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备课】统编版语文一上-阅读2. 江南(第1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任务型备课】统编版语文一上-阅读2. 江南(第1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江南(第一课时)
【素养分析】
文化自信:诵读千年汉乐府民歌《江南》,感受古人对江南水乡的赞美,领略中华传统诗歌魅力,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语言运用:学习“莲叶何田田”等叠词与短句,积累优美词汇,模仿诗歌句式进行简单创作,提升语言表达的节奏感与生动性。
思维能力:根据诗歌描绘的采莲场景,展开想象与联想,思考鱼戏莲叶间的动态关系,培养形象思维与空间想象力。
审美创造:体会诗歌描绘的江南水乡清新意境,感受语言韵律美,通过绘画、吟唱等方式再现画面,提升审美感知与艺术创造力。
【教学目标】
1.认识“江、南”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叶、东、西”4个生字和竖钩、竖弯2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受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任务】
一、情景激趣 导入新课
1.图片欣赏:出示江南“鱼米乡”的四张图片,感受江南美景。
2.视频展示:走进新课《江南》。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朗读欣赏: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2.资料链接:介绍乐府。
乐府初设于秦,是当时“少府”下辖的一个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到了汉武帝刘彻时,重建乐府,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3.范读提示:听课文范读,注意句子之间的停顿。
(1)交流你读后的画面。
(2)讨论:对莲花的认识。
4.画面想象:看两幅图说说你读这篇课文时,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5.朗读课文:
要求:
(1)借助拼音自由、大声、正确地读诗。
(2)读完后互相评价。
①读准确;②读通畅
③会断句;④有感情
(3)自由说出读完古诗的感受。
三、识字学词 积累运用
1.圈画生字:听音频并跟读,找出本课的生字。
2.生字展示:认识偏旁。
(1)认识三点水。
范字:江(氵+工)组词:江南 长江 江水
拓展:你还见过哪些三点水的字?
河 湖 海 洋
(2)认识草字头。
范字:莲(艹+连)组词:莲花 莲叶 莲蓬
拓展:你还见过哪些草字头的字?
草 花 苹 茄
3.读音重点:重点认读字词。
(1)前鼻音:南、莲。
(2)后鼻音:江、东。
(3)图片识记:你在生活中还见过这些字吗?
江:江水流动
采:采摘果实
鱼:鱼儿嬉戏
4.识字方法:
(1)加一加:氵+工=江
(2)字谜:工人在水边——江。
(3)换一换:“红”的部首换成“氵”就是江。
(4)谜语识记:像四不是四,方位中有它。(西)
(5)字理识字:鱼。
(6)数笔画、扩词:东、北。
5.学习生字“可”、“叶”、“东”、“西”。
(1)生字展示:
(2)观察生字所在田字格位置(笔顺、笔画),通过描红、临写、自由练写掌握生字。
6.重点字指导:
音序、组词、展示各时期不同形态的字:甲骨文、金文、小篆、书写指导。
四、师生归纳 课堂回顾
1.用小手数一数:课文一共有3句话。
2.课文描写了哪些画面?
碧绿的莲叶 采莲人摘莲蓬 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五、随堂小测 巩固提升
【课堂评价】
1.自我评价
2.小组评价
【布置作业】
1.朗读并背诵课文。
2.学会辨认家的东南西北各在什么方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