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粤教版第二单元第七课《中国古代建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美术粤教版第二单元第七课《中国古代建筑》

资源简介

(共54张PPT)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第二单元
第七课
美术鉴赏(广东教育出版社2024年版)
中国十大古建筑
1、有多少同学去过北京故宫?说说北京故宫给你的印象?
2、有去过苏州园林吗?或者听过苏州园林?你印象中的苏州园林有什么 特点?
导入
建筑被认为是一种实用价值于审美价值、工程技术手段与艺术手段紧密结合为一体的美术形式。
建筑——沉默的艺术
“空间”是建筑的“主角”
或庄重、肃穆,或宽敞、舒适,或清静、幽美,是虚实统一,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
中国古典园林
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框架木结构



目录

榫卯结构,墙塌屋不倒

框架木结构
榫卯结构中,突出的叫榫(或叫榫头),凹进去的叫卯(或叫榫眼、榫槽)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建造过程(三维动画)
看完了视频,我们想象一下为什么应县木塔没有用一颗铁钉,千年间经历了地震、雷击、大风等灾害而屹立千年不倒?
1)、应县木塔结构采用了榫卯结构,形成了立体三角形的稳定结构,房屋采用斜屋面,利于快速排水、防风、防雪等。
2)、梁柱上雕龙画凤等吉祥图案,漆面既美观又保护了木料。
3)、房子台基较高,且柱子采用了石头底座,能很好的防水防潮。
4)、框架结构房子对地震又很好的防御作用,所以有句谚语叫“墙倒屋不塌”。
2)增大距离
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
什么是斗拱 它在支撑荷载梁架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斗拱
1)荷载作用
它位于柱与梁之间,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
斗拱的定义: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
悬山顶
硬山顶
庑殿顶
歇山顶
攒尖顶
卷棚歇山顶
重檐攒尖顶
重檐歇山顶
重檐庑殿顶
【一】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类型示意图
尊卑有序,内外有别

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故宫
建于明朝1406年-1420年落成,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故宫的组合方式是院落,有大小院落90多座,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房间8707间。
突出中央一条贯穿宫城南北的中轴线,主要建筑布置在这条中轴线上。
以南北纵向排列为主的庞大建筑组群,体现了“居中为尊”的建筑思想。
“皇家看故宫,民宅看乔家”
坐西朝东,占地面积87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共由6座大院,20进小院,313间房屋组
平面呈“喜喜”字形布局。院四周筑以10余米高的堡墙,防御性与私密性极强.
南北六院从院的形式看,有四合院、穿心院、偏正套院、过庭院;从屋顶的造型看,有悬山、硬山、歇山、卷棚及平顶房。
乔家大院
从建筑格局来看为正偏结构,正院为硬山式瓦屋顶,由主人居住;偏院为平顶式砖铺屋顶,由佣人居住或做厨房,渗透着封建等级观念和尊卑有别的封建主仆关系。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皇思扬村
占地20多万平方米,村落建于明朝至清朝中期,已有500年历史,是大湾区客家文化热点景区。
大部分住宅是二进或者三进硬山式建筑架构,屋檐、门楹、窗有灰塑、石雕、木雕。以蝙蝠、龙、鹿、花草等为题材。表示吉祥如意。
屋顶特色,装饰性建筑,色彩应用。

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1 、从做法上分:各类木作、石作、瓦作以及油漆、彩画等;
2 、从装饰用料及工艺分,主要可以归纳为三大类:金饰、彩饰与雕饰。
3 、从形态及表现的内容看,中国古代建筑装饰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几何图案;2 )树木花卉;3)禽鸟走兽动物图案; 4 )山水风景;5)人物神仙; 6) 故事戏曲 ; 7) 博古杂宝 ; 8)其他题材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内容


它们排列和所用数量很有讲究,在宫殿上所用的神兽最高等级是十个,外加一个跨凤仙人。按顺序是仙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 猊suān ní、押鱼、獬豸xiè zhì、斗牛、行什。
九龙壁 【清】高596cm,厚16cm、长2552cm 建筑 北京北海公园
1、挡风和遮蔽视线,位于来往行人视线较为集中的地方。
2、烘托气氛,增加住宅气势,可以美化大门的出入口。
3、体现宅主人的身份、地位和志向追求。
4、照壁(也称影壁)还可以阻挡宅外煞气,增加家宅风水运势
照壁的
作用与
意义
常见的影壁墙类别有三种:
第一种,位于大门外侧,呈一字形,叫做一字影壁;
第二种,位于大门内的一字影壁有独立于厢房山墙或隔墙之外的,称为独立影壁;
第三种,位于厢房的山墙上,直接砌出小墙帽并做出影壁形状,使影壁与山墙连为一体,则称为座山影壁;
一字影壁
独立影壁
座山影壁
影壁墙浮雕的吉祥寓义
五只蝙蝠围绕寿字寓意为:(五福捧寿)
鼠与葡萄寓意为:(子孙万代)
松、竹、梅寓意为:(岁寒三友)
荔枝、桂圆、核桃寓意为:(连中三元)
毛笔、如意、银锭寓意为:(必定如意)
鹤、松寓意为:(松鹤延年)
两支喜鹊与梅花寓意为:(喜上眉梢)
鱼和莲花寓意为:(连年有余)
宫殿彩画大致分为三大类
和玺彩画:等级最高,图案以龙纹为主,色彩华丽,故宫三大殿就是和玺彩画。
旋子彩画:菱形纹,花纹,也是宫廷彩画之一。
苏式彩画: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用于皇家游览场所的建筑上,代表园林风格。
和玺彩画


旋子彩画
苏式彩画
在封建社会中,颜色的使用有严格的等级规定,黄色是最尊贵的色彩,其下赤、绿、青、蓝、黑、白、灰,等级依次降低、金、黄、赤常用于宫殿,绿、青、蓝常用于官员的宅邸,黑白灰则常见于民宅。

阙是古代建筑群入口处的标志性建筑
设在城池、宫殿、宅邸、祠庙和陵墓前
功能是显示威严和作为守望用的望楼
后来演变为显示门第、区别尊卑、崇尚礼仪的装饰性建筑
按形式分阙分单出阙、双出阙、三出阙,功效分宫阙和墓阙
分组谈论
为什么北方的建筑色彩鲜艳,而南方的建筑颜色淡雅?
北方 南方
气候干燥,草木干枯,所以建筑颜色要艳丽些 天气潮湿,树木颜色鲜艳繁杂,因此建筑物要素雅
北方建筑体现皇家威严和崇高的地位 南方建筑追求天人合一
北方园林呈宏丽之势 南方园林小巧玲珑
为什么北方的建筑色彩鲜艳。而南方的建筑颜色淡雅?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中国古典园林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中国古典园林自成体系,与欧洲、阿拉伯的园林艺术,并称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古典园林以古代山水画为蓝本,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致,身居城中仍能享受山林之趣。
园林分类
主要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三种
基本要素
叠山、理水、建筑,植物
分成四部分来讲解分析

园林发展历程
及园林思想

园林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
受隐逸思想影响,园林成为文人雅士寄托情感之所,山水诗、山水画及山水园林开始兴起。
先秦时期
园林的萌芽阶段,主要为帝王贵族的狩猎场所。
秦汉时期
园林开始模仿自然山水,出现了“一池三山”的造园模式。
唐宋时期
古典园林达到高峰,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均取得巨大成就。
明清时期
古典园林继续发展,更加注重细节处理和意境创造。
【一】发展历程
古典园林布局中追求平衡与和谐,体现儒家“中庸”思想。
中庸之道
园林建筑中主次分明、尊卑有序,反映儒家礼制观念。
尊卑有序
园林设计中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体现儒家“天人合一”哲学思想。
天人合一
儒家思想影响
课后思考:对比欧洲古典园林,为什么说“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主导思想?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巧妙的利用自然环境,做到因地制宜,精于设计。
古典园林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1、皇家园林 2、私家园林 3、寺庙园林
【三】园林的特点
【皇家园林】颐和园
2、建筑恢弘,体型高大, 用色金碧辉煌;
1、规模浩大,面积广阔,真山真水较多;
3、尽显王者气派,表现封建帝王拥有四海的权威。
1
2
3
以水见长规模较小
庭院错落小巧玲珑 淡雅素净
移步换景花木为胜
【私家园林】
寺庙园林
NO.01
公共游览性质名山胜地。
NO.02
选址规模不限
NO.03
善于运用质朴的材料、素净的色彩,造就素雅的建筑格调。
NO.04
寓园林于自然
理水 江南之园林,无水而不活,江南之园林,园园皆有水。
叠山 狮子林叠山较多,且能游戏于假山中。
植物 花木犹如山峦之发,水景如果离开花木也没有美感。
【四】造园的四要素
建筑 为了突出水面而服务,它们绕水分布,数量不多,间隔稀疏,风格朴素。
叠山
人造的石纹、石洞、石阶、石峰都显示自然的景色。
理水
人工的水景,岸边曲折自如,水中波纹层层递进,浓缩了自然的风光。
1
借景
把园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过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
2
框景
框景就是将景框在“镜框”中,如同一幅画。
3
对景
它是指园内两两相对、互相感受的景,随着曲折的平面,移步换景,依次展开。
4
漏景
通过漏窗把墙外的景物透漏进来。有引景之作用。
墙、窗(隔而未隔,移步换景)
叁:建筑
拙政园美景。
造园时
“借景”远处的北寺塔,
让人以为
那是园中一部分。
借 景
拙政园美景。这种造园手法叫作“框景”,框可方可圆。同时,这也属于欲扬先抑,先由洞门把视野缩小(也起到集中效果),走出洞门后豁然开朗。
框 景
对景
园内两两相对、互相感受的景,随着曲折的平面,移步换景,依次展开。“亭”一般起到“点景”与“引景”的作用。
拙政园远香堂
雪香云蔚亭
漏景
可隐约看到窗外静物,似隔非隔,漏而不尽,“避外隐内”增加空间层次。达到移步换景的境界。在有限的空间创造无限丰富的园景。
见山楼
上二楼需要走外部的爬山廊。廊一般就曲避直,以增情致。廊壁开有漏窗,形成“移步换景”效果。
如果说山水是古典园林中的骨干,那各种建筑物就是其“五官”,主要有桥、亭、廊、厅、堂、馆、轩等

古人以虹比喻桥,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宛如飞虹,故此得名。
北京颐和园的玉带桥
苏州园林的小飞虹
全部用玉石琢成,桥面是双反向曲线,组成波形线桥型,配有精制白石栏板,显得格外富丽堂皇。
【浮翠阁】
八角形双层建筑,
高大气派
登阁眺望四周,但见山清水绿,天高云淡,
满园青翠,一派生机盎然,令人心旷神怡
“浮翠阁”匾额题字,
来源于苏轼诗中的的“三峰已过天浮翠”。
芙蓉榭
一半建在岸上,一半伸向水面,灵空架于水波上,伫立水边、秀美倩巧。此榭面临广池,是夏日赏荷的好地方。
依水而筑,构作扇形,其屋面、轩门、窗洞、石桌、石凳及轩顶、灯罩、墙上匾额、鹅颈椅、半栏均成扇面状,小巧精雅,别具一格,故又称作“扇亭”。
与谁同坐轩
明月、清风、我
这些亭子从其题名额匾和周围种植的树木花卉也可看出造园者的匠心。
“雪香云蔚亭”——植梅——春景;“荷风四面亭”——植莲——夏景;
“待霜亭”——植枫——秋景; “绣绮亭”——植腊梅——冬景, 这是四季景色的对应。
肆:植物与亭子的结合
如何区分亭台楼阁轩榭廊舫
你熟悉本地名居吗?你觉得是否应该保护古名居?
举例说明本地古民居的形式风格,研究我们当地的古名居与地方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并与同学分享你的研究报告。
课后作业
下课!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