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粤教版第二单元第7课 《中国古代建筑》课件(共50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美术粤教版第二单元第7课 《中国古代建筑》课件(共50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50张PPT)
第二单元第七课中国古代建筑
《美术鉴赏(广东教育出版社2022年版)》
01
02
03
04
《美术鉴赏(广东教育出版社2022年版)》
提问:
岳阳楼修建于哪个时期?其建筑特点是什么
岳阳楼简介
屹立在湖南岳阳洞庭湖畔,被誉为"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其历史可追溯至三国时期,经唐、清等朝代修葺,保持宋代建筑风格。
独特之处
岳阳楼的盔顶式结构在古代建筑史上独一无二,展现了古代建筑师的创造力和智慧。
古代建筑艺术
岳阳楼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缩影,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在造型、风格和技艺上的重要特点,展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建筑文化。
建筑特点
岳阳楼采用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展现了古代建筑的高超技艺。全楼以榫头衔接,稳如磐石,体现了古代建筑的稳固性。
除了岳阳楼之外,中国还存在着许多技术先进、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古代建筑?
提问:
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蜿蜒万里的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建于隋代、位于河北石家庄市赵县境内的赵州桥,在艺术与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上,早已走在了世界桥梁建筑史的前列
长城
赵州桥
概括性地指出了中国古代建筑最重要的特点﹣﹣框架式木结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框架木结构实质上是将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分开,屋顶与房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起隔断的作用,而门窗设置有极大的灵活性。
有听过"墙倒屋不塌"这句古老的谚语吗?其指的是什么?
提问:
木构架结构示意图
__________
01
应县木塔(又称佛宫寺释迦塔)始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且唯一一座木结构塔式建筑,塔高67.31米。它采用全木结构搭建,不用一颗铁钉,年间经历了地震、雷击、大风等灾害而屹立不倒,堪称"中国第一木塔"。
应县木塔[辽]高6731cm建筑(木)山西应县
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佛宫寺内,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之一。底部直径30.27米,总重量为7400多吨,主体使用材料为华北落叶松,斗拱使用榆木,木料用量达上万立方米。
01
应县木塔为什么至今能屹立不倒?
请你从材料和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
01
理解与思考
整个建筑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正方形,上层为八角形。
木塔的构造巧妙,全靠木构件互相卯榫咬合而成。其独特的双套筒结构和斗拱结构进一步增强了木塔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
01
应县木塔
01
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的建筑风格独特,外观为五层六檐,实为明五暗九层塔。
01
应县木塔
塔基:
柱与柱之间再通“枋”“梁”横向互连,从建筑正上方俯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筒体”,大大提高了建筑的稳定性。
除此之外,柱网外围还砌以2米厚的土墙,土墙将木柱紧紧包裹,使之更加坚固。
应县木塔
01
应县木塔共使用斗栱54种、480朵,为中国现存古建筑之最,堪称“斗栱博物馆”。当大风、地震来临时,斗栱就像一个可松可紧的弹簧,可以吸收动能,保护主体结构不受侵害。
从下向上仰望,一朵朵斗栱宛如一簇簇盛开的莲花,在塔身上熠熠生辉,古人称之为——“百尺莲开”。
01
应县木塔
第一层之上,是一种由支撑木构成的环状结构.该结构被屋檐遮挡,从外部无法看出,形成暗层.暗层之上再铺设梁、柱、枋以及斗栱是为明层,暗层明层结合,这便是应县木塔的第二层。
之后各层亦按此方式复制叠加,最终形成了五明四暗的塔身。
四个暗层的作用也就此显现,它们有如四道金箍,可以有效约束塔身,防止位移变形。
01
应县木塔
各种宗教法器,从下至上依次排列,中间由铁刹串联,每当电闪雷鸣时,铁刹充当起避雷针,四周八条铁链成了引雷的引下线,庇佑木塔安然度过轰雷掣电。
01
应县木塔
深入平座层:
平座层是唐至辽宋时期楼阁建筑的结构层,起到保持柱网稳定、增加结构整体强度的作用。
应县木塔的四个平座层中,增设了密集的辅柱和斜撑,显著提高了结构层的稳定性和木塔整体的结构强度
01
斗栱是什么?存在什么力学原理?
知识窗:斗拱
斗拱是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建筑中用于柱顶、额枋、屋檐或构架间独存的构件。"斗"是斗形木垫块,"拱"是弓形短木。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拱端之上再安斗,这样逐层纵横交错叠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
01
斗拱
斗拱的作用
斗拱是独特木构件,巧妙支撑荷载,实现力的分散与传递,对整体结构稳定性至关重要。
木结构与斗拱的结合
木结构以框架为基础,结合斗拱的支撑作用,共同构成了稳固而富有弹性的建筑体系。
斗拱功能
独特构件斗拱既支撑荷载梁架,又具装饰功能,展现造型特点。
01
斗拱
01
斗拱
01
还有哪些跟释迦塔一样历史悠久,巧夺天工的木结构古建筑吗?
飞云楼
飞云楼,位于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西大街8号万荣东岳庙内,始建于明正德年间,是中国纯木质楼阁建筑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华第一木楼”,与佛宫寺释迦塔一起被称为“南楼北塔”
01
飞云楼
飞云楼
飞云楼,位于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西大街8号万荣东岳庙内,始建于明正德年间,是中国纯木质楼阁建筑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华第一木楼”,与佛宫寺释迦塔一起被称为“南楼北塔”
01
飞云楼
斗拱上的装饰
01
斗拱
01
中国古代木建筑的特点:灵活的空间布局、高度标准化与模数化、良好的抗震性能、环境友好性以及丰富的装饰性。
小结
01
02
03
04
基本单位与组合
中国古代建筑以"间"为单位,并联成单座建筑,进而围合成庭院,再以庭院组合成建筑组群。
庭院递进与层次
庭院前后串联,多层次院落形成内向、对称的组群,反映封建宗法思想。
平面布局特征
古人用"侯门深似海"等诗句,形容建筑平面布局的深邃与重要特征。
社会文化体现
庭院式布局不仅体现建筑美学,也折射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
02
02
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群是什么?
故宫博物馆
02
故宫博物馆
故宫整个建筑群以院落作为建筑的基本组合方式,有大小院落90多座。建筑群特别突出中央一条贯穿宫城南北的中轴线,其主要建筑都布置在这条中轴线上。以南北纵向排列为主体的庞大建筑组群,体现了"居中为尊"的建筑思想。
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群是什么?
02
故宫博物馆
故宫整个建筑群以院落作为建筑的基本组合方式,有大小院落90多座。建筑群特别突出中央一条贯穿宫城南北的中轴线,其主要建筑都布置在这条中轴线上。以南北纵向排列为主体的庞大建筑组群,体现了"居中为尊"的建筑思想。
乔家大院
02
山西晋中乔家大院为全封闭式的城堡式建筑群,分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间,显得气势宏伟,威严高大。
间、院落与建筑群定义
01
"间"指建筑单体,"院落"由多个建筑围合而成,"建筑群"则是多个院落组成的大型建筑组群。
故宫与乔家大院布局特点
02
故宫以中轴线为核心,院落重重,展现皇家威严;乔家大院则呈封闭式布局,体现家族聚居的私密性。两者均采用庭院式组群布局。
建筑布局与社会思想意识关联
03
中国古代建筑布局深受儒家礼制、道家自然观等思想影响,强调等级秩序与和谐共生。庭院式布局既满足功能需求,又体现文化内涵。
故宫房子数量
04
故宫房屋数量众多,具体数目因历史变迁和统计方法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以"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来形容其规模庞大。
02
装饰性屋顶
古代建筑屋顶设计独特,举折、起翘、出翘等手法使檐角和屋顶曲线优美,如鸟翼伸展,极富装饰性。
衬托性建筑
古代建筑中常见牌坊、照壁、华表、石狮等衬托性建筑,增添艺术特色,其中“阙”是最早应用的代表。
色彩运用
古代建筑善于运用色彩,既保护木质又加固构件,同时达到美观效果。北方建筑色彩鲜明对比,南方则素雅秀丽。
02
03
01
中国古代建筑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形成了以下三个较突出的特点:
03
03
提问:
2.中国古代建筑如何装饰屋顶 有何寓意?
1.中国古代建筑屋顶上的装饰,你知道有哪些?
屋顶装饰种类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常见装饰包括脊兽、宝顶等,既美观又富有象征意义。
装饰方法与寓意
通过雕刻、彩绘等手法装饰屋顶,寓意着吉祥如意和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南北建筑色彩差异
北方建筑色彩鲜艳,彰显皇家气派与尊贵;南方建筑颜色淡雅,体现清新与自然的和谐。
03
玻璃瓦屋脊兽 【明】北京故宫
和玺彩画 北京故宫
徽州民居【清】 安徽黄山
03
玻璃瓦屋脊兽 【明】北京故宫
故宫脊兽
03
古建筑屋顶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主要有什么样式呢?
中国古代屋顶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多达十几种,主要是坡顶,也有平顶的。屋顶的形式与其等级有关。
03
理解与思考-
为什么北方建筑色彩鲜艳,而南方建筑颜色淡雅呢?
03
影响因素 北方建筑(色彩鲜艳) 南方建筑(色彩淡雅) 具体例子
气候环境 北方气候寒冷干燥,冬季漫长。鲜艳色彩(如红、黄)可增加视觉活力,缓解环境的单调感。 南方气候湿热多雨,淡雅色彩(如白、灰)可反射阳光、降低吸热,适应闷热环境。 北方:故宫红墙黄瓦;
南方:苏州园林白墙黛瓦。
文化象征 北方多政治中心,皇家建筑需体现威严与权力,鲜艳色彩(如朱红、金色)象征尊贵和吉祥。 南方受文人隐逸文化影响,追求自然雅致,淡雅色彩(如青灰、素白)体现含蓄、清雅的审美。 北方:北京天坛的蓝瓦红柱;
南方:徽派建筑的粉墙灰瓦。
建筑材料 北方多用砖木结构,彩绘、琉璃瓦等工艺发达,色彩装饰技术成熟。 南方盛产竹木、石材,白灰涂料(防潮防腐)和青砖黑瓦更普遍,材料本身颜色素净。 北方:山西寺庙的琉璃屋顶;
南方:浙江水乡的石灰白墙。
功能需求 北方建筑注重保暖,厚墙小窗,鲜艳色彩可打破厚重感;部分彩绘还具有保护木材的作用。 南方建筑强调通风散热,轻盈结构搭配淡雅色彩,与周围山水环境和谐统一。 北方:颐和园长廊彩绘;
南方:福建土楼的夯土原色。
地理环境 北方平原广阔,植被稀疏,鲜艳色彩在空旷环境中更醒目。 南方多山水丘陵,淡雅色彩可融入自然景观(如绿水青山),避免突兀。 北方:承德避暑山庄的斑斓彩画;
南方:杭州西湖边建筑的青灰色调。
历史传统 受游牧民族文化和明清宫廷美学影响,装饰繁复华丽。 受江南士大夫文化和道家思想影响,追求“天人合一”的朴素美学。 北方:沈阳故宫的蓝绿彩绘;
南方:扬州个园的竹影白墙。
04
历史传统
文化遗产代表
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古典园林(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鉴赏关键
深入了解园林的设计思想和艺术手法是鉴赏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关键。
04
颐和园 【清】北京万寿山
拙政园 【明】江苏苏州
承德避暑山庄 【清】河北承德市
中国古典园林
2.中国古典园林怎样体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提问:
04
1.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和艺术手法有哪些?
地位与评价
中国古典园林独树一帜,与欧洲、阿拉伯园林并列为世界三大体系。
设计思想与手法
融合自然与人文,运用借景、堆石、引水等手法。
艺术境界展现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追求天人合一,显现自然之美。
空间创造与园景丰富性
在有限空间内,通过巧妙布局,创造无限变幻的景致。
04
中国古典园林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核心理念。
主导思想
巧妙利用自然环境,如山石、水系,以及借景等手法,造园名著《园冶》 中总结了五种方法﹣-"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营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和意境。
因借之妙
与欧洲古典园林的规整几何风格不同,中国古典园林更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对比欧洲
精心设计园林布局,确保各元素比例协调、和谐统一,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体宜之精
04
1.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和艺术手法有哪些?
造景手法
凿池开山、栽花种树,仿照自然山水,人造景观展现自然景色。
水景特色
岸边曲折自如,水中波纹层层递进,浓缩自然风光。
诗情画意
以古代山水画为蓝本,融入诗词情调,构成如诗如画的景致。
2.中国古典园林怎样体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04
中国古典园林
拙政园 【明】江苏苏州
拙政园中约五分之三是水景,亭榭楼阁,大半临水,造型轻盈活泼,并尽量四面透空,以便尽收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色。园内的空间处理,妙于利用山、池、树木、亭、榭,互相穿插,形成丰富的层次。
中国古代建筑作为美术形式,融合了实用和审美价值,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中国古代建筑是民族历史的文化物证,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
实用与审美的结合
“建筑与人共生”的理念
中国古代建筑强调建筑与人的和谐共生,体现了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尊重与融合。
民族历史的见证
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审美
中国古代建筑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征,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学。
总结: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课堂拓展:本地古民居的探究与保护
广东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许多古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历史价值和艺术魅力而闻名。
举例分享
课堂拓展:本地古民居的探究与保护
举例分享
如:广州陈家祠(陈氏书院)
特点:岭南建筑艺术的代表,以精美的木雕、砖雕和石雕闻名,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明珠”。
历史: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是广东陈氏宗族的合族祠。
课堂拓展:本地古民居的探究与保护
如:佛山祖庙、潮州广济桥(湘子桥)、开平碉楼与村落(自力村碉楼群)、顺德清晖园、韶关南华寺等。此外,广东还有许多古镇和古村落,如沙湾古镇(广州)、赤坎古镇(江门)、松口古镇(梅州)等,这些地方保存了大量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古建筑,展现了岭南文化的深厚底蕴。
课堂拓展:本地古民居的探究与保护
你熟悉本地的古民居吗?
举例分享本地古民居的形式风格
小组讨论:例如,本市地区的古民居多采用XX结构,风格典雅,具有浓厚的XX文化氛围。
故宫博物馆
中国古典园林
故宫脊兽
应县木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