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粤教版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三课中国古代花鸟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美术粤教版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三课中国古代花鸟画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淡雅
中国古代
花鸟画
第二单元第三课
美术鉴赏
(广东教育出版社2022年版)
目录
中国画的题材

中国画的技法

中国花鸟画的概念

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淡雅
知识拓展


中国画的题材
讨论:这些画的表现题材有什么不同?
中国画的题材
人物画
花鸟画
山水画
中国画的题材
中国画的技法

结合两者的特点
用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描线和绘色都极其细腻,画起来费时(注重细节)
笔墨豪放简练、随性夸张,高度概括,一气呵成(注重意境)
中国画的技法
工笔
写意
兼工
代写
中国花鸟画的定义

讨论:哪几幅绘画作品属于花鸟画?
01
02
06
07
08
04
03
05
中国花鸟画的定义
花鸟画中的“花鸟”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不仅指花卉和禽鸟,还泛指各种动植物,包括蔬果、草虫、走兽、鳞介等。
中国花鸟画的定义
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思考:《洛神赋图》是什么题材的绘画作品?
人物背景 —— 魏晋南北朝
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中国人物画
《洛神赋图》(摹本)[东晋] 顾恺之
27.1cm ×572.8cm 中国画
这一时期的花鸟只是作为背景出现,花鸟画还不是一个独立的画科。
独立成科 —— 唐朝
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五牛图》[唐] 韩滉
20.8cm×139.8cm
中国画(纸本)故宫博物院
独立成科 —— 唐朝
构图:散点布局
设色:以线条勾勒形态,再以沉稳的赭石加墨进行渲染
技法:工笔
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纵峙而鸣
荆棵蹭痒
翘首摇尾
络首而立
回首舐舌
练习:欣赏《五牛图》中牛的姿态,完成练习。
独立成科 —— 唐朝
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讨论:《五牛图》中画家是怎样用不同线条表现不同部位的呢?
1、 、 表现牛脖子褶皱或光滑的皮肤质感;
2、 表现牛腹皮肤的光滑柔软和张力感;
3、 表现牛蹄的坚硬。
刚劲
笔的轻重
圆润柔和
线条的疏密对比
独立成科 —— 唐朝
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画家韩滉想通过这幅画表达什么?
独立成科 —— 唐朝
风格分派 —— 五代时期
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黄家富贵 徐熙野逸
黄筌是宫廷画家,在宫廷中常常见到一些非常珍贵的花草和禽鸟,他描绘的花鸟画风是一种富丽堂皇的感觉,非常受贵族阶层的喜欢,所以后人把他的画风称为“黄家富贵”。
黄家富贵
徐熙,因为他生活在民间,所以他看不到皇家动物园里才有的珍禽异兽,也看不到贵族花园里的奇花异草,他每天见到的都是路边的芦苇、林子里的山雀等,特别的接地气,有一种江湖的野趣,所以他的画风被人们称为“徐熙野逸”。
徐熙野逸
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写生珍禽图》[五代] 黄筌
41.5cm×70.8cm
中国画(绢本)故宫博物院
《雪竹图》[五代] 徐熙
151.1cm×99.2cm
中国画(绢本)上海博物馆
风格分派 —— 五代时期
思考:两幅作品的区别是什么?带给你什么感受?
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风格分派 —— 五代时期
昆虫、鸟类、龟类共24只,均匀分布。
内容
用笔
用色
左下角题“付子居宝习”:给自己的儿子黄居宝临摹练习用的范本。
背景
劲挺流畅、细腻严谨。
双钩填彩,设色艳丽。
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风格分派 —— 五代时期
用笔
用色
以竹石为中心,通过细腻的笔墨表现出雪花飘飞之景。
内容
注重“落墨”,不拘泥于精勾细描,而是信笔抒写。
不以晕染为工,只是略加色彩。
《雪竹图》[五代] 徐熙
151.1cm×99.2cm
中国画(绢本)上海博物馆
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风格分派 —— 五代时期
代表人物 黄筌 徐熙
风格流派 工笔 写意
历史身份 西蜀宫廷画家 南唐士大夫
作画内容 珍禽瑞鸟、奇花异石 汀花野竹、水鸟渊鱼
代表作品 《写生珍禽图》 《雪竹图》
绘画特色 重视写生; 笔致工细、双钩填彩; 画风富丽、设色鲜明。 追求花鸟的自然情趣;
重在用墨、兼勾带染;
略加色彩、清新雅致。
绘画技法 勾填法 没骨法
社会评价 黄家富贵 徐熙野逸
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风格分派 —— 五代时期
黄筌和徐熙,不同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怀及不同的笔墨技巧,使他们形成了面貌迥异的绘画风格。宋人曰“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中国美术史上首次出现以画家风格为分野的花鸟画派。
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写实高峰期 —— 宋代
赵佶(宋徽宗)是宋朝的亡国皇帝,创建了宋朝的画院——宣和画院,独创了瘦金体。
《芙蓉锦鸡图》[北宋]赵佶
81.5cm×53.6cm
中国画(绢本)故宫博物院
天下一人
你了解宋朝皇帝赵佶吗?
四个字的签名,哪四个字?
谁那么狂妄自大,说出这样的话?
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鸡在中国有“德禽”之称,《韩诗外传》载:“鸡有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者,信也”。
画面表现了哪些内容?
用了什么构图?
宋徽宗借锦鸡的5种自然天性颂扬儒家的5种伦理道德,表达宋徽宗对大臣等人们的一种企盼,希望大家都能够有仁德,借物寓意,书写情怀。
S型构图;
有何寓意?
秋劲拒霜盛,
峨冠锦羽鸡。
已知全五德,
安逸胜凫鹥。
描绘金秋景色的花鸟画作。图中芙蓉盛开,随风轻轻颤动,蝴蝶翩跹,相互追逐嬉戏,引得落在枝上的锦鸡回眸。
写实高峰期 —— 宋代
《芙蓉锦鸡图》[北宋]赵佶
81.5cm×53.6cm
中国画(绢本)故宫博物院
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文人画兴盛 —— 元代
《墨兰图》[元]郑思肖
25.7cm×42.4cm
中国画(纸本)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疏花简叶的无根幽兰,兰叶分向左右外展,两朵花蕾,一则盛开,一则含苞,全作诗书画印俱全。
内容
用笔
用色
横向展开,无背景,主体突出。
构图
中锋运笔,书法运笔,主体突出。
墨色运用恰到好处,浓淡干湿相映成趣。
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文人画兴盛 —— 元代
兰草无根无土,隐喻蒙元灭宋。
无根兰,象征家被夺走的人。
画家想通过这幅画表达什么?
以兰花坚贞不屈、谦逊高洁的品格来表达内心之感,无根代表对宋室江山的眷恋,抒发爱国情怀。
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文人画兴盛 —— 元代
元朝时期,花鸟画开始向文人画方向转型,强调画家的人文素养和情感表达,倡导“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艺术形式,画家开始注重画面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墨兰图》[元]郑思肖
25.7cm×42.4cm
中国画(纸本)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写意花鸟繁荣 —— 明代
葡萄在哪里?
同学们觉得这个葡萄美吗?
《水墨葡萄图》[明]徐渭
165.4cm×64.5cm
中国画(纸本)故宫博物院
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写意花鸟繁荣 —— 明代
从徐渭开始,中国画有了泼墨大写意的画法。
草书
泼墨
点墨
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
闲抛闲掷野藤中。
自己有才华、有抱负,但是却没有人能赏识。其实这些并不美丽的葡萄就是徐渭自己,这些干瘪的葡萄,非常苍劲有力,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被生活折磨之后爆发出来的这种抗争力。
徐渭将水墨葡萄与自己的身世感慨结合为一种饱经患难、抱负难酬的无可奈何的愤恨与抗争,尽情抒泄于笔墨之中,将水墨的表现力提升到新的高度。
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写意花鸟繁荣 —— 明代
中国版梵高
很多的人把徐渭比作中国版梵高,因为他们都经历过生活的苦难,都尝试过自杀,但是他们两个不同的地方在于徐渭在这种极致的苦难中,凭着自己坚强的毅力撑过来了。
他在一步一步救赎自己的这个过程中,在艺术作品中呈现出来的这种生命向上的抗争力,才是让我们千百年之后再看徐渭的作品,依然能够被他感动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这就是艺术作品里面的美感,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去读艺术作品的原因,因为作品的背后,是人的无穷的精神力量。
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个性化的巅峰 —— 清代
《荷花翠鸟图轴》[清]朱耷
182cm×98cm
中国画(纸本)上海博物馆
朱耷的签名,同学们看的出来是什么字吗?
他为什么要取这样的名字?
朱耷,去掉了牛、耳两个字,牛耳在古代代指权力,“执牛耳者”就是掌权者。
朱耷的背景:朱耷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明亡后削发为僧。他的亦僧亦道的生活,主要不在于宗教信仰,而是为了逃避清朝满洲贵族对明朝宗室的政治迫害,借以隐蔽和保存自己。
笑之
哭之
八大山人
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个性化的巅峰 —— 清代
思考:画中的水禽有什么特征?
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个性化的巅峰 —— 清代
“白眼向天”
朱耷特殊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状况决定了他绘画创作的倾向,他笔下的鸟鱼体貌怪诞,神情奇特,其内心深处的难言之痛,与愤懑抑郁,均借助笔墨曲折的抒发出来。





















风格分派































清代

个性化的巅峰
《洛神赋图》
《五牛图》
《写生珍禽图》
《雪竹图》
《芙蓉锦鸡图》
《墨兰图》
《水墨葡萄图》
《荷花翠鸟图轴》
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画花卉时,截取其中的一枝或数枝入画,是中国古代花鸟画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
折枝构图通过取舍来平衡画面,运用留白,结合诗、书、印营造宁静致远的意境,体现画家的审美意趣和形式追求。
知识拓展
《墨梅图》[元]王冕
31.9cm×50.9cm
中国画(纸本)故宫博物院
折枝构图
在探索中国古代花鸟画的浩瀚之旅即将告一段落之际,我们不禁为这千年传承的艺术瑰宝所深深震撼。
国画,以其独特的笔墨韵味、深远的意境表达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课堂小结
淡雅
谢谢
优秀文化的弘扬与创新是每一代人的使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