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同步达标检测卷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含解析)-26版高中同步达标检测卷人教思想政治必修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同步达标检测卷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含解析)-26版高中同步达标检测卷人教思想政治必修4

资源简介

(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姓名 班级 考号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气候会影响树木年轮的形成与宽窄变化。因此,树木年轮记录可以作为替代气象资料,帮助科学家追溯过去的气候变化,还可以为气候模型提供量化、精确的背景参数,帮助科学家更可靠地模拟未来的气候变化。这表明(  )
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不同阶段
②实验可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③科学家可以认识气候变化规律
④准确认识规律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古道入秋漫黍稷,远坡乘晚下牛羊”,学界对黍稷起源于何处一直存在争论。近年来,中国科学家在实验中对全球516份黍稷核心种质资源群体结构进行解析,构建了首个黍稷高质量泛基因组和遗传变异图谱,首次从分子层面证明黍稷单独起源于中国。但科学家目前对黍稷品种资源的起源、群体遗传结构、基因组变异等基础问题尚不清晰,无法以此为基础开展育种工作。这表明(  )
①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
②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自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以来,中国航天事业逐步崭露头角,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潜力。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九号,每一次问题的解决都带来了质的飞跃,每一次的飞跃都代表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进步与成长。这些重大成就的取得,不仅彰显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强大实力和雄厚技术储备,也展示了中国航天人不断攀登科技高峰的勇气和决心。这说明(  )
①实践是人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
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和能动性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④科学实验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4.
观察漫画《铅笔与人生》(原作者:老纪)。从哲学角度看,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没有人能一直正确”表明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②“没有人能一直正确”是因为价值判断具有主体差异性
③“铅笔的另一头是橡皮”启示我们要正视错误、改正错误
④“长大后就不允许用铅笔了”是基于人生挫折因长大而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中国某研究团队通过扫描电镜、离子探针等方法从嫦娥五号月壤中筛选出3颗火山玻璃珠,并进一步通过铀-铅同位素体系测量进行精准定年,发现这3颗火山玻璃珠形成于距今1.2(±0.15)亿年前。这表明,大约1.2亿年前,月球上还存在火山活动。这一年轻火山作用的确认,将月球的火山活动时间又在嫦娥五号玄武岩年龄的基础上延长了近19亿年,远远超出了以往的经验推断,这对以往的月球热演化模式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这表明(  )
①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发展是辩证否定的螺旋上升过程
②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对同一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会因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④真理具有不确定性,会因条件和范围的改变而变化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为了满足多样化养老保险的需求,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自2024年12月15日起,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均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参加人可以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等全国统一线上服务入口或者符合规定的商业银行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这说明了(  )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遵循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C.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D.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7.20世纪80年代,自行车是我国居民出行最常见的代步工具。近年来,随着绿色低碳出行观念的普及,多地出现骑行热,凭借健身、时尚、科技等新元素,沉寂多年的自行车再次引发民众的消费热潮。这一现象说明(  )
①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②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选择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决定生活面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为了适应当前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发展对数据治理的要求,2023年10月25日,国家数据局正式挂牌。它的主要任务包括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国家数据局的成立(  )
①调整了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
②变革了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③进一步让数据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
④能够推动数字化转型,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2024年,我国的就业压力依然存在,部分群体、行业就业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就业状况与人们对工作收入、社会保障、稳定发展等方面的期待仍有一定差距。为此,要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健全就业促进机制,统筹运用税费减免、社保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帮助经营主体减负稳岗扩就业。稳就业、促就业是一项系统性工作,要推动教育等其他经济社会政策联动,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对就业的带动力。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改革完善税收、贷款等国家宏观政策,使上层建筑更好适应经济基础
②分析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实现各项经济社会政策的集成效应
③使扩大就业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推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转化
④突出就业优先导向,优化就业结构,发挥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既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概括,也是实践要求。这说明(  )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③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④价值判断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形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佛山“西甲”这项民间足球赛以企业职工为主体,历经22年的培育,实现了从地域性足球赛事到粤港澳大湾区群众性足球盛事、全国性体育盛事的华丽变身,推动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增长。这说明(  )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可以相互转化
②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有效性活动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
④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废弃的香菇菌棒可以变身烧烤无烟炭,你相信吗 海北藏族自治州某村合作社在当地“土专家”的指导下,克服重重困难,终于稳定出炭,一时间成为当地集体经济的一匹“黑马”。废弃菌棒点“棒”成金表明(  )
①同一客体与同一主体的价值关系是固定的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促进事物价值的转换与创造
③观念创新为事物价值的转换与创造提供根本途径
④事物价值的变化取决于事物的属性及主体的需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
漫画的哲学寓意是(  )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矛盾着的双方是没有差别的
③正确价值观念对人生道路有促进作用
④事物要先经历曲折然后才能获得前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从丁烷水火箭到掌心点火,从“翻滚过山车”到“过路涵洞”……某物理老师自制实验器材,将抽象的物理知识融入有趣的实验和小游戏中,用心浇灌学生的智慧之花,在广受学生爱戴的同时也被网友纷纷点赞。从中可以感受到(  )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人生价值的实现建立在社会认可的基础上
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在其背后是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如果没有正确的核心价值观的指引,就会迷失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昭示着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方向。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取向是否正确主要看他的社会贡献
②要在正确价值判断基础上作出正确价值选择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确定了价值坐标
④人的自我价值要满足和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2024年8月20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接见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习近平强调,赛场上,大家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观众,保持良好的赛风赛纪和文明礼仪,在竞技上、道德上、风格上都拿到了金牌。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竞技上的金牌说明能力卓越的人,就能创造出卓越的人生
②道德上的金牌说明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
③风格上的金牌说明实现人生的价值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④在竞技、道德和风格上都拿金牌说明在奉献中追求自我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故宫、泰山、西湖、八达岭长城、颐和园、寒山寺、黄山、圆明园、天安门广场……“跟着课本去打卡”的文化深度体验游,成为暑期旅游消费的一大亮点,受到广大家长、学生的青睐。
语文课本中出现的名胜古迹,让很多孩子心向往之。“读游相融”不仅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还能让孩子们真正看到“课本里形容不出的美丽”,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浓烈情怀;同时,还拓展了学习的深度,提高了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能力,真正实现“知行合一”。孩子们在见证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之后,纷纷写出了一篇篇饱含真情实感的作文。
“跟着课本去打卡”文化深度体验游为什么能够受到家长、学生的青睐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10分)
18.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于2023年9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次就无障碍环境建设制定专门性法律。这部法律为新时代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2012年《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颁布实施后快速发展,为包括残疾人、老年人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参与融入社会生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权保障的成就。但总的来看,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整体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尚不匹配,需要制定一部专门法律,对无障碍环境建设进行集中规范。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法。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如何落地 有关部门表示,目前已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1 735家主流常用网站和手机APP完成升级改造。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深入一线开展专项调研,进一步摸清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不同生活背景的残疾人和老年人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指导相关单位采取有针对性的改造升级措施。
(1)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我国出台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依据。(9分)
(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如何取得更大成就。(9分)
19.领航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中国奇迹。某校高二(1)班同学们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项目式学习,搜集到以下资料:
  资料卡一 1952年,河北西铺村一个叫王国藩的农民把村里最穷的23户农民联合起来,办起了一个初级社,人们称他们是“三条驴腿”的“穷棒子社”。这个初级合作社第二年就发展到了83户,粮食亩产量从120多斤增长到了300多斤。1956年,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资料卡二 1978年冬夜,小岗村的18户村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托孤求生、立誓为盟,在一张薄纸片上按下18枚鲜红手印,率先实行“分田到户”,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次年,小岗村迎来大丰收,粮食总产量达13.3万斤,结束了20余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   资料卡三 1980年,广西合寨村村民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我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同时制定了村规民约。从合寨村开始萌芽的村民自治制度,如选举方法、村民议事制度、村务公开、年终报告制度等,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当中的重要内容。 资料卡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全国累计选派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脱贫一线。2021年我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观的知识,解读创造中国奇迹的密码。(11分)
20.2024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迎来了建院75周年的重要里程碑。这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便始终伴随国家发展而前行的科技“国家队”,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中国科学院秉承着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科教兴国的理想,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科学人才,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在许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中,中国科学院积极承担起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主力军角色,致力于在高新技术竞争中抢占制高点。
中国科学院重新开放的“两弹一星”纪念馆,不仅是对科技历史的回顾,更是对科学精神的传承与发扬。科学家精神要求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许多青年人通过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不断激励自己,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而这种精神,恰恰是推动科研人员不断奋进、追求卓越的动力源泉。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阐述你对“科学家精神恰恰是推动科研人员不断奋进、追求卓越的动力源泉”的理解。(9分)
(2)若你所在班级要组织召开以“宣传科学家精神进校园”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为此写两条宣传标语。(4分)
答案全解全析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C 2.D 3.C 4.B 5.B 6.C 7.C 8.B
9.C 10.A 11.D 12.D 13.B 14.D 15.C 16.C
1.C 观察树木的年轮,这是感性认识;科学家通过树木年轮记录追溯过去的气候变化,更可靠地模拟未来的气候变化,这是理性认识。这表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不同阶段,①正确。科学实验是一种实践形式,它可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但材料未体现,②排除。科学家通过树木年轮记录更可靠地模拟未来的气候变化,说明科学家可以认识气候变化规律,③正确。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活动,④错误。
2.D 材料强调的是认识的无限性,而不是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①排除;但科学家目前对黍稷品种资源的起源、群体遗传结构、基因组变异等基础问题尚不清晰,无法以此为基础开展育种工作,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②正确;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③错误;中国科学家在对全球516份黍稷核心种质资源群体结构进行解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首个黍稷高质量泛基因组和遗传变异图谱,首次从分子层面证明黍稷单独起源于中国,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正确。
3.C 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而不是改造整个世界(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①错误;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九号,每一次问题的解决都带来了质的飞跃,每一次的飞跃都代表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进步与成长,这表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和能动性,②③符合题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科学实验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④错误。
4.B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错误是难免的,没有人能一直正确,同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也不可能不犯错,我们不能回避错误,要正视错误,勇于改正错误,①③符合题意。“没有人能一直正确”不强调多个主体,也就不体现价值判断具有主体差异性,②排除。人生挫折不会因长大而减少,④错误。
5.B 这表明,大约1.2亿年前,月球上还存在火山活动……这对以往的月球热演化模式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这表明真理是具体的,对同一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会因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也体现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发展是辩证否定的螺旋上升过程,①③正确。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错误。真理是客观的,在同一条件下,对于同一确定对象,真理只有一个,“真理具有不确定性”说法错误,④排除。
6.C 这一制度颁布实施是为了满足多样化养老保险的需求,体现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A排除;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属于收入与分配制度的调整,说明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B排除;为了满足多样化养老保险的需求,我国宣布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体现出改革推动社会发展,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D排除。
7.C 材料没有体现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①排除;近年来,随着绿色低碳出行观念的普及,多地出现骑行热,凭借健身、时尚、科技等新元素,沉寂多年的自行车再次引发民众的消费热潮,这说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也说明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选择性,②③正确;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属于主观范畴,不能决定客观的生活面貌,④错误。
8.B 为了适应当前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发展对数据治理的要求,国家数据局正式挂牌,这是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表现,能够推动数字化转型,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①④符合题意。国家数据局的成立属于变革上层建筑,而不是变革生产关系,②错误。题干不涉及让数据要素参与收入分配,且数据要素参与分配重在提高效率,可能扩大收入差距,③排除。
9.C 税收、贷款的本质是产品如何分配,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改革完善税收、贷款等国家宏观政策是在调整生产关系,①排除。稳就业、促就业是一项系统性工作,要推动教育等其他经济社会政策联动,这表明我们要分析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从而实现各项经济社会政策的集成效应,②符合题意。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二者不能相互转化,③错误。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要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这表明要发挥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④符合题意。
10.A 我们党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正确。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体现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②正确。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③错误。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④错误。
11.D 佛山“西甲”足球赛从地方走向全国,不涉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①排除;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但这种活动不一定是有效的,②错误;佛山“西甲”这项民间足球赛以企业职工为主体,说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③正确;佛山“西甲”历经22年发展,实现了华丽变身,说明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④正确。
12.D 同一客体与同一主体的价值关系并不是固定的,①错误;人们克服重重困难,把废弃的香菇菌棒变成烧烤无烟炭,说明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促进事物价值的转换与创造,②正确;观念的创新有利于实现事物价值的转换与创造,但不能说观念创新为事物价值转换与创造提供了根本途径,③错误;废弃菌棒点“棒”成金,实现变废为宝,说明事物价值的变化取决于事物的属性及主体的需要,④正确。
13.B 漫画强调通过奋斗就会由难变易,这体现了矛盾双方(难和易)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奋斗)相互转化,而树立刻苦奋斗的正确价值观,对人生道路有促进作用,①③正确;矛盾着的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对立”说明二者是有差别的,②错误;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先经历曲折然后才能获得前进”说法错误,④排除。
14.D 材料没有体现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①排除;人生真正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社会认可”体现的是索取,②错误;某物理老师将抽象的物理知识融入有趣的实验和小游戏中,体现了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③正确;某物理老师用心浇灌学生的智慧之花,在广受学生爱戴的同时也被网友纷纷点赞,体现了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④正确。
15.C 衡量价值取向是否正确主要看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①错误;“如果没有正确的核心价值观的指引,就会迷失方向”,体现了要在正确的价值判断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②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昭示着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方向”,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们确定了价值坐标,引导人们的行为和价值取向,③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没有体现人的自我价值要满足和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④排除。
16.C 竞技上的金牌说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增长才干,能力卓越的人更有可能创造出卓越的人生,①说法太绝对,错误。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不是追求自我价值,④错误。②③正确切题。
17.答案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和目的。(5分)“跟着课本去打卡”文化深度体验游,可以获得比书本知识更真实的直接经验,帮助学生深化巩固课本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检验印证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5分)
解析 关键信息①:“读游相融”……真正实现“知行合一”→可联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目的。
关键信息②:孩子们在见证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之后,纷纷写出了一篇篇饱含真情实感的作文→可联系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8.答案 (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基于无障碍环境建设整体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尚不匹配,我国制定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为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无障碍环境建设法适应了我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应,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制定为残疾人、老年人的权益提供了法治保障。(每点3分)
(2)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和目的。从实践中探索、验证和完善我国的无障碍建设经验,并继续深入一线开展专项调研,从而更好地保障残疾人、老年人便捷地融入现代社会生活。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要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从而指导相关单位有针对性地改造升级。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相关部门深入一线开展专项调研,进一步摸清相关情况,把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得更美好。(每点3分)
19.答案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2分)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目的就是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分)西铺村农业初级社、小岗村进行“大包干”改革、合寨村村民自治制度的萌芽都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分)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2分)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1分)我们党始终坚持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2分)
解析 关键信息①:农业初级社、“大包干”改革、村民自治制度的萌芽都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可联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关键信息②:村民、干部的行为→可联系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0.答案 (1)①价值观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理想信念和生活目标。科学家精神影响了科研人员的理想信念,使其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科学家精神激励着科研人员为国家科技发展贡献力量。③价值观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学习科学家精神有利于科研人员坚持真理,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每点3分)
(2)示例 ①科技筑梦,勇攀高峰,担当使命创未来。②传承科学家精神,勇攀科技新高峰,践行青春使命。(每点2分)
解析 (1)
材料信息 教材知识
这种精神,恰恰是推动科研人员不断奋进、追求卓越的动力源泉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许多青年人通过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不断激励自己,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价值观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理想信念和生活目标,价值观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本问是开放性试题,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