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第一课《开开心心上学去》第1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学评一体化】第一课《开开心心上学去》第1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课题 《开开心心上学去》 课型 新授 课时 1 序号 1
内容 分析 一、文本位置: 《开开心心上学去》是《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单元作为教材的起始内容,旨在通过四篇课文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新环境,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地学习。本节课是《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第一课“开开心心上学去”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能认同自己的学生身份开心上学;能知道自己收拾书包的方法。 二、内容分析 单元内容分析: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本单元针对儿童开始入学所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引导学生悦纳自己,熟悉学校同伴,注意上学路上的安全问题,帮助学生以积极心态顺利开启小学生活。本单元的内容属于入学适应教育。 每课内容分析:本课为第1课《开开心心上学去》,通过引导学生爱上学、爱新书、爱书包等具体的活动,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上学心态。 课时内容分析: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上学啦,真高兴”引导学生回顾第一天上学的情景,感受自己成为小学生的角色变化,初步理解上学的意义,提升对小学生活的期待和向往,体验上学的愉悦。第二板块“爱新书,爱书包”引导学生认识新书、爱惜新书,回忆家人为他们准备学习用品时的期盼,学会整理书包,拥有积极的上学心态。两个板块之间是递进关系,前一个板块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后一个板块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不仅引导学生从心理上认同小学生这一新身份,同时还培养他们在小学生活中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关系建构(横向 纵向): 资源挖掘: 1. 课件素材:《上学歌》音频、“小兔”卡通引导形象、校园场景图(校门、教室、操场)、学生情绪表现图(兴奋、紧张);
2. 实物资源:“启航者勋章”贴纸、情绪卡片(画有开心/紧张表情);
3. 生活资源:学生与家长的上学前对话、校园真实欢迎场景
课标 分析 本课内容涉及2022版新课程标准中五大核心素养中的五个方面。 【政治认同】: 热爱国家,热爱学校。热爱集体,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和民主管理,有互助感。 【道德修养】: 爱护自己的书包,爱护学校和班级,遵守公共秩序;尊敬师长,对师长有礼貌。 【法治观念】: 适应学校生活,掌握基本的课堂常规和行为规范。 【健全人格】: 感受自己身份的变化,初步了解学校的环境;正确面对新环境的挑战,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责任意识】: 学会整理书包和准备学习用品。
学情 分析 已有经验:对“上学”有初步认知,但理解肤浅,大部分孩子通过绘本、家长讲述、参观校园等方式,知道“上学”是去学校、背书包、和很多小朋友一起玩。但他们对于“上学”意味着系统性的学习、规则遵守和集体生活,缺乏深刻理解。 个性差异:1.学前教育背景差异 2. 性格气质差异 3.家庭教养方式差异 4.认知与行为能力差异 补救措施:基于以上分析,教学不应“一刀切”,而应采取分层、分组、个性化的支持策略,帮助每一个孩子成功实现“上学”的过渡。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学校是什么样子的?” 2.“上学每天都能玩吗??” 3.“下课是做什么的?我可以跑吗?” 4.“为什么上课不能说话/不能玩玩具?” (对规则的不理解) 5.“我的书包放在哪里?这张桌子是我的吗?” (对归属感的寻求) 6.“我跟老师打招呼,老师没听见怎么办?” 7.“什么时候可以回家?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 (对分离焦虑的直接表达)
学习 目标 1.通过完成成长手册,认识自己身份的变化,并主动分享1-2件上学路上的开心事,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上学;【道德修养】【健全人格】 2.通过整理书包,学会整理书包的方法,懂得爱惜学习用品。【道德修养】【责任意识】
学习 重难点 重点:1.引导学生认识和熟悉新环境,感受成为小学生的角色变化。2.引导学生体验上学的愉悦,适应小学生的新身份,悦纳小学生活。3.让学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乐于学习新技能,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 难点:1.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上学的意义,适应新角色的变化。2.帮助学生初步感受周围人对自己的新期待,学会克服不良情绪,以积极的心态开启小学生活
课时 任务 及 问题链
课前 准备 课本、课件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问题系统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导入环节:歌曲唤醒,激发兴趣 听了《上学歌》,你们想起上学路上的哪些事?现在的心情是开心还是紧张呀? 2.“谁愿意说说,想到要上学,你心里是什么感觉? 课前: 教师准备:
- 制作PPT(含《上学歌》音频、校园场景图、学生情绪图、王晓问好图);
- 准备“启航者勋章”贴纸、情绪卡片(开心/紧张两种)、礼貌用语提示卡(“老师好”“同学好”);
2. 学生准备:
- 提前和家长聊“上学前的叮嘱”,记住1-2句; 课上: 1..小兔对话导入:嗨,同学们好!我叫小兔!从今天开始,我将跟着你们一起去上学,在学习中一起来获得“魔法小学探险家”证书吧!一起来收集“魔法勋章”吧! 2..播放《上学歌》,跟着音频唱《上学歌》,边唱边拍手 3.举手分享自己的心情(如“开心”“有点紧张”),教师用情绪卡片贴在黑板对应区域。 能主动参与唱歌、举手分享的学生,奖励小贴纸。 预设:学生腼腆不愿意做自我介绍。 指导和补救:对不举手的学生,轻声询问“你是不是也有开心的事呀?跟同桌说说吧”,鼓励其后续参与。
新授环节:分享交流,认识校园(通过家长叮嘱分享、校园功能讨论,感受上学意义,认识校园价值) 1.上学前爸爸妈妈有没有跟你们说什么?比如提醒你们要懂礼貌、好好学习?
2. 除了学本领,你们觉得在学校还能做什么? 1. 小组内分享家长的叮嘱,每组派1名代表全班分享;
2. 看着PPT图片,自由发言说校园的功能(如“交好朋友”“玩滑梯”“学认字”),教师将答案写在黑板上。 分享清晰、发言积极的小组,每人获得“分享小明星”贴纸;能说出2种以上校园功能的学生,获得额外奖励。 对表达不完整的学生,教师引导补充(如“你说在学校能玩,是在哪个地方玩呀?”
巩固环节:礼貌演练,化解焦虑 (学会礼貌问好,缓解入学焦虑) 1.图里的小朋友是怎么跟老师、同学打招呼的?我们应该怎么说?
2. 如果有人觉得上学有点害怕,比如想妈妈了,怎么办呀? 1. 跟着教师学习礼貌用语,两人一组模拟“老师好”“同学好”的对话;
2. 有焦虑情绪的学生将烦恼画在情绪卡片上,其他学生帮忙想办法(如“想妈妈了可以告诉老师”) 能正确使用礼貌用语的学生,可以获得额外奖励;能积极帮同学想办法的学生,可获得额外奖励。 对不敢模拟对话的学生,教师先与其示范,再让其和好朋友演练
总结环节:回顾收货,颁发勋章(梳理本课收获,强化积极情绪)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2.你今天最开心的事是什么? 1. 自由发言分享本课收获;
2. 教师为所有学生颁发“启航者勋章”,一起大声说“上学啦,真高兴!”| 能完整说出1点收获的学生,勋章旁额外贴星星;全班参与口号互动,给予集体表扬。 对没说清收获的学生,教师提示“你今天是不是学会跟老师问好啦?”帮助其梳理。
四、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1. 回家后,跟爸爸妈妈分享今天在学校学到的事(如“我学会跟老师问好啦”“学校能交好朋友”);
2. 画一幅“我的校园”简笔画,明天带来跟同学分享。 实践类(分享)+ 创作类(绘画) 巩固对校园功能的认识,强化上学的快乐情绪(对应学习目标1、3) 分享:10分钟(晚餐后);绘画:15分钟(自由安排)
板书设计 上学啦,真高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