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遵守规则第四课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二框如何守护大熊猫,共绘和合之美?0102CONTENT目录总03治乱象·越界行为管理如何完善?评现象·文明游览氛围如何营造?观万象·不文明现象为何频发?守护大熊猫,共绘和合之美—如何遵守规则?PART ONE分议题1观万象·不文明现象为何频发?近些年,大熊猫基地中的不文明行为时常出现大声喧哗和敲打玻璃开闪光灯拍摄随意投食用自拍杆逗弄熊猫...01 熊猫基地不文明现象频发议学任务:分析行为增意识①你认为上述行为会产生哪些影响?喧哗尖叫容易使大熊猫受到惊吓;拍照时使用闪光灯会对熊猫幼崽的眼睛产生伤害;拍照逗弄、投食会损害大熊猫的健康和安全;影响其他游客的参观体验等。②他们缺乏什么意识?从处理结果及造成影响中你得到哪些警示?议学成果做法:我们对规则要心怀敬畏,知方圆、守规矩。原因:只有不断增强规则意识,提高按规则办事的自觉性,才能推动社会向着有序、文明的方向发展。(1)遵守规则,需要增强规则意识。P29PART TWO分议题2评现象·文明游览氛围如何营造?7月29日,四川阿坝巴朗山熊猫王国之巅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游客没有对熊猫做出不文明行为,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在采摘路边野花,这些野花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不允许采摘,该游客辩称“很多人都采了”。02 熊猫王国摘花事件引深思议学任务:辨析观点守规则1.对此同学们进行了如下讨论,你如何看待他们的观点?1:摘花是不对,但是很多人都摘了,她跟着摘也是可以理解的。2:不管什么情况,我们都不能摘花,这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3:有人看管的时候肯定不能摘,但是无人看管的时候摘一朵也没什么事。错误,要自觉遵守规则,加强自我约束,不能因为别人违反规则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正确,自觉遵守规则。错误,他人监督看管属于他律,即外在约束,但是无人看管时我们也要自律,加强自我约束。议学成果含义: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惩戒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自律就是严于律己,通过自省和慎独,不断发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原因:自律和他律相互补充,有助于我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更好地遵守社会规则。(2)遵守规则,需要他律与自律。P30阅读感悟:四知拒金《后汉书·杨震列传》记载:“(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四知拒金”的故事启示我们,律己的根本在于自省、慎独,也就是不但在别人看得见、听得到的地方光明磊落,在他人看不见、听不到,即一个人独处时仍然可以做到谨小慎微。议学追问:2.如果你在景区游玩时,看到该游客在摘花,你会如何做?1:不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2:我会劝导她,如果人人都摘花的话,那我们将无花可赏。3.请一位同学扮演劝导者,说说你会如何劝导她。示例:“您好呀!刚才看您在摘花,这花确实开得太漂亮了,我刚才也忍不住拍了好几张,不过这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不允许采摘,摘了之后后面的游客就看不到了,咱们一起把它留在这儿,让更多人欣赏好不好?”①有“礼”②有“理”③有“节”议学追问:4.近年来我国文旅市场火热,越来越多的人进入景区游览,很多人文明游览,但是也存在如摘花等不文明游览行为,请你撰写文明游览倡议,倡导大家文明游览。文明游览倡议书①做文明游览的践行者, 。②做文明游览的守护者, 。③做文明游览的示范者, 。主动提醒和制止他人在游览中的不文明行为。以身作则,带动他人,山水有约,文明同行。自觉遵守景区规则,爱护环境,不插队,不损坏自然风貌...议学成果做法:①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将规则作为自己的行动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②另一方面,要用恰当的方法,提醒、劝导、帮助他人遵守规则,营造遵规守纪、崇德守法的良好氛围。(3)遵守规则,需要坚定地维护规则。P31方法与技能:劝导的技巧 P32①有“礼”劝导他人时最好先有礼貌地称呼对方,语言文明,态度和善。②有“理”劝导时要晓之以理。最好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告诉他: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③有“节”劝导时要注意适可而止。劝导无效时,可以向公共场所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反映情况。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要机智地向他人求助,或拨打110报警电话。分议题3PART THREE治乱象·越界行为管理如何完善?我国大熊猫国家公园包括横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四个片区 。按照四川省国家公园的管理政策,彭州境内的国家公园的大部分区域不对普通游客开放,这些珍贵的动植物对人类活动异常敏感。但是许多探险的徒步者却在彭州的几处热门山地(九峰山,铁瓦殿等)进行探险徒步,影响生态的同时还有人在徒步探险过程中失联或者迷路。违规徒步问题突出,管理面临挑战。根据2022年出台的《国家公园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公园核心区禁止未经政府批准的徒步活动。但是,《暂行办法》目前只规定了能与不能,并未涉及处罚及标准。03 国家公园违规探险问题突出2024年9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首次审议国家公园法草案。2025年1月,国家公园法草案二审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这一版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了国家公园核心区和一般保护区可以开展的人为活动与禁止开展的活动,并将对于生态破坏,违反管理规定等行为的最高处罚标准大幅提升。议学任务:规则完善齐参与①我国为什么要出台制定国家公园法?②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时,你会积极参与吗?为什么?制定: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我们要关心和参与规则的改进、完善,积极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③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被改进的规则 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改进。2023年起购买儿童优惠票不再依据身高,而是以年龄为分界线。2025年6月27日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表决通过调整和改进: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需要调整和改进。 2024年以来,我国多地取消景区预约制度(除重点景区外)。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议学成果原因: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②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③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需要调整和改进。做法:我们要关心和参与规则的改进、完善,积极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4)遵守规则,需要积极完善规则。P33议学成果①遵守规则,需要增强规则意识。②遵守规则,需要他律与自律。③遵守规则,需要坚定地维护规则。④遵守规则,还需要积极完善规则。1.我们应该如何遵守规则?P29-33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走向自然,感受风土,观赏动植物。与此同时,攀折花木、惊扰生物等行为,却让“赏景”变成了“损景”。 只有当每个走向自然的人都有基本的自觉,敬畏规则,遵守规则,才能共绘人与自然的和合之美画卷。思维导图遵守规则增强规则意识他律与自律坚定地维护规则积极完善规则启思导行近年来,网络购物发展迅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除一些特殊商品外,消费者有权自收到网购商品之日起七日内无理由退货。这被人们称为消费者的网购“后悔权”。但如何在保障消费者“后悔权”的同时保障卖家的合法权益,也值得人们深思。网店店主:有位顾客购买了几件衣服,穿去旅游、拍照后,又以不喜欢或不合适为理由要求退货。为了息事宁人、避免差评纠纷,我只好同意退货,真是有苦难言。网店顾客:我在七天无理由退货期内退货,这么做合法合规。你如何看待网店顾客的上述行为 针对网店店主所说的现象,你认为应如何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则 PART FOUR环节4随堂练习随堂练习1.遵守社会规则要求每个人在自觉接受他律的同时,必须学会自律。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他律的作用是有限的,因此可有可无②跟自律相比,我们要更重视他律③自律指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④他律指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本题考查遵守规则。①:他律虽然作用有限,但并非可有可无,遵守规则需要他律的约束,故①说法错误;②:自律和他律同样重要,不能片面强调更重视他律,故②说法错误;③:自律强调自我约束和反省,符合自律的定义,故③说法正确;④:他律指外部约束如监督、奖惩等,符合他律的定义,故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C。C随堂练习2.心中有规则,心中有纪律,心中有法律。践行规则,我们应该做的是( )①专心作业有秩序,自习不打闹②翻越栏杆走近道,早上不迟到③乘坐公交排好队,文明懂礼貌④银行取款一米线,尊重你我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对践行规则的认识和理解。①③④:依据教材知识,践行规则,我们应该心中有规则,心中有纪律,心中有法律;分析选项可知,专心作业有秩序,自习不打闹是遵守纪律的表现,符合践行规则的要求;乘坐公交排队是维护公共秩序的文明行为,符合践行规则的要求;银行取款保持一米线是尊重他人隐私和安全的体现,符合践行规则的要求,故①③④说法正确;②:翻越栏杆属于违反交通法规的违法行为,即使目的是为了不迟到,也不可取,故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C随堂练习3.我们向下面漫画中的小女孩学习,坚定维护规则,就要做到( )①从他人做起,自觉遵守规则②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④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C解析:本题考查坚定维护规则。②③:分析可知,漫画中的小女孩提醒爸爸不要插队,是坚定维护规则的做法,启示我们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故②③符合题意;①: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故①说法错误;④:题干主旨未涉及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随堂练习4.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我们要重视并遵守规则。下列名言中符合题意的是( )A.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B.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C.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D.人不学,不知义解析:本题考查遵守社会规则的相关知识。A:“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意为用衡器测量才能知平直,用圆规才能画圆,强调规则的重要性, A符合题意;B:“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强调善于学习和实践,与规则无关,B不符合题意;C:“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强调积累与运用,与规则无关,C不符合题意;D:“人不学,不知义”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未直接涉及规则,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A随堂练习5.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过程中,有一条立法修改意见来自某中学的学生。为此,他们还收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的感谢信,这让学生们备受鼓舞。这说明( )①规则是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基础上形成的②道德和纪律是两种主要的社会规则③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变迁,规则需要改进④我们要参与规则的改进与完善,积极建言献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规则的种类、积极完善规则的原因及要求。 ③④:“有一条立法修改意见来自学生并受到感谢”说明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变迁,规则需要改进;我们要参与规则的改进与完善,积极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故③④说法正确; ①:材料主要说明要参与规则的改进,并未体现“规则的形成”,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道德和法律是两种主要的社会规则,故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D随堂练习6.2024年5月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正式实施。从改进规则的角度来看,我国修改法律的原因是( )A.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B.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C.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D.规则靠人们自觉遵守解析:本题考查积极改进规则的相关知识。A:规则需要随着社会发展调整,修订法律体现了规则并非一成不变,故A符合题意;B: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属于道德范畴,与法律修订原因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C:遵守规则需要自律强调个体行为,与规则改进的客观原因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D:规则自觉遵守与规则修改没有因果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A随堂练习7.【遵守规则捍卫规则】材料一 小雷同学搜集了一组漫画,准备撰写调查报告。(1)材料一中的三幅漫画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解析:(1)社会生活中,一部分人的规则意识不强,存在一些侵犯他人及社会合法利益的不文明行为。随堂练习7.【遵守规则捍卫规则】材料二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来的六十周岁延迟至六十三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来的五十周岁、五十五周岁分别延迟至五十五周岁、五十八周岁。(2)从规则的角度看,材料二说明了哪些道理?(3)结合上述材料内容,说说我们应如何遵守规则?解析:(2)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有些规则需要调整和改进,使之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3)①遵守规则,需要增强规则意识。②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③遵守规则,需要坚定地维护规则。④遵守规则,需要积极完善规则。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八上《4.2遵守规则》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遵守规则》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课《遵守社会规则》第二框的内容。本框围绕“如何遵守规则”,从“增强规则意识”“他律与自律”“坚定维护规则”“积极完善规则”展开。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将在理解规则重要性的基础上,培养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为今后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规则、维护社会秩序奠定坚实的基础。教材首先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人们遵守规则的实际情况,引发学生对如何对待规则的思考,接着从多个方面阐述了遵守规则的具体要求和做法,并结合实例说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最后通过“启思导行”环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2.【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常接触校园规章制度、交通规则等各类规则,对“要遵守规则” 有基本认知,但多停留在被动服从层面,对为何遵守、如何遵守缺乏深入思考。从学情看,学生能意识到乱扔垃圾、闯红灯等是违规行为,却难明确背后缺规则意识还是自律他律;知道规则存在,却对规则可改进认识不足。生活中“规则是否必须遵守”的争议易让他们困惑。教学需结合具体案例,帮其从具体场景理解遵守规则的要求,增强规则意识。3.【教学目标】道德修养:通过分析熊猫基地不文明现象频发和游客熊猫王国摘花事件,了解形成遵守规则的良好环境需要增强规则意识、他律与自律,培养自觉守规的道德品质。责任意识:通过分析国家公园违规探险问题和游客熊猫王国摘花事件,明确维护规则是责任,培养主动维护规则及积极完善规则的意识。法治观念:通过分析熊猫基地进行不文明行为被终身禁入的后果,认识他律的强制性,理解规则对秩序的保障作用。4.【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遵守规则需增强规则意识、依靠他律与自律、坚定维护规则及积极完善规则;教学难点:他律与自律的相互作用及规则改进的必要性,并将规则意识转化为自觉守规、护规的行动。5.【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法;互动探究法;讲授法;合作学习法6.【设计思路】今年7月末,央广网报道了21人因不文明行为被终身禁入卧龙中华大熊猫苑神树坪基地,近年来关于大熊猫基地参观时的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在大熊猫国家保护公园中也有一些游客采摘保护植物,违规探险,破坏大熊猫栖息的生态环境。在走向自然的同时,我们也应遵守规则,才能共绘人与自然的和合之美画卷。故本课设置一个总议题:守护大熊猫,共绘和合之美—如何遵守规则?下设三个分议题,分议题1:观万象·不文明现象为何频发?分议题2:评现象·文明游览氛围如何营造?分议题3:治乱象·越界行为管理如何完善?通过分析熊猫基地不文明现象—游客熊猫王国摘花事件—国家公园违规探险问题,使学生理解遵守规则的要求,增强规则意识。7.【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时政速递:7月31日,卧龙大熊猫苑发布一则通报:21人被终身禁入卧龙中华大熊猫苑神树坪基地!21人中有的人在参观时,趁安保人员不注意向大熊猫室外活动场内吐口水;向大熊猫室外活动场内投掷物品;明知园区不准携带宠物,将宠物藏匿于背包中逃避安检...问:你如何评价他们的行为?(提示:不文明、不遵守规则、破坏环境等)过渡:没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守护大熊猫,共绘和合之美,看看如何遵守规则?设计意图:时政热点引入主题,创设主线情境。二、新课讲授总议题:守护大熊猫,共绘和合之美—如何遵守规则?分议题1:观万象·不文明现象为何频发?知识关联:(1)遵守规则,需要增强规则意识。【议学情境】熊猫基地不文明现象频发近些年,大熊猫基地中的不文明行为时常出现大声喧哗和敲打玻璃、开闪光灯拍摄、随意投食、用自拍杆逗弄熊猫...—展示材料【议学任务】分析行为增意识①你认为上述行为会产生哪些影响?喧哗尖叫容易使大熊猫受到惊吓;拍照时使用闪光灯会对熊猫幼崽的眼睛产生伤害;拍照逗弄、投食会损害大熊猫的健康和安全;影响其他游客的参观体验等。②他们缺乏什么意识?从处理结果及造成影响中你得到哪些警示?【议学成果】(1)遵守规则,需要增强规则意识。做法:我们对规则要心怀敬畏,知方圆、守规矩。原因:只有不断增强规则意识,提高按规则办事的自觉性,才能推动社会向着有序、文明的方向发展。设计意图:通过分析熊猫基地不文明现象,分析其影响,知道形成遵守规则的良好环境需要增强规则意识。分议题2:评现象·文明游览氛围如何营造?知识关联:(2)遵守规则,需要他律与自律。(3)遵守规则,需要坚定地维护规则。【议学情境】熊猫王国摘花事件引深思7月29日,四川阿坝巴朗山熊猫王国之巅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游客没有对熊猫做出不文明行为,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在采摘路边野花,这些野花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不允许采摘,该游客辩称“很多人都采了”。【议学任务】辨析观点守规则1.对此同学们进行了如下讨论,你如何看待他们的观点?(1)摘花是不对,但是很多人都摘了,她跟着摘也是可以理解的。(2)不管什么情况,我们都不能摘花,这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3)有人看管的时候肯定不能摘,但是无人看管的时候摘一朵也没什么事。提示:(1)错误,要自觉遵守规则,加强自我约束,不能因为别人违反规则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2)正确,自觉遵守规则。(3)错误,他人监督看管属于他律,即外在约束,但是无人看管时我们也要自律,加强自我约束。【议学成果】(2)遵守规则,需要他律与自律。含义: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惩戒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自律就是严于律己,通过自省和慎独,不断发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原因:自律和他律相互补充,有助于我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更好地遵守社会规则。【议学追问】2.如果你在景区游玩时,看到该游客在摘花,你会如何做?(1)不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2)我会劝导她,如果人人都摘花的话,那我们将无花可赏。√3.请一位同学扮演劝导者,说说你会如何劝导她。示例:“您好呀!刚才看您在摘花,这花确实开得太漂亮了,我刚才也忍不住拍了好几张,不过这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不允许采摘,摘了之后后面的游客就看不到了,咱们一起把它留在这儿,让更多人欣赏好不好?”4.近年来我国文旅市场火热,越来越多的人进入景区游览,很多人文明游览,但是也存在如摘花等不文明游览行为,请你撰写文明游览倡议,倡导大家文明游览。文明游览倡议书①做文明游览的践行者, 自觉遵守景区规则,爱护环境,不插队,不损坏自然风貌。②做文明游览的守护者, 主动提醒和制止他人在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③做文明游览的示范者, 以身作则,带动他人,山水有约,文明同行 。【议学成果】(3)遵守规则,需要坚定地维护规则。做法:①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将规则作为自己的行动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②另一方面,要用恰当的方法,提醒、劝导、帮助他人遵守规则,营造遵规守纪、崇德守法的良好氛围。设计意图:通过分析熊猫王国摘花事件,进行观点辨析、情境模拟、撰写倡议书等议学任务,知道形成遵守规则的良好环境需要增强他律和自律,要坚定地维护规则。分议题3:治乱象·越界行为管理如何完善?知识关联:(4)遵守规则,还需要积极完善规则。【议学情境】国家公园违规探险问题突出我国大熊猫国家公园包括横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四个片区 。按照四川省国家公园的管理政策,彭州境内的国家公园的大部分区域不对普通游客开放,这些珍贵的动植物对人类活动异常敏感。但是许多探险的徒步者却在彭州的几处热门山地(九峰山,铁瓦殿等)进行探险徒步,影响生态的同时还有人在徒步探险过程中失联或者迷路。违规徒步问题突出,管理面临挑战。根据2022年出台的《国家公园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公园核心区禁止未经政府批准的徒步活动。但是,《暂行办法》目前只规定了能与不能,并未涉及处罚及标准。2024年9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首次审议国家公园法草案。2025年1月,国家公园法草案二审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这一版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了国家公园核心区和一般保护区可以开展的人为活动与禁止开展的活动,并将对于生态破坏,违反管理规定等行为的最高处罚标准大幅提升。【议学任务】规则完善齐参与①我国为什么要出台制定国家公园法?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②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时,你会积极参与吗?为什么?我们要关心和参与规则的改进、完善,积极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③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被改进的规则 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改进。(提示:2023年起购买儿童优惠票不再依据身高,而是以年龄为分界线。2025年6月27日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表决通过。)→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需要调整和改进。2024年以来,我国多地取消景区预约制度(除重点景区外)。→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议学成果】(4)遵守规则,需要积极完善规则。原因: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②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③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需要调整和改进。做法:我们要关心和参与规则的改进、完善,积极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国家公园违规探险问题,知道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培养主动积极完善规则的意识。三、课堂总结&启思导行课堂总结: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走向自然,感受风土,观赏动植物。与此同时,攀折花木、惊扰生物等行为,却让“赏景”变成了“损景”。 只有当每个走向自然的人都有基本的自觉,敬畏规则,遵守规则,才能共绘人与自然的和合之美画卷。启思导行:近年来,网络购物发展迅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除一些特殊商品外,消费者有权自收到网购商品之日起七日内无理由退货。这被人们称为消费者的网购“后悔权”。但如何在保障消费者“后悔权”的同时保障卖家的合法权益,也值得人们深思。网店店主:有位顾客购买了几件衣服,穿去旅游、拍照后,又以不喜欢或不合适为理由要求退货。为了息事宁人、避免差评纠纷,我只好同意退货,真是有苦难言。网店顾客:我在七天无理由退货期内退货,这么做合法合规。你如何看待网店顾客的上述行为 针对网店店主所说的现象,你认为应如何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则 四、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2遵守规则 教学设计.docx 4.2遵守规则 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