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课题2 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观念:通过用文字和符号描述表示化学变化,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定义、表示的意义。科学思维:学习从物质变化、反应条件、反应现象、反应类型和元素守恒等视角认识化学反应,初步形成认识化学反应的系统思维意识。科学探究与实践:学习利用质量关系、比例关系定量认识化学反应,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的计算,认识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辩证统一的。素养目标情境导入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的工程师们,在研制设计火箭动力系统时,如何精准控制液氧和液氢的投料比来为火箭的成功发射保驾护航?新知探究任务一 初识化学方程式复习回顾你能用哪些方式来描述“碳在氧气中燃烧”这一化学反应?从这些表示方式能得出哪些信息?1.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语言表述文字表达式符号表达式2.碳+氧气 二氧化碳点燃3.C+O2 CO2点燃新知探究任务一 初识化学方程式语言表述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文字表达式碳 + 氧气 二氧化碳点燃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都能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但书写不方便、国际上也不通用且不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新知探究任务一 初识化学方程式符号表达式C + O2 CO2点燃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宏观微观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反应前后原子质量不变信息不完整,大多数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国际上为了便于交流,化学家采用国际通用的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新知探究任务一 初识化学方程式1.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定义举例C + O2 CO2点燃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S +O2点燃SO2新知探究任务二 深研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具有哪些优点 为什么化学方程式能成为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物质转化关系C和O2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CO2C + O2 CO2点燃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定性分析新知探究任务二 深研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定量关系宏观:每12份质量的C和32份质量的O2 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CO21216×23244::12+16×212C + O2 CO2点燃定量分析12 + 32 = 44质量守恒物质质量比相对质量微粒个数比111∶∶宏观微观微观:每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在点燃时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新知探究任务二 深研化学方程式的意义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的质量比即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所得的值之比即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表示各物质微粒之间的个数比物质转化关系(定性)宏观定量关系微观定量关系新知探究任务二 深研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思考与讨论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分析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1)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发现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会生成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 CuSO4 = Cu + FeSO4物质质量比 56 : 160 : 64 : 152定性角度反应物是铁和硫酸铜,生成物是铜和硫酸亚铁。定量角度每56份质量的铁与160份质量的硫酸铜完全反应,可生成64份质量的铜和152份质量的硫酸亚铁。新知探究任务二 深研化学方程式的意义(2)氢气是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清洁能源,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反应是氢能利用的化学基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 + O2 2H2O点燃微粒个数比 2 : 1 : 2物质质量比 4 : 32 : 36定性角度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生成物是水,反应条件是点燃。定量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36份质量的水。每2个氢气分子与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新知探究任务三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C +O2点燃CO2(1)直接读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名称和反应条件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读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各物质的质量比每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读作“和、与、跟”读作“生成”定量定性宏观读法新知探究任务三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C +O2点燃CO2读作“和、与、跟”读作“生成”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③读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各粒子个数比每1个碳原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定量微观读法新知探究任务三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正确读出化学方程式。练习S +O2点燃SO2(1)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3)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个硫原子和1个氧分子生成一个二氧化硫分子。(2)在点燃的条件下,每32份质量的硫和32份质量的氧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新知探究任务三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正确读出化学方程式。练习2H2 + O2 2H2O点燃(1)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3)在点燃的条件下,每2个氢气分子与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2)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份质量氢气与32份质量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水;课堂小结概念意义读法化学方程式的意义S+O2 SO2点燃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表示各物质之间粒子个数比宏观:硫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微观:每一个硫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硫分子质量:每32份质量的硫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1.《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火法炼锌的工艺,主要发生反应2C+ZnCO3 Zn+3CO↑,从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反应物的质量比 B.生成物有两种C.反应条件是高温 D.反应速率很快当堂反馈D高温2.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下列从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B.在点燃的条件下,2份质量的氢气和1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水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当堂反馈B点燃当堂反馈3.试写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并说明其含义。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性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量含义:①分子个数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物质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H2O2 2H2O + O2 ↑MnO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2∶2∶168∶36∶32课题2 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观念:通过用文字和符号描述、表示化学变化,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定义、表示的意义。科学思维:学习从物质变化、反应条件、反应现象、反应类型和元素守恒等视角认识化学反应,初步形成认识化学反应的系统思维模式。科学探究与实践:学习利用质量关系、比例关系定量认识化学反应,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的计算,认识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辩证统一的。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的计算。[播放视频]“长征八号甲遥一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问题驱动]长征八号甲遥一运载火箭实现了3.35米直径通用氢氧末级国内首飞。以液氢、液氧为燃料的火箭末级具有比冲高的特点,使火箭能够以较少的燃料获得比较大的推力。长征八号甲遥一运载火箭的工程师们,在研制设计火箭动力系统时,如何精准控制液氧和液氢的投料比来为火箭的成功发射保驾护航 任务一 初识化学方程式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复习]1.你能用哪些方式来描述“碳在氧气中燃烧”这一化学反应 2.从这些表示方式能得出哪些信息 [讲解]语言描述和文字表达式书写不够简便,也无法体现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为了更简洁方便地表述化学反应,化学家们采用国际通用的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以及各物质间的量的关系。 [讲解] 化学方程式的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举例](1)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O2CO2。 (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S+O2SO2 [思考交流] 1.(1)语言描述: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2)文字表达式:碳+氧气二氧化碳。 2.都能知道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任务二 深研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过渡]为什么化学方程式能成为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呢 分析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我们能获取哪些信息呢 [引导]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相等,请大家分别算出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列在对应物质的化学式下方,你有什么发现 [讨论交流]反应物是碳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反应条件是点燃。 (对如何体现物质间的定量关系有困惑) [计算]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并列在化学式下方: C + O2 CO2 12 32 44[提问]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物质间宏观的质量关系,那么从微观上我们又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化学式既能从宏观上表示该物质也可以从微观上表示构成该物质的微观粒子,请试着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化学反应。 [总结]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定性转化关系) (2)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宏观定量关系) (3)表示各物质微观粒子之间的个数关系。(微观定量关系) [思考与讨论] 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分析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1.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Fe+CuSO4FeSO4+Cu 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2H2+O22H2O [观察交流]反应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物相对分子质量,即12g碳和32g氧气反应生成44g二氧化碳,可以反映出参与反应的物质和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比关系。 [分析交流]表示1个碳原子和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即反应中碳原子、氧气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的个数比为1∶1∶1。 [思考交流] 1.(1)宏观方面:反应物是铁和硫酸铜,生成物是硫酸亚铁和铜。 (2)质量关系:每56份质量的铁与160份质量的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52份质量的硫酸亚铁和64份质量的铜。 (3)微观粒子关系:该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微观粒子的个数比为1∶1∶1∶1。 2.略任务三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过渡]了解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我们如何正确读出化学方程式 [讲解]以C+O2CO2为例说明。 (1)直接读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名称和反应条件: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读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各物质的质量比:在点燃条件下,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3)读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各粒子个数比:在点燃条件下,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提醒]在读化学方程式时:①“+”不能读“加”,应读“和”“与”或“跟”;②“”不能读“等于”,应读“生成”;③化学式应读物质的名称;④反应条件也应读出。 [练习]正确读出化学方程式。 1.S+O2SO2。 2.2H2+O22H2O [听讲,记笔记] [练习回答] 1.(1)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2)在点燃的条件下,每32份质量的硫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3)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个硫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硫分子。 2.(1)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2)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3)在点燃的条件下,每2个氢气分子与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情境再现]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能帮助研制设计火箭动力系统的工程师精准控制液氧和液氢的投料比吗 [交流]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课题2 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01.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docx 5.2.1课题2 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课件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pptx 视频1.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