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课文1 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课文1 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郑市xx学校语文学科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名称 第一单元
1.单元教学设计说明本单元以“找春天”为单元学习总的任务情境,整合“五个任务”进行学习,将识字写字、课文阅读、字词运用、口语交际、课外阅读等统整在“找春天”这一主题情境中,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了解课文内容,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感受春天的美好,产生寻找春天、探索自然的情感。第一个任务是“诵读春风杨柳”,安排了“诗情画意我会读”“春风杨柳我会赏”两个活动。朗读古诗,读出诗句的节奏与韵味;以“诗人在乡村里看到了什么”“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为话题,引导学生诵读诗句、联系生活、展开想象,感受早春的清新悦目、生机勃勃。第二个任务是“读读儿童故事”,安排了“儿童故事我会读”“儿童故事我会讲”两个活动,引导学生学会从目录中了解书的主要内容,通过目录猜想故事,通过问题激发学生阅读故事的兴趣。在学生自主阅读故事后,组织学生交流阅读的收获、感受及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持续阅读。第三个任务是“找哇找哇找春天”,安排了“田野里找春天”“公园里找春天”“我眼中的春天”三个活动,通过阅读《找春天》《笋芽儿》两篇课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与孩子的天真快乐。通过“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两个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识字、运用、思考。通过开展“我眼中的春天”语文实践活动,去读春天、说春天、写春天、画春天、唱春天。第四个任务是“种下来年的春天”,安排了“美好的礼物”“美丽的风景”两个活动,通过阅读课文《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让学生领悟种下花籽、栽下树苗,来年就会有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通过诵读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感受冬去春来的生命轮回,领悟春天的生生不息。第五个任务是“说出春天的语气”,安排了“角色体验感受语气”“模拟交际体会语气”“走进生活运用语气”三个活动,通过创设情境,懂得不同语气有不同的交际效果;通过模拟交际,明确使用恰当语气的表达要点;通过走进生活,提升运用恰当语气进行交流的能力。
2.单元教材与学情分析本单元安排了《古诗二首》(《村居》《咏柳》)《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4篇课文。这4篇课文体裁各异,有古诗,有散文,还有童话故事。课文表现了春天里的美景和人们的活动,尽显春天的美好。《古诗二首》(《村居》《咏柳》),这是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这两首古诗的共同点都写到了“柳”,“柳”是我国古典诗词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因其吐青较早而成为春天新生的象征。《村居》这首诗不仅描写了春天的美景,而且还写到了人,一群放学归来放风筝的儿童,更展现出春天的勃勃生机。《找春天》是一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的散文,一个“找”字,凸显了早春的景象,孩子们从草地里、树林里、小溪里找到了春天,孩子们不仅看到了春天,还听到了、闻到了、触到了春天,全身心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开满鲜花的小路》是一篇童话故事,讲鼹鼠先生向松鼠太太请教长颈鹿大树寄来的小颗粒是什么,不小心将它们漏在了路上,来年的春天,这条小路上开满了鲜花,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生生不息。《邓小平爷爷植树》讲述了83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柏树的情景,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伟人对植树活动的认真与专注,更能感受到伟人对美好未来寄寓着殷切的希望。这组课文组合在一个单元,均和“春天”这个主题相关,《古诗二首》《找春天》直接描写春天的美丽景色;《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讲述了与春天有关的事情;语文园地一中的“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均以春天里的公园为背景,“日积月累”又呈现了一首与春天有关的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我爱阅读”中的散文《笋芽儿》,描写了笋芽儿在春天里生长的情景。从课文的体裁来看,有古代诗人眼里的春天,有现实世界里的春天,还有童话世界里的春天;从课文的内容来看,从描写春天的美丽景象,到播下春天的种子,再到春天的生生不息,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再加上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要使用恰当的语气,让人听了感到舒服,这样的语气和春天的特点是相吻合的;“快乐读书吧”中读读儿童故事,儿童的顽皮、可爱、懂事、善良,与春天的意象与气质相契合。为此,确定本单元的主题为“美好的春天”,与教材所提供的课文和其他学习内容基本一致,整合单元主题内容,形成核心任务“找春天”,展开真实情境下的大单元的教学活动。“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每篇课文后面的习题和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均对这一教学重点进行了提示。《古诗二首》“朗读课文”渗透了“注意语气和重音”的要求;《找春天》“读下面的句子,试试怎样读更好”,侧重“注意重音”训练;《开满鲜花的小路》“分角色朗读课文”;《邓小平爷爷植树》“朗读课文”。这些习题都是对“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这一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从交际的角度反映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语文园地一“字词句运用”第2题“根据不同的提问,读读下面的句子”,这是对“注意重音”的小结与运用。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习并积累过部分描写春天的词语或古诗,有一定的语言基础,本单元则是在继续发现美、欣赏美、积累美的基础上,尝试模仿和表达美,为下一学段的表达做好铺垫。经过了一年半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对分角色朗读,读准字音,读好人物对话,读好长句子,读好感叹句,注意说话语气等有了一定程度的练习,因此本单元的正确流利朗读,要重点关注并达到的目标是读好语气和重音。其中“注意语气”,学生并不陌生,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册教材多次训练过。本单元教学,要巩固学生在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册教材中所学、侧重学习根据不同的角色读出不同的语气。“注意重音”是教材对学生的新要求。朗读时“注意重音”比较复杂,本单元教学时,学生有注意重音的意识,明显可以读重音的字词,学生能尝试读出来即可,要求不要过高。
3.单元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1)认识63个生字,1个多音字,会写34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背诵本单元的3首古诗。(3)朗读本单元的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说出课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说出邓爷爷植树的情景;了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4)能写好左上包围和左下包围的字,注意不同部分的伸展关系。(5)能用恰当的语气与别人交流,避免使用命令的语气。
4.单元评价任务(1)认识63个生字,1个多音字,会写34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背诵本单元的3首古诗。(3)朗读本单元的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说出课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说出邓爷爷植树的情景;了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4)能写好左上包围和左下包围的字,注意不同部分的伸展关系。(5)能用恰当的语气与别人交流,避免使用命令的语气。
5.单元整体教学计任务课时学习内容诵读春风杨柳2《古诗二首》读读儿童故事2快乐读书吧“读读儿童故事”找哇找哇找春天3—4《找春天》、语文园地一“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我爱阅读”《笋芽儿》种下来年的春天4—5《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日积月累”《赋得古原草送别》说出春天的语气1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
6.学习单元学习资源◎课文:1.《古诗二首》2.《找春天》3.《开满鲜花的小路》4.《邓小平爷爷植树》◎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 ◎语文园地一 ◎快乐读书吧补充资源:1.《神笔马良》2.《七色花》3.《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愿望的实现》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诵读春风杨柳 课时安排 2
1.教学内容分析 “诵读春风杨柳”,安排了“诗情画意我会读”“春风杨柳我会赏”两个活动。朗读古诗,读出诗句的节奏与韵味;以“诗人在乡村里看到了什么”“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为话题,引导学生诵读诗句、联系生活、展开想象,感受早春的清新悦目、生机勃勃。
2.学情分析 本单元教学,要巩固学生在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册教材中所学、侧重学习根据不同的角色读出不同的语气。“注意重音”是教材对学生的新要求。朗读时“注意重音”比较复杂,本单元教学时,学生有注意重音的意识,明显可以读重音的字词,学生能尝试读出来即可,要求不要过高。
3.课时学习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莺、拂”等11个生字,会写“诗、村”等8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4.课堂评价任务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莺、拂”等11个生字,会写“诗、村”等8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5.本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环节一诗情画意我会读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活动一 诗情画意我会读 1.我是小小朗读者(1)自主朗读《村居》《咏柳》两首古诗,做到读正确,读流利。注意“莺”“拂”“堤”“柳”“醉”“鸢”“妆”“绦”“裁”等字的读音。(2)读出古诗的节奏草长/莺飞/二月天, 碧玉/妆成/一树高,拂堤/杨柳/醉春烟。 万条/垂下/绿丝绦。儿童/散学/归来早, 不知/细叶/谁裁出,忙趁/东风/放纸鸢。 二月/春风/似剪刀。(3)读出古诗的画面边读边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初步体会诗歌的情感。2.我是小画家(1)读读古诗《村居》,想一想:诗人在乡村里看到了什么?读读古诗《咏柳》,想一想: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画一画,说一说。(2)组织学生交流。( )的小草,( )的黄莺,( )的杨柳,( )的儿童。3.我会给诗配音乐(1)给学生提供两三首音乐,让学生根据古诗韵律自主选择,然后再进行配乐朗诵。(2)学生进行配音诵读表演。学生活动1.我是小小朗读者。(1)自主朗读《村居》《咏柳》两首古诗,做到读正确,读流利。(2)读出古诗的节奏。草长/莺飞/二月天, 碧玉/妆成/一树高,拂堤/杨柳/醉春烟。 万条/垂下/绿丝绦。儿童/散学/归来早, 不知/细叶/谁裁出,忙趁/东风/放纸鸢。 二月/春风/似剪刀。※小钥匙※我发现这两首古诗都是“223”式的停顿。2.我是小画家。(2)我会说:( )的小草,( )的黄莺,( )的杨柳,( )的儿童。活动一安排了3个内容,第一个内容“我是小小朗读者”,重点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画面,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增加学生朗读的机会。第二个内容“我是小画家”,这里要注意的是画一画不是目标,而是借这个活动了解诗句的意思,因此,对画画要求不宜过高。第三个内容“我会给诗配音乐”,是在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配乐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环节二 春风杨柳我会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活动二 春风杨柳我会赏1.我是小小欣赏家(1)读读《村居》《咏柳》这两首古诗,说说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这两首古诗都写到了柳,杨柳长出了嫩叶,柔软而细长的枝条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在春风中摇摆。(2)这两首古诗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咏柳》这首古诗主要写的是柳树。而《村居》这首古诗不但写了杨柳,还写到了小草、黄莺,特别是写到了孩童放学归来放风筝的情景,表现出春天的生机勃勃与充满希望。2.我是小小书法家(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我们怎样把这些生字写好看?(2)分类观察,指导书写。左右结构:诗、村、妆、绿,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其中“绿”的最后四笔为点、提、撇、捺。上下结构:童、碧、丝、剪,要注意上下两部分的比例,每个字中均有一个长横,是字的主笔,注意写端正、平稳。3.我会给诗配音乐。(1)我给这两首古诗选了好听的音乐。(2)我能跟着音乐朗诵这两首古诗。※小钥匙※看看谁选的音乐更合适,看看谁朗诵得声情并茂。4.我是小小欣赏家。(1)读读《村居》《咏柳》这两首古诗,说说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小钥匙※相同的地方是这两首古诗都写到了柳;不同点是《村居》不但写了杨柳,还写到了小草、黄莺和儿童。活动二“春风杨柳我会赏”,主要是让学生对两首古诗的内容进行深入探究,用“我是小小欣赏家”的活动方式,通过了解两首古诗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一步理解古诗的内容。“我是小小书法家”主要是引导学生分类观察生字,把握生字书写的要领。
6.板书设计 诵读春风杨柳 诗情画意我会读 春风杨柳我会赏
7.作业设计 来到公园里,我们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我们找到了春天。照样子,说一说,写一写。例:我来到了(桃花岛),看到了(粉红色的桃花)。(1)我来到了( ),看到了( )。(2)我来到了( ),听到了( )。(1)我来到了( ),闻到了( )。(1)我来到了( ),触到了( )。
8.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诵读春风杨柳”的任务中,重点围绕《古诗二首》(《村居》《咏柳》)展开学习。通过“我是小小朗读者”的活动,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和韵律。通过“我是小画家”的活动,大概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我会给诗配音乐”“我是小小欣赏家”的活动,进一步体会古诗的韵味和内容。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读读儿童故事 课时安排 2
1.教学内容分析 《古诗二首》(《村居》《咏柳》),这是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这两首古诗的共同点都写到了“柳”,“柳”是我国古典诗词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因其吐青较早而成为春天新生的象征。《村居》这首诗不仅描写了春天的美景,而且还写到了人,一群放学归来放风筝的儿童,更展现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读读儿童故事”,安排了“儿童故事我会读”“儿童故事我会讲”两个活动,引导学生学会从目录中了解书的主要内容,通过目录猜想故事,通过问题激发学生阅读故事的兴趣。在学生自主阅读故事后,组织学生交流阅读的收获、感受及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持续阅读。
2.学情分析 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习并积累过部分描写春天的词语或古诗,有一定的语言基础,本单元则是在继续发现美、欣赏美、积累美的基础上,尝试模仿和表达美,为下一学段的表达做好铺垫。
3.课时学习目标1.能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儿童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2.学会看书的目录,能从目录中大致了解书里主要写了什么,要读的内容从哪一页开始。3.感受课外阅读的乐趣,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收获。
4.课堂评价任务1.能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儿童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2.学会看书的目录,能从目录中大致了解书里主要写了什么,要读的内容从哪一页开始。3.感受课外阅读的乐趣,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收获。
5.本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环节一:儿童故事我会读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1.儿童故事我要读(1)背诵《村居》这首古诗,说说诗中的儿童是怎样的?(天真、快乐、活泼、可爱)(2)古诗里有儿童,故事里也有儿童,今天我们一起去读读故事里的儿童。2.儿童故事我会读(1)我会读封面。《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本书的封面上有两个人,小头爸爸背着大头儿子,大头爸爸戴着眼镜,一只小鸟在旁边看着他们。从封面可以看出,他们之间一定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3)我会读目录。目录一般在书的最前面,左边一列是标题,右面对应的是页码。目录里有好多信息,可以让我们猜猜写了什么,然后再去读读,看看自己猜得对不对,很有意思。3.儿童故事我来读(1)我们一起看看《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本的书的目录,猜一猜每个故事的内容。“两个人的小屋”: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屋?小屋里都有哪些家具和装饰?“会叫的大皮鞋”:这是谁的大皮鞋?大皮鞋怎么会叫呢?“写信和读信”:这是谁写的信?信上都写了什么?又是谁在读信呢?他一边读一边会有哪些表现?(2)看看自己的猜想和书上的内容一样吗?读读《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本书。(3)课后选读《神笔马良》《七色花》《愿望的实现》。学生活动1.儿童故事我会读。(1)我会读封面。《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本书的封面上有两个人,小头爸爸背着大头儿子,大头爸爸戴着眼镜,一只小鸟在旁边看着他们。(3)我会读目录。目录一般在书的最前面,左边一列是标题,右面对应的是页码。※小钥匙※从封面可以看出,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之间一定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2.儿童故事我来读。(1)我来读读《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目录,猜猜故事的内容。“两个人的小屋”: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屋?小屋里都有哪些家具和装饰?“会叫的大皮鞋”:这是谁的大皮鞋?大皮鞋怎么会叫呢?“写信和读信”:这是谁写的信?信上都写了什么?又是谁在读信呢?他一边读一边会有哪些表现?(2)我来读读《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看看自己猜得对不对。※小钥匙※我可以看目录猜猜写了什么,然后再去读读,看看自己猜得对不对,很好玩!3.儿童故事我会读。(1)我从《神笔马良》《七色花》《愿望的实现》里选一本读一读。(2)我介绍一下自己是怎样读这本书的。(3)我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4)我介绍一下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和故事,说说自己的阅读体会。※小钥匙※我会看封面、读目录、提问题,我能介绍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有趣的故事。在活动一中,要着力指导学生学会读儿童故事的封面与目录,在教学中,要增加活动的乐趣,特别是以《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为例,指导学生通过读目录、猜故事的形式,再通过阅读验证自己的猜想,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环节二:儿童故事我会讲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儿童故事我会读(1)介绍自己是怎样读这几本儿童故事的。如看封面、读目录、提问题等。(2)介绍儿童故事的主要内容。《神笔马良》讲述了善良正义的马良用神笔惩恶扬善的故事。《七色花》讲述了小姑娘珍妮被赠予了一朵七色花,她只要撕一片花瓣扔出去,就可以实现一个愿望。《愿望的实现》讲述了在仙女的帮助下,淘气的儿子和严厉的爸爸互换身份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3)介绍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和故事,说说自己的阅读体会。2.儿童故事我展示(1)我会做读书卡。介绍自己做的读书卡片,如书的名称、我最喜欢的人物、我最感兴趣的故事、我最欣赏的句子等。(2)我会做读书小报。展示自己制作的读书小报。儿童故事我展示。(1)我会做读书卡。(2)我会做读书小报。※小钥匙※我会通过读书卡片、读书小报来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如书的名称、我最喜欢的人物、我最感兴趣的故事、我最欣赏的句子等。在活动一指导的基础上,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可以在一周后或两周后开展活动二“儿童故事我会讲”,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是怎样读这几本儿童故事的,巩固看封面、读目录、提问题等阅读方法。通过介绍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和故事,让学生分享阅读的收获和体会。在展示阅读成果时,要求不宜太高,学生能动手做一做就可以。
6.板书设计 读读儿童故事 儿童故事我会读 儿童故事我会讲
7.作业设计我们来到“诗意广场”,在这里举办了一场“春的旋律”朗诵会。(1)在朗诵会上,我诵读了与春天有关的古诗。(2)在朗诵会上,我准备朗诵《春风吹》。 春风吹春风吹,吹醒了小草,小草顶出了松软的泥土。春风吹,吹醒了小花,花儿张开了甜甜的笑脸。春风吹,吹醒了柳树,柳枝抽出了淡淡的嫩芽。春风吹,吹醒了青蛙,它们又开始写诗啦。春风吹,吹醒了小朋友,小朋友的笑声在公园里飘荡。①在朗诵“春风吹,吹醒了小草”这句时,我给自己问了两个问题:是谁吹醒了小草?春风吹醒了谁?根据问题我试着读了读。②在朗读“柳枝抽出了淡淡的嫩芽”这句时,我给自己问了三个问题:什么抽出了淡淡的嫩芽?柳枝抽出了什么样的嫩芽?柳枝抽出了淡淡的什么?根据问题我试着读了读。4.在公园里,发生了两件事情,如果是你应该怎么做。(1)在湖心亭上,一个同学随手把香蕉皮扔进了湖中,我会对他说: (2)在“春的旋律”朗诵会上,我不小心踩到同学的脚,我会对他说:
8.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读读儿童故事”的任务中,重点围绕“快乐读书吧”的“读读儿童故事”这个内容展开学习。通过“儿童故事我会读”的活动,让学生学会阅读封面和目录。通过“儿童故事我来读”的活动,让学生以《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一书为例,去体验阅读的过程。通过“儿童故事我会读”“儿童故事我展示”的活动,让学生自主阅读《神笔马良》《七色花》《愿望的实现》,并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找哇找哇找春天 课时安排 2
1.教学内容分析“找哇找哇找春天”,安排了“田野里找春天”“公园里找春天”“我眼中的春天”三个活动,通过阅读《找春天》《笋芽儿》两篇课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与孩子的天真快乐。通过“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两个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识字、运用、思考。通过开展“我眼中的春天”语文实践活动,去读春天、说春天、写春天、画春天、唱春天。
2.学情分析 经过了一年半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对分角色朗读,读准字音,读好人物对话,读好长句子,读好感叹句,注意说话语气等有了一定程度的练习,因此本单元的正确流利朗读,要重点关注并达到的目标是读好语气和重音。
3.课时学习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脱、袄”等24个生字,会写“冲、寻”等9个生字,有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愿望。2.正确、流利地朗读《找春天》《笋芽儿》两篇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3.能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能了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4.能根据语境补充合适的词语,仿照例句说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和感受;能根据提问读出句子的重音。
4.课堂评价任务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脱、袄”等24个生字,会写“冲、寻”等9个生字,有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愿望。2.正确、流利地朗读《找春天》《笋芽儿》两篇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3.能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能了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4.能根据语境补充合适的词语,仿照例句说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和感受;能根据提问读出句子的重音。
5.本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环节一(根据课堂教与学的先后顺序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们一起到田野里找春天吧!(2)自主朗读《找春天》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读下面的词语,注意加点的字,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第一组:脱.掉、寻.找、遮.遮掩.掩、探.出、解.冻、触.到、冲.出、吐.出、荡.秋千。第二组:棉袄.、嫩.芽、音符.、杜鹃..、柳.枝、桃.花、杏.花。学生活动1.在田野里识字。(1)自主朗读《找春天》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读下面的词语,注意加点的字,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第一组:脱.掉、寻.找、遮.遮掩.掩、探.出、解.冻、触.到、冲.出、吐.出、荡.秋千。第二组:棉袄.、嫩.芽、音符.、杜鹃..、柳.枝、桃.花、杏.花。※小钥匙※3我发现第一组的加点的字都是表示动作的词,第二组加点字的意思都和偏旁有关。“田野里找春天”这个活动主要完成课文《找春天》与“我爱阅读”《笋芽儿》的学习任务,安排了三个内容,“在田野里识字”主要是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在生字的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组生字都是表示动作,第二组利用形声字特点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在田野里找寻”主要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注意读好重音,在教学中以具体的例子指导学生朗读。“在田野里感受”,把“我爱阅读”《笋芽儿》提到这个活动中,一方面是因为这两篇课文都是写春天景色的,另一方面把阅读方法进行迁移运用。教学中主要以读正确、读通顺为主,再以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读懂。环节二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我们一起找春天。读读课文1—2自然段,说说你从“脱掉”“冲出”“奔向”这几个词语中读出了什么?(2)我们找到了春天。读读课文3—8自然段,说说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把从地下探出头来的小草说成是春天的眉毛呢?把早开的野花说成是春天的眼睛呢?把树木吐出的嫩芽说成是春天的音符呢?把解冻的小溪声说成是春天的琴声呢?(3)读读4—7自然段,试试怎样读更好。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在读这句时,要把“探出”“眉毛”读重音,读重音的方法多种多样,“探出”要读得重一些,“眉毛”要读得轻一些,“眉”的读音拖长,“毛”读得轻而短,尾音上扬,表现出小草青青浅浅、稀稀疏疏的样子,给人以美好、亲切的感受。试着读读其他几句。(4)读读第8自然段,试试怎样读更好。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为什么说我们看到了她、听到了她、闻到了她、触到了她?为什么说她在柳枝上荡秋千……最后用省略号结尾,想一想:她还会在哪儿怎么样呢?怎样读好这一段?在读这一段时,要把“看到”“听到”“闻到”“触到”“摇哇摇”“叫”“笑”读重音,读出孩子们急切分享、想大声告诉全世界的心情。3.在田野里感受(1)读读“我爱阅读”《笋芽儿》一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读读下面的词语,说说你的发现。第一组:弹奏.、呼唤.、撒娇..、扭.动、唠叨..、睁.开、爱抚.、滋.润、照耀.。第二组:沙沙沙、轰隆隆、叽叽喳喳。第三组:揉了揉、伸了伸。(3)我们来讨论。笋芽儿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从笋芽儿的生长过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1)读读课文1—2自然段,说说你从“脱掉”“冲出”“奔向”这几个词语中读出了什么?(2)读读课文3—8自然段,说说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小钥匙※我发现,小草和眉毛很像,野花和眼睛很像,嫩芽就像音符,真有趣!(3)读读4—7自然段,试试怎样读更好。如: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小钥匙※我觉得要把“探出”“眉毛”读重音,读重音的方法很多,“探出”读得重一些,而“眉毛”可以读得轻一些。(4)读读第8自然段,试试怎样读更好。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小钥匙※我觉得要把“看到”“听到”“闻到”“触到”“摇哇摇”“叫”“笑”读重音,读出孩子们急切分享、想大声告诉全世界的心情。3.在田野里感受。(1)读读“我爱阅读”《笋芽儿》一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我们来讨论。笋芽儿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从笋芽儿的生长过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小钥匙※我感受到了,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有了春雨的滋润、阳光的温暖,笋芽儿才能长大。“公园里找春天”这个活动,把语文园地一的教学内容创设一个基于公园的情境,“公园里走一走”是通过公园游览图进行识字的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活动化的形式展开,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让学生分分类,再按一定的游览顺序介绍每个处所。“公园里看一看”是指导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并读好句子的重音。教学中以公园为场景,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体会与感受,在朗读指导中,重点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提问,体会朗读的重音。“我眼中的春天”这个活动,是《找春天》课后的一个语文实践活动,创设了一个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学习情境,在教学中要把握这样几个原则:一是选择性原则,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从任务中任选一项实践活动。二是合作性原则,根据不同的任务,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便于活动的开展。三是综合性原则,把语文学习和美术、音乐等学科结合起来,但重点还是要突出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6.板书设计 找哇找哇找春天第一组:脱.掉、寻.找、遮.遮掩.掩、探.出、解.冻、触.到、冲.出、吐.出、荡.秋千。第二组:棉袄.、嫩.芽、音符.、杜鹃..、柳.枝、桃.花、杏.花。
7.作业设计1.我会说一说。()的天空()的阳光()的田野()的微风()的柳条()的草坪2.我眼中的春天(1)读春天:朗读、积累有关春天的诗文。(2)说春天:结合生活实践描绘自己看到的春天。(3)写春天:写写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4)画春天:把看到的、想到的春天画出来。(5)唱春天:唱一唱春天的歌曲。
8.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找哇找哇找春天”的任务中,安排了课文《找春天》、“我爱阅读”《笋芽儿》、语文园地一中的“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等学习内容。通过“在田野里识字”的活动,让学生把《找春天》读正确,读流利,学习生字新词。通过“在田野里找寻”的活动,让学生读懂课文的内容,体会朗读的语气和重音。通过“在田野里感受”的活动,自主朗读《笋芽儿》,感知笋芽儿的生长。通过“公园里走一走”“公园里看一看”的活动,借助公园游览图认读生字,有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根据语境补充合适的词语,感受春天的特点;根据提问读出句子的重音。通过“我眼中的春天”的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在“读春天”“说春天”“写春天”“画春天”“唱春天”等活动中,体会春天的生机勃勃,感受春天的美好。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种下来年的春天 课时安排 2
1.教学内容分析 《邓小平爷爷植树》这篇课文,“初读课文学字词”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利用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理解生字的意思,注意积累四字词语,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细读课文品伟人”引导学生抓住描写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的体会。“诵读古诗悟春天”,把语文园地中《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调到这个活动中,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诵读,体会春天的生生不息。
2.学情分析 经过了一年半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对分角色朗读,读准字音,读好人物对话,读好长句子,读好感叹句,注意说话语气等有了一定程度的练习,因此本单元的正确流利朗读,要重点关注并达到的目标是读好语气和重音。
3.课时学习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邮、递”等28个生字,会写“鲜、邮”等17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和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能分角色朗读课文。3.知道“美好的礼物”指什么;借助图片说出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情景。
4.课堂评价任务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邮、递”等28个生字,会写“鲜、邮”等17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和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能分角色朗读课文。3.知道“美好的礼物”指什么;借助图片说出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情景。
5.本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环节一(根据课堂教与学的先后顺序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1)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每到植树节前后,人们都拿着铁锹,带着树苗,到公园里、田野里、小区里、道路旁等地方植树,把祖国山河打扮得更加美丽。1987年4月5日,邓小平爷爷也到北京天坛公园去植树,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今天,我们一起读读《邓小平爷爷植树》这篇课文。(2)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学习字词。①读读下面的词语,注意加点的字,联系偏旁想想这些字的意思。天坛.、高龄.、格.外、手握.、挖.土、茁.壮、挑选.、移.入、挥.锹、填.土、扶.正。②读读下面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引人注目、兴致勃勃。(4)围绕课文的题目,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什么时间)邓小平爷爷(在哪里)植树(结果怎样)。学生活动(1)默读课文第2至4自然段,画出描写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句子,你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到了什么。(2)结合插图,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邓小平爷爷的精神饱满、满怀热情、不顾劳累、认真专注等精神品质。如“手握铁锹”“兴致勃勃”“满是汗珠”“不肯休息”“精心挑选”“小心移入”“仔细看看”“上前扶正”“露出笑容”等。(3)读读课文第5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美丽的风景”这个活动主要是指导学生阅读《邓小平爷爷植树》这篇课文,“初读课文学字词”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利用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理解生字的意思,注意积累四字词语,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细读课文品伟人”引导学生抓住描写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的体会。“诵读古诗悟春天”,把语文园地中《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调到这个活动中,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诵读,体会春天的生生不息。环节二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长颈鹿大叔寄给鼹鼠先生的花籽,漏在路上,春天来了,这条小路开满了鲜花;邓小平爷爷在天坛公园里种下了一棵柏树,如今这棵柏树已经长大,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冬去春来,花落花开,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呢?我们一起读读《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 借助拼音朗读古诗,把诗句读正确。 诵读古诗,想一想:看到这茂盛的青草,诗人想到了什么?“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你体会到了什么? 想象画面背诵古诗。“美好的礼物”这个活动主要是指导学生阅读《开满鲜花的小路》这篇课文,“初读课文知人物”主要是开展课文的初读活动,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学习的基础上,把动物图片贴到句子中,来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6.板书设计种下来年的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赏春天《邓小平爷爷植树》游春图《赋得古原草送别》品春天
7.作业设计1基础性作业:朗读课文,也可以把自己的朗读发布在其中,和同伴分享。2.拓展性作业:拓展把自己拍的春天照片上传,小伙伴、家长、老师等都可以参与点评。3.延伸性作业:搜集我的资料:关于植树节
8.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种下来年的春天”的任务中,安排了课文《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和“日积月累”中的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等学习内容。通过“初读课文知人物”“朗读课文分角色”“图文结合讲故事”“美好礼物明深意”的活动,重点朗读《开满鲜花的小路》这篇课文,抓住人物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的语气,结合插图把故事讲生动,体会“美好礼物”在生活中的意义。通过“初读课文学字词”“细读课文品伟人”两个活动,重点阅读《邓小平爷爷植树》这篇课文,根据形声字特点自主学习生字,积累四字词语,围绕课题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邓小平爷爷的精神风貌。通过“诵读古诗悟春天”的活动,自主诵读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在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感受到冬去春来的生命轮回,体会到春天的生生不息。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说出春天的语气 课时安排 2
1.教学内容分析“说出春天的语气”,安排了“角色体验感受语气”“模拟交际体会语气”“走进生活运用语气”三个活动,通过创设情境,懂得不同语气有不同的交际效果;通过模拟交际,明确使用恰当语气的表达要点;通过走进生活,提升运用恰当语气进行交流的能力。
2.学情分析经过了一年半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对分角色朗读,读准字音,读好人物对话,读好长句子,读好感叹句,注意说话语气等有了一定程度的练习,因此本单元的正确流利朗读,要重点关注并达到的目标是读好语气和重音。其中“注意语气”,学生并不陌生,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册教材多次训练过。本单元教学,要巩固学生在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册教材中所学、侧重学习根据不同的角色读出不同的语气。“注意重音”是教材对学生的新要求。朗读时“注意重音”比较复杂,本单元教学时,学生有注意重音的意识,明显可以读重音的字词,学生能尝试读出来即可,要求不要过高。
3.课时学习目标1.懂得与人交流时,语气不同会有不同的效果。2.与人交流时,能注意用恰当的语气说话。
4.课堂评价任务1.懂得与人交流时,语气不同会有不同的效果。2.与人交流时,能注意用恰当的语气说话。
5.本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环节一:角色体验感受语气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1.创设情境,体会语气(1)播放视频视频1:排队做操时,小明不小心踩了小红的脚,小明说:“我不是故意的!”视频2:排队做操时,小明不小心踩了小红的脚,小明说:“我不是故意的。”(2)组织讨论:你觉得小明哪种说法比较好?为什么?(第二种说法好。第一种语气比较生硬,第二种语气比较委婉,用第二种语气道歉,别人更容易接受)(3)播放视频视频1:公交车上,小明到站了要下车,前面有一位阿姨,小明说:“阿姨,请您让一下。”视频2:公交车上,小明到站了要下车,前面有一位阿姨,小明说:“阿姨,请您让一下好吗?”(4)组织讨论:你觉得小明哪种说法比较好?为什么?(第二种说法好。第一种语气是命令式的,第二种语气是商量式的,语气更委婉一些,更容易被别人接受)2.小结:在生活中,用不同的语气说话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我们要注意说话的语气(板书课题),那么,我们要用怎样的语气说话呢?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说话时要像春风一样轻柔,不要太生硬,不要使用命令的语气。学生活动1.角色体验感受语气。第一组视频:视频1:排队做操时,小明不小心踩了小红的脚,小明说:“我不是故意的!”视频2:排队做操时,小明不小心踩了小红的脚,小明说:“我不是故意的。”第二组视频:视频1:公交车上,小明到站了要下车,前面有一位阿姨,小明说:“阿姨,请您让一下。”视频2:公交车上,小明到站了要下车,前面有一位阿姨,小明说:“阿姨,请您让一下好吗?”※小钥匙※我发现,每一组视频中,第二个视频中人物的语气比较委婉,向人表示道歉或与他人商量,让人感到比较舒服。把口语交际的内容设计在“说出春天的语气”这个情境与任务中,目的是把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与春天的特点联系起来,通过设计三个活动开展口语交际的教学。活动一“角色体验感受语气”,通过观看视频中的例子,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语气会产生不同的交际效果。活动二“模拟交际体会语气”,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通过讨论、练习、评价强化本次口语交际的目标。活动三“走进生活运用语气”,是对本次口语交际内容的迁移与运用,运用口语交际课学习的内容来指导学生的生活。环节二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创设情境,交际练习(1)创设情境:一天下午,我看到一个同学洗手后忘了关水龙头,我会跟他说……(2)尝试练习:我会跟他怎么说呢?(3)组织讨论:要告诉他哪里做得不对,他应该怎么做。(4)演练评价:一是要把事情说清楚,二是说话语气要让人感觉舒服。“同学,你好!你洗手后忘关水龙头了,以后要记得及时关哦。”“同学,你好!你洗手后忘关水龙头了,我已经帮你关了,以后要记得关哦。”“同学,你好!你洗手后忘关水龙头了,会浪费水的,以后要记得关哦。”2.模拟情境,分组演练(1)创设情境情境一:妈妈让我学钢琴,我想学画画,我会跟妈妈说……情境二:上学迟到了,老师批评了我。下课后我对老师说……(2)小组演练情境一:向妈妈请求,要用商量的语气说,还要表达清楚自己很想学画画的想法。“妈妈,我不喜欢弹钢琴,更喜欢画画,请您同意我学画画吧,好吗?”“妈妈,我真的很喜欢画画,老师说我有画画的天赋,我想学画画,您看行吗?”“妈妈,老师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不喜欢弹钢琴,喜欢画画,您让我学画画吧,好吗?”情境二:向老师道歉,要先向老师道歉,再说清楚迟到的原因,并表示以后会注意,不再迟到了。“对不起,老师,我今天起床迟了,所以迟到了,我以后一定早点起床。”“对不起,老师,路上堵车了耽误了时间,所以迟到了,以后我会提前一点时间坐公交车。”“对不起,老师,妈妈的电瓶车轮胎扎了一个钉子,找修车的地方补好轮胎,耽误了时间。”(3)互动评价①说话的语气要委婉,不要太生硬,适当加上礼貌用语。②多使用商量的语气,可加上“好吗”“行吗”这样的词语,避免使用命令的语气。三 、走进生活运用语气1.在生活中,你看过因不注意说话语气而造成不愉快的事情吗?你觉得应该怎样做会更好。2.想想自己有过因不注意说话语气而造成不愉快的事情吗?说说自己应该怎样做。2.模拟交际体会语气。(1)创设情境,练习体会。情境一:一天下午,我看到一个同学洗手后忘了关水龙头,我会跟他说……情境二:妈妈让我学钢琴,我想学画画,我会跟妈妈说……情境三:上学迟到了,老师批评了我。下课后我对老师说……(2)小组演练,评价语气。※小钥匙※我知道这三个情境该怎么说:情境一:要告诉他哪里做得不对,他应该怎么做。情境二:向妈妈请求,要用商量的语气说,还要表达清楚自己很想学画画的想法。情境三:向老师道歉,要先向老师道歉,再说清楚迟到的原因,并表示以后会注意,不再迟到了。我知道该怎么评价:说话的语气要委婉,不要太生硬,适当加上礼貌用语。多使用商量的语气,可加上“好吗”“行吗”这样的词语,避免使用命令的语气。3.走进生活运用语气。(1)在生活中,你看过因不注意说话语气而造成不愉快的事情吗?你觉得应该怎样做会更好。(2)想想自己有过因不注意说话语气而造成不愉快的事情吗?说说自己应该怎样做。※小钥匙※我知道自己过去有时说话不注意语气,给生活带来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现在我知道该怎么说话了!把口语交际的内容设计在“说出春天的语气”这个情境与任务中,目的是把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与春天的特点联系起来,通过设计三个活动开展口语交际的教学。活动一“角色体验感受语气”,通过观看视频中的例子,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语气会产生不同的交际效果。活动二“模拟交际体会语气”,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通过讨论、练习、评价强化本次口语交际的目标。活动三“走进生活运用语气”,是对本次口语交际内容的迁移与运用,运用口语交际课学习的内容来指导学生的生活。
6.板书设计说出春天的语气角色体验感受语气 模拟交际体会语气 走进生活运用语气
7.作业设计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春天来了春天伴随着和煦的春风来了,她热情地问我:“种子播进土壤里,过不久就会变成五颜六色的花朵。你想变成什么呢?”我想变成透明的雨滴,滋润小花、小树和小草,让它们越长越高。我想变成一条小鱼,游在清清的小河中。我想变成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穿梭,去歌唱美丽的春天。我想变成……(1)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 )的春风 ( )的花朵 ( )的春天(2)下面的事物能做什么?连一连。雨滴 游在小河中小鱼 穿梭在花丛中蝴蝶 滋润花草树木(3)你想变成什么?照样子,写一写。例:我想变成一条小鱼,游在清清的小河中。我想变成 , 。
8.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说出春天的语气”的任务中,重点围绕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展开学习。通过“角色体验感受语气”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用不同的语气说话会产生不同的效果。通过“模拟交际体会语气”的活动,让学生领悟:说话的语气要委婉,不要太生硬,适当加上礼貌用语;多使用商量的语气,可加上“好吗”“行吗”这样的词语,避免使用命令的语气。通过“走进生活运用语气”的活动,让学生将本次口语交际的目标与要求迁移运用到生活中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