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测试卷(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中测试卷(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期中测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汽油挥发 B.石蜡熔化 C.钢铁生锈 D.石油分馏
2.构建“生命共同体”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下列措施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   )
A.节水节电养成好习惯 B.修复矿场植被
C.严禁排放不达标卡车上路 D.工厂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读出液体的体积 B.液体的倾倒 C.加热液体 D.过滤
4.铬酸钙(CaCrO4)是一种常用的能源材料,经常作为电池的正极材料用于新能源汽车。已知在CaCrO4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   )
A.0价 B.+1价 C.+4价 D.+6价
5.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B.验证空气中含有氧气
C.验证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具有可燃性
D.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6.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元素分布图
B.原子模型结构
C.反应分类
D.空气组成模型
7.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叶中的单宁酸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单宁酸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3∶184
C.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有23个氧分子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46分)
8.(6分)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图1 图2
(1)稀土元素铕(Eu)是激光及原子能应用的重要材料。已知氯化铕的化学式为EuCl3(铕元素部分信息如图1所示)。
①铕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铕原子中的质子数是 。
②氯化铕中铕元素的化合价为 +3,相应价态下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该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图2表示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图。
①从宏观角度看,图中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填“氢原子”或“氧元素”)。
②从微观角度看,图中三种物质都是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9.(7分)某兴趣实践小组跟随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利用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系统检测2025年当地某日的空气质量,并记录了相关污染物的浓度。回答下列问题:
Ⅰ.空气质量检测
(1)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包括 (填字母)。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氦气
(2)空气质量指数(AQI)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 (填“好”或“差”)。
(3)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系统中有太阳能板,太阳能板工作时进行的能量转化是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
(4)空气中二氧化硫(SO2)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Ⅱ. 保护大气
(5)为改善空气质量,作为学生,请你提出一条保护空气的措施 。
(6)用天然气代替煤燃料,可减少空气污染,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CH4)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10.(8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问题进行如下探究。设计实验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② 。小华用图1中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 。写出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实验结束时,应先撤离C装置中的导管,再熄灭酒精灯,若不按此操作,将会出现的后果是 。
(2)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进入,是因为 ,验满方法是 。
(3)如图2,对用图1中C、D两种收集装置所收集氧气的纯度进行比较(其他条件都相同),观察到乙瓶内的蜡烛熄灭较早,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11.(7分)结合图像,从不同角度学习化学。
(1)建立模型
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若空气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计,如图1中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 (填字母序号)。A、B、C中表示的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A. B. C.
图1
(2)微观示意图
如图2表示某密闭容器中物质的变化过程。
A B C
图2
①变化Ⅰ中,保持不变的微粒是 ,其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反应。
②从微观角度分析,变化Ⅱ和变化Ⅲ的实质是 。写出一个生活中应用变化Ⅱ的实例: 。
12.(8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展开探究,请你参与。
【集体讨论】
(1)经讨论同学们认为,实验时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所以不能选择 (填字母)。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 。
A.蜡烛 B.红磷 C.硫粉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两套实验装置,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填字母)。为了确保实验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先 。
【分组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 mL)
组别 1 2 3 4 5 6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20 21 19 20 22 18
【交流总结】
(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发现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写出实验时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
【拓展延伸】实验小组同学将足量白磷放在集气瓶中,白磷能发生缓慢氧化从而消耗氧气,并用压强传感器测定瓶中压强的变化,根据压强的变化来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及数据采集如图C。(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与气体所占的体积成正比)
(4)在开始200 s内压强增大,增大的原因是 。
(5)用如图C所示数据计算,用这种方法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结果精确到0.1%)。
13.(10分)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探究1 水的组成】
图1
(1)如图1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 ,检验b中气体的方法是 。若a中产生了4 mL气体,则b中气体体积是 mL。
(2)电解水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
【探究2 水的净化】
化学兴趣小组收集了一瓶浑浊的运河河水,模拟自来水厂进行水的净化过程。其实验过程如图2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图2
(3)自来水厂常用明矾作混凝剂,明矾[KAl(SO4)m·12H2O]能作絮凝剂,是因为明矾溶于水后生成具有吸附作用的胶状物氢氧化铝,则m= ,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 。
(4)操作1中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玻璃棒。超滤膜原理相当于操作1,膜表面密布许多细小的微孔,只允许直径 (填“大于”或“小于”)膜表面微孔径的物质通过。
【拓展应用】某病毒的直径为0.08~0.12微米,带有病毒的飞沫直径一般为1~10微米。常用的三种口罩过滤孔径如下。三种口罩在防控病毒过程中最有效的是 (填字母序号)。
图3
 A.普通16层纱布口罩在100微米左右
 B.单层无纺布口罩在10微米左右
 C.N95专业口罩在0.1微米左右
(5)聚合氯化铁可处理污水中的悬浮物质和还原物质。某污水处理厂用聚合氯化铁处理污水的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中数据得出污水中投放聚合氯化铁(以Fe/mg·L-1计算)的最佳范围约为 mg·L-1。期中测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C )
A.汽油挥发 B.石蜡熔化 C.钢铁生锈 D.石油分馏
2.构建“生命共同体”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下列措施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 D )
A.节水节电养成好习惯 B.修复矿场植被
C.严禁排放不达标卡车上路 D.工厂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C )
A.读出液体的体积 B.液体的倾倒 C.加热液体 D.过滤
4.铬酸钙(CaCrO4)是一种常用的能源材料,经常作为电池的正极材料用于新能源汽车。已知在CaCrO4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 D )
A.0价 B.+1价 C.+4价 D.+6价
5.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C )
A.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B.验证空气中含有氧气
C.验证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具有可燃性
D.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6.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D )
A.地壳中元素分布图
B.原子模型结构
C.反应分类
D.空气组成模型
7.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叶中的单宁酸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单宁酸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3∶184
C.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有23个氧分子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46分)
8.(6分)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图1 图2
(1)稀土元素铕(Eu)是激光及原子能应用的重要材料。已知氯化铕的化学式为EuCl3(铕元素部分信息如图1所示)。
①铕元素属于 金属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铕原子中的质子数是 63 。
②氯化铕中铕元素的化合价为 +3,相应价态下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Eu2O3 ,该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52 。
(2)图2表示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图。
①从宏观角度看,图中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氧元素 (填“氢原子”或“氧元素”)。
②从微观角度看,图中三种物质都是由 分子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9.(7分)某兴趣实践小组跟随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利用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系统检测2025年当地某日的空气质量,并记录了相关污染物的浓度。回答下列问题:
Ⅰ.空气质量检测
(1)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包括 AC (填字母)。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氦气
(2)空气质量指数(AQI)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 差 (填“好”或“差”)。
(3)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系统中有太阳能板,太阳能板工作时进行的能量转化是将太阳能转化为 电 能。
(4)空气中二氧化硫(SO2)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酸雨 ,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4 。
Ⅱ. 保护大气
(5)为改善空气质量,作为学生,请你提出一条保护空气的措施 绿色出行(合理即可) 。
(6)用天然气代替煤燃料,可减少空气污染,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CH4)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CH4+O2CO2+H2O 。
10.(8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问题进行如下探究。设计实验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② 长颈漏斗 。小华用图1中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KMnO4K2MnO4+MnO2+O2) 。写出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堵住导管口,向长颈漏斗中注入水,一段时间后,水不能下流,在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实验结束时,应先撤离C装置中的导管,再熄灭酒精灯,若不按此操作,将会出现的后果是 水槽中的水倒吸进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
(2)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a (填“a”或“b”)端进入,是因为 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验满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置于b端,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
(3)如图2,对用图1中C、D两种收集装置所收集氧气的纯度进行比较(其他条件都相同),观察到乙瓶内的蜡烛熄灭较早,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排水集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 。
11.(7分)结合图像,从不同角度学习化学。
(1)建立模型
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若空气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计,如图1中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 B (填字母序号)。A、B、C中表示的是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A. B. C.
图1
(2)微观示意图
如图2表示某密闭容器中物质的变化过程。
A B C
图2
①变化Ⅰ中,保持不变的微粒是 碳原子和氧原子 ,其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或CO+O2CO2)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化合 反应。
②从微观角度分析,变化Ⅱ和变化Ⅲ的实质是 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写出一个生活中应用变化Ⅱ的实例: 压缩二氧化碳气体可得到固体干冰 。
12.(8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展开探究,请你参与。
【集体讨论】
(1)经讨论同学们认为,实验时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所以不能选择 AC (填字母)。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 足量 。
A.蜡烛 B.红磷 C.硫粉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两套实验装置,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B (填字母)。为了确保实验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先 检查装置气密性 。
【分组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 mL)
组别 1 2 3 4 5 6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20 21 19 20 22 18
【交流总结】
(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发现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写出实验时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或P+O2P2O5) 。
【拓展延伸】实验小组同学将足量白磷放在集气瓶中,白磷能发生缓慢氧化从而消耗氧气,并用压强传感器测定瓶中压强的变化,根据压强的变化来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及数据采集如图C。(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与气体所占的体积成正比)
(4)在开始200 s内压强增大,增大的原因是 反应放热,气体膨胀,压强增大 。
(5)用如图C所示数据计算,用这种方法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19.7% (结果精确到0.1%)。
13.(10分)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探究1 水的组成】
图1
(1)如图1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 氢气 ,检验b中气体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若a中产生了4 mL气体,则b中气体体积是 2 mL。
(2)电解水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验证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
【探究2 水的净化】
化学兴趣小组收集了一瓶浑浊的运河河水,模拟自来水厂进行水的净化过程。其实验过程如图2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图2
(3)自来水厂常用明矾作混凝剂,明矾[KAl(SO4)m·12H2O]能作絮凝剂,是因为明矾溶于水后生成具有吸附作用的胶状物氢氧化铝,则m= 2 ,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 Al(OH)3 。
(4)操作1中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漏斗 、玻璃棒。超滤膜原理相当于操作1,膜表面密布许多细小的微孔,只允许直径 小于 (填“大于”或“小于”)膜表面微孔径的物质通过。
【拓展应用】某病毒的直径为0.08~0.12微米,带有病毒的飞沫直径一般为1~10微米。常用的三种口罩过滤孔径如下。三种口罩在防控病毒过程中最有效的是 C (填字母序号)。
图3
 A.普通16层纱布口罩在100微米左右
 B.单层无纺布口罩在10微米左右
 C.N95专业口罩在0.1微米左右
(5)聚合氯化铁可处理污水中的悬浮物质和还原物质。某污水处理厂用聚合氯化铁处理污水的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中数据得出污水中投放聚合氯化铁(以Fe/mg·L-1计算)的最佳范围约为 18~20 mg·L-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error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