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3.口耳目手足(第二课时)【素养分析】(文化自信) “口耳目手足”象形文字,生动展现汉字从图形到文字的演变历程,承载中华悠久文明。学生认识这些字,增强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 (语言运用)学生认读并书写这组生字,掌握描述身体部位的基础词汇。能在生活场景里,准确运用这些词汇表达,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思维能力)借助象形文字与身体部位对照的插图,学生将抽象文字与具象身体部位联系,锻炼形象思维,梳理文字演变规律,发展逻辑思维。 (审美能力)书写过程中,学生体会汉字笔画、结构的形态美。通过绘制、创作身体部位象形文字画,开展审美创造活动。【教学目标】1.随文识记“足、站”等7个生字,了解课文内容。2.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运用,养成良好的行走坐卧习惯。【教学重点】朗读指导,识记生字。理解内容,运用字义。【教学难点】熟读课文,了解站、坐、行、卧的规范,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学任务】一、检查复习 读写过关1.朗读运用:读一读,开火车组词。出示汉字:口(门口)、耳(耳朵)、目(目光)、手(手指)、足(足球)。2.我会写:听录音,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书写汉字:口、耳、目、手。二、识记运用 理解内容1.我知道:说说加点字的意思。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如”就是“像”的意思。)2.我会说:看图,用一个字说出他们此时的动作。出示两幅图片:站、坐3.识记运用:站、坐站:(1)观察字理图:左边是一个人站立着,右边表示一个人站立的时候要占据一定的地方。(2)开火车读字,组词,说一句话。(站立、站住、车站)坐:(1)观察字理图:两个人坐在一堆土上。(2)开火车读字,组词,说一句话。(坐着、坐下、请坐)4.小组合作:辨一辨,并讨论在站立和坐下时应该保持怎样的姿势才是健康文明的?出示4幅不同站姿和坐姿的图片。5.朗读要求: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①跟着老师读、分小组读、开火车读、全班一起读。②有节奏地朗读,动词“站、坐、行、卧”要重读。6.我理解:看图读句子,想想说说句子的意思。站如松:站立时像松树一样笔直挺拔。坐如钟:坐姿像旧时摆放在桌子上的台钟一样,四平八稳。行如风:走路时像刮风时一样快。卧如弓:睡觉像弓一样。7.联系生活: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人“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三、游戏活动 巩固生字1.游戏识记:砸金蛋(口、耳、目、手、足、站、坐)2.语境识记:找一找,读一读本课学的生字。手足口耳目,人的五件宝。学习和劳动,天天离不了。站立有学问,请坐有礼貌。学做乖孩子,个个不得了。四、课外拓展 自我提升1.我知道:看书的正确姿势,你知道吗?出示正确坐姿图。2.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的身体器官的词语?3.你说我做:同桌合作,指一指分别在人体的哪些部位?(脸、腿、胳膊、大脑、鼻子、舌头)4.我会读:读一读儿歌,说说人的两个宝分别是什么。人有两个宝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事,大脑能思考。动手不动脑,事情做不好。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五、师生归纳 课堂回顾1.我积累的生字词:_______2.我们站立的时候要像松树一样挺直,坐着的时候要像台钟一样四平八稳。走路时像刮风一样快,睡觉时像弓箭一样。3.我要保持站、坐、行、卧的正确姿势,养成良好的习惯。【课堂评价】1.自我评价2.小组评价【布置作业】1.同桌间表演站、坐、行、卧的姿势,互相指正。2.熟读课文,背诵课文给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3.口耳目手足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