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02张PPT)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八年级地理 上册·湘教版202401单元复习目标02单元知识图谱03考点串讲04重难点剖析学习内容导览05针对训练06课堂总结单元复习目标PART.01单元复习目标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地形、气候、河湖等的特征;简要分析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长江、黄河的特点,举例说明其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针对某一自然灾害或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防治建议;掌握一定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安全防护技能。单元知识图谱PART.02单元知识图谱考点串讲PART.03考点串讲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八大方位东西走向南北走向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山脉走向一、山脉纵横交织考点串讲东 西 走 向:五横南 北 走 向:三竖东北-西南走向:七撇西北-东南走向:三捺一弧:喜马拉雅山脉山脉走向天山山脉阴山山脉秦岭南岭昆仑山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阿尔泰山祁连山喜马拉雅山脉小兴安岭一、山脉纵横交织考点串讲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 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我国东部多平原、丘陵,西部多高原、山地和盆地。考点串讲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崎岖不平,地表起伏大,喀斯特地貌青藏高原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地形平坦开阔,“风吹草地见牛羊”二、地形复杂多样考点串讲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世界第一大内陆盆地;降水稀少、沙漠广布四川盆地四大盆地中纬度最南、地势最低;紫色土广布 -“紫色盆地”柴达木盆地我国地势最高内陆盆地“聚宝盆”二、地形复杂多样考点串讲东北平原中国最大的平原;黑土区域之一华北平原中国第二大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东南丘陵丘陵常见梯田,种植茶树、果树等经济林木地势低平,河渠纵横,湖泊星布“鱼米之乡”二、地形复杂多样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考点串讲中国地形特点1:地形类型复杂多样考点串讲在我国各种地形类型中,山地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 1 / 3。如果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为山区,那么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 2 / 3。有利 条件 在农业多种经营、 开发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不利 条件 地面崎岖, 不便; 建设难度较大,成本较高;耕地少,不利于发展 ;生态脆弱,易发生山洪、崩塌、 、 等自然灾害 泥石流 滑坡 农业 基础设施 交通 生态旅游 山区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中国地形特点2:山区面积广大考点串讲阶梯分界线三、地势西高东低我国的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考点串讲阶梯分界线考点串讲三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和平均海拔考点串讲阶梯分界线思考:地势特点对我国有什么影响?中国地形地势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形有利于湿润水汽的顺利进入,带来降水。对河流和交通的影响: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利于东西方向的运输。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考点串讲阶梯分界线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我国冬季气温特点:南北温差 ,越往北气温越 。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 ,最热的地方是 。成因分析:①主导因素是 因素。我国南北跨纬度接近 ,冬季太阳直射 半球,南方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北方多。②我国北方临近寒冷的 季风的源地,加剧了北方的寒冷,而南方受寒潮影响较小。大低漠河市海南省490南冬纬度一、气温1.中国冬季气温特点及成因分析考点串讲阶梯分界线我国夏季气温特点:除 以外,全国普遍 ,南北温差不大。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 ,最低的地方是 。成因分析:①主导因素是 因素。夏季太阳直射 半球,全国各地获得太阳光热较多。北方白天日照时间比南方长,因此夏季南北普遍高温。②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而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因此青藏高原夏季气温不高。青藏高原高温吐鲁番青藏高原纬度北一、气温 2.中国夏季气温特点及成因分析考点串讲阶梯分界线暖温带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中温带 一年一熟寒温带 一年一熟亚热带 一年两熟至三熟热带 一年三熟一年一熟 高原气候区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以活动积温为主要指标,从北到南,我们习惯上将我国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五个温度带。此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一、气温 3.中国温度带的划分考点串讲阶梯分界线考点串讲我国降水的空间规律是从向 递减,主要因素 ,。中国降水最少: 。中国的雨极: 。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规律:全国大多数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 季节,5—9 月的降水量一般占到全年降水量的 80% 左右。东北、华北等地区的降水则更为集中。托克逊火烧寮东南沿海西北内陆海陆因素(夏季风)地形因素(山脉阻挡)夏秋二、降水 1.中国降水特点及原因分析考点串讲二、降水 2.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一个地区气候的干湿程度,与当地的降水量和蒸发量有关。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反之,气候干旱。| 降水量:<200mm| 植被:荒漠草原、荒漠干旱区阶梯分界线| 降水量:200mm~400mm| 植被:草原半干旱区| 降水量:400mm~800mm| 植被:森林和草原半湿润区| 降水量:>800mm| 植被:森林湿润区考点串讲阶梯分界线考点串讲三、中国的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使得气候类型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此外,地形类型多样、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中国的气候特征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考点串讲阶梯分界线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降水稀少,主要集中在夏季高原山地气候终年寒冷干燥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考点串讲阶梯分界线中国的气候特征2:季风气候显著以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 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一线为界,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 与非季风区。考点串讲阶梯分界线在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蒙古、西伯利亚太平洋、印度洋源地西北风、东北风东南风、西南风风向寒冷干燥温暖湿润性质降温降湿增温增湿影响冬季风 夏季风考点串讲阶梯分界线夏季风的影响是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季。非季风区受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制约,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考点串讲阶梯分界线南部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东北5月6月7、8月9月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北方雨季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东部地区雨带推移夏季风的进退夏季风的进退也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考点串讲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有充足的热量和水分,农作物旺盛生长,我国喜温作物的种植界线,比世界上其他地区的纬度要高得多。夏季风与雨带的“失常”,就会造成 灾害;夏季风势力强,向北推进迅速—— 。夏季风势力弱,向北推进迟缓—— 。雨热同期旱涝南旱北涝北旱南涝考点串讲阶梯分界线中国降水时空分布规律空间分布规律时间分配规律年降水量自( )向( )递减降水( )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 )季降水( )变化大中国东南沿海距海近,西北内陆距海远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有的年份夏季风强,有的年份夏季风弱东南西北季节夏年际考点串讲阶梯分界线中国的气候特征3:大陆性特征显著1.我国冬季偏冷,夏季偏热。2.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大。大陆性特征明显我国是世界上同纬度冬季最冷的国家,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冬季气温明显偏低,夏季气温明显偏高。原因:中国大陆面积广阔,西部深入亚洲内陆考点串讲阶梯分界线河水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外流河所在的集水区域为外流区。河水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内流河,内流河所在的集水区域为内流区。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一、外流区为主 1.内流河和外流河考点串讲阶梯分界线外流区面积广大,以外流区为主考点串讲阶梯分界线流速水位流量水量汛期和枯水期结冰期河流水文特征流域一般是指河流的集水区域。流域内所有河流、湖泊等各种水体组成的水网系统,称作水系。考点串讲阶梯分界线河流特征水系特征(河道的特征)水文特征(河水的特征)①流域面积大小②河流流向③河流长度④河道宽窄和深浅⑤支流和湖泊的多少⑥水系形状等①水量(流量)②水位的高低(汛期、枯水期)③含沙量④结冰期⑤流速易错易混点考点串讲阶梯分界线太平洋北冰洋印 度 洋黑龙江黄河长 江珠 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淮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流量最大的河流;是汛期最长的河流;是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结冰期最长的河流。长江珠江黄河黑龙江2.中国的主要河流考点串讲阶梯分界线河流水系太平洋水系:黑龙江、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澜沧江印度洋水系:怒江、雅鲁藏布江北冰洋水系:额尔齐斯河外流河内流河塔里木河考点串讲阶梯分界线地区 河 流 水量 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东 北 松花江秦岭—淮河线以北 黄河秦岭—淮河线以南 长江 珠江较丰富(湿润、半湿润地区)较小(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地区)丰富(降水量大湿润地区)较短(春、夏汛)短(雨季短)长(雨季长)小(森林茂密)大(水土流失严重)小(植被覆盖多)长(中温带)短(暖温带)无(1月气温在0℃以上)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及成因考点串讲阶梯分界线外流河的水文特征:①南方河流:水量 ,汛期 ,含沙量 , 结冰期。②北方河流:水量 ,汛期 ,含沙量 , 结冰期。夏季,受夏季风影响较大,夏季风盛行,水位上涨,形成汛期;冬季,冬季风盛行,形成枯水期。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河水主要来自 。河流水量大小主要受 的影响,夏季水量较大,冬季水量较小,河流出现断流现象,所以内流河大部分是 河流。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大长小无小短大有高山冰雪融水气温季节性塔里木河3.外流河与内流河水文特征对比考点串讲阶梯分界线根据湖泊类型,可将其分为内流湖与外流湖。内流湖在内流区,多为咸水湖;外流湖在外流区,属于淡水湖。我国湖泊分布广泛,东部平原和青藏高原相对集中。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南部,湖泊数量众多。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青藏高原多咸水湖,是我国湖泊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青海湖属咸水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4. 中国的湖泊考点串讲阶梯分界线源头与终点: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流经地形区:地位: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最终注入东海水能宝库、黄金水道;我国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二、中国第一大河——长江 1.长江的概况11个青→川→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考点串讲阶梯分界线上游 支流多,水量丰富,落差大,峡谷多,水能丰富中游 河道曲折,多支流和湖泊下游 水流平稳,江面开阔湖北省宜昌、江西省湖口上中下游分界点:长江各河段特征: 考点串讲阶梯分界线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长江三峡水电站是我国最大的水电站。水能宝库①长江上游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流水量丰富;②长江上游位于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2.长江的开发考点串讲阶梯分界线中下游黄金水道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地形:中下游流经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气候:河流流量大;无结冰期,四季通航;河道:江阔水深;支流多;流域内人口多,经济发达,运输量大。考点串讲阶梯分界线问题 措施上游中下游禁止乱砍滥伐,植树造林水土流失洪涝灾害频发、水污染①加固河堤,兴建分洪、蓄洪、泄洪工程;②修建水库,整治河道,重点治理荆江河段;③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加强水土保持工作;④建三峡工程等水利枢纽,防洪、灌溉、航运、发电并举3.长江的治理考点串讲阶梯分界线自然原因人为原因3.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4.中游围湖造田,河湖淤塞,湖泊调蓄能力下降。1.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多暴雨,支流众多2.中下游流经平原,地势平坦,河道弯曲,水流不畅兴修水利枢纽裁弯取直恢复植被退耕还湖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治理长江水患的措施?3.长江的治理考点串讲阶梯分界线源头与终点: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流经地形区:地位:巴颜喀拉山--黄海9个 青→甘→川→宁→内蒙古→晋→陕→豫→鲁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中国第二长河,水量仅次于长江和珠江,珠江是中国的第二大河三、中国第二长河——黄河 1.黄河的概况考点串讲阶梯分界线内蒙古自治区河口、河南省桃花峪上中下游分界点:长江各河段特征: 上游 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中游 落差小,流经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 下游 流经华北平原,水流平缓,泥沙大量淤积,河床不断抬高,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河”考点串讲阶梯分界线上游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植树造林合理放牧中游水土流失严重植树造林修建水库下游“地上河”、旱涝灾害频发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2. 黄河的忧患与治理考点串讲阶梯分界线思考: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1、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2、黄土土质疏松3、地表植被稀少4、人为破坏植被、过度放牧植树种草(生物措施)修建水库、打坝淤地、修筑梯田(工程措施)思考: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黄土高原2. 黄河的忧患与治理考点串讲思考: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河水携带大量泥沙汇入黄河干流。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地势起伏小,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河床抬升,形成“地上河”。中游植树种草、修建水库、打坝淤地(治理黄土高原的措施)下游加固堤坝、疏通河道思考:治理“地上河”的措施:考点串讲阶梯分界线凌汛的判断方法:看河流有无结冰期河流流向是否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时间:初春或初冬危害:冰坝堵塞河道,河流水位上涨,河流决堤,形成洪灾措施:爆破冰面黄河凌汛分布河段:上游河套平原、宁夏平原;下游山东境内。2. 黄河的忧患与治理考点串讲第四节 中国的自然灾害一、多地质灾害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我国自然地理条件复杂,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率高,地域差异大,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巨大。我国是地质灾害相对严重的国家,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和地面沉降等。考点串讲我国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之间,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考点串讲滑坡是我国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是指自然斜坡或人工边坡上的岩体、土体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泥石流是指包含大量泥沙、石块的突发性洪流,主要见于山地高原地区。泥石流短时期可导致大面积的毁灭性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滑坡与泥石流考点串讲二、多气象灾害我国是气象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 寒潮、沙尘暴、台风等。洪涝和干旱是我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其中西北地区旱情严重, 东部季风区旱涝频发。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长时期的干旱会导致农作物大幅度减产。洪涝和干旱考点串讲概念:梅雨是指夏初出现在我国江淮流域雨期较长的阴雨天气。因为这时正值梅子黄熟的季节,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梅雨”。主要特征: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相对湿度大,日照时间短,地面风力小,阴云笼罩,出现绵绵阴雨或阵性降雨。危害:在江淮地区,梅雨如果来得过早,雨期过长,雨量过大,就会出现洪涝和低温灾害,严重影响夏、秋农业收成;如果来得太晚,或者雨期过短,甚至“空 梅”,就会出现干旱,严重影响夏种和春播作物的生长。梅雨考点串讲概念: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是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中低纬度地区侵袭,造成剧烈降温的天气活动。具体来说,如果某地日最低温24小时内降温幅度≥8℃(或 48小时内降温幅度≥10℃或72小时内降温幅度≥12℃),且最低气温≤4℃,就可视为寒潮发生。寒潮主要特征:寒潮南下使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有雨雪天气。危害:不仅会造成国民经济,特别是农林业、畜牧业生产的巨大损失,而且还会对人们的生活、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和危害。考点串讲概念:沙尘暴是指大风扬起地面的沙尘,使空气变得混浊,水平能见距离降低到1千米以下的天气现象。沙尘暴发生时,天空呈土黄色,有时甚至呈红褐色。多发地区:由于我国西北地区植被稀疏,沙源丰富,大风频繁,春季很容易出现沙尘暴天气。危害:沙尘暴使土壤变得贫瘠,农作物及各种设施遭到掩埋和损害,给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还直接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沙尘暴考点串讲概念:在我国,台风根据强度大小可划分为六个等级:热带气旋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小于8级为热带低压,8~9级为热带风暴,10~11级为强热带风暴,12~13级为台风(风速为 32.7~41.4 米/秒),14~15级为强台风,16级或以上为超强台风。台风主要影响地区: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危害:台风过境时,可能引起山洪暴发,毁坏房屋,损害庄稼。它在海上掀起的巨浪,能够颠覆船只,危及航运安全,破坏港口设施。有利影响:台风登陆后,风力逐渐减弱,丰沛的降水有助于缓解旱情。考点串讲我国利用气象卫星、 气象雷达和地面监测网, 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报台风。重难点剖析PART.04重难点剖析重难点一:区分地形、地形区和地势地表的各种各样的形态。主要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以什么为主)地形以某种地形类型为主的独立地形单元,命名方式一般为地名+地形类型。(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地形区地表高低起伏的态势。包括地表形态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差或坡度的陡缓。(哪里高,哪里低)地势重难点剖析重难点二:区分中国的主要地形区地形 名称 特点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 世界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雪山连绵,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 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黄土高原 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沟壑纵横云贵高原 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多喀斯特地貌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 中国最大的盆地,有中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油气资源丰富准噶尔盆地 位置偏北,牧场广阔,畜牧业发达柴达木盆地 平均海拔最高,素有“聚宝盆”之称四川盆地 “紫色盆地”;成都平原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 面积最大,黑土面积广大华北平原 地形平坦,又称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三大丘陵 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重难点剖析重难点三:地势的三级阶梯分界线、海拔与地形阶梯名称 平均海拔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第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中国的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重难点剖析重难点四:地形区的界线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横断山脉巫山太行山脉大兴安岭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 南侧天山山脉昆仑山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重难点剖析重难点五: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中国地势特点:1、地势西高东低2、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中国地形特点:1、地形类型复杂多样2、山区面积广大重难点剖析重难点六:温度带与作物熟制、主要作物的对应关系温度带 作物熟制 主要作物寒温带 一年一熟 春小麦、马铃薯中温带 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暖温带 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冬小麦、玉米、甘薯、花生等亚热带 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稻、油菜、甘蔗、甘薯、茶叶等热带 一年三熟 水稻、热带作物等高原气候区 一年一熟 青稞重难点剖析重难点七:不同干湿地区的概况项目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干旱区年降水量 >800mm 400~800mm 200~400mm <200mm植被 森林 森林、草原 草原 荒漠草原、荒漠农业类型 种植业 畜牧业 耕地类型及作物 水田(水稻) 旱地(小麦) -重难点剖析重难点八: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1月0℃等温线④粮食作物小麦为主和水稻为主的分界线③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和一年两熟到三熟的分界线⑥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⑦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⑤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⑩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水岭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⑨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重难点剖析重难点九: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1、地跨多个温度带(纬度因素)2、地跨多个干湿地区(海陆、纬度、地形因素)3、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地势因素)重难点剖析重难点十:中国的5种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的主要城市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代表城市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海口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上海、广州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北京、哈尔滨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稀少 乌鲁木齐高山高原气候 冬冷夏凉,气温年较差小,全年降水稀少 拉萨重难点剖析重难点十一:气候复杂多样的影响①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殖生长,使中国的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③还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形成中国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②也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中国农、林、牧、渔各业综合发展;重难点剖析重难点十二: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是指一年盛行风向随季节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中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季风类型 源地 风向 气候性质 影响范围冬季风(风由陆地吹向海洋) 蒙古—西伯利亚地区 西北风 东北风 寒冷干燥 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台湾岛、海南岛外都受影响夏季风(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太平洋 东南风 高温多雨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的地区印度洋 西南风重难点剖析重难点十三: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对比项目 数量 流量 长度 河流补给方式 汛期季节 原因 枯水期外流河 多 大 长 大气降水 夏季 夏季降水多 冬季内流河 少 小 短 高山冰雪融水 夏季 夏季气温高 冬季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比较中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外流河的水文特征:项目 流量 汛期 结冰期 含沙量北方河流 东北地区 大 短,但有春汛、夏汛 有 小华北地区 小 短 有 大南方河流 大 长 无 小重难点剖析重难点十四:长江和黄河的概况对比比较项目 长江 黄河发源地 唐古拉山脉 巴颜喀拉山脉注入海洋 东海 渤海分界点 干流流经的 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青→川→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 青→甘→川→宁→内蒙古→晋→陕→豫→鲁重难点剖析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主要支流 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 湟水、洮河、汾河、渭河水能集中河段 上游(源头—宜昌最丰富) 上游和中游主要水利枢纽 三峡、葛洲坝 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小浪底利用状况 航运、灌溉、发电等价值高 灌溉、发电、供水等价值高重难点剖析气象灾害:寒潮、沙尘暴、梅雨、台风、洪涝、干旱等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沉降等气象灾害 主要分布区 发生时间 形成原因洪涝干旱 (影响大)东部平原地区全国各地降水集中、丰富;地形平坦降水量较少,尤其是春季降水少夏季不同季节重难点十五:区分地质灾害与气象灾害重难点十六:区分各种气象灾害重难点剖析重难点十六:区分各种气象灾害自然灾害 时间 天气特征 影响地区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冬半年夏初夏秋季节春季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伴随雨雪天气长时间连续降雨,相对湿度大狂风暴雨空中尘土、沙粒较多,空气能见度较低除青藏、云贵高原以外的大部分地区江淮流域东南、东部沿海地区主要是中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针对训练PART.05针对训练(2023·黑龙江大庆·模拟预测)读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左)和沿32°N地形剖面图(右)”,回答下面小题。1.读图,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形类型多样 ②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③山区面积广大 ④我国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读“沿32°N地形剖面”图,该地势特征产生的影响有( )①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②使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③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④使众多大河滚滚向东流,便利东西交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CA针对训练(2025·山东聊城·三模)图示我国沿108°E经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是青藏高原 B.②是黄土高原C.①是内蒙古高原 D.②是长江中下游平原4.符合①地地形特征的是( )A.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C.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D.地势平坦,一望无际AB针对训练(2025·山东菏泽·模拟预测)集中供暖是指向建筑物供给热量,保持室内舒适温度的社会服务。图左示意我国集中供暖区分布,图右示意部分城市集中供暖起止时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我国集中供暖区与未集中供暖区的分界线大致经过( )A.400mm年等降水量线 B.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C.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D.1月0℃等温线6.济南与哈尔滨集中供暖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低不同 B.距海远近不同 C.地势高低不同 D.面积大小不同AD针对训练(23-24八年级上·江苏宿迁·期中)读“哈尔滨、北京、上海和广州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7.按哈尔滨、北京、上海和广州的顺序,正确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8.从四个城市的降水上,可以看出( )A.降水大体从南向北递减 B.降水大体从东向西递减C.从中部地区向东、西部递减 D.从西部高原向东部平原递减AD针对训练(2025·江苏盐城·三模)小明同学在观看《中国诗词大会》过程中发现,古诗词中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关于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风主导降水B.夏季风加剧南北温差C.季风雨热不同期D.冬季风偏南风10.拉萨的气温比同纬度的成都低很多,以下诗词描述的景象与此成因不同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CA针对训练(2025·山东临沂·二模)长江、黄河哺育了两岸的人民,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长江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1.有关黄河、长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是三峡水利枢纽,其最主要任务是发电B.①处为宁夏平原,②处为黄土高原C.C地由于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D.两河的上游都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12.下列关于长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长江上游地区的水土流失与中下游的泥沙淤积洪涝灾害没有关系B.长江江源地区的青海省以及上游流经的各个省级行政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具有优先地位C.上中游流经的各个省区是水污染的高风险区D.入海口和沿海地区是防灾减灾的最优先区域BA针对训练(2025·广东梅州·模拟预测)融雪型洪水是指高纬度地区和高海拔山地地区,由冬季积雪或冰川随气温升高融化形成的洪水。大量冰雪融水在短时间内汇集成洪流,会冲毁农田、道路、房屋等基础设施,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融雪型洪水形成的主要诱因是( )A.河道淤积严重 B.调蓄能力降低C.春季连续暴雨 D.春季气温升高14.下列省区中,最易发生融雪型洪水的是( )A.新 B.鄂 C.云 D.琼15.融雪型洪水来袭时,首选正确的避险做法是( )A.原地等待消防救援 B.利用通信工具寻求帮助C.跑向稳固高地避险 D.沿山谷寻找低海拔地区ADC课堂巩固(2025·山东聊城·二模)地理课上同学们自主探究“中国地形特征”。图1为中国地形图,图2为中国北纬32°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关于我国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阶梯高原、平原面积广大B.第三阶梯以高原、盆地为主C.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D.地势东高西低,平原面积广大2.我国地势产生的影响是( )A.阻碍了冬季风从南向北吹送B.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C.阶梯内部形成丰富的水能资源D.大江大河都向东奔流入海,沟通东西交通CB课堂巩固(2025·山东聊城·二模)读我国冬季集中供暖区域及1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A.南北普遍高温B.北方温暖,越往南气温越低C.气温最低区域在青藏高原D.南北气温差异大4.冬季,我国有无集中供暖区域的界线为( )A.1日0℃等温线 B.1日8℃等温线C.1月—8℃等温线 D.1月—16℃等温线DA课堂巩固(2025·广东肇庆·二模)每年5月21日前后为我国小满节气。南方地区民谚“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含义是“雨水开始增多,江河水位上涨”。左图为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右图为2020-2024年我国月平均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5.“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发生在图中的( )A.半干旱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湿润地区 D.干旱地区6.“雨水开始增多”,形成“雨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的( )A.西南季风 B.东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7.从右图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 )A.3、4、5月 B.6、7、8月 C.9、10、11月 D.12、1、2月CBB课堂巩固(2025·山东德州·二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协同推进大治理”是近年来我国对长江、黄河生态发展的重大战略,读“长江、黄河及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8.对长江、黄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航运便利,长江中下游被称为“黄金水道”B.都有凌汛、断流和地上河现象C.都流经青海省和四川省D.都是外流河,均注入中国东海9.以下方案与国家战略不符的是( )A.a、d河段修建水电站 B.e河段截弯取直、退耕还湖C.b河段附近植树造林、打坝淤地 D.c、f河段无结冰期,宜发展河运CD课堂巩固(2025·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三模)2025年3-4月,全国自北向南经历寒潮大风天气。下图为中国天气网发布的某次寒潮过境时的全国速冻地图,完成下面小题。10.图中体验“跳水式降温,换季体验”的城市是( )A.银川 B.拉萨 C.天津 D.哈尔滨11.受蒙古南部和我国北方13-14级强劲的对流性大风南下的影响,2025年4月13日海南罕见的出现了沙尘天气,沙尘符号是( )A.A B.B C.C D.DDA课堂总结PART.06课堂总结中国的地形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三级阶梯的界线、海拔、主要地形地势特点对我国的影响山脉纵横交织课堂总结气温的分布特点中国的气候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降水的时空分布时间分布特点空间分布特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明显温度带的划分干湿地区的划分课堂总结内、外流区域主要河流的分布水文特征源流概况黄河的奉献黄河的忧患水能开发存在问题治理措施源流概况长江的开发水能宝库黄金水道产生原因长江的治理长江黄河概况治理措施产生原因中国的河流冲积平原课堂总结中国的自然环境多地质灾害多气象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洪涝干旱地面沉降寒潮沙尘暴台风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