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粤教版美术鉴赏第四单元第十七课19世纪欧洲印象派、后印象派绘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美术粤教版美术鉴赏第四单元第十七课19世纪欧洲印象派、后印象派绘画

资源简介

(共67张PPT)
印象派和后印象派
粤教版《美术鉴赏(广东教育出版社2022年版)》
第四单元 第十七课 19世纪欧洲印象派、后印象派绘画
外国美术鉴赏
印象主义 --------------------------
一. 印象派 (莫奈、雷诺阿、德加)
二. 新印象派 (毕沙罗、修拉)
三. 后印象派 (凡高、高更、塞尚)
备注:着重讲莫奈、凡高,其它略带浏览。
印象主义 --------------------------
印象派,也叫印象主义,19世纪60-9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画派。当时因克劳德·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受到一位记者嘲讽而得名。
印象派对西方画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突破了此前学院派的保守思想,极大地冲击了占据西方画坛统治地位的官方艺术,从而为掀开西方现代绘画史新的一页。
印 象 派
莫奈、雷诺阿、德加

奥斯卡-克劳德·莫奈法国画家,被誉为“印象派领导者”,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广。
小时候的莫奈便显现出绘画天赋,喜欢用线条到处涂画。父亲想让他继承家业,而莫奈有自己的想法,母亲希望他能用仅有的一生做喜欢的事。
莫奈一生遗留 500件素描,2000多幅油画及2700封信件。
莫奈的人生经历和态度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创作。他坚信艺术来源于生活,因此将所见所感充分地融入画布之上。这种真实的情感表达,使得莫奈的作品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莫奈简介
1874年在巴黎有一批青年画家举办了一个名叫“无名画家展览会”的画展,这批青年画家为首的就是莫奈。当时有个保守的记者路易·勒鲁瓦,在文章中借用莫奈的作品《印象·日出》,讥讽这个画展的风格是“印象派”。最初,这些画家对“印象派”这个名称也未置可否,所以1876年他们举行第二次展览时,仍用原来的名称。直到1877年举行第三次画展时,他们就公开承认自己是“印象派”,并以此作为展览会的名称,直至1886年举行最后一次印象派画展(即第8次画展)。“印象派”这个名称就此沿用下来。
《日出·印象》法 莫奈
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印象派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反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陷入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印象派画家受到光学理论的启发,把所描绘的客观物象作为绘画研究的实验对象,探索它们在自然光线下真实的视觉感受和变化,寻求并运用色彩的冷暖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用看似随意的手法,准确、迅捷抓住对象的形态,把变幻不定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使瞬间的印象成为永恒的图像。
莫奈首创在户外光下写生创作,他认为一切色彩都是光的表现形式。景物由于光线的不断变化,色彩和气氛也随之变化,所以必须以直接、迅速的笔触及时捕捉变化的光线,才能描绘出眼前真实而鲜活的图像。
《打伞的女人》法 莫奈
----------莫奈作品----- --------- ---------
《睡莲》
《火鸡》
《国会大厦》
《罂粟田》
----------莫奈作品----- --------- ---------
《草垛》
《莫雷诺花园橄榄树》
----------莫奈作品----- --------- ---------
《岸边的帆船》
《清晨的昂蒂布》
----------莫奈作品----- --------- ---------
《花园里的女人们》
《阿让特伊莫奈花园里的卡美伊·莫奈和孩子》
----------莫奈作品----- --------- ---------
《阿让特伊花园里打伞的女子(卡美伊)》
《阿让特伊花园中休息》
----------莫奈作品----- --------- ---------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印象派画家,出生于法国。雷诺阿在创作上把传统画法与印象主义方法相结合,以鲜丽透明的色彩表现阳光与空气的颤动和明朗的气氛,独具风格。
雷诺阿也许是最受欢迎的一位,因为他所画的是漂亮的儿童、花朵、美丽的景色,特别是可爱的女人。这些都会立刻把人吸引住。雷诺阿把从他们那里所得到的赏心悦目的感觉直接地表达在画布上。
雷诺阿一生都坚持户外写生与创作,共留了6000多幅充满光与影的嬉戏的户外作品。
雷诺阿简介
----------雷诺阿作品----- --------- --------
《红磨坊街的露天舞会》
《艾琳·卡亨·安德维普小姐画像》
《夏庞蒂埃太太及子女像》
《船上的午宴》
----------雷诺阿作品----- --------- --------
《弹钢琴的女孩》
《包厢》
----------雷诺阿作品----- --------- --------
《菊花》
《静物:桃子和葡萄》
----------雷诺阿作品----- --------- --------
埃德加·德加,印象派重要画家,他出身于金融资本家的家庭,他的祖父是个画家,因此他从小就生长在一个非常关心艺术的家庭中。
他曾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受到安格尔的很大影响。德加富于创新的构图、细致的描绘和对动作的透彻表达使他成为19世纪晚期现代艺术的大师之一。
他最著名的绘画题材包括芭蕾舞演员和其他女性、以及赛马。他通常被认为是属于印象派,但他的有些作品更具古典、现实主义或者浪漫主义画派风格。
德加简介
《舞台上的舞女》
----------德加作品----- --------- ---------
《芭蕾舞蹈练习》
《苦艾酒》
《去外省赛马场》
----------德加作品----- --------- ---------
《马奈夫妇》
《芭蕾系列》
----------德加作品----- --------- ---------
---------理解与思考 ---- --------- --------
室内光与自然光有什么区别?在绘画中如何体现?
新 印 象 派 派
毕沙罗、修拉
新印象派又名点彩派

修拉简介
乔治·修拉,生于巴黎,印象主义画派画家,点彩派创始人。他的画作风格相当与众不同,修拉的画充满了细腻缤纷的小点,当你靠近看,每一个点都充满著理性的笔触,与梵高的狂野,还有塞尚的色块都大为不同。修拉擅长画都市中的风景画,也擅长将色彩理论套用到画作当中。
修拉受过完整的美术学院教育,曾师从安格尔的学生亨利·莱曼学习古典主义绘画,后来又研究过卢浮宫中的大师作品,对光学和色彩理论特别关注并为之做了大量的实验,也许正因为他太过致力于方法和理论研究,他一生所创作的作品不多。
---------- -- ---修拉作品------------------
《大碗岛上的星期日》
所谓新印象派实际上是印象派的一个分支。乔治·修拉作为后起者,独树一帜,是新印象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修拉根据色彩学原理来指导艺术实践,他认为在光的照耀下,一切物象的色彩都是分割的,要真实地表现这种分割的色彩,必须把不同的、纯色彩的点和块并列在一起,注重艺术形象静态的特性和体积感,建立画面的造型秩序。他这种画法被称为“点彩派”。
《沐浴者》
---------- -- ---修拉作品------------------
毕沙罗简介
卡米耶·毕沙罗,法国印象派大师,在印象派大师中,他是惟一参加了印象派所有8次展览的画家,可谓是坚定的印象派艺术大师。是印象派的先驱,他对印象派的意义超过莫奈,他品德高尚赢得所有人钦佩。在印象派画家心中,他是这个松散大家庭的家长,因此人们尊称他为印象派的摩西。
毕沙罗的父亲是法国犹太商人,指望子承父业,大毕沙罗11岁时被送往巴黎学习,17岁回家经商,但他倾心绘画,不得不在22岁时弃商从艺。
毕沙罗,于1903年巴黎去世。在他去世前一年,远在塔希提岛的高更写道:“他是我的老师。” 在他去世后三年,塞尚在自己的展出作品目录中恭敬地签上“保罗·塞尚,毕沙罗的学生”。
《乡村风景画》
《菜园和花树·蓬特瓦兹的春天》
-----------毕沙罗作品 ---- -----------------
《巴黎蒙马特大道》
-----------毕沙罗作品 ---- -----------------
《冬季早晨的蒙马特大道》
-----------毕沙罗作品 ---- -----------------
-----------理解与思考 ---- --------- ------
请你比较《巴黎蒙马特大道》和《冬日早晨的蒙马特大道》这两幅作品,体会色彩、光线、笔触带来的不同感受。
后 印 象 派 派
凡高、高更、塞尚

你了解凡高吗
-------------文森特·凡高---------------------------
你了解凡高的作品吗
-------------文森特·凡高---------------------------
------------凡高 简介-----------------------------
文森特·凡高 (1853~1890年)出生于荷兰一个新教牧师之家。
1890年7月29日凌晨1时30分,凡高停止了呼吸......他只有37岁。
1888年2月,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写生作画,长达一年之久。这是他艺术风格形成的最重要的时期。
1886年凡·高来到巴黎,结识了高更、毕沙罗、修拉和塞尚,
并参加印象主义画家们的集会。
1886年以前,他的作品还都处于探索的时期。
1880年以后,开始在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求学。
24岁之前,曾在海牙、伦敦、巴黎等地的古匹尔画店当店员。
---------------凡高 创作与生活---------------------
凡高现在被人们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
凡高的一生,生活清贫、简单。
凡高的本性善良。
----------------凡高 作品《向日葵》-----------------
-------------凡高 作品《星月夜》--------------------
《星月夜》是凡·高 躁动不安的思想情感的自然流露,其中也包含画家身受精神创伤后的某些非理性的思想。这种对主观世界理解的表达,与印象派描绘客观世界外表的光与色的美有着根本的区别。
----------------凡高 作品《自画像》-----------------
------------凡高 作品《夜晚露天咖啡座》---------------
有人说:凡高虽然在最后创造了很多有价值的作品,但是他死后才体现人生价值,多可怜呀,多不划算呀!对于这样的看法你有何想法?
-------------凡高 作品《艺术家的卧室 》---------------
-------------凡高 作品《盛开的杏花》---------------
1987年03月30日,“向日葵”卖了3990万美元;
1987年11月11日,“鸢尾花” 卖了5300万美元;
1990年05月15日,"加歇医生像" 卖了8250万美元。这是艺术品拍卖的最高价了!
1998年11月19日,凡高的一幅 没有胡子的自画像 以7150万美元卖出。
-------------凡高 作品拍卖与收藏--------------------
高更简介
保罗·高更,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与凡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代表作品有《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是什么 我们到哪里去 》《黄色的基督》《游魂》《敬神节》等。
保罗·高更生于法国巴黎,年轻时做过海员,后成为一名股票经纪人。1873年,高更开始学画,并在1883年成了一名职业画家,他曾连续4次参加印象主义画派的展览。
《两名塔希提妇女》
------------高更作品----- --------- -------
高更在原始民族中寻找单纯和率真的艺术,使用强烈鲜明的大色块,采用单线平涂的手法,形成了一种平面的、具有原始意味的艺术风格,赋予作品以象征意义。《两名塔希提妇女》表现出强烈的风土人情。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高更作品----- --------- -------
《柠檬捡拾器》
《静物水果》
------------高更作品----- --------- -------
塞尚简介
保罗·塞尚,法国著名画家,后期印象派的主将,从19世纪末便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作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西方现代画家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造型之父”或“现代绘画之父”。
他对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为“立体派”开启了思路;塞尚重视色彩视觉的真实性,其“客观地”观察自然色彩的独特性大大区别于以往的“理智地”或“主观地”观察自然色彩的画家。
莫奈称塞尚为“当代大师之一”。
凡·高说:不自觉地,塞尚的画就回到我的记忆中……
马蒂斯说:“如果塞尚是对的,我就是对的。”
毕加索说:“塞尚就好像是我们画家们的父亲!”
----------塞尚作品----- ----------- -------
塞尚认为事物内在的结构是绘画的核心,他常用简化、变形和几何化的方法来描绘对象,探索以一种永恒的不变的形式去表现自然。
塞尚的《苹果与橘子》里面找不到传统绘画的光影,也缺少空间透视。画面色彩单纯,白色的桌布与鲜艳的水果形成强烈的对比,反衬出色彩的冷暖关系。画家没有表现物体的质感,而是刻意塑造了每个物体的结构,使物体具有坚实的体积感。
《苹果和桔子》
《高脚果盘,玻璃杯和苹果》
《陶瓷和苹果》
----------------塞尚作品----- ----------- -
《有桃子和苹果的静物》
--------------塞尚作品----- ----------- ---
《窗帘,水壶和水果》
《静物苹果篮子》
------------塞尚作品----- ----------- -----
《玩牌者》
------------塞尚作品----- ----------- -----
《蒙塔涅圣维克多风景和高架桥》
--------------塞尚作品----- ----------- ---
《埃斯泰克的海湾》
--------------塞尚作品----- ----------- ---
《大松树和圣维克多山》
--------------塞尚作品------ ----------- --
《小丑与戏剧演员》
《塞尚夫人》
----------------塞尚作品----- ----------- -
-------------拓展与探究 -------------------
印象派绘画和欧洲传统写实绘画在创作思维和方法上有什么区别?
后印象派是印象派的继承吗?
后印象派对现代艺术有何影响?
“浮世”二字在日语中是“现世”之意,“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流行的以描绘江户(今东京)市井阶层生活为主的风俗画,表现的题材主要是歌舞伎演员、美人、风景等。它包括画家亲笔画和水印木版画两种形式,以线条简练、色彩鲜艳,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为特点。19世纪下半叶,浮世绘传入欧洲,引起文艺家的浓厚兴趣,尤其对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画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莫奈和凡·高 的作品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浮世绘 ----- --------- -------
---------理解与思考 ----- --------- --------
凡·高对浮世绘的热爱表现在他的油画作品中,他曾说:“我羡慕日本画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每一样事物都是那么清晰。他们的作品像呼吸一样单纯,他们以流畅的、简洁的笔触画人物。”
《龟户梅屋铺》
查阅相关资料,找一找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绘画作品里,受东方艺术影响的痕迹与原因。
-------------拓展与探究 -------------------
请你从绘画、题材、构图、空间、色彩等方面找出凡·高的《盛开的杏花》和歌川广重的《龟户梅屋铺》的区别和联系。
分组探究,各抒己见,发挥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注重学生个人主观感受。
《盛开的杏花》 《龟户梅屋铺》
绘画
题材
构图
空间
色彩
下课!!
再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