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美术鉴赏(广东教育出版社2022年版)》教学课题:第一单元第二课《如何进行美术鉴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广东教育出版社2022年版)》教学课题:第一单元第二课《如何进行美术鉴赏》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如何进行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广东教育出版社2022年版)》
教学课题:第一单元第二课《如何进行美术鉴赏》
猜猜看:
请根据以下作品的局部呈现出来的绘画特征及表述,猜猜看
这是一幅画,它是?
它是一张画,这是谁的画?
这也是一幅画,它是?
《星月夜》
《蒙娜丽莎》
朱耷
ART APPRECIATION






美术鉴赏的方法

美术鉴赏的过程

美术鉴赏的方法
一、形式分析法



二、图像阐释法
形式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分析艺术作品的形式语言(造型元素)来理 解和评价作品的方法。
一、形式分析法
造型元素是造型艺术术语,指点、线、形体、形状、空间、光影、色彩、肌理等,运用这些元素,艺术家可以创造出不同的风格,不同意味的艺术作品。
造型元素的含义
造型元素
形式原理
你听到了什么?请用点、线、面的方式表达出来。
画一画:
1.画家用点、线、面在作品中分别表现了什么形象?
2.齐白石先生是如何运用点、线、面营造画面的意境的?
仔细观察齐白石的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回答以下问题:
点:蝌蚪
线:流水
面:石头
造型元素
形式原理
狭长的边幅,深浅不一的墨团、密集细长的线条和富有变化的墨点,营造出山涧幽深,流水湍急,蝌蚪随波逐流的独特意境。
《圣约翰圣伊丽莎白两天使和圣母子》 萨尔托
《自由引导人民》 德拉克洛瓦
构图
稳定、均衡
饱满、和谐
造型元素
形式原理
《查令十字桥》 莫奈
《林中的两个人》 梵高
强烈的紧张感、节奏感
广阔、宁静
造型元素
形式原理
1.这幅画给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2.画家如何运用色彩、线条、构图营造画面?
《舞蹈》 马蒂斯
这幅画给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画家如何运用色彩、线条、构图?
造型元素
形式原理
说一说
练一练:请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作品分别属于哪种构图形式?
1( )
2( )
3( )
4( )
A.圆形构图
B.对角线构图
C.平行线构图
D.三角形构图
B
C
A
D
透视
马萨乔首次在绘画中引入灭点的概念。(在线性透视中,两条或者多条平行线向远处地平线延伸的交点)。
造型元素
形式原理
美术的形式原理是人类在创造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
美术形式原理
泰姬陵
图片中的建筑有什么特点,是如何形成统一而富有变化的节奏的?请以故宫太和门广场为例,结合教材10-11页,总结其中美术的形式原理。
北京故宫太和门广场
对称 均衡、多样统一
形式原理
造型元素
形式原理
海浪、船
(动感)
富士山
(静感)
动与静
造型元素
形式分析法的主要特点
它包括分析作品的线条、色彩、形状、构图等形式元素,以及这些元素所构成的形式关系和整体结构。

形式分析法强调从作品本身出发,挖掘作品内在的形式美和表现力。

二、图像阐释法
图像阐释法是一种通过对作品中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辨识与分析,联系创作的社会背景来理解作品主题的鉴赏方法。
《格尔尼卡》 毕加索
1.这张画我们应该从哪些角度去鉴赏呢?
2.画家的创作意图是什么?
思考:
观看视频,尝试结合《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分析作品中出现的形象的象征意义?
视频素材来源于网络
牛 :象征着暴力、强暴和德国法西斯的残忍
母亲 :代表轰炸的受害者,象征着圣母玛利亚
受伤的马:无辜的垂死的受难者
象征着神的眼睛,暗示着罪行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
桌子上的鸟 :象征和平
拿着灯火的女人 :
象征着“真理”
死亡的士兵 :
象征着保家卫国的战士
从楼上跳下来的人 :
象征着绝望和牺牲
奔跑中的人:
象征着战争中失去家园和亲人、流离失所的普通民众


图像阐释法注重从文化、历史等角度入手,探讨作品与社会、时代等外部因素的关联。
它包括分析作品中的图像元素、符号象征、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从而揭示作品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和思想内涵。
图像阐释法的特点

美术鉴赏的过程



六法论
指根据对象的类别和特征来赋予相应的色彩,强调色彩的象征性和装饰性。
随类赋彩
指构图布局要精心安排,使得作品整体呈现出和谐统一的美感。
经营位置
指通过笔墨技法来表现对象的结构和骨架,强调线条的表现力。
骨法用笔
指作品应具有生动的气息和韵味,能够表现出对象的生命力和精神内涵。
气韵生动
应物象形
指作品应准确地描绘出对象的形态和特征,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传移模写
指通过临摹、复制等方法来传承和学习前人的优秀作品。
古代品评美术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
《清明上河图》 宽24.8厘米 长528.7厘米 绢本设色
构图采用鸟瞰式全景法,描绘了当时汴京东南城角这一典型的区域。
采用传统的手卷形式,采取
“散点透视法”组织画面。画面长而不冗,繁而不乱,严密紧凑,一气呵成。
兼工带写
,设色淡雅
打工人
社恐人
摸鱼人
行人身份不同,衣冠各异,同在街上而忙闲不一,苦乐不均,生动形象地反应了当时繁华热闹的景象,充满生活气息。
《清明上河图》虹桥局部
1.为什么说“虹桥”是画中最精彩的场景?
2.鉴赏美术作品有哪些步骤?
阅读课本12-13页思考:
视频素材来源于网络
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
选择美术作品
表达初始感受
描述




评价
解释
分析


知识拓展
明代仇英的《清明上河图》采用青绿重彩工笔,描绘了明代苏州热闹的市井生活和民俗风情。天平山、运河、古城墙,当时苏州地区标志性建筑皆清晰可辨,在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茅舍、草桥、流水、老树、扁舟,脚夫赶着五匹驮炭的毛驴,向街市走来;而在城市之中,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横跨河两岸,河中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描绘明代姑苏繁华的景象。整个画卷充满山清水绿之明媚。
据专家分析,仇英在创作该《清明上河图》时很可能参照了张择端的构图形式,但茶肆酒楼、装裱店、洗染坊细微处体现的则是江南水乡特有的生活情致,这当中包含艺术家的自身风格。
《清明上河图》仇英 长9.87米 高0.3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