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粤教版美术鉴赏第四单元十三课《外国古代建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美术粤教版美术鉴赏第四单元十三课《外国古代建筑》

资源简介

(共77张PPT)
《美术鉴赏(广东教育出版社2022年版)》
第四单元十三课《外国古代建筑》
外国古代建筑
__________
01
导入
02
古埃及建筑
03
古希腊建筑
04
古罗马建筑
05
中世纪欧洲建筑
06
古代美洲建筑
07
古代佛教和婆罗门建筑
08
伊斯兰教建筑
09
理解与思考
Catalogue
目录
导入
01
希腊有帕提侬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大角斗场,法国有巴黎圣母院…这些名胜古迹大概都是同学们想去的地方。它们历经沧桑,在灿烂的文明星河中相映生辉,很多古建筑及古建筑群早已成为人类文明发展阶段的标志。在本课中,同学们将领略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古代经典建筑。
思考:
这些丰富多彩的建筑是如何展示其民族审美特征的
古埃及建筑
02
__________
古埃及地处尼罗河谷,每年受尼罗河泛滥的滋养,农耕文明发达,数千年未受到外界的侵扰,其自然秩序和社会秩序稳定,这种稳定在建筑艺术中体现为空间的静态和永恒感,如正方形、三角形一些稳固的几何形体经常被用在建筑设计中。
卡纳克阿蒙神庙的石柱如森林般密集排列,震撼人心。光线透过高窗落在巨大的柱子上,光影斑驳,给人神秘、幽深的压抑感。

卡纳克阿蒙神庙的石柱
古埃及建筑
古埃及建筑 欣赏
吉萨金字塔
吉萨金字塔群是古埃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吉萨地区。
著名的吉萨金字塔是个底边广阔、体积宏大的方锥体,力学上最为稳固,让人觉得“不可动摇”。
这三座金字塔分别是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孟卡拉金字塔,它们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的三位法老胡夫、哈夫拉和孟卡拉的陵墓。
吉萨金字塔群不仅是古埃及金字塔建筑的巅峰之作,也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古埃及建筑 欣赏
吉萨的三座金字塔中,胡夫金字塔是目前已发现的古埃及金字塔中最高的一座。塔身用淡黄色的石灰石砌成,外面贴一层磨光的白色石灰石,它不仅因为规模巨大而得名,更是由于高超的建筑技巧而令人惊叹。
胡夫金字塔
孟考尔金字塔
位于开罗附近,与胡夫金字塔和卡夫拉金字塔并称为吉萨三大金字塔。这座金字塔是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孟卡拉的陵墓。
是公元前2000年左右为门卡乌拉国王建造的陵墓,是埃及已知的唯一一座用花岗岩石块建造外壳的金字塔。
古埃及建筑 欣赏
孟卡拉国王和王后雕像(约公元前2500年)
1
建筑风格:古埃及建筑以金字塔、神庙、宫殿等为代表,以其独特的方形、三角形和梯形结构著称。
3
象征意义:古埃及建筑多用于宗教仪式,如金字塔象征太阳神的力量,神庙则是神明居住之地。
4
建筑材料:主要使用石灰石、花岗岩等天然石材,坚固耐用,历经千年仍屹立不倒。
2
艺术成就:古埃及建筑融合了数学、天文学和雕塑艺术,展现了高度的技术和审美水平。
古埃及建筑 小结
古希腊建筑
03
古希腊建筑
03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同时也是西欧建筑的宝库。
希腊的纪念性建筑在公元前8世纪大致形成,公元前5世纪已趋成熟。
古希腊建筑的特点集中体现于列柱围廊式的神庙,建筑和柱式的比例与规范都是以人体美与数的和谐为尺度,表现了人作为万物之灵的自豪与高贵。这些和谐、典雅、崇高的风格特点集中体现了古希腊建筑的最高成就,奠定了西方古典建筑体系的基础。
雅典卫城女像柱
古希腊建筑 - 雅典卫城
03
雅典卫城是希腊最杰出的古建筑群,也是雅典古城的军事、政治和宗教的中心,位于雅典市中心的卫城山丘上,是象征雅典城邦强盛的标志。
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以其完美的比例和和谐的构图著称。它采用古希腊神庙中典型的长方形平面的列柱围廊式结构,由柱廊支撑三角形的山墙,中楣上有浮雕装饰。整座神庙的造型建立在严格的比例关系上,体现了以追求和谐、崇高为目的的形式美。
雅典卫城
古希腊建筑 - 帕特农神庙
03
帕提依神庙是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它采用古希腊神庙中典型的长方形平面的列柱国廊式结构、由柱廊支撑三角形的山墙,中楣上有浮雕装饰。整座种店的造型建立在严格的比例关系上,体现了以追求和谐、崇高为目的的形式美。
古希腊建筑 -帕特农神庙中的数学关系
03
帕提依神庙在很多方面都符合x=2y+1的数学式。例如,神庙长边的立柱为17根,短边立柱为8根:17=(2x8)+1。立柱底部的直径与立杜间距的比例为9:4,同样也是9=(2x4)+1。比例的控制让建筑在视觉上更具整体性。
理解与思考:
同学们看出这三种柱式的差别么?
请从主子的凹槽密度、柱头、柱础等方面说出示意图中古希腊三种柱式的区别。
柯林斯柱式
爱奥尼克柱式
多立克柱式
知识窗——柱式:
西方古典建筑学中柱式共有五种,即多利克柱式、爱奥尼亚柱式、科林斯杜式、塔司干柱式和复合柱式,其中前两种是最基本的柱式。
雅典卫城山门中多立克柱子
雅典卫城中伊瑞克先神庙的爱奥尼柱式
古希腊宙斯神庙中的科林斯柱式
01
对古罗马建筑的影响
如罗马的万神殿就是模仿古希腊神庙而建。
02
对中世纪建筑的影响
古希腊建筑的比例和美学理念对中世纪哥特式建筑也产生了影响。
03
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古希腊建筑的遗产在现代建筑中仍然可以看到,如现代主义建筑的简洁线条。
古希腊建筑的影响
古罗马建筑
04
古罗马建筑
03
古罗马美术的主要成就是建筑,公元1- 3世纪为古罗马建筑的极盛时期。古罗马建筑继承古希腊的柱式系统,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其中以体现国家强大及歌颂统治者的大型公共建筑占主要地位,既满足贵族生活需要,又为城市自由民提供公共活动的场所。
古罗马建筑类型多样,形制成熟,依靠高技术水平的拱券结构获得宽阔的内部空间,满足各种复杂的功能要求。
万神殿、大角斗场和凯旋门均是代表作。
欣赏:罗马万神殿
建筑历史:万神殿是古罗马时期最重要的宗教建筑之一,供奉着罗马神话中的众神。
建筑特色:万神殿的圆顶直径达43米,是古罗马最大的圆顶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建筑影响:万神殿对后世的宗教建筑和世俗建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1.
帝国辉煌的见证
罗马万神殿内景
罗马斗兽场
建筑规模: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最大的圆形剧场,可容纳约5万名观众。
建筑功能:斗兽场是古罗马角斗士表演和动物角斗的场所,是帝国力量的象征。
建筑技术:斗兽场采用了拱门和圆顶技术,展现了古罗马的辉煌建筑技艺。
02.
帝国辉煌的见证
罗马凯旋门
03.
帝国辉煌的见证
历史背景:凯旋门是古罗马统治者为纪念战争胜利、宣扬功绩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对于振奋民心、提高士气都有很大意义。
建筑风格:凯旋门用了方形、圆形还有弧形的结构,并巧妙地融合到一起,形成了很独特的建筑风格,是罗马建筑艺术的杰作。
象征意义:凯旋门代表胜利与荣耀。
艺术价值:罗马凯旋门在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浮雕不仅记录了提图斯的胜利,更成为了罗马官方历史上第一次在浮雕中同时出现神和凡人形象的范例。
中世纪欧洲建筑
05
古罗马分裂后,东罗马改名拜占庭帝国。
俄罗斯建筑 受拜占庭建筑风格影响但又具有鲜明的俄罗斯建筑风格的代表性建筑。
拜占庭建筑 主要继承古罗马风格,沿用古罗马的穹顶结构。同时,它也吸取了两河流域等古代东方国家的文化传统和艺术成就,从而在古罗马建筑遗产和丰富的古代东方文化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并对中世纪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建筑产生影响。
中世纪欧洲建筑
建筑风格:拜占庭建筑以其独特的圆顶结构和彩色马赛克装饰著称。
历史背景:起源于罗马帝国东部的拜占庭,是拜占庭帝国时期的建筑,以基督教为背景,具有鲜明的宗教色彩。对后世建筑风格影响深远。
艺术价值:拜占庭建筑融合了东西方艺术元素,是中世纪艺术的瑰宝。
圣索菲亚大教堂 (532-537年)(土耳其 伊斯坦布尔)
拜占庭建筑
中世纪欧洲建筑
圣索菲亚大教堂
建筑风格:俄罗斯建筑风格多样,包括古典、现代和宗教等多种风格。
01
著名建筑:如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和克里姆林宫等,展示俄罗斯丰富的建筑文化。
02
历史影响:俄罗斯建筑受到拜占庭、巴洛克和俄罗斯民间艺术等多种影响。
03
克里姆林宫
克里姆林宫位于莫斯科心脏地带,曾是俄罗斯历代君主的宫殿、莫斯科最古老的建筑群。克里姆林宫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誉。
俄罗斯建筑
中世纪欧洲建筑
华西里·伯拉仁内大教堂
(又名瓦西里升天教堂)
俄罗斯东正教堂,显示了16世纪俄罗斯民间建筑艺术风格。
八个塔楼的正门均朝向中心教堂内的回廊,因此从任何一个门进去都可遍览教堂内全貌。
教堂外部:整个教堂由九座塔楼巧妙地组合为一体,教堂中央的塔高65米,共有九个彩色洋葱头状的教堂顶。
华西里·伯拉仁内大教堂
(1555-1561年)俄罗斯 莫斯科
俄罗斯建筑
中世纪欧洲建筑
发展历史
哥特式建筑起源于12世纪法国。以尖拱、飞扶壁和彩色玻璃窗为特征,阳光透过玻璃窗,使教堂内部产生了一种神秘庄严的氛围。
艺术风格
哥特式建筑强调垂直线条和光线,追求天空的无限延伸,代表艺术风格之一。
建筑特点
哥特式建筑有高耸入云的外部特征,结构上采用骨架券和交叉拱顶,使得建筑更加坚固和轻巧。
哥特式建筑
巴黎圣母院是世界上第一座完全意义上的哥特式教堂,建筑本体的雕刻艺术和绘画艺术及堂内珍藏的大量艺术珍品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法国巴黎的象征,世界主流宗教基督教圣地。
哥特式建筑
巴黎圣母院(法国)
教堂形制为拉丁十字形,两塔为科隆大教堂主门,打造极为高耸的视觉空间。教堂内部裸露着近于框架的结构,支柱由垂直线条统率。
科隆大教堂(德国)
科隆大教堂钟堂
科隆大教堂平面图
哥特式建筑结构的支撑系统和彩色玻璃窗的出现有关联吗
光线对中世纪的教堂有什么意义
讨论
理解与思考
理解与思考
在那个时期,宗教成为了人们唯一的信仰和依靠,而教堂则成为了人们心灵的寄托教徒们将圣经的故事印在窗户上,用虔诚的心意让本就肃静的教堂更显威严与庄重。
作为基督教的主要建筑形式,哥特式教堂承载着传播宗教教义以及感化教徒大众等重要的精神方面的意义。
在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理论中,人与上帝之间的交流是一个核心的命题。哥特式教堂向上飞腾的建筑结构,与从玻璃窗洒下的光芒正好形成了对这种神圣体验的最好注脚。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充满激情地写道:“从彩绘玻璃中投入的光线变成血红的颜色,变成紫英石与黄玉的华彩,成为一团珠光宝气的神秘的火焰,奇异的照明,好像开向天国的窗户。”
古代美洲建筑
06
16世纪欧洲殖民者人侵以前,中美洲和南美洲西岸的一些土著人处于从原始公社向奴隶制过渡的时期。但在此以前,他们已经创造了现在日益为人们所重视的“玛雅文化”和“印加文化“。其中,古代美洲的建筑中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墨西哥特奥蒂瓦坎古城的太阳金字塔和秘鲁库斯科城的马丘比丘尤其引人注目。
古代美洲建筑
古美洲的金字塔与古埃及的金字塔在性质和造型上并不完全相同。
首先,古埃及的金字塔是国王的陵墓,而古美洲的金字塔不全是帝王的陵墓,而往往是一种祭坛或神庙。
其次,古埃及金字塔是尖顶,而玛雅人的金字塔都是平顶或有平台四五层至十几层不等,它们层层叠起,向上逐渐缩小,最高可达70米。
塔的东西两侧或四周为陡峭的石阶,拾级而上可登塔顶。
在宽阔的塔顶上,还建有神庙,供祭祀天神之用。
古代美洲建筑
太阳金字塔
墨西哥 特奥蒂瓦坎古城
马丘比丘古城 (古美洲时期 秘鲁库斯科城)
在险峻、高海拔的山巅上,建造这样一个庞大的城堡,充分显示了印加人高超的建筑技术。
古代美洲建筑
古代佛教和婆罗门建筑
07
在世界三大宗教中,佛教最早产生。它兴起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公元前3世纪开始向世界各地传播,逐渐成为我国和东南亚各国的主要宗教之一此外,婆罗门教和从婆罗门教演变的印度教在印度和东南亚国家所建的宗教建筑成就突出、影响较大。其中,印度桑奇大塔、缅甸仰光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和柬埔寨的吴哥窟均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佛教建筑特点
注重修行与冥想,空间布局对称,装饰简洁,常以莲花、法轮等元素象征佛教教义。
建筑影响
对后世建筑风格有深远影响,成为东方建筑文化的象征。
婆罗门建筑风格
以印度教信仰为核心,建筑形式多样,常采用复杂的雕刻和装饰,色彩丰富。
介绍
古代佛教和婆罗门建筑
印度桑奇大塔
(公元前250年)
高约1650cm
桑奇大塔的造型构思比较原始,以半球体象征宇宙,它概括了当时人们可能观察到的天体形象的基本特征,单纯、浑朴、完整、统一。
仰光大金塔
大金塔在夜空的灯光下,显得金碧辉煌。
缅甸仰光
(公元前588年)
高11200cm
婆罗浮屠
印度尼西亚的(842年)
婆罗浮屠塔使用规则的方形、圆形等完整的图形,来表现秩序井然的理想世界。
吴哥窟
(12-14 世纪 柬埔寨)
吴哥窟建筑群规模宏大,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筑,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字。吴哥窟的主体建筑金刚宝座塔,塔身与塔顶都布满了莲花蓓蕾形的雕饰,每5个成簇,有如春笋之竞发。金刚宝座塔的形制富有独创性,两层宽大的平台形成的水平线,承托着高耸的金刚宝座塔,使这一纪念性建筑显得崇高而又稳重。
吴哥窟局部
伊斯兰教建筑
08
伊斯兰教建筑
建筑风格 融合伊斯兰艺术与波斯建筑风格,大穹顶气势恢宏,建筑华丽且和谐。
历史背景 建于16世纪,曾是波斯帝国宗教和政治中心。
装饰艺术 寺内装饰以精美的瓷砖和彩色玻璃窗著称,展现了伊斯兰艺术的细腻与精致。
几何图案 清真寺大量使用几何图案,反映了伊斯兰艺术对数学和几何学的重视。
伊斯兰教建筑以其独特的几何图案和尖塔风格著称,展现了丰富的装饰艺术。
庭院设计 寺内设有美丽的庭院,其中花园和喷泉为信徒提供了宁静的祈祷环境。
伊斯兰教建筑
在伊斯兰教流行的地区,都可以看到一些具有伊斯兰风格的建筑。
伊斯兰教建筑一般都有个大的封闭院子,院子中央有一个供穆斯林们沐浴净身的水池或喷泉。
建筑的四角有一至三个,甚至是六个“宣礼塔”,作为宣礼员登高召唤教徒礼拜之用。屋顶的正中有一个或几个很像洋葱头的圆顶。立面较简洁,墙面多半是沉重的实体,门和廊多由各种形式的拱券组成。
墙面上由几何图案和阿拉伯文字装饰。
伊斯兰教建筑
伊斯法罕聚礼清真寺(771年)
伊朗 伊斯法罕
伊斯法罕聚礼清真寺是古代清真寺建筑中极为华丽的一座。其主体采用圆顶拱架结构,两旁有两个供宣礼员登高召唤教徒做礼拜的尖塔。清真寺的立面布满精美纹样的琉璃镶嵌,拱顶和宣礼塔上装饰着土耳其蓝瓷砖,镶嵌出精美的图案。由于中亚和伊朗高原自然景色比较荒芜枯燥,因此居民喜欢浓烈的色彩,依当地风俗,蓝色代表天空和光明,故在清真寺建筑装饰中喜欢使用大面积的蓝色装饰。
伊斯法罕聚礼清真寺
建筑特色
泰姬陵被设计成一座美丽的花园。主体建筑是用白色大理石砌成的圆顶寝宫,倒映在清澈的池水之中,犹如一朵雪白的荷花。
历史意义
泰姬陵是莫卧儿帝国皇帝沙贾汗为其爱妃建造的陵墓,是印度最著名的建筑之一。象征爱情与忠诚,是世界著名建筑之一。
泰姬陵
泰姬陵内部
理解与思考
09
为什么中外古代建筑存在明显的差异 通过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关注,是否加深了你对文明古国的了解
理解与思考
谈谈你的看法
拓展与研究
项目 中国古代建筑 外国古代建筑(西方)
材质结构
空间布局
艺术价值
审美观念
请从以下几方面来比较中外古代建筑的差异,并探寻形成差异的原因。
拓展与研究
项目 中国古代建筑 外国古代建筑( 西方)
材质结构 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大屋顶为主要特征,注重屋顶的曲线和层次的叠加,以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西方建筑是用泥土,砖,瓦,石材,木材等建筑材料,以砖石结构为主。这些材料赋予了建筑物稳固的结构和永恒的美感,适合用于建造大型建筑和雕刻艺术品。
空间布局 中国建筑强调的是人伦、秩序和和谐,注重整体效果和美感,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注重院落空间布局,呈现出一种对称、均衡的美学特征。讲究对称、风水、规格。 西方建筑强调建筑的立体感和雕塑感。注重立体构成和空间层次的变化,从古典的拱形、柱式和精细的装饰等形式,营造出与众不同的空间体验与氛围。具有神化性和宗教性。
艺术价值 中国传统建筑强调与自然的融合,追求“顺势而为”,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注重建筑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古希腊建筑的特点集中体现于列柱围廊式的神庙,建筑和柱式的比例与规范都是以人体美与数的和谐为尺度,表现了人作为万物之灵的自豪与高贵。
审美观念 中国建筑的风格以传统建筑为主,注重的是整体结构和布局的和谐统一。中国传统建筑多采用对称布局,注重轴线和空间序列的安排,追求的是一种庄重、典雅的美感。 从古希腊的柱式建筑到罗马的教堂建筑,再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宫殿和园林,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西方建筑多采用开放式布局,注重的是个体建筑的独立性和开放性,追求的是一种动态和开放的美感。
请从以下几方面来比较中外古代建筑的差异,并探寻形成差异的原因。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