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花的学校第一课时(人教版)三年级上一本课目标目录新知导入二作者简介三读写过关四精读课文五随堂练习六板书设计七本课目标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在大青树下的小学里友爱团结、共同学习的幸福生活。准确认读 生字,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字词,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根据文字描述想象画面。在识字写字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字形结构和笔画特点的能力,通过多种方法记忆生字,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通过朗读和想象,让学生感受大青树下的小学美丽的校园环境、欢乐的学习氛围,体会作者笔下所描绘的自然美和人文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趣导入金色花泰戈尔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等。作者介绍我会读轰响 湿润 荒野 风笛罚站 放假 双臂hōnɡshīhuānɡdífájiàbì一起来浇水湿荒罚假臂笛轰妈妈说,假( )如我这次期末考试考得好,寒假( )就带我去旅游。jiǎjià假jiǎjià请假假期真假假话我会写轰湿润笛狂罚互急碰黄功hōnɡ“车”横画平行等距,竖画不宜过长。“双”的两个“又”穿插避让,左边“又”变捺为点,右边“又”捺画舒展。书写指导hù横向笔画平行,首笔横短,末笔横长;撇折与横折向左倾斜,相互平行,间距适中。词语解释湿润簌簌互相急急忙忙形容风吹叶子等的声音。形容着急、匆忙的样子。潮湿润泽。表示彼此同样对待的关系。④①②③⑤⑦⑧⑨⑥朗读课文,画出你觉得有画面感的语句。精读课文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风笛。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自由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圈画出你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②①雷云风笛有新鲜感的词语返回有新鲜感的句子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风笛。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东风当作人来写,写出了东风吹过荒野和竹林时的样子,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一群一群的花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有新鲜感的句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花当成人来写,表现了花儿竞相绽放时的调皮、可爱。随堂练习想象画面:你看到了草地上的哪些花?花会怎样跳舞?你能想象他们跳舞,狂欢的样子吗?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花的学校》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文化自信:通过阅读课文,初步了解泰戈尔及其作品风格,感受印度儿童文学的童真童趣,激发对不同国家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语言运用:准确认读“轰、湿、荒”等生字,正确书写“轰、湿、润”等生字,规范书写“轰响、湿润、荒野”等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根据第1-2自然段的文字描述想象画面,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并简单交流感受。思维能力:在识字过程中,通过观察字形、分析结构、结合语境等方法记忆生字,提高自主识字能力;在朗读和理解第1-2自然段时,能初步分析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锻炼逻辑思维。审美创造:通过朗读第1-2自然段,感受文中描绘的雷云轰响、东风吹笛、花儿狂欢的自然美景,体会文字之美,培养审美情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读并书写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第 1-2 自然段内容,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难点:体会第 1-2 自然段中拟人手法的妙处,能结合文字想象画面。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含泰戈尔简介、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相关音频)、生字本。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5 分钟)1.课件出示泰戈尔《金色花》片段,教师配乐朗读,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里把‘我’变成了什么?这样的想象有趣吗?”2.介绍作者泰戈尔:课件展示泰戈尔照片及简介,讲解其是印度著名作家、诗人,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新月集》《飞鸟集》等,引出本课《花的学校》(选自《新月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20 分钟)1.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字词学习课件出示 “轰响、湿润、荒野、风笛、罚站、放假、双臂” 等词语,指名朗读,教师纠正字音(如 “假” 是多音字,区分 “jiǎ(假如)” 和 “jià(放假)”),带领全班齐读。3.开展 “生字浇水” 游戏:课件呈现生字 “轰、湿、荒、笛、罚、假、臂”,学生读对一个生字,课件中对应生字就 “浇一次水”,巩固生字认读。4.书写指导:课件展示 “轰、湿、润、笛” 等生字的笔顺和书写要点(如 “轰” 字 “车” 横画平行等距,竖画不宜过长;“湿” 字左边 “氵” 写法),教师示范书写,学生在生字本上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强调 “规范、端正、整洁” 的书写要求。5.再读课文: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随机抽查朗读情况。(三)精读第 1-2 自然段(15 分钟)1.课件出示第 1-2 自然段文字,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思考:“这两段话写了哪些景物?”(雷云、阵雨、东风、花、绿草)2.找 “新鲜感”:引导学生圈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课件重点聚焦 “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风笛”“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这两个句子。3.小组讨论:“为什么这些句子有新鲜感?作者把东风、花当作什么来写了?”4.教师讲解:这是拟人手法,把东风当作会 “走”“吹笛” 的人,把花当作会 “跑”“跳舞”“狂欢” 的人,生动地写出了东风的灵动和花儿绽放的热闹,带领学生带着感情朗读句子,想象画面。5.全班齐读第 1-2 自然段,感受文中的自然美景和童真童趣。(四)随堂练习(3 分钟)课件出示练习:“想象画面:你看到了草地上的哪些花?花会怎样跳舞?试着用几句话描述花儿跳舞、狂欢的样子。”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五)课堂总结(1 分钟)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泰戈尔,学会了本课的生字词,还感受了第 1-2 自然段中热闹的自然景象。下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花的学校,看看花儿们在学校里发生了哪些故事。”(六)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第 1-2 自然段。2.规范书写本课生字词,每个生字写 3 遍,词语写 2 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花的学校 第一课时 教案.docx 2.花的学校 第一课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