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第一节 学习使用显微镜1.说出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和作用2.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物像3.说出造成成像不佳等情况的原因并主动解决问题1.能以显微镜在生命科学发展上的作用为例,简述科学和技术的关系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核心素养目标重难点态度责任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除病毒外),细胞非常微小,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那么人类是如何发现这么微小的细胞的??①放大镜(凸透镜)可以看到放大几倍的物像②凸透镜组合可增加放大倍数放大镜(凸透镜)制作显微镜的一个基本原理情境引入英国科学家胡克胡克研制的显微镜(仿制品)胡克看到的“细胞”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各种物体,并将观察软木切片时看到的中空的“小室”称为“细胞”显微镜的结构观察微小的物体(如细胞),应当借助显微镜。图中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两种显微镜,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单目显微镜双目显微镜新知学习单目显微镜 双目显微镜相同点 属于光学显微镜,以可见光为光源 不同点 只能用一只眼睛观察 两个目镜可以双眼同时观察有反光镜 没有反光镜,但有可以调节的光源以单目显微镜为例,你能说出显微镜的各个结构及其作用吗??目镜接近人眼的镜头,上面标明的数字表示目镜的放大倍数“5×”“10×”“16×”中的数字表示放大倍数放大 倍数 镜头 长度 放大 倍数 视野亮度5×16×长短小大亮暗目镜无螺纹物镜接近被观察物体的镜头,上面标明的数字表示物镜的放大倍数“4×”“10×”“40×”中的数字表示放大倍数物镜有螺纹放大 倍数 镜头 长度 放大 倍数 视野亮度4×40×短长小大亮暗目镜放大倍数=16物镜放大倍数=10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 物镜放大倍数=16 × 10=160目镜和物镜都能放大物像,那么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如何计算??镜筒镜臂作用:连接目镜和物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作用:升降镜筒,升降幅度较大作用:升降镜筒,升降幅度较小顺时针旋转→下降镜筒逆时针旋转→上升镜筒旋转粗、细准焦螺旋调整镜筒的位置,从而调节焦距转换器物镜作用:转换物镜转换物镜的时候,一定不能直接拨物镜,而要转动转换器通光孔压片夹载物台作用:安放被观察物体作用:固定被观察物体作用:使光线通过孔进入物镜和镜筒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应该安放在载物台上遮光器外界光线强→用小光圈外界光线弱→用大光圈圆板上的孔称为光圈作用:通过调节光圈大小调节进光量作用:反射光线反光镜外界光线强→用平面镜外界光线弱→用凹面镜根据以上内容,说说看显微镜的构造是怎样的??目镜镜筒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臂转换器物镜遮光器通光孔载物台压片夹反光镜放大物像连接目镜和物镜调节焦距转换物镜放大物像通过光线安放物体调节光圈固定物体反射光线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对光调光放玻片标本调焦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需要将被观察物体制成玻片标本同学们已经了解了显微镜的构造。请参考教材的显微镜操作提示,说说看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操作步骤是什么??目镜镜筒物镜通光孔反光镜光圈①转动转换器→低倍物镜②调节遮光器→较大光圈④目镜观察→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③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到达目镜使用显微镜时,怎样才算完成了对光调光??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①调焦时,先使镜筒缓慢下降,再使镜筒缓慢上升②调焦时,先转动粗准焦螺旋,再转动细准焦螺旋③直到看到清晰的物像为止使用显微镜时,怎样进行调焦观察??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这是为什么呢??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①防止物镜镜头与玻片接触②避免损伤物镜或压碎玻片标本放大倍数 物像大小 物像数目 视野范围 视野亮度越小越大越小越多越大越亮越大越少越小越暗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转动转换器将物镜由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后,视野亮度变暗。这是为什么?想一想视野太暗调节遮光器选择大光圈增大进光量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视野太亮调节遮光器选择小光圈减小进光量转动反光镜选择平面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亮度变暗,这时应该如何调整显微镜?如果出现视野太亮的情况,又应该如何调整?想一想转动目镜污点移动污点不动污点在目镜上污点在玻片上注意:若污点在反光镜或者物镜上,视野中看不到污点如果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在目镜和物镜都不调换的情况下,如何判断这个污点在何处??用显微镜观察玻片上的英文字母“P”,要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字母“P”移至视野中央,应该将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想一想物像偏向视野哪个方向,玻片就向视野哪个方向移动因此,应该将玻片往右上方移动P玻片上的英文字母P目镜中看到的英文字母分析: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为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放大的虚像单目显微镜双目显微镜数码液晶显微镜实验室中有各种各样的显微镜,其操作步骤基本一致,但也有不同。你能参考教材的操作提示说说看它们有哪些不同的操作吗??胡克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能长时间观察活细胞)17世纪19世纪30年代20世纪3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可见光为光源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可达百万倍)用高速运动的电子束代替可见光细胞的发现历程与显微镜的革新紧密交织,你知道显微镜的发展历史吗?科学 技术 社会学习使用显微镜使用显微镜的步骤①对光调光②放玻片标本③调焦观察显微镜的结构①目镜、物镜、镜筒、镜臂②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③转换器(转换物镜)④遮光器(调节光圈)⑤反光镜、载物台、压片夹、通光孔注意事项①对光调光的要求:低倍物镜、较大光圈、明亮的圆形视野②调焦的要求:先使镜筒缓慢下降,再使镜筒缓慢上升先转动粗准焦螺旋,再转动细准焦螺旋课堂小结1.用显微镜观察池塘水中的微小生物时,使用的目镜(带有标尺)与物镜放大倍数均为10×。他在视野中看到一只体长约为6毫米的眼虫,则这只眼虫的实际体长约为( )A.600毫米B.60毫米C.0.6毫米D.0.06毫米D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均为10×,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100×。视野中看到的细胞大小是实际物体的1/100,所以眼虫的实际体长约为:1/100×6=0.06 mm随堂练习2.(2025云南)在“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在视野中观察到如下四种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视野中出现气泡,可能是滴加清水过多导致B.乙视野中物像模糊,可调节转换器使物像清晰C.要使丙中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可向下移动装片D.丁视野中细胞重叠,可能是表皮没有展平导致D主要是盖盖玻片操作不规范导致的转换器是用来更换物镜的,应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应向上移动装片3.(2025福建)小福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进行观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操作中撕取的内表皮越厚越好B.乙中的盖玻片应直接水平放下C.调节丙中的①可使物像更加清晰D.丁是酒精染色后观察到的视野C撕取的内表皮过厚会导致光线不能正常透过,无法看清细胞结构应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再缓缓放下,直接水平放下容易产生气泡丁中细胞染色使用碘液而非酒精4.(2024陕西)显微镜配置的物镜放大倍数为10× 40× 下图①②是目镜,③④是物镜,物镜镜头上⑤的直径越大,通过光线越多,视野越亮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视野越暗 视野中,细胞数量最多的组合是(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的细胞数量越多物镜④上⑤的直径大于物镜③,故④的放大倍数小于③的放大倍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2.1 学习使用显微镜课件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pptx 1.2.1_20250829_0754582120250829-081816.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