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分层训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口》分层训练

资源简介

《人口》分层训练
过基础 教材必备知识精练
[2025保定期末]2023年我国总人口比上一年减少208万人。下图为1982—2023年中国总人口数与人口出生率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1982—2023年,我国人口( )
A.总数一直减少 B.出生率一直升高
C.总数一直增加 D.出生率波动下降
2.2021年,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从“二孩”变为“三孩”,主要原因是( )
A.新生人口显著减少 B.出生率显著升高
C.人口总量显著增长 D.人口素质显著提高
[2025汕头期中]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通常认为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读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趋势(含预测)图,完成3—4题。
3.图中反映出未来我国人口的突出问题是( )
A.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死亡率升高
C.人口数量过多 D.人口老龄化加剧
4.该人口问题对我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有( )
①就业压力增大 ②国防兵源减少 ③养老负担加重 ④劳动力减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25惠州模拟改编]读我国人口分布图,完成5—6题。
5.由图可知,我国人口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空间分布均匀,各地区人口差异小
B.内陆地区人口多,沿海地区人口少
C.北部地区人口多,南部地区人口少
D.东南地区人口多,西北地区人口少
6.多年来,“胡焕庸线”所反映的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几乎不变,说明( )
A.人口政策调节作用显著 B.人口分布受自然环境影响
C.东、西部经济水平大致相同 D.东、西部之间无人口流动
下图为我国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城乡人口统计图。据此完成7—8题。
7.我国城镇人口约占总人口的一半的年份是( )
A.1990年 B.2000年 C.2010年 D.2020年
8.我国乡村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为( )
A.先增加后减少 B.一直增加 C.先减少后增加 D.一直减少
过能力 学科关键能力构建
“智能出行”指依托互联网等手段,在线呼叫、预约出租车、专车、快车、巴士、代驾等出行方式。下图是我国年平均智能出行人次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我国智能出行人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布界线大致与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一致
B.大致以黄河为界,北多南少,分布不均匀
C.云南省年平均智能出行人次高于5 000万
D.沿海地区每年智能出行人次均超过1亿
2.我国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智能出行更活跃,主要原因是( )
A.东部地区的交通运输方式更加多样
B.西部地区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更大
C.东部地区人口密度更大、城市更多
D.西部地区交通、通信等设施更完善
新情境·生活情境[2025郑州期中]“跨代共居”是指在老年人的房屋里,招募年轻人向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以抵扣房租的现象。据此完成3—4题。
3.我国试行“跨代共居”是为了( )
A.带动经济增长 B.增加就业机会
C.优化生育政策 D.减轻养老负担
4.“跨代共居”率先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是因为该地区( )
①医疗水平较高 ②生活成本较高 ③娱乐活动丰富 ④住房资源紧张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0%,表示进入老龄化社会。如图为我国15—59岁和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变化(含预测)示意图。
材料二 为了适应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充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2024年9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
材料三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1)2010年以后,我国15—59岁人口比重的变化呈______趋势,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的变化呈______趋势。材料一反映出当今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是____________。实施延迟退休政策是积极有效应对该人口问题的重要举措,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的积极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就我国目前的人口现状,说出两方面优化生育政策的好处。
(3)应对人口问题,我国要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才强国”。说出作为中学生的你要成为未来的“人才”应该怎么做。
参考答案
过基础 教材必备知识精练
1.D 【解析】读图可知,我国人口总数在1982—2021年一直增加,2023年人口比上一年减少,A、C错误。1982—2023年,我国人口出生率有时上升,有时下降,总体呈波动下降的趋势,B错误、D正确。
2.A 【解析】据图可知,我国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新生人口减少,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口生育政策从“二孩”变为“三孩”是为了鼓励生育,增加劳动力供给,缓解人口老龄化,A正确、B错误。读图可知,我国人口总量增长越来越慢,C错误。人口素质提高与鼓励生育的政策之间没有必然联系,D错误。
3.D 【解析】由图可知,2010—2050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越来越大,这直接反映出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D正确。图中没有人口增长、人口死亡率和人口数量相关数据,A、B、C错误。
4.C 【解析】由上题可知,图中反映的我国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加剧,其会导致我国劳动力减少、国防兵源减少、社会或家庭赡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②③④正确。就业压力增大是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①错误。故选C。
5.D 【解析】读图可知,我国东南地区人口多,西北地区人口少,沿海地区人口多,内陆地区人口少,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匀,A、B、C错误,D正确。
6.B 【解析】人口政策会对人口分布有一定调节作用,但多年来“胡焕庸线”所反映的人口分布特点几乎不变,说明人口政策对人口分布的调节作用有限,A错误;“胡焕庸线”两侧自然环境差异大,人口分布差异大。由于自然环境较为稳定,因此“胡焕庸线”所反映的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几乎不变,B正确;我国东、西部经济水平差异大,东部经济发达,西部相对落后,经济水平差异也是我国人口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之一,C错误;我国东、西部之间人口流动频繁,如响应西部大开发战略,东部地区人口向西部地区迁移,但这并未改变我国总体人口分布格局,D错误。
7.C【解析】读图可知,2010年我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数量大致相同,此时我国城镇人口约占总人口的一半,C正确。
8.A 【解析】读图可知,我国乡村人口数量1953—1990年增加,1990—2020年减少,因此我国乡村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少,A正确。
过能力 学科关键能力构建
1.A 【解析】读图可知,智能出行人次分布东南多、西北少,其分界线大致与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一致,A正确。黄河南侧智能出行人次较北侧多,B错误。云南省智能出行人次在1 000万—5 000万之间,C错误。福建省、辽宁省等位于沿海地区,但其年平均智能出行人次低于1亿,D错误。
2.C 【解析】智能出行活跃度主要取决于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应用等,与交通运输方式的多样性关系不大,A错误;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说明年轻人口比重大,而年轻人对智能手机等的使用率更高,智能出行的次数更多,B错误;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城市密集,人们出行需求更大,且网络覆盖好、智能设备普及,为智能出行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智能出行更活跃,C正确;我国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经济发达,交通和通信设施比西部地区完善,D错误。
3.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跨代共居”只是居住方式的改变,是年轻人向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没有直接创造很多就业岗位,一般不会直接带动经济发展,A、B错误;优化生育政策主要靠调整生育法规等,“跨代共居”和优化生育政策关系不大,C错误;由材料“招募年轻人向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可知,“跨代共居”可以减少养老花费,减轻养老负担,D正确。
4.C 【解析】
5.(1)下降 上升 人口老龄化缓解社会养老负担(增加劳动力供给)
(2)增加劳动力供给,增强社会活力;增加国防兵源,保障国防安全;减缓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任答两点即可)
(3)树立崇高的远大理想,脚踏实地,努力学习;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读图可知,2010年以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黑色实线)呈下降趋势、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黑色虚线)呈上升趋势。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早已超过10%,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延迟退休,即增大退休年龄,
(2)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优化生育政策鼓励生育的好处可以从增加劳动力供给增加国防兵源、缓解社会养老压力和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等方面作答。
(3)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