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地理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秋季课题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第3课时)教学目标和要求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地形、气候、河湖等的特征;简要分析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对应本条“内容要求”有关“气候”的部分,本节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气温分布图、降水量分布图、降水量月变化和年变化图、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划分图、气候类型分布图、季风环流示意图、山地垂直带谱等地图和相关资料,从代表性气候类型、各种气候类型的水热组合与分布等方面归纳我国气候的特征;能够简要分析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以及地形等因素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初步建立气候特征、气候类型与气候形成因素之间的联系;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认识气候特征对我国植被等自然景观以及农业生产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内容要点说明【影响因素复杂】 1.全球尺度大致沿纬线分布的气候带主要受地带性的纬度位置影响,呈现从低纬到高纬的显著差异。我国气候最显著的差异却是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之间干湿程度的不同。因此,影响我国气候的首要因素是非地带性因素中的海陆位置。我国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显著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就了世界上最强的季风环流,在中国形成了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季风环流不仅使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气温年较差明显大于同纬度地区的平均值,还加剧了沿海与内陆之间降水量的差异,打破了行星风系在亚热带形成的干旱荒漠带,成就了我国温暖湿润的亚热带“绿洲”。 2.纬度位置决定了一个地区所获太阳辐射的总量及其季节变化,是影响气候形成的最重要的地带性因素。在我国,受海陆位置主导产生东西分异的大格局中,纬度位置在海拔较低的东部季风区内部表现比较显著,呈现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异。在干旱主导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高寒主导的高原山地气候区,受纬度位置影响产生的热量分异为次一级现象。 3.地形是影响气候的又一个非地带性因素。我国山地众多,山区面积广大,高海拔山地和高原对地表辐射、大气环流、降水和蒸发过程的影响,导致从山麓到山顶水热条件的多样化,形成了气候和植被的垂直差异。在我国,地形因素造成的最大尺度气候分异体现在青藏高原高寒区高原山地气候的形成。地形影响下较小尺度的气候分异则是各气候类型区内的山地所形成的垂直分异。此外,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还表现在高大的山脉在冬季阻挡北方干冷空气南下,在夏季阻挡东南暖湿气流深入内陆,从而加大了我国气候的空间差异,因此高大山脉也常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4.本标题的“活动”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建立对气候特征、气候类型与影响因素之间联系的认知,提升学生概括气候特征、分析气候差异主要影响因素的能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新课导入 【播放】海南橡胶树种植园视频片段 【提问】同学们观察视频中茂密的橡胶树林,为什么橡胶树能在海南岛生长良好,而在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却无法种植?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新课学习 任务1:海陆位置的影响 【承转】我国气候的东西差异最为显著,东部以季风气候为主,西北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这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 【提问】观察教材图2.15,我国冬季风和夏季风分别来自哪里? 【学生活动】根据教材图2.15,用箭头标注冬季风与夏季风的主要风向,并思考它们的源地特点。 【小结】冬季风来自较高纬度的陆地,夏季风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 【提问】冬季风和夏季风具有什么不同的性质?它们如何影响我国的气温和降水? 【学生活动】分析冬季风、夏季风的性质差异,并结合教材图2.16思考我国亚热带地区的植被特点。 【小结】冬季风性质寒冷干燥,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加大了南北温差,这是我国东部冬季气温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平均值偏低的主要原因。夏季风性质温暖湿润,给我国东部带来丰沛的降水,使我国亚热带地区成为“回归线荒漠带上的绿洲”。海南岛正是受益于夏季风带来的充沛水汽和热量,为橡胶树提供了温暖湿润的适宜环境。 【提问】结合教材表2.3数据,哈尔滨年降水量539毫米,而乌鲁木齐仅305毫米,虽然两地纬度相近,为什么降水量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学生活动】比较哈尔滨与乌鲁木齐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数据,分析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 【小结】乌鲁木齐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冬季受大陆内部干冷空气的影响,寒冷少雨;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难以到达,高温少雨,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而哈尔滨位于东部,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较为丰富。 任务2:纬度位置的影响 【承转】我国气候的南北差异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在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内部,纬度位置如何影响气候分布呢? 【提问】观察教材表2.3中哈尔滨与武汉的位置,两地在纬度上相差多少? 【学生活动】计算哈尔滨(45°46′ N)与武汉(30°36′ N)的纬度差异。 【小结】哈尔滨与武汉纬度相差约15°,纬度差异导致两地接收的太阳辐射量不同。 【提问】纬度差异如何体现在气温数据上?从教材表2.3的数据中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活动】对比哈尔滨与武汉的1月、7月平均气温,分析纬度对气温的影响规律。 【小结】哈尔滨1月平均气温–17.3 ℃,武汉为4.1 ℃,相差21.4 ℃;7月平均气温哈尔滨23.7 ℃,武汉29.3 ℃,相差5.6 ℃。这说明纬度位置对冬季气温影响更为显著。 【提问】为什么橡胶树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这种南北差异如何体现在气候类型分布上? 【学生活动】结合橡胶树对温度的要求,分析其无法在北方地区生长的原因。 【小结】在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内部,受纬度位置影响,自北向南,接收的太阳光热逐步增加,气温越来越高,依次形成了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橡胶树需要较高的气温条件,只能在南方地区种植。 任务3:地形因素的影响 【承转】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受地形影响。气温和降水受地形影响,随着海拔升高而变化。 【提问】教材表2.3中武汉和拉萨纬度相近,但为什么两地的气温差异如此明显? 【学生活动】对比教材表2.3中武汉与拉萨的海拔和气温数据,认识海拔对气温的影响。 【小结】武汉海拔24米,拉萨海拔3 650米,海拔相差3 626米。拉萨7月平均气温只有16.5 ℃,而武汉却达到29.3 ℃,相差12.8 ℃。这充分说明了海拔对气温的显著影响。 【提问】观察教材图2.17中神农架山地植被的垂直差异,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 【学生活动】描述山地植被随海拔的变化规律。 【小结】我国山地的气候和植被呈现明显的垂直差异,随着海拔升高,植被类型依次变化,反映了气温的垂直变化规律。 【提问】为什么云南省的橡胶树主要种植在东南部低海拔地区,而西北部高海拔地区很少分布?这与地形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结合云南省地形特点,分析橡胶树在省内分布差异的原因。 【小结】云南省地形复杂,东南部多为河谷低地,海拔相对较低,气温较高;而西北部多为高原山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橡胶树需要较高的气温条件,因此主要分布在低海拔的河谷地区。 【提问】除了气温,地形还如何影响降水?这对橡胶树的分布有什么影响? 【学生活动】思考地形对降水分布的影响,分析山地迎风坡与背风坡的降水差异。 【小结】我国青藏高原和高海拔山地,冬寒漫长,夏凉短促,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地形不仅通过海拔影响气温,还通过山脉走向影响降水分布。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橡胶树在云南只能分布在低海拔河谷地区。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深入理解了影响我国气候的三大主要因素。我国气候影响因素复杂:海陆位置决定了我国气候东西差异最为显著,形成了东部季风气候与西北温带大陆性气候的鲜明对比;纬度位置造成我国气候南北差异显著,从北到南依次出现不同的气候类型;地形因素则进一步复杂化了我国的气候格局,高原山地气候成为我国气候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