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 疆域 第2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 疆域 第2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地理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 疆域(第2课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运用中国行政区划图,识别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对应本条“内容要求”,要求学生借助地图,根据方位、相邻关系、重要地理线路等方式,熟悉并记住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内容要点说明
【行政区划】 1.教材图1.6为两位同学对家乡的介绍。教材选择的地点有以下考虑。选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雀仁乡,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行政区的级别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另一方面,突出民族聚居的特征,为学习民族作铺垫。选择海南省定安县定城镇,一方面突出基本的三级行政区划,另一方面结合国情教育。海南省是我国最南端的省级行政区,其管辖的三沙市是我国最南端的地级市,教学环节可进行拓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教材据此介绍我国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市、自治县)、乡(镇、民族乡)三级行政区划。 3.教材第7页有两个脚注,特别说明了“市”和“自治州”的具体情况。其中,“市”是行政区划中最容易混淆的概念。需要注意“市”可分为县级市和地级市,另外直辖市、地级市、县级市都可以简称“市”。在实际生活中,能见到一个市管辖另一个市的情况,也能见到一个市管辖多个县的情况。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教材据此介绍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5.教材图1.7和教材表1.2详细介绍了我国的省级行政区。一些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加注了拼音,便于学生阅读。教材表1.2中省级行政区的排序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2007)为依据。 6.教材通过“思与学”,探究我国省级行政区名称的由来,重点关注“成对”命名的现象。除相对位置命名方法,还包括从历史地名中合成(如安徽取安庆和徽州的首字组合而成)、源于重要地理事物名称(如黑龙江的省名源于东北边境的黑龙江)等。 7.教材设计“活动”,提供识记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参考方法。第1题引导学生使用“按方位”“找邻居”“沿线路”“填地图”等方法记忆。其中,“沿线路”是沿陆上国界线识记,与我国陆上邻国众多相呼应。第2题使用顺口溜方式记忆,其中“两湖两广两河山”与教材“思与学”中“成对”出现的省级行政区名称相呼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新课导入 【讲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海阔陆广”的疆域特征。辽阔的疆域带来了多样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也带来了行政管理上的挑战。为了方便管理、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我国划分了不同级别的行政区。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我国的行政区划。
新课学习 任务1: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 【提问】网络购物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网购时,准确填写地址很重要。请同学们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写出自己的家庭地址。 (2)阅读教材图1.6,比较图中两位同学与自己的家庭地址,找出你认为是同级别的行政区名称。 【学生活动】 (1)写出自己的家庭地址。 (2)展示交流,分享讨论。 【承转】同学们在展示交流中,存在两个疑问。第一,我国的行政区划有几级?第二,自治区、市、自治县、乡等的级别如何确定?请同学们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自学教材相关内容,了解我国行政区划的级别划分。 (2)分组讨论,对自己及教材图1.6中两位同学的家庭地址中涉及的行政区进行再次级别划分。 【学生活动】 (1)自主学习:了解我国基本实行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民族乡)三级行政区划。 (2)合作学习:明确地级市和自治州均是介于省级和县级行政区之间的行政区,自治州是民族自治地方。 任务2:我国的省级行政区 【讲述】我国基本实行三级行政区划,但是在现阶段,为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往往实行省、市、县、乡四级行政区划;对于较大的自治区,为方便管理,促进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也实行自治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乡(镇、民族乡)四级行政区划。目前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的识记是本节课的重点。请同学们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阅读教材表1.2,速记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 (2)选派小组代表,以接龙的形式比赛,并请胜出者分享速记方法。 (3)分析我国省级行政区名称与简称的关系。 【学生活动】 (1)自主学习:速记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 (2)合作学习:选派小组代表参与比赛;交流省级行政区名称及简称的记忆方法;分析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与简称的关系。 【小结】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常“成对”出现。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有的出自全称,如京、津等;有的与历史上的地名有关,如鲁、晋等;有的因省内著名山、河而得名,如闽、赣等。这些都是帮助我们熟记我国省级行政区全称和简称的方法。 【过渡】除了熟记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我们还需要在地图上识记省级行政区的位置。请同学们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自创方式或者按照教材第10—12页的“活动”提示,巧记我国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2)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巧记省级行政区”的竞赛。根据任务要求,在中国政区图上指出相关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并说出其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按照用时和准确度给小组评分。 【学生活动】 (1)小组学习:探索并运用巧记省级行政区的方法,在规定时间内识记我国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2)分组展示:选派小组代表队,抽签领取展示任务,参与“巧记省级行政区”的竞赛,并交流识记方法。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识记地理事物的名称及位置的方法。例如,利用重要地理事物作参考、历史渊源、顺口溜等巧记名称;借助地图,利用轮廓、方位、相邻关系、重要地理线路等识记位置,认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和运用地理学习方法,让地理学习更加生动、高效。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