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生物学试卷(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武汉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生物学试卷(有答案)

资源简介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某同学制作并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时得到了如下的实验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制作临时装片时染色时间越长,染色效果越好
B.①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核DNA数目是④细胞的两倍
C.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顺序是③→⑤→④→①→②
D.图中分裂间期的细胞数量不多,是因为洋葱根尖处于旺盛的分裂阶段
2.鸡爪和鸭掌最大的不同在于,鸡爪的趾骨间没有蹼结构,但在胚胎发育成趾的时期,两种动物的趾间都有蹼结构,后来鸡爪胚胎蹼结构细胞发生凋亡导致蹼结构的消失。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鸡爪和鸭掌的发育都需要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B.鸡爪蹼结构的消失是基因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C.鸡爪和鸭掌结构不同的根本原因是控制其发育的基因不同
D.鸡爪蹼结构的消失说明细胞凋亡可能不利于生物的生存
3.细胞可通过细胞自噬让细胞内的一些物质和受损结构降解后再利用,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溶酶体合成水解酶的功能异常时,细胞自噬会发生障碍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B.当细胞内的细胞器受损过多时,过度活跃的细胞自噬可能会引起细胞凋亡
C.饥饿状态下细胞自噬参与了细胞内的蛋白质代谢,使细胞获得所需的氨基酸
D.细胞可通过细胞自噬清除细胞内的微生物和毒素,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4.模拟实验是人们根据研究对象(原型)的本质特征,人为地建立或选择一种与之相似的模型,再在模型上进行实验研究,然后将实验结果类推到原型中去,以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下列有关模拟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可用绿豆和黄豆分别模拟D和d配子
B.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甲桶中的D配子要和乙桶中的d配子数量相等
C.用橡皮泥模拟有丝分裂后期时,赤道板一侧的染色体模型颜色和大小应该和另一侧相同
D.用橡皮泥模拟减数分裂Ⅰ后期时,赤道板一侧的染色体模型颜色和大小应该和另一侧相同
5.水稻的糯性和非糯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非糯性花粉遇碘变蓝黑色,糯性花粉遇碘变橙红色。现用纯种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杂交,取F1花粉加碘液染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杂交时,应对母本去雄、父本去雌后分别套袋
B.F1花粉产生两种花粉是减数分裂时基因重组的结果
C.F1自交得到的F2中,有一半植株花粉有2种表现型
D.F1自交得到的F2中,两种基因型的比例为3∶1
6.油菜的花色有红色、黄色和白色,现用一株黄花油菜和一株白花油菜进行杂交,F1均为红花。将F1红花油菜自交,F2油菜花色比例为红色∶黄色∶白色=9∶3∶4。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白色相对于红色为显性
B.白花油菜的基因型有3种
C.F2白色油菜自交,后代可能发生性状分离
D.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7.某种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高等植物叶片有宽、窄两种叶形,某小组选用纯合宽叶(P1)和纯合窄叶(P2)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杂交组合 F1表型及比例
组合一:P1(♀)×P2(♂) 全是宽叶
组合二:P1(♂)×P2(♀) 宽叶雌株∶窄叶雄株=1∶1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该种植物叶形由X染色体上基因控制,宽叶为显性
B.组合一和组合二中的F1都有两种基因型
C.F1随机受粉,两组的F2都会出现窄叶植株
D.F1随机受粉,两组的F2都会有性别差异
8.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通常要经过减数分裂形成雌雄配子,并通过受精作用产生后代。以下有关此方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有关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B.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不能继承双亲的优良性状
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过程都增加了同一双亲后代的多样性
D.有性生殖产生后代的多样性有利于生物适应多变的环境
9.下图为一只正常雄果蝇体细胞中4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分布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1和2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染色体3和4是非同源染色体
B.D与d、A与a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都与性别无关
C.有丝分裂后期,图中所示的基因不会同时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D.染色体互换可导致减数分裂时基因D、E出现在细胞同一极
10.沃森和克里克根据DNA分子晶体衍射图谱,解析出经典的DNA双螺旋结构类型,下列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的每条单链内的碱基以氢键连接
B.DNA的每条单链内嘌呤和嘧啶数目相等
C.DNA的每条单链的5′端都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D.DNA分子中每一个脱氧核糖都与两个磷酸基团相连
11.某DNA分子一条链中只含15N,另一条链中只含14N,假设该DNA分子中有3000对碱基,A+T占碱基总数的40%。若该DNA分子在只含15N的环境中连续复制2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子代DNA中的15N含量可证明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B.子代中只含15N的DNA分子占3/4
C.复制时D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子链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D.DNA分子复制两次共消耗5400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12.下图甲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曲线,图乙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实线代表S型细菌,虚线代表R型细菌
B.艾弗里进行的图甲实验证明了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以大肠杆菌内的DNA为原料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
D.乙图中如果噬菌体和细菌混合培养后不经过搅拌,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减弱
13.下图表示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已知苯丙酮酸在人体内大量积累表现为苯丙酮尿症,苯丙酮酸在脑中积累可阻碍脑的发育,会造成智力低下,缺乏黑色素会使人患白化病。从下图中可以分析出( )
A.酶1和酶3缺乏会引起苯丙酮尿症的发生
B.白化病患者和老年人的头发变白都是因为缺乏酶2
C.基因1、2、3、4在所有细胞中均能表达
D.不含苯丙氨酸的特殊奶粉可以降低苯丙酮尿症对患儿危害
14.下图甲是P基因的部分序列,其在生物体体内可发生图乙或图丙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变为图乙或图丙都改变了基因中的遗传信息
B.图乙或图丙变化都可能改变基因控制的性状表现
C.图乙或者图丙变化的发生都会受到环境影响
D.图乙或图丙变化如果发生在动物体细胞中一般不遗传给后代
15.2025年2月4日是第26个“世界癌症日”。癌症亦称恶性肿瘤,其是由控制细胞生长增殖机制失常引起的疾病,它是威胁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癌症是一种基因病,和环境无关
B.有些病毒也会导致细胞发生癌变
C.健康人细胞内抑癌基因正常表达,原癌基因不表达
D.癌变细胞之间的黏着性增加,从而在体内聚集成肿瘤
16.现代栽培马铃薯(4n=48)是由野生祖先种(2n=24)培育而来的四倍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栽培马铃薯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是二倍体
B.推测栽培马铃薯块茎比野生种祖先块茎大,营养物质含量高
C.野生马铃薯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观察到12条或24条染色体
D.栽培马铃薯和野生种杂交成功得到的子代难以形成可育配子
17.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有3条性染色体的红绿色盲男孩。某同学结合下图分析该男孩的病因(不考虑互换和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该男孩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Y,则其病因可能与甲图有关
B.如果该男孩的病因与乙图有关,则其基因型可用XbYY表示
C.该男孩除患红绿色盲外,其他性状表现一般都正常
D.如果该男孩的基因型用XbXbY表示,则其病因与图丙有关
18.果蝇翅形长翅和残翅、眼色红眼和紫眼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相关基因不位于Y染色体上。现用长翅紫眼和残翅红眼果蝇各1只杂交获得F1,F1有长翅红眼、长翅紫眼、残翅红眼、残翅紫眼4种表型。不考虑突变、互换和致死,下列关于该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F1中四种表型的比例不相等
B.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C.若F1雌性都为红眼,雄性都为紫眼,则红眼对紫眼为显性
D.若F1雌性和雄性各只有两种表型,则控制眼形和体色的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
二、解答题
19.中国科学院邹承鲁院士说:“我发现许多生命科学的问题,都要到细胞中去寻找答案”。人的生命从出生到成长、成熟、衰老,直至死亡,都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请结合下图展示的相关过程回答问题。
(1)细胞分裂之前,细胞要发生A变化,此时细胞进行的物质准备有 ,同时细胞的体积有一定增加。在发生B过程后,复制之后的DNA精确的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持了亲代和子代细胞 。
(2)进行C过程时,细胞在 等方面发生稳定性差异,该过程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意义是 。
(3)人类同一双亲的后代存在多样性,其原因之一是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时 自由组合使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减数分裂发生异常时可能导致后代染色体数目异常,如21三体综合征,又叫唐氏综合征,该病患者发病原因是细胞内第21号染色体有3条,若一对夫妇都不是唐氏综合征患者,那妻子在孕期还需要做唐氏筛查吗?请说明理由: 。
(4)老年人很多老年特征都和细胞衰老有关,但人体细胞的衰老并不等于个体衰老,请总体上描述人体衰老过程和细胞衰老之间的关系: 。
20.油菜是我国南方一种常见且可观赏的油料作物。下图甲表示油菜某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过程,DNA、RNA是信息的表达载体,而ATP为信息的流动提供能量,图中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tRNA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图乙是tRNA的结构示意图。
(1)图甲所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克里克称之为 ,图甲中①过程需要 的催化。在细胞质中,翻译是一个快速高效的过程,③过程能在短时间内可以合成大量蛋白质的结构基础是 。
(2)若②过程以图甲中DNA片段整条链为模板进行转录,测定发现mRNA中C占26.6%,G占27.8%,则DNA片段中T所占的比例为 ,由图甲可知,参与翻译过程的RNA种类有 。
(3)图乙中tRNA看上去像三叶草的叶形,其上面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据图分析结合氨基酸的部位是 端(填“3′”或“5′”),该tRNA上的氨基酸为 (密码子表:AGC-丝氨酸;UCG-丝氨酸;GCU-丙氨酸;CGA-精氨酸)。
21.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自然状态下的玉米可以同株异花传粉(自交),也可以在植株间相互传粉。为了验证玉米糯性和非糯性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某科研小组以糯性玉米植株A和非糯性玉米植株B两棵玉米植株进行了图1中Ⅰ、Ⅱ两种传粉实验,图2为玉米的控制部分相对性状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1)请根据题意判断玉米遗传中是否存在伴性遗传现象并说明理由: 。
(2)上述图1中进行的传粉实验中一定能够确定玉米粒的糯性和非糯性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的是 (填“Ⅰ”或“Ⅱ”或“Ⅰ和Ⅱ”或“Ⅰ或Ⅱ”),和豌豆杂交实验相比,玉米杂交时不需要的操作是 。
(3)如果图1中Ⅱ操作后,玉米籽粒糯性∶非糯性=1∶1,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子代出现这种性状及比例的原因是 ,为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用图2控制哪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进行分析? 。
(4)下图表示玉米籽粒中淀粉合成的部分途径。已知籽粒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越高则籽粒越甜,支链淀粉的含量越高则籽粒糯性越强。据图判断控制 合成的基因是非甜基因,除玉米籽粒细胞中是否含有W酶直接决定玉米籽粒是否含有糯性外,W酶、S酶和酶2的活性对玉米籽粒糯性也有一定的影响,此现象说明基因与性状的数量关系是 。
22.下图是某研究小组在某遗传病患者家系调查后绘制的遗传系谱图,其中白化病是黑色素缺乏或合成障碍所导致的遗传性白斑病。患者视网膜无色素,虹膜和瞳孔呈现淡粉色,怕光。皮肤、眉毛、头发及其他体毛都呈白色或黄白色。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是遗传引起的进行性肌肉退行性疾病,主要是由抗肌萎缩蛋白缺失,引发肌肉细胞结构破坏。白化病的相关等位基因用A、a表示,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的相关等位基因用B、b表示。已知I-4不携带这两种病的致病基因(不考虑基因突变和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白化病为 ;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病为 。推测Ⅱ-2的基因型是 。
(2)若已通过基因检测技术确定Ⅲ-4是白化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则其白化病基因直接来源于Ⅱ代中的 ,其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致病基因最终来源于 。
(3)Ⅱ-4和Ⅱ-5为了尽量减少后代患病的风险,响应国家优生优育的号召生一个健康的第三胎,他们在孕前做了遗传咨询,医生给他们的建议是不需要对胎儿的性别进行选择,医生这样建议的依据是 。Ⅱ-4和Ⅱ-5再生一个孩子两种遗传病都不患的概率是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C C B D B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A D D A B A B C
19.(1) 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遗传的稳定性
(2) 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使人体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人体内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3) 非同源染色体 需要;该对夫妇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都有可能因减数分裂异常而产生含2条21号染色体的精子或卵细胞,从而导致产生的子代患唐氏综合征
(4)人体的衰老是组成人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20.(1) 中心法则 DNA聚合酶、解旋酶等酶 一个mRNA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
(2) 22.8% mRNA、rRNA、tRNA
(3) 3′ 精氨酸
21.(1)否,玉米是雌雄同株,细胞中没有性染色体
(2) Ⅰ和Ⅱ 去雄
(3) 显性性状个体为杂合子,其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产生比例为1∶1的两种配子 甜、非甜和紫冠、非紫冠(甜、非甜和糯性、非糯性)
(4) S酶 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22.(1)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AAXBY或AaXBY
(2) 4或5(Ⅱ-4或Ⅱ-5) Ⅰ-1
(3) Ⅱ-4和Ⅱ-5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Xb和AaXbY,后代男孩、女孩患两种病的几率都相等 3/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