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天立教育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PDF版+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天立教育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PDF版+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天立教育2025-2026学年秋期入学联合考试
八年级生物学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第Ⅰ卷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B C D D D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B C B A A A A A
第Ⅱ卷 非选择题
21.(1)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有(没有)影响
(2) 光照 单一变量原则
(3) 不可以 重复实验
(4)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有影响,黄粉虫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1)作出假设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该实验是为了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所以可作出假设: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有或没有影响。
(2)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设置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条件,实验变量是光照。设计该实验坚持的原则是单一变量原则。
(3)如果有8个小组同时进行了分组探究实验,但是只取了其中3组的数值取平均值,是不可以的,因为误差太大,存在偶然性。如果只有一个小组进行实验,实验一次,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为了排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误差,保证实验结论的准确性,应该重复实验。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第10分钟明亮环境中只有1只黄粉虫,阴暗环境中有19只,故可得出结论: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有影响,黄粉虫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22.(1) 生产者 细菌和真菌
(2) 比较长 植物
(3)小于
(4) 较少 自我调节/自动调节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对照实验应遵循变量唯一的原则。
【详解】(1)通过分析知道在这些小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动物小鱼,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绿色植物水草,池水、沙子中的细菌等微生物的营养方式是腐生,所以是分解者。
(2)比较生态瓶1号与2号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绿色植物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动物存活的时间相对比较长。由生态瓶5号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越稳定,如果没有绿色植物,动物就可能死亡。
(3)由生态瓶1—5号的实验结果可得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是:动物数量小于植物数量。
(4)生态瓶1号的动物虽然存活时间最长,但最后还是死了,原因可能是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太少,自我调节能力较差。
23.(1)光照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
(2)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
(3) 多 鼠妇适合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
(4)将鼠妇放生于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中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解答即可。
【详解】(1)该小组在实验装置中铺设一层薄湿土,并在其中央放入10只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鼠妇,静置在温度适宜且明亮的环境中,设计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光(或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所以本实验做出实验假设可以是光照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
(2)探究实验一般除了变量唯一外,还需要进行重复实验,取多次的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和避免偶然性。
(3)分析图示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实验结果:阴暗处的鼠妇数量比明亮处的鼠妇数量多,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鼠妇适合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或者可以说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
(4)要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所以实验结束后,应将鼠妇这样处理: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24.(1)丁
(2) 甲 接穗
(3)乙
(4) 扦插 繁殖速度快,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
【分析】(1)甲是嫁接、乙是组织培养、丙是扦插,丁是种子繁殖。
(2)扦插属于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繁殖速度快,且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
【详解】(1)甲是嫁接、乙是组织培养、丙是扦插,都属于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丁是种子繁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属于有性生殖,与其他三种不同。
(2)嫁接能保持接穗优良性状,又利用砧木的优势。A品种果实味道好,B品种根系发达,采用嫁接(甲)方式,可选用A品种为接穗,B品种为砧木,结合两者优点。
(3)组织培养(乙)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将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在无菌条件下培养成完整植株。甘蔗嫩芽细胞直接培养成甘蔗苗,采用组织培养方式。
(4)葡萄常用枝条插入土壤生根繁殖,图丙所示方式为扦插。扦插属于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繁殖速度快,且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
25.(1)充足的空气
(2)胚珠
(3)蒸腾
(4) 红 二氧化碳
(5)适当增加光照强度/适当增加光照时间/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分析】图中,A种子、B种子的萌发、C植株的生长、D开花结果、E果实。①花药、②花丝、③柱头、④花柱、⑤子房。
【详解】(1)石榴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有: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2)当花完成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图甲中E果实里有很多A种子,原因是图乙石榴的⑤子房中有很多枚胚珠。
(3)蒸腾作用拉动了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运输,因此,水分在石榴植株内运输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
(4)分析表格,实验结果表明,在红光下产氧量最高,因此,石榴苗光合作用强度最大。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除检测氧气变化量外,该实验还可以检测二氧化碳的变化量来表示光合作用的强度。
(5)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条件是光,促进石榴增产的措施:适当增加光照强度(或适当增加光照时间或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等)。天立教育2025一2026学年秋期入学联合考试
八年级生物学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第I卷选择题
题号
1
2
4
6
9
10
答案
D
C
C
B
C
D
D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C
B
A
A
A
A
A
第Ⅱ卷非选择题
21.(1)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有(没有)影响
(2)
光照
单一变量原则
(3)
不可以
重复实验
(4)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有影响,黄粉虫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
就是对照组。
【详解】(1)作出假设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该实验是为了探
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所以可作出假设: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有或没有影响。
(2)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设置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条件,实验变量是光照。设计
该实验坚持的原则是单一变量原则。
(3)如果有8个小组同时进行了分组探究实验,但是只取了其中3组的数值取平均值,是不可以的,因为误差太
大,存在偶然性。如果只有一个小组进行实验,实验一次,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为了排
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误差,保证实验结论的准确性,应该重复实验。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第10分钟明亮环境中只有1只黄粉虫,阴暗环境中有19只,故可得出结论:光照
对黄粉虫幼虫生活有影响,黄粉虫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22.(1)
生产者
细菌和真菌
(2)
比较长
植物
(3)小于
(4)
较少
自我调节/自动调节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
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八年级生物学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第1页(共3页)
(2)对照实验应遵循变量唯一的原则。
【详解】(1)通过分析知道在这些小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
动物小鱼,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绿色植物水草,池水、沙子中的细菌等微生物的营养方式是腐生,所以是分解者。
(2)比较生态瓶1号与2号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绿色植物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动物存活的时间相对比
较长。由生态瓶5号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越稳定,如果没有绿色植物,动物就
可能死亡。
(3)由生态瓶1一5号的实验结果可得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是:动物数量小于植
物数量。
(4)生态瓶1号的动物虽然存活时间最长,但最后还是死了,原因可能是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太少,自我调节能力
较差。
23.(1)光照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
(2)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
(3)

鼠妇适合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
(4)将鼠妇放生于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中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
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
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解答即可。
【详解】(1)该小组在实验装置中铺设一层薄湿土,并在其中央放入10只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鼠妇,静置在温度
适宜且明亮的环境中,设计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光(或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所以本
实验做出实验假设可以是光照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
(2)探究实验一般除了变量唯一外,还需要进行重复实验,取多次的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和避免偶然性。
(3)分析图示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实验结果:阴暗处的鼠妇数量比明亮处的鼠妇数量多,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鼠妇适合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或者可以说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
(4)要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所以实验结束后,应将鼠妇这样处理:放回适
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24.(1)丁
(2)

接穗
(3)乙
(4)
扦插
繁殖速度快,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
【分析】(1)甲是嫁接、乙是组织培养、丙是扦插,丁是种子繁殖。
(2)扦插属于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繁殖速度快,且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
【详解】(1)甲是嫁接、乙是组织培养、丙是扦插,都属于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丁是种子繁殖,
八年级生物学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第2页(共3页)机密★启用前
天立教育2025-2026学年秋期入学联合考试
八年级生物学试题卷
本试题卷共6页,两大题,25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为我们揭示了遗传的奥秘。豌豆花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豌豆花属于单性花
B.①产生的花粉落到②上叫作异花传粉
C.受精完成后,②③④继续发育
D.豌豆种子中包含亲代双方的遗传信息
2. 同学们为了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设置了如下实验装置(如图)并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叶片
B.①处加入油滴可防止水分通过液面蒸发
C.数小时后,甲装置的液面比乙装置低
D.该实验证明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3. 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大棚种植草莓的产量的是(  )
A.夜间延长光照时间 B.开花时放养蜜蜂
C.尽量多种草莓苗,种植越多产量越高 D.白天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4. “蚯蚓垃圾处理箱”可以利用蚯蚓处理果皮、菜叶等厨余垃圾,原因是蚯蚓可将这些厨余垃圾分解为无机物,可供绿色植物再利用。蚯蚓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
A.消费者 B.分解者
C.生产者 D.非生物的物质
5. 桑基鱼塘系统被誉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关于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桑基鱼塘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
B.形成种桑→桑饲蚕→蚕沙喂鱼→塘泥培桑的物质循环利用链
C.该生态系统中有一条食物链是:桑树→蚕→鱼→粪便等排泄物
D.与传统农业相比,该生态能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污染
6.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下列关于沼泽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沼泽植物占优势 B.能净化水质 C.能蓄洪抗旱 D.动物的种类很少
7.关于蒸腾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
B.炎热的夏季中午,叶片不会被烈日灼伤,主要是因为蒸腾作用帮助植物散热
C.蒸腾作用在白天和夜晚都可以进行
D.蒸腾作用的结果是把植物体内的水全部散失掉
8.以下对生态系统成分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阳光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B.森林里的腐木属于生产者
C.森林里的蘑菇属于生产者 D.森林里的蛇属于消费者
9.为探究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的气体变化,生物学社团自创装置开展跨学科实践,装置的右侧广口瓶内置有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左侧玻璃管内红色液面上升,如下图所示。导致液面上升的原因主要是(  )
A.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B.呼吸作用消耗了水分
C.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 D.呼吸作用释放了热量
10.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陆地生态系统 B.水域生态系统
C.生物圈 D.整个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11.叶片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栅栏组织接近下表皮 B.叶脉只能运输水和无机盐
C.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D.叶属于生殖器官
12.同学们制作的生态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瓶中所有动物和植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绿萍和金鱼藻都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C.生态瓶中的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单向流动
D.适当增加瓶中生物种类可使食物网更加复杂
13.在学校劳动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参与了辣椒幼苗的移栽和管理。他们的做法与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不一致的是
A.中耕松土——提高土壤空气含量 B.傍晚移栽——减弱光合作用
C.带土移栽——保护根毛和幼根 D.锄去杂草——减少杂草与辣椒间竞争
14.小麦在结穗期间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分主要用于(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提高结实率
1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落红”转化为“春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
A.风、雨等的腐蚀作用 B.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
C.动物的取食作用 D.植物的吸收作用
16.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一山不容二虎
17.下图1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图2表示图1中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积累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能量沿食物链“草→兔→鹰”流动时会逐级递减
B.图1中共有3条食物链,鹰与蛇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C.该草原生态系统由非生物部分和图1所示生物组成
D.图2中的丁是指图1中的草
18.如图为鱼的呼吸示意图,下列关于鱼的呼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鱼在呼吸时,鱼口和鳃盖后缘同时张开和闭合
B.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丝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够发生气体交换
C.图中②处的水与①处相比,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D.在较多藻类的池塘中,黎明时可以看到鱼有浮头的现象,这与它的呼吸有关
19.小明将煮熟的小麦种子放在适宜的环境中,观察到种子没有萌发。关于种子不萌发的原因,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种子的胚在煮熟过程中死亡 B.种子的呼吸作用被抑制
C.煮熟后的种子需要更长时间吸水 D.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20.某地长期稳定运行稻田养鸭模式,运行过程中不投放鸭饲料,鸭取食水稻老黄叶、害虫和杂草等,鸭粪可作为有机肥料还田。该稻田的水稻产量显著高于普通稻田,且养鸭还会产生额外的经济效益。若该稻田与普通稻田的秸秆均还田且其他影响因素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普通稻田相比,该稻田需要施加更多的肥料 B.与普通稻田相比,该稻田需要使用更多的农药
C.该稻田与普通稻田的营养结构完全相同 D.该稻田比普通稻田的能量的利用率低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30分。
25.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了“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将20只黄粉虫幼虫放入纸盒中央,每分钟统计一次阴暗处和明亮处的黄粉虫数目,统计10次,并得到以下数据,试分析回答问题。
统计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实验环境 阴暗 13 12 15 17 16 17 18 19 18 19
明亮 7 8 5 3 4 3 2 1 2 1
(1)该实验的假设是 。
(2)该实验的变量是 。设计该实验的原则是 。
(3)如果有8个小组分组实验,老师只取了其中3组的数值取平均值,可以吗? 。如果只有一个小组进行实验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准确性,应该 。
(4)你通过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26.如下表为我校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和植物数量关系”的实验数据。实验中使用了以下实验用具:有盖玻璃瓶、小鱼、水草、沙子(含少量淤泥),经纱布过滤的池水。把这五个生态瓶均放在实验室窗台上,并使它们所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基本相同。
编号 小鱼(条) 水草(棵) 实验结果
生态瓶1号 4 12 小鱼存活8天
生态瓶2号 4 8 小鱼存活6天
生态瓶3号 4 4 小鱼存活3天半
生态瓶4号 4 2 小鱼第2天上午死亡2条,第2天下午死亡2条
生态瓶5号 4 0 小鱼于当天下午和晚上相继死亡
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瓶1号~5号均可以看依是一个小生态系统,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水草属于 ,池水、沙子中的 是分解者。
(2)比较生态瓶1号和2号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续下结论:植物数量比较多时,动物存活的时间相对 ;由生态瓶5号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没有 ,动物就可能死亡。
(3)由生态瓶1号~5号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是:动物数量一般 (填“大于”或“小于”)植物数量。
(4)生态瓶1号的动物虽然存活时间最长,但最后还是死亡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由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 ,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平衡, 能力比较差。
30.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兴趣小组开展了以下实验:
实验操作:
①在实验装置放入10只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鼠妇,静置在25℃左右且明亮的环境中。
②5分钟后,分别统计并记录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
③按操作①②的方法再重复操作4次。
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为本实验做出一个实验假设: 。
(2)实验中操作中③“按操作①②的方法再重复操作4次”目的是 。
(3)分析图实验数据可知:黑暗处的鼠妇数量比明亮处的鼠妇数量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4)实验结束后,我们应该怎么处理鼠妇? 。
31.如图所示是部分植物的生殖方式,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的植物生殖方式中,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图 。
(2)现有A、B两种苹果品种,A品种的果实味道好,但它的根系不发达;B品种的果实味道差一些、但其根系发达。生活中最好采用图 方式繁殖,并选用A品种为 。
(3)若将甘蔗的嫩芽细胞直接培养成甘蔗苗,要采用图 方式进行。
(4)葡萄一般用图丙所示的方式繁殖,这种繁殖方式是 。这种生殖方式的优点是 。
32.距离郑州不远的荥阳是河南省石榴的主产区,被誉为河南“石榴之乡”。该地的石榴被当地人称为“金果子”,它饱满的果实、甘甜而无渣滓的口感,俘获了一大批的铁粉。图甲所示是石榴的生活史,图乙是石榴花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石榴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有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 。
(2)图甲中E里有很多A(石榴籽),原因是图乙石榴的【5】子房中有很多枚 。
(3)石榴树耐旱,但仍需要适宜的水分。若水分不足,则容易出现落蕾和果实发育不良等现象,水分在石榴植株内运输的动力来自 作用。
科研人员把等量且适量的石榴苗分别放在3个封闭的容器中,容器大小相同且二氧化碳含量充足。用强度相同的不同颜色的光照射一段时间后,分别比较容器中的氧气变化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容量 植物 光的颜色 光的波长/纳米 氧气变化量
1号 石榴苗 红 770~622 +++
2号 石榴苗 黄 597~577 +
3号 石榴苗 绿 577~492 -
注:氧气变化量=实验后含量-实验前含量;“+”代表增加,“-”代表减少
(4)实验结果表明,在 光下石榴苗光合作用强度最大。除检测氧气变化量外,该实验还可以检测 的变化量来表示光合作用的强度。
(5)请写出一条促进石榴增产的措施: 。机密★启用前
A.桑基鱼塘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
天立教育2025一2026学年秋期入学联合考试
B.形成种桑→桑饲蚕→蚕沙喂鱼→塘泥培桑的物质循环利用链
八年级生物学试题卷
C.该生态系统中有一条食物链是:桑树→蚕→鱼→粪便等排泄物
D.与传统农业相比,该生态能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污染
本试题卷共6页,两大题,25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6.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下列关于沼泽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注意事项:
A.沼泽植物占优势B.能净化水质
C.能蓄洪抗旱
D.动物的种类很少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7.关于蒸腾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
A.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
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B.炎热的夏季中午,叶片不会被烈日灼伤,主要是因为蒸腾作用帮助植物散热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C.蒸腾作用在白天和夜晚都可以进行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D.蒸腾作用的结果是把植物体内的水全部散失掉
1.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为我们揭示了遗传的奥秘。豌豆花的结构如图
8.以下对生态系统成分的分析正确的是()
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阳光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B.森林里的腐木属于生产者
A.豌豆花属于单性花
C.森林里的蘑菇属于生产者
D.森林里的蛇属于消费者
B.①产生的花粉落到②上叫作异花传粉
子房
9.为探究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的气体变化,生物学社团自创装置开展跨学科实践,装置的右侧广口瓶内置有氢氧
C.受精完成后,②③④继续发育
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左侧玻璃管内红色液面上升,如下图所示。导致液面上升
D.豌豆种子中包含亲代双方的遗传信息
的原因主要是()
2.同学们为了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设置了如下实验装置(如
玻璃管
A.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B.呼吸作用消耗了水分
图)并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水珠
红色液面上升-
氯氧化钠溶液
透明塑料袋
一透明塑料袋
C.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D.呼吸作用释放了热量
A.甲、乙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叶片
去叶枝条
带叶枝条
红色溶液
萌发的小麦种子
10.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①
B.①处加入油滴可防止水分通过液面蒸发
油滴
A.陆地生态系统
B.水域生态系统
C.数小时后,甲装置的液面比乙装置低
清水
C.生物圈
D.整个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D.该实验证明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11.叶片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3.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大棚种植草莓的产量的是()
A.栅栏组织接近下表皮
B.叶脉只能运输水和无机盐
A.夜间延长光照时间
B.开花时放养蜜蜂
C.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D.叶属于生殖器官
C.尽量多种草莓苗,种植越多产量越高
D.白天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12,同学们制作的生态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4.“蚯蚓垃圾处理箱”可以利用蚯蚓处理果皮、菜叶等厨余垃圾,
A.生态瓶中所有动物和植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原因是蚯蚓可将这些厨余垃圾分解为无机物,可供绿色植物
排泄物、杂屑(肥料)
B.绿萍和金鱼藻都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再利用。蚯蚓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C.生态瓶中的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单向流动
}中9t
绿萍(水生植物)
A.消费者
B.分解者
桑树
D.适当增加瓶中生物种类可使食物网更加复杂
黑壳虾
金鱼藻
C.生产者
D.非生物的物质
孔雀鱼
5.桑基鱼塘系统被誉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关于
螺蛳
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果实
蛹、丝
水产品
细沙
八年级生物学试题卷第1页(共3页)机密★启用前
天立教育2025-2026学年秋期入学联合考试
八年级生物学试题卷
本试题卷共6页,两大题,25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为我们揭示了遗传的奥秘。豌豆花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豌豆花属于单性花
B.①产生的花粉落到②上叫作异花传粉
C.受精完成后,②③④继续发育
D.豌豆种子中包含亲代双方的遗传信息
2. 同学们为了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设置了如下实验装置(如图)并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叶片
B.①处加入油滴可防止水分通过液面蒸发
C.数小时后,甲装置的液面比乙装置低
D.该实验证明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3. 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大棚种植草莓的产量的是(  )
A.夜间延长光照时间 B.开花时放养蜜蜂
C.尽量多种草莓苗,种植越多产量越高 D.白天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4. “蚯蚓垃圾处理箱”可以利用蚯蚓处理果皮、菜叶等厨余垃圾,原因是蚯蚓可将这些厨余垃圾分解为无机物,可供绿色植物再利用。蚯蚓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
A.消费者 B.分解者
C.生产者 D.非生物的物质
5. 桑基鱼塘系统被誉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关于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桑基鱼塘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
B.形成种桑→桑饲蚕→蚕沙喂鱼→塘泥培桑的物质循环利用链
C.该生态系统中有一条食物链是:桑树→蚕→鱼→粪便等排泄物
D.与传统农业相比,该生态能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污染
6.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下列关于沼泽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沼泽植物占优势 B.能净化水质 C.能蓄洪抗旱 D.动物的种类很少
7.关于蒸腾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
B.炎热的夏季中午,叶片不会被烈日灼伤,主要是因为蒸腾作用帮助植物散热
C.蒸腾作用在白天和夜晚都可以进行
D.蒸腾作用的结果是把植物体内的水全部散失掉
8.以下对生态系统成分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阳光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B.森林里的腐木属于生产者
C.森林里的蘑菇属于生产者 D.森林里的蛇属于消费者
9.为探究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的气体变化,生物学社团自创装置开展跨学科实践,装置的右侧广口瓶内置有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左侧玻璃管内红色液面上升,如下图所示。导致液面上升的原因主要是(  )
A.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B.呼吸作用消耗了水分
C.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 D.呼吸作用释放了热量
10.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陆地生态系统 B.水域生态系统
C.生物圈 D.整个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11.叶片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栅栏组织接近下表皮 B.叶脉只能运输水和无机盐
C.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D.叶属于生殖器官
12.同学们制作的生态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瓶中所有动物和植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绿萍和金鱼藻都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C.生态瓶中的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单向流动
D.适当增加瓶中生物种类可使食物网更加复杂
13.在学校劳动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参与了辣椒幼苗的移栽和管理。他们的做法与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不一致的是
A.中耕松土——提高土壤空气含量 B.傍晚移栽——减弱光合作用
C.带土移栽——保护根毛和幼根 D.锄去杂草——减少杂草与辣椒间竞争
14.小麦在结穗期间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分主要用于(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提高结实率
1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落红”转化为“春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
A.风、雨等的腐蚀作用 B.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
C.动物的取食作用 D.植物的吸收作用
16.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一山不容二虎
17.下图1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图2表示图1中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积累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能量沿食物链“草→兔→鹰”流动时会逐级递减
B.图1中共有3条食物链,鹰与蛇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C.该草原生态系统由非生物部分和图1所示生物组成
D.图2中的丁是指图1中的草
18.如图为鱼的呼吸示意图,下列关于鱼的呼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鱼在呼吸时,鱼口和鳃盖后缘同时张开和闭合
B.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丝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够发生气体交换
C.图中②处的水与①处相比,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D.在较多藻类的池塘中,黎明时可以看到鱼有浮头的现象,这与它的呼吸有关
19.小明将煮熟的小麦种子放在适宜的环境中,观察到种子没有萌发。关于种子不萌发的原因,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种子的胚在煮熟过程中死亡 B.种子的呼吸作用被抑制
C.煮熟后的种子需要更长时间吸水 D.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20.某地长期稳定运行稻田养鸭模式,运行过程中不投放鸭饲料,鸭取食水稻老黄叶、害虫和杂草等,鸭粪可作为有机肥料还田。该稻田的水稻产量显著高于普通稻田,且养鸭还会产生额外的经济效益。若该稻田与普通稻田的秸秆均还田且其他影响因素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普通稻田相比,该稻田需要施加更多的肥料 B.与普通稻田相比,该稻田需要使用更多的农药
C.该稻田与普通稻田的营养结构完全相同 D.该稻田比普通稻田的能量的利用率低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30分。
25.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了“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将20只黄粉虫幼虫放入纸盒中央,每分钟统计一次阴暗处和明亮处的黄粉虫数目,统计10次,并得到以下数据,试分析回答问题。
统计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实验环境 阴暗 13 12 15 17 16 17 18 19 18 19
明亮 7 8 5 3 4 3 2 1 2 1
(1)该实验的假设是 。
(2)该实验的变量是 。设计该实验的原则是 。
(3)如果有8个小组分组实验,老师只取了其中3组的数值取平均值,可以吗? 。如果只有一个小组进行实验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准确性,应该 。
(4)你通过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26.如下表为我校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和植物数量关系”的实验数据。实验中使用了以下实验用具:有盖玻璃瓶、小鱼、水草、沙子(含少量淤泥),经纱布过滤的池水。把这五个生态瓶均放在实验室窗台上,并使它们所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基本相同。
编号 小鱼(条) 水草(棵) 实验结果
生态瓶1号 4 12 小鱼存活8天
生态瓶2号 4 8 小鱼存活6天
生态瓶3号 4 4 小鱼存活3天半
生态瓶4号 4 2 小鱼第2天上午死亡2条,第2天下午死亡2条
生态瓶5号 4 0 小鱼于当天下午和晚上相继死亡
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瓶1号~5号均可以看依是一个小生态系统,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水草属于 ,池水、沙子中的 是分解者。
(2)比较生态瓶1号和2号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续下结论:植物数量比较多时,动物存活的时间相对 ;由生态瓶5号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没有 ,动物就可能死亡。
(3)由生态瓶1号~5号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是:动物数量一般 (填“大于”或“小于”)植物数量。
(4)生态瓶1号的动物虽然存活时间最长,但最后还是死亡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由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 ,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平衡, 能力比较差。
30.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兴趣小组开展了以下实验:
实验操作:
①在实验装置放入10只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鼠妇,静置在25℃左右且明亮的环境中。
②5分钟后,分别统计并记录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
③按操作①②的方法再重复操作4次。
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为本实验做出一个实验假设: 。
(2)实验中操作中③“按操作①②的方法再重复操作4次”目的是 。
(3)分析图实验数据可知:黑暗处的鼠妇数量比明亮处的鼠妇数量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4)实验结束后,我们应该怎么处理鼠妇? 。
31.如图所示是部分植物的生殖方式,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的植物生殖方式中,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图 。
(2)现有A、B两种苹果品种,A品种的果实味道好,但它的根系不发达;B品种的果实味道差一些、但其根系发达。生活中最好采用图 方式繁殖,并选用A品种为 。
(3)若将甘蔗的嫩芽细胞直接培养成甘蔗苗,要采用图 方式进行。
(4)葡萄一般用图丙所示的方式繁殖,这种繁殖方式是 。这种生殖方式的优点是 。
32.距离郑州不远的荥阳是河南省石榴的主产区,被誉为河南“石榴之乡”。该地的石榴被当地人称为“金果子”,它饱满的果实、甘甜而无渣滓的口感,俘获了一大批的铁粉。图甲所示是石榴的生活史,图乙是石榴花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石榴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有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 。
(2)图甲中E里有很多A(石榴籽),原因是图乙石榴的【5】子房中有很多枚 。
(3)石榴树耐旱,但仍需要适宜的水分。若水分不足,则容易出现落蕾和果实发育不良等现象,水分在石榴植株内运输的动力来自 作用。
科研人员把等量且适量的石榴苗分别放在3个封闭的容器中,容器大小相同且二氧化碳含量充足。用强度相同的不同颜色的光照射一段时间后,分别比较容器中的氧气变化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容量 植物 光的颜色 光的波长/纳米 氧气变化量
1号 石榴苗 红 770~622 +++
2号 石榴苗 黄 597~577 +
3号 石榴苗 绿 577~492 -
注:氧气变化量=实验后含量-实验前含量;“+”代表增加,“-”代表减少
(4)实验结果表明,在 光下石榴苗光合作用强度最大。除检测氧气变化量外,该实验还可以检测 的变化量来表示光合作用的强度。
(5)请写出一条促进石榴增产的措施: 。机密★启用前
天立教育2025一2026学年秋期入学联合考试
八年级生物学试题卷
本试题卷共6页,两大题,25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为我们揭示了遗传的奥秘。豌豆花的结构如图

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花属于单性花

B.①产生的花粉落到②上叫作异花传粉
子房

C.受精完成后,②③④继续发育
D.豌豆种子中包含亲代双方的遗传信息
2.同学们为了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设置了如下实验装置(如


图)并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一水珠
透明塑料袋
一透明塑料袋
A.甲、乙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叶片
去叶枝条
_带叶枝条

B.①处加入油滴可防止水分通过液面蒸发
油滴
C.数小时后,甲装置的液面比乙装置低
清水

D.该实验证明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3.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大棚种植草莓的产量的是()
A.夜间延长光照时间
B.开花时放养蜜蜂
C.尽量多种草莓苗,种植越多产量越高
D.白天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4.“蚯蚓垃圾处理箱”可以利用蚯蚓处理果皮、菜叶等厨余垃圾,
原因是蚯蚓可将这些厨余垃圾分解为无机物,可供绿色植物
排泄物、杂屑(肥料)
再利用。蚯蚓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A.消费者
B.分解者

蚕粪
桑树
C.生产者
D.非生物的物质
5.桑基鱼塘系统被誉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关于
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果实
蛹、丝
水产品
八年级生物学试题卷第1页(共6页)
A.桑基鱼塘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
B.形成种桑→桑饲蚕→蚕沙喂鱼→塘泥培桑的物质循环利用链
C.该生态系统中有一条食物链是:桑树→蚕→鱼→粪便等排泄物
D.与传统农业相比,该生态能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污染
6.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下列关于沼泽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沼泽植物占优势
B.能净化水质
C.能蓄洪抗旱
D.动物的种类很少
7.关于蒸腾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
B.炎热的夏季中午,叶片不会被烈日灼伤,主要是因为蒸腾作用帮助植物散热
C.蒸腾作用在白天和夜晚都可以进行
D.蒸腾作用的结果是把植物体内的水全部散失掉
8.以下对生态系统成分的分析正确的是()
A.阳光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B.森林里的腐木属于生产者
C.森林里的蘑菇属于生产者
D.森林里的蛇属于消费者
9.为探究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的气体变化,生物学社团自创装置开展跨学科实践,装置的右侧广口瓶内置有氢氧
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左侧玻璃管内红色液面上升,如下图所示。导致液面上升
的原因主要是()
玻璃管
A.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B.呼吸作用消耗了水分
红色液面上升
氢氧化钠溶液
C.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D.呼吸作用释放了热量
红色溶液一
6000
萌发的小麦种子
10.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陆地生态系统
B.水域生态系统
C.生物圈
D.整个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11.叶片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栅栏组织接近下表皮
B.叶脉只能运输水和无机盐
C.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D.叶属于生殖器官
12.同学们制作的生态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瓶盖
(密封)
A.生态瓶中所有动物和植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绿萍和金鱼藻都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C.生态瓶中的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单向流动
一绿萍(水生植物)
D.适当增加瓶中生物种类可使食物网更加复杂
黑壳虾
金鱼藻
孔雀鱼
螺蛳
细沙
八年级生物学试题卷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