绘制一份展现中国传统服饰和礼仪的宣传小手册或海报。
要求:
1.主题鲜明
2.构图饱满
3.颜色搭配协调
4.能起到宣传中国传统服饰礼仪的作用。
海报作品欣赏
手册作品欣赏
课堂作业:绘制一份展现中国传统服饰和礼仪的宣传小手册或海报。
要求:
1.主题鲜明
2.构图饱满
3.颜色搭配协调
4.能起到宣传中国传统服饰礼仪的作用。
作业点评
赏服饰 知礼仪
评价要点
主题是否鲜明,颜色搭配是否协调
是否起到宣传中国传统服饰礼仪的作用
课外拓展
同学们除了这节课的我们学习的礼仪文化,你还知道古代的哪些礼仪文化呢?一起搜集一下,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吧!
谢谢聆听
“华夏有衣,襟带天地”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华夏服饰,不仅仅是一件件衣服、一条条裙子,它们是礼仪的象征,是文化的传承,是民族的骄傲。可以说汉服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与匠心,都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