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 碳的氧化物第2课时 一氧化碳化学观念:通过对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的学习,强化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观。科学思维:通过分析一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危害,培养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实验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与责任:认识到一氧化碳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培养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素养目标情境导入寒冬时节,某户居民室内“围炉煮茶”时,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作为化学顾问,请你帮助分析一氧化碳的性质,并提出预防措施。煤炉里的煤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上层:2CO + O2 2CO2点燃中层:CO2 + C 2CO高温下层:C + O2 CO2点燃蓝色火焰煤CO有毒,若房间的门窗紧闭,房间内CO浓度过高就会使人中毒。新知探究任务一 探究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新知探究任务一 探究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溶解性无色气体无臭比空气的略小难溶于水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烤火时,室内放一盆水能否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不能,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新知探究任务二 探究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救援人员到场时,迅速开窗通风,并严禁出现任何明火,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新知探究任务二 探究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可燃性新知探究任务二 探究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CO + O2 2CO2点燃一氧化碳能够燃烧,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可燃性气体,点燃之前要验纯。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现象:新知探究任务二 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CO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人体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一氧化碳血红蛋白氧气(1)中毒原因毒性新知探究任务二 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①保证空气(氧气)足够,使木炭充分燃烧。(2)防治措施②安装烟囱,一氧化碳报警器(传感器)。③开窗通风等。思考与交流新知探究任务二 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为了让人们易于察觉一氧化碳泄漏,以免一氧化碳中毒。1.我们的家用煤气中常常会添加一些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乙硫醇),你知道为什么吗?2.如果发生煤气泄露怎么办?迅速关上煤气总开关,打开门窗,并且不要使用家里的任何电器。新知探究任务二 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新知探究CO + CuO Cu + CO2现象:固体粉末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夺取CuO中的氧,发生还原反应3.与某些氧化物反应实验步骤:1.通CO;2. 点灯加热;3.停止加热;4.冷却后停止通CO口诀:CO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任务二 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新知探究1.实验中为什么先通一氧化碳,然后加热氧化铜?2. 实验结束后,为什么要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直至固体冷却?3. 实验图中尾部加了一燃着的酒精灯,其目的是什么?排尽管中空气,避免CO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防止生成的铜重新被氧气氧化成氧化铜。尾气中有未反应的CO,有毒,防止其污染空气。思考与交流任务二 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新知探究任务三 了解一氧化碳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3CO + Fe2O3 2Fe + 3CO2高温2CO+O2 2CO2点燃3.一氧化碳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比较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无色、无臭、气体无色、无臭、气体比空气密度略小比空气密度大难溶于水能溶于水课堂小结对比项目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可燃性与水反应与石灰水 反应氧化性或 还原性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比较不能燃烧 ,一般也不能支持燃烧CO2 + H2O===H2CO3CO2+Ca(OH)2==CaCO3↓+H2O高温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氧化性C+CO2 2CO有可燃性2CO+O2 2CO2点燃一般不能跟水反应不能跟石灰水反应有还原性CO+CuO Cu+CO2△课堂小结①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的是CO2,不变的是CO。②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不变的是CO。③在尖嘴玻璃管口点火,气体被点燃的是CO,不能被点燃的是CO2。④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氧化铜变红的是CO,不变的是CO2 。1.鉴别CO和CO2的方法?课堂小结2. 怎样除去CO混有的少量CO2?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CO2 + Ca(OH)2===CaCO3 ↓+ H2O3. 怎样除去CO2混有的少量CO?CO + CuO Cu + CO2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课堂小结无色、无臭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略小,难溶于水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一氧化碳毒性CO + CuO Cu + CO23CO + Fe2O3 2Fe + 3CO2高温可燃性 2CO + O2 2CO2点燃课堂小结用途作燃料冶炼金属与某些氧化物反应1.下列对一氧化碳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B.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C.一氧化碳密度比空气的小,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一氧化碳能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致使人体缺氧中毒C当堂反馈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B.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可用澄清石灰水除去C.一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B当堂反馈3.工业上常利用碳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来进行金属冶炼。有关还原性 实验错误的是( )A.两个实验都可以观察到,黑色固体最终变成了红色B.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只有铜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先通入一氧化碳,再点燃左侧酒精灯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尾气处理也可以通过气球收集当堂反馈B第2课时 一氧化碳化学观念:通过对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的学习,强化认识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科学思维:通过分析一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危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实验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与责任:使学生认识到一氧化碳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教学重点: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教学难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寒冬时节,某户居民室内“围炉煮茶”时,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作为化学顾问,请你帮助分析一氧化碳的性质,并提出预防措施。任务一 探究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提问]“围炉煮茶”时,一氧化碳是怎么产生的呢 [讲解]燃煤、烧炭的过程中会发生以下反应:2C+O22CO,C+O2CO2,C+CO22CO,其中CO有毒,若房间的门窗紧闭,房间内CO浓度过高就会使人中毒。 [问题]房间内一氧化碳浓度过高,没有被茶水吸收,居民也没有及时发现,从这里我们可以推出一氧化碳的什么物理性质呢 完成表格 [小组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颜色无色状态气体气味无臭溶解性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任务二 探究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提问]救援人员到场时,迅速开窗通风,并严禁出现任何明火,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播放视频]“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实验”。 [引导]观察实验现象,并写出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提问]一氧化碳浓度过高就会使人中毒的机理是什么 阅读课本P142内容,回答问题。 [追问]冬天在室内“围炉煮茶”时,应采取什么措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引导]结合一氧化碳产生原理及一氧化碳性质思考。 [过渡]一氧化碳除了有可燃性和毒性外,还有没有别的化学性质呢 [播放视频]“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 [分析实验原理]CO+CuOCO2+Cu。 [师生共同总结实验步骤] 1.通CO;2.点灯加热;3.停止加热;4.冷却后停止通CO。 [点拨]CO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 [交流讨论] 1.实验中为什么先通一氧化碳,然后加热氧化铜 2.实验完毕后为什么先停止加热,还要继续通一氧化碳直到玻璃管冷却 3.实验图中尾部加了一燃着的酒精灯,其目的是什么 [回答]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展示]2CO+O22CO2。 [回答]CO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人体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交流、讨论、总结] 1.保证空气(氧气)足够,使木炭充分燃烧。 2.安装烟囱,一氧化碳报警器(传感器)。 3.开窗通风等。 [观看视频,描述实验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1.排尽管中空气,避免CO与空气混合受热后发生爆炸。 2.防止生成的铜重新被氧气氧化成氧化铜。 3.尾气中有未反应的CO,有毒,防止污染空气任务三 了解一氧化碳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提问]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所以我们可以猜想一氧化碳有哪些用途呢 [讲解]家庭燃料——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H2等。 [追问]一氧化碳能将氧化铜还原成铜,所以我们可以猜想一氧化碳还有什么用途呢 [讲解]一氧化碳能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常用来冶炼金属 [回答]作燃料。 [回答]冶炼金属,如炼铁等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知识总结]见PPT。 [情境回顾] 通过分析一氧化碳的性质,我们为小区居民设计了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方案,解决了实际问题。 [情感升华]一氧化碳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其毒性也不容忽视,我们要学会科学利用化学知识,保护环境和健康 [总结]归纳总结本堂课的知识,加深理解与记忆第2课时 一氧化碳一氧化碳(C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01.第2课时 一氧化碳教案.docx 6.2.2课题2 碳的氧化物第2课时 一氧化碳课件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pptx 视频1.mp4 视频2.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