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课题1 燃料的燃烧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化学观念:通过结合生活实例和经验讨论,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科学思维:通过教材实验,能运用控制变量思想设计燃烧条件等实验探究方案;能运用比较、观察、归纳等方法获取并加工信息。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通过实验得出事实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能用化学知识解释与解决日常生活中某些燃烧的现象及原因。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燃烧与灭火的学习,初步体会调控化学反应的重要意义,培养安全用火的习惯以及节约、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素养目标情境导入钻木取火火折子生火打火机点火这些随着人类历史演变的点火方式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原理?物质燃烧的条件是什么?回顾 我们已经学过的燃烧反应有哪些?归纳这些反应的共同特点。新知探究任务一 探究燃烧的条件燃烧反应: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铁在氧气中燃烧、镁在空气中燃烧。共同点:都有氧气参与,都是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新知探究任务一 探究燃烧的条件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知识拓展绝大部分燃烧都是可燃物与氧气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发生的,如木炭、硫、磷、铁、镁的燃烧。但不是所有的燃烧都需要氧气参加,如金属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燃烧的定义新知探究任务一 探究燃烧的条件纸张木材水煤块玻璃小石子酒精棉布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下列物质都能燃烧吗?说明燃烧首先要具备什么条件?新知探究任务一 探究燃烧的条件探究 燃烧的条件问题除了可燃物,燃烧还需要哪些条件呢?预测回忆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事实,通过分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预测燃烧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4P + 5O2 2P2O5点燃可能需要氧气、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新知探究任务一 探究燃烧的条件探究——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薄铜片(导热)热水的作用:隔绝空气,提供热量实 验 操 作实 验 现 象(1)在500mL烧杯中加入300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在铜片的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新知探究任务一 探究燃烧的条件实 验 操 作实 验 现 象(2)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热水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热水中的白磷燃烧探究—— 燃烧的条件新知探究任务一 探究燃烧的条件燃烧的条件新知探究任务一 探究燃烧的条件(1)图Ⅰ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图Ⅰ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燃烧还需要氧气(或空气)。思考新知探究任务一 探究燃烧的条件(3)图Ⅱ中向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居然在水中燃烧起来,这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4)综合上述分析,请你总结燃烧需要哪些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思考新知探究任务一 探究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1.燃烧的条件燃烧的条件同时具备,缺一不可物质固有的属性,不能升高或降低新知探究任务一 探究燃烧的条件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变量)可燃物 氧气 温度? √ √√ ? √√ √ ?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控制变量新知探究任务一 探究燃烧的条件方法导引控制变量在科学探究中,如果问题涉及多个因素(变量),可以只研究因变量与一个自变量的关系,控制其他的量不变。这种实验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可将多变量问题变成多个单变量问题分别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问题。新知探究任务二 了解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下面是一些灭火和防火的措施,试分析其应用的原理。隔绝空气或氧气清除或隔离可燃物油罐着火,用水喷淋森林灭火,设置隔离带纸箱着火,用水浇灭降温至该物质着火点以下油锅着火,锅盖盖灭思考新知探究任务二 了解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灭火的原理实质上是破环燃烧的条件,破坏燃烧条件之一即可灭火。2.灭火的原理灭火的原理新知探究任务二 了解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燃烧的条件(三个条件同时具备) 灭火的原理(破坏任意一种燃烧的条件即可)可燃物清除(隔离)可燃物氧气(或空气)隔绝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新知探究任务三 动手制作简易灭火器简易灭火器的设计与制作——实验与分析新知探究任务三 动手制作简易灭火器实验编号 现象 分析ⅠⅡⅢ蜡烛熄灭扣上烧杯后,燃烧的蜡烛与氧气(或空气)隔离,蜡烛熄灭蜡烛燃烧,情况不变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使蜡烛与空气隔离,蜡烛熄灭蜡烛熄灭蜡烛始终与氧气接触,继续燃烧新知探究任务三 动手制作简易灭火器简易灭火器的设计与制作——设计与制作新知探究任务三 动手制作简易灭火器自制简易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什么?产生的二氧化碳使装置中的压强增大,喷出的混有二氧化碳的液体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新知探究任务三 动手制作简易灭火器几种常见的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存放场所的火灾用来扑灭非水溶性可燃液体,如汽油、柴油等燃烧引起的火灾水基型灭火器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及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新知探究任务三 动手制作简易灭火器交流讨论 如果发生火灾,你知道哪些自救措施呢?一旦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火势不大,根据起火原因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火势较大,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离开着 火区域等。情境揭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能解释钻木取火、用火折子取火、打火机点火的原理吗?钻木取火通过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木材的着火点火折子生火利用缓慢阴燃的材料保持暗火,通过吹气提供氧气(或空气),使可燃物复燃打火机点火通过机械或电火花引燃液态或气态燃料新知探究课堂小结课堂小结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灭火的原理灭火的根本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当堂反馈1.下列灭火方法与隔绝氧气无关的是( )A.森林发生大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 B.用CO2灭火器灭火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A2.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B.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D.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产生C当堂反馈3.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硫、碳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B.锅里的油着火时可以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C.用扇子扇煤炉火焰,越扇越旺,是因为提供了更充足的氧气D.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立即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D课题1 燃料的燃烧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化学观念:通过结合生活实例和经验讨论,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科学思维:通过教材实验,能运用控制变量思想设计燃烧条件等实验探究方案;能运用比较、观察、归纳等方法获取并加工信息。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通过实验得出事实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能用化学知识解释与解决日常生活中某些燃烧的现象及原因。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燃烧与灭火的学习,初步体会调控化学反应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养成安全用火的习惯以及节约、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教学难点: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展示图片]钻木取火、火折子生火、打火机点火。[问题驱动]火是人类打开化学大门的第一把钥匙。有了火,黏土烧成了陶器,矿石炼出了金属……陶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时代……人类每前进一步都与火有着密切的联系。原始人钻木取火,古装电视剧里我们则经常可见吹火折子生火的场景,现代生活中我们常用打火机点火。这些随着人类历史演变的点火方式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原理 物质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任务一 探究燃烧的条件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回顾]我们已经学过的燃烧反应有哪些 归纳这些反应的共同特点。 [总结]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作燃烧。 [知识拓展]绝大部分燃烧都是可燃物与氧气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发生的,如木炭、硫、磷、铁、镁的燃烧。但不是所有的燃烧都需要氧气参加,如金属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提问]所有的物质都能燃烧吗 说明燃烧首先要具备什么条件 [追问]除了可燃物,燃烧还需要哪些条件 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 [预测]回忆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事实,通过分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预测燃烧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4P+5O22P2O5 [演示实验/实验视频]探究燃烧的条件。 [提问]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3)向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居然在水中燃烧起来,这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4)综合上述分析,请你总结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知识回顾]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铁在氧气中燃烧、镁在空气中燃烧。 共同点:都有氧气参与,都是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思考]有些物质能燃烧,有些物质不能燃烧,如水、石块等,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 [预测]可能需要氧气、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 [观看演示实验或实验视频] [讨论交流] (1)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 (3)燃烧需要氧气。 (4)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讲解](1)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作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可燃物的性质有关,如白磷:40℃;红磷:260℃,一般情况下某物质的着火点是固定的。 (2)燃烧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提问]请分析上面实验采用什么方法探究燃烧的条件 [方法导引]在科学探究中,如果问题涉及多个因素(变量),可以只研究因变量与一个自变量的关系,控制其他的量不变。这种实验方法叫作控制变量法。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可将多变量问题变成多个单变量问题分别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问题 [分析交流]在燃烧条件的探究中,一是控制温度、氧气等因素不变,通过不同可燃物(红磷、白磷)的实验,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二是控制温度、可燃物等因素不变,通过有氧气或无氧气存在时的实验,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任务二 了解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过渡]火有“功”也有“过”,如果控制不当,有时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灾难,如居民区火灾,工厂火灾,森林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因此我们要预防火灾,并在发现火情时能迅速灭火。 [思考与讨论] (1)下面是一些灭火和防火的措施,试分析其应用的原理。 ①油锅着火,锅盖盖灭或放入较多的蔬菜。 ②纸箱着火,用水浇灭。 ③油罐着火,用水喷淋。 ④森林着火,设置隔离带。 (2)根据燃烧的条件及以上事实,请你归纳灭火的原理。 [总结]灭火的原理实质上是破坏燃烧的条件,破坏燃烧条件之一即可灭火。 燃烧的条件(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灭火的原理(破坏任意一个燃烧的条件即可)可燃物清除(隔离)可燃物氧气(或空气)隔绝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讨论交流] ①隔绝空气或氧气。 ②降温至该物质着火点以下。 ③降温至该物质着火点以下。 ④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讨论交流]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都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任务三 动手制作简易灭火器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过渡]了解了灭火的原理,你能尝试动手制作简易灭火器吗 [实验视频]简易灭火器的设计与制作 [引导]观看视频,记录现象,并结合已学知识对现象进行解释,完成表格 [现象及分析] 项目现象分析Ⅰ蜡烛熄灭扣上烧杯后,燃烧的蜡烛与氧气(或空气)隔离,蜡烛熄灭Ⅱ蜡烛燃烧 情况不变蜡烛始终与氧气接触,继续燃烧Ⅲ蜡烛熄灭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使蜡烛与空气隔离,蜡烛熄灭[提问]自制简易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什么 [引导]生活中常见的灭火器有多种,不同的灭火器适用场景不同,只有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才能在遇到突发火情时冷静应对。请阅读教材P163,了解常见灭火器及其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 [提问]如果发生火灾,你知道哪些自救措施呢 [总结]产生的二氧化碳使装置中的气体压强增大,喷出的混有二氧化碳的液体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交流] 1.一旦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2.火势不大的情况下,可根据起火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灭火器将火扑灭。 3.如果发现火势较大或有蔓延的趋势,应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如采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的方式迅速离开着火区域等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情境揭秘]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能解释钻木取火、用火折子取火、打火机点火的原理吗 [讨论交流] 钻木取火:通过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木材的着火点;用火折子取火:利用缓慢隐燃的材料保持暗火,通过吹气提供氧气(或空气),使可燃物复燃。打火机点火:通过机械或电火花引燃液态或气态燃料课题1 燃料的燃烧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一、燃烧定义: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二、燃烧的条件(三个条件需同时具备)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三、灭火的原理: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燃烧的三个条件破坏其一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7.1.1课题1 燃料的燃烧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课件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pptx 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教案.docx 视频1.mp4 视频2.mp4 视频3.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