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1课时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试剂的取用@知识回顾一、化学实验常用仪器1.反应容器:①可直接加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②能间接加热的:烧杯、烧瓶、锥形瓶(加热时需要垫陶土网)。2.存放仪器:集气瓶(气体)、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3.加热仪器:酒精灯。4.取用仪器: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药匙(粉末或较小颗粒)、胶头滴管(少量液体)。5.夹持仪器:试管夹、坩埚钳、铁架台(带铁圈、铁夹)。6.其他仪器:漏斗、长颈漏斗、玻璃棒、水槽、陶土网、试管刷。二、化学试剂的取用1.取用原则三不原则:不能用手 试剂,不要把鼻孔凑到 闻试剂(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 任何试剂的味道。节约试剂: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液体 ,固体只需 即可。处理原则:实验剩余试剂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 。2.固体试剂通常保存在 中,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 ,取用时,操作方法为“一横、二送、三直立”;取块状固体试剂用 ,取用时,操作方法为“一横、二放、三慢竖”。3.液体试剂通常保存在 中。取大量液体用 法;取一定量液体用 量取,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 保持水平;取少量液体用 滴加。@基础分点训练 知识点1 实验室安全常识1.【安全教育】(盐城中考)下列属于危险化学品标志的是( )A B C D2.(广西中考)下列行为不符合实验室安全常识的是( )A.在实验室嬉戏打闹,吃零食B.远离火源存放易燃易爆试剂C.实验室中的试剂不能品尝其味道D.眼里溅入试剂,立即用水冲洗,必要时送医治疗 知识点2 常见的化学仪器及其使用3.下列化学仪器名称为“量筒”的是( )A B C D4.根据如图所示仪器回答问题。(1)写出B、C仪器的名称:B ,C 。(2)写出仪器E的用途: 。(3)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需要的仪器是 (填字母)。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 保持相平。 知识点3 试剂的取用5.取固体试剂时,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用药匙取用B.从节约的角度讲,用剩的试剂要放回原瓶C.有些块状试剂要用镊子夹取D.若未说明用量,取用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6.(河北中考改编)如图所示关于量筒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量取11 mL水 B.读取数据C.滴加液体 D.溶解7.下列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向试管内加固体粉末 B.滴管取液C.取用氯化钠 D.胶头滴管清洗后放回滴瓶@能力提分训练8.(山西中考)液体试剂通常盛放在细口瓶中,常用倾倒的方法取用。如图所示,关于实验用品的使用正确的是( )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B.试剂瓶标签的位置C.试剂瓶瓶塞的放置D.试管口倾斜的方向9.下列实验数据中合理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得5.67 g固体食盐B.用100 mL量筒量得5.2 mL澄清石灰水C.用100 mL量筒量得89.56 mL水D.用托盘天平称得56.7 g碳酸钠粉末10.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先仰视,读数为20 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读数为12 mL,则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A.8 mL B.小于8 mLC.大于8 mL D.无法确定11.如图是四个错误的实验操作,请指出其可能造成的后果并加以改正。(1)图A可能造成的后果为 ,改正方法为 。(2)图B可能造成的后果为 ,改正方法为 。(3)图C可能造成的后果为 ,改正方法为 。(4)图D可能造成的后果为 ,改正方法为 。@拓展素养提升12.【核心素养·科学思维】生活中,有许多物品的使用与实验室中仪器的作用相似。请在图中选择作用相似的仪器,将其标号和名称填入下表中对应的位置。生活物品 物品的使用 作用相似的仪器名称酒瓶 盛放白酒洗脸盆 盛放清水两根筷子 夹取盘中的青菜一根筷子 水中放入白糖,搅拌第2课时 物质的加热 仪器的连接与洗涤@知识回顾1.使用酒精灯时,绝对禁止 里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 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绝对禁止用 ,要用 盖灭。2.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试管外壁应该 。先 ,再 固定加热;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应略向 倾斜;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应与水平方向约成 角,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液体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3.连接玻璃管和乳胶管:先把玻璃管口 ,然后 即可把玻璃管插入乳胶管。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如果 ,说明装置不漏气。5.洗涤玻璃仪器洗净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 ,也不 。@基础分点训练 知识点1 物质的加热1.下列仪器能直接加热的是( )A.锥形瓶 B.试管C.量筒 D.烧杯2.(江西中考)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安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添加酒精 B.点燃酒精灯C.加热液体 D.熄灭酒精灯3.学习完《走进化学实验室》后,老师组织同学们到实验室亲身体验一下化学实验的魅力。某同学做完“给固体加热”实验后,老师发现他使用的试管破裂了,其原因可能是( )A.先用外焰均匀加热,再固定加热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C.没有擦干试管外壁便开始加热D.实验完毕,让试管冷却至室温后再刷洗4.如图是某同学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操作,指出错误并改正。(1) ,改正 。(2) ,改正 。(3) ,改正 。(4) ,改正 。 知识点2 仪器的连接和洗涤5.实验的规范操作很重要。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A.连接仪器 B.用力插入带孔橡胶塞C.连接仪器 D.洗涤试管6.我校实验小组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图,并要验证其气密性是否良好。甲组同学 (填“先”或“后”)将导管放入水中, (填“先”或“后”)用热手握住试管,发现导管口有气泡,可以说明装置气密性好;乙组同学用冷毛巾捂住试管,发现 (填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好。@能力提分训练7.实验室加热约230 mL的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组合是( )① ② ③ ④ ⑤ ⑥A.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⑥ D.①②④⑤8.(贵阳期中)规范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检查装置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 D.读取液体体积9.化学小组进行实验基本操作练习时,出现下图中的情景。(1)上述四图中,相同仪器的名称为 ;四项操作中一定错误的是 (填序号)。(2)采用图B所示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之一是 。(3)进行图C操作之前,应将导管和橡胶塞连接,使导管较易插入橡胶塞中的措施是 。(4)进行D操作时,判断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 。10.某同学在实验室做加热一种白色粉末(有水生成)的实验时,组装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请回答:(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2)该同学按正确操作向试管中加入药品,其操作方法是 ;然后,他将装有试剂的试管按正确方式固定好(如图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 。(3)给试管(如图)内固体加热的方法是 。@拓展素养提升11.试管是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玻璃仪器。在不同的实验中,试管的放置方法是不同的。最常见的放置方法有如图六种。那么,在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试管的放置方法分别是(填序号):(1)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2)往试管里加入块状固体: 。(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4)往试管里倾倒液体: 。(5)往试管里滴加液体: 。(6)洗涤后试管的放置: 。第3课时 走进科学探究@知识回顾1.2.蜡烛的火焰分为 、 和 三层,蜡烛燃烧的产物是 和 。3.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是 。@基础分点训练 知识点1 科学探究的方法1.实验室有一瓶无色液体,有人说是蒸馏水,有人记得好像不是,大家各抒己见,你认为确认的正确方法应该是( )A.实验 B.讨论 C.上网 D.调查 知识点2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2.(黔西南州月考)下列有关石蜡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B.石蜡熔点较低,受热易熔化C.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D.石蜡可燃烧,燃烧时发光、放热3.几位同学对蜡烛燃烧进行了以下探究。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由此得出石蜡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写一条)。(2)如图甲分别取一个干燥的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到干燥的烧杯内壁上有 出现,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的烧杯内壁上有 现象产生。(3)熄灭蜡烛后,烛芯上方产生一缕白烟,用燃着的火柴接近白烟(如图乙),发现火焰沿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这说明白烟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能力提分训练4.有关蜡烛燃烧,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做过“母子火焰”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蜡烛的内焰温度最高B.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C.子火焰中被点燃的物质是液态石蜡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温度最高5.蜡烛燃烧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有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①: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猜想②: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猜想③: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验证猜想 (填序号),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是为假设 成立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猜想 ,因为 。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1课时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试剂的取用@知识回顾一、化学实验常用仪器1.反应容器:①可直接加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②能间接加热的:烧杯、烧瓶、锥形瓶(加热时需要垫陶土网)。2.存放仪器:集气瓶(气体)、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3.加热仪器:酒精灯。4.取用仪器: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药匙(粉末或较小颗粒)、胶头滴管(少量液体)。5.夹持仪器:试管夹、坩埚钳、铁架台(带铁圈、铁夹)。6.其他仪器:漏斗、长颈漏斗、玻璃棒、水槽、陶土网、试管刷。二、化学试剂的取用1.取用原则三不原则:不能用手 接触 试剂,不要把鼻孔凑到 容器口 闻试剂(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 品尝 任何试剂的味道。节约试剂: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液体 1~2 mL ,固体只需 盖满试管底部 即可。处理原则:实验剩余试剂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 指定的容器内 。2.固体试剂通常保存在 广口瓶 中,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 药匙 ,取用时,操作方法为“一横、二送、三直立”;取块状固体试剂用 镊子 ,取用时,操作方法为“一横、二放、三慢竖”。3.液体试剂通常保存在 细口瓶或滴瓶 中。取大量液体用 倾倒 法;取一定量液体用 量筒 量取,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 凹液面的最低处 保持水平;取少量液体用 胶头滴管 滴加。@基础分点训练 知识点1 实验室安全常识1.【安全教育】(盐城中考)下列属于危险化学品标志的是( B )A B C D2.(广西中考)下列行为不符合实验室安全常识的是( A )A.在实验室嬉戏打闹,吃零食B.远离火源存放易燃易爆试剂C.实验室中的试剂不能品尝其味道D.眼里溅入试剂,立即用水冲洗,必要时送医治疗 知识点2 常见的化学仪器及其使用3.下列化学仪器名称为“量筒”的是( C )A B C D4.根据如图所示仪器回答问题。(1)写出B、C仪器的名称:B 烧杯 ,C 胶头滴管 。(2)写出仪器E的用途: 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 。(3)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需要的仪器是 C、D (填字母)。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 凹液面的最低处 保持相平。 知识点3 试剂的取用5.取固体试剂时,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B )A.用药匙取用B.从节约的角度讲,用剩的试剂要放回原瓶C.有些块状试剂要用镊子夹取D.若未说明用量,取用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6.(河北中考改编)如图所示关于量筒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C )A.量取11 mL水 B.读取数据C.滴加液体 D.溶解7.下列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A.向试管内加固体粉末 B.滴管取液C.取用氯化钠 D.胶头滴管清洗后放回滴瓶@能力提分训练8.(山西中考)液体试剂通常盛放在细口瓶中,常用倾倒的方法取用。如图所示,关于实验用品的使用正确的是( D )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B.试剂瓶标签的位置C.试剂瓶瓶塞的放置D.试管口倾斜的方向9.下列实验数据中合理的是( D )A.用托盘天平称得5.67 g固体食盐B.用100 mL量筒量得5.2 mL澄清石灰水C.用100 mL量筒量得89.56 mL水D.用托盘天平称得56.7 g碳酸钠粉末10.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先仰视,读数为20 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读数为12 mL,则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C )A.8 mL B.小于8 mLC.大于8 mL D.无法确定11.如图是四个错误的实验操作,请指出其可能造成的后果并加以改正。(1)图A可能造成的后果为 腐蚀手 ,改正方法为 用药匙取用 。(2)图B可能造成的后果为 打破试管底部 ,改正方法为 试管横放,将锌粒置于试管口,再缓缓将试管直立 。(3)图C可能造成的后果为 污染滴管或造成试剂污染 ,改正方法为 滴管应竖直悬空于试管正上方 。(4)图D可能造成的后果为 中毒 ,改正方法为 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 。@拓展素养提升12.【核心素养·科学思维】生活中,有许多物品的使用与实验室中仪器的作用相似。请在图中选择作用相似的仪器,将其标号和名称填入下表中对应的位置。生活物品 物品的使用 作用相似的仪器名称酒瓶 盛放白酒 G细口瓶 洗脸盆 盛放清水 E水槽 两根筷子 夹取盘中的青菜 A镊子 一根筷子 水中放入白糖,搅拌 F玻璃棒 第2课时 物质的加热 仪器的连接与洗涤@知识回顾1.使用酒精灯时,绝对禁止 向燃着的酒精灯 里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 酒精灯 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绝对禁止用 嘴吹灭酒精灯 ,要用 灯帽 盖灭。2.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试管外壁应该 擦干 。先 预热 ,再 对准药品 固定加热;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应略向 下 倾斜;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应与水平方向约成 45° 角,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液体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3 。3.连接玻璃管和乳胶管:先把玻璃管口 用水润湿 ,然后 稍稍用力 即可把玻璃管插入乳胶管。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如果 有气泡冒出 ,说明装置不漏气。5.洗涤玻璃仪器洗净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 聚成水滴 ,也不 成股流下 。@基础分点训练 知识点1 物质的加热1.下列仪器能直接加热的是( B )A.锥形瓶 B.试管C.量筒 D.烧杯2.(江西中考)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安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A.添加酒精 B.点燃酒精灯C.加热液体 D.熄灭酒精灯3.学习完《走进化学实验室》后,老师组织同学们到实验室亲身体验一下化学实验的魅力。某同学做完“给固体加热”实验后,老师发现他使用的试管破裂了,其原因可能是( C )A.先用外焰均匀加热,再固定加热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C.没有擦干试管外壁便开始加热D.实验完毕,让试管冷却至室温后再刷洗4.如图是某同学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操作,指出错误并改正。(1) 用焰心加热 ,改正 应用外焰加热 。(2) 酒精灯内酒精超过其容积的2/3 ,改正 应减少酒精到酒精灯容积的2/3以下 。(3) 试管中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1/3 ,改正 试管中液体体积应少于试管容积的1/3 。(4) 试管夹夹在了试管口 ,改正 应夹在离试管口约1/4~1/3处 。 知识点2 仪器的连接和洗涤5.实验的规范操作很重要。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C )A.连接仪器 B.用力插入带孔橡胶塞C.连接仪器 D.洗涤试管6.我校实验小组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图,并要验证其气密性是否良好。甲组同学 先 (填“先”或“后”)将导管放入水中, 后 (填“先”或“后”)用热手握住试管,发现导管口有气泡,可以说明装置气密性好;乙组同学用冷毛巾捂住试管,发现 导管内形成一段液柱 (填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好。@能力提分训练7.实验室加热约230 mL的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组合是( B )① ② ③ ④ ⑤ ⑥A.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⑥ D.①②④⑤8.(贵阳期中)规范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D )A.加热液体 B.检查装置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 D.读取液体体积9.化学小组进行实验基本操作练习时,出现下图中的情景。(1)上述四图中,相同仪器的名称为 试管 ;四项操作中一定错误的是 ABC (填序号)。(2)采用图B所示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之一是 容易烫伤 。(3)进行图C操作之前,应将导管和橡胶塞连接,使导管较易插入橡胶塞中的措施是 用水把玻璃导管口润湿 。(4)进行D操作时,判断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 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10.某同学在实验室做加热一种白色粉末(有水生成)的实验时,组装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请回答:(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铁架台 。(2)该同学按正确操作向试管中加入药品,其操作方法是 先将试管倾斜,然后把盛有试剂的药匙(或纸槽)送至试管底部,再把试管直立起来 ;然后,他将装有试剂的试管按正确方式固定好(如图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 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3)给试管(如图)内固体加热的方法是 先用酒精灯的外焰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再用外焰正对有药品部位集中加热 。@拓展素养提升11.试管是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玻璃仪器。在不同的实验中,试管的放置方法是不同的。最常见的放置方法有如图六种。那么,在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试管的放置方法分别是(填序号):(1)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F 。(2)往试管里加入块状固体: E 。(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D 。(4)往试管里倾倒液体: C 。(5)往试管里滴加液体: A 。(6)洗涤后试管的放置: B 。第3课时 走进科学探究@知识回顾1.2.蜡烛的火焰分为 外焰 、 内焰 和 焰心 三层,蜡烛燃烧的产物是 二氧化碳 和 水 。3.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是 石蜡蒸气 。@基础分点训练 知识点1 科学探究的方法1.实验室有一瓶无色液体,有人说是蒸馏水,有人记得好像不是,大家各抒己见,你认为确认的正确方法应该是( A )A.实验 B.讨论 C.上网 D.调查 知识点2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2.(黔西南州月考)下列有关石蜡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A.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B.石蜡熔点较低,受热易熔化C.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D.石蜡可燃烧,燃烧时发光、放热3.几位同学对蜡烛燃烧进行了以下探究。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由此得出石蜡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石蜡密度比水小(或石蜡难溶于水等) (写一条)。(2)如图甲分别取一个干燥的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到干燥的烧杯内壁上有 水雾 出现,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的烧杯内壁上有 浑浊 现象产生。(3)熄灭蜡烛后,烛芯上方产生一缕白烟,用燃着的火柴接近白烟(如图乙),发现火焰沿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这说明白烟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可燃性 。@能力提分训练4.有关蜡烛燃烧,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做过“母子火焰”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 )A.蜡烛的内焰温度最高B.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C.子火焰中被点燃的物质是液态石蜡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温度最高5.蜡烛燃烧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有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①: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猜想②: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猜想③: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验证猜想 ① (填序号),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刚吹灭的蜡烛周围尚有残余的其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所以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水蒸气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是为假设 ③ 成立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猜想 ①② ,因为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不具有可燃性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 学生版.docx 1.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