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改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9课《20世纪—高科技的时代》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京改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9课《20世纪—高科技的时代》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年级
初二
学科
历史
主题
第19课
20世纪——高科技的时代
课型
新课
课时
1课时
教师
丽泽中学
匡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背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情况。尤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体会、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影响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以课前小调查的形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
( http: / / www.21cnjy.com )既提高学习兴趣、也为学生参与课堂创造条件。以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在师生共同交流的过程中,逐步落实学习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讨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影响,帮助学生认识科技的双刃剑作用,并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的意识,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明确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由此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难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和正确理解科技的双刃剑作用
教学方式
教师讲授学生体验探究相结合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做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随机小调查:如果你要与远方的朋友经常交流,你首选哪种联系方式?(随机叫几名同学回答,答案可能是多样的,估计以电话、网络交流为主)但老师在与你同龄时,我们与远方朋友交流的首选方式是通信为主为什么我们师生之间最多不到三十年的年龄差距,我们的选择竟然这样不同,是什么给我们带来这些变化?这些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改变。这节课我们就通过“20世纪——高科技的时代”的学习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
思考并回答问题
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首先我们看一组图片:出示图片(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原子弹爆炸
( http: / / www.21cnjy.com );德国的火箭),介绍二战期间军事科技的发展:美国为计算炮弹弹道而研制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利用原子能技术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德国人制造液体燃料火箭用于空袭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象一个高速运转的机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仅消耗着世界的资源与人口,也阻碍了很多事物的发展,但是那些与军事相关的项目和领域却得到了加速发展,制造出不同以往任何时代的骇人威力,同时也开启了人类历史的又一个新时代。战后,这些军事技术转为民用并迅猛发展,形成了风起云涌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
因此,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是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首先兴起于美国。
听讲、了解。可以阅读教材回答。
为学生适当补充课外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的背景、时间与标志。
二、电子技术和信息时代
在我们刚提到的这些技术中,同学们最熟悉的而且感受最深的当首推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吧从而引出第二个问题的学习。1、计算机的诞生及发展有同学知道目前计算机技术已经发展到第几代了吗?(学生很可能不清楚,稍等片刻出示图片)其实人类研究计算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17世纪,但我们所说的第一代计算机,是随着19世纪末科学界重大突破——电子被发现而产生的一种新兴技术——电子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它是用电子管组装而成的,因此被称为电子计算机。1946年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可是它的机身太笨重,有好几间房子那么大,而且内存少,速度慢,于是聪明的人类对其创新改造,出示一组图片介绍计算机发展的历史。总的来说,从1945年计算
( http: / / www.21cnjy.com )机诞生到现在60年的时间里,大体每隔5-8年,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提高十倍,体积缩小十倍,成本降低十倍,计算机已经不单单为人类解决计算问题,还成为存储、加工、处理信息强有力的手段。2、网络时代但是单个的计算机不能充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现资源共享,60、70年代产生了将单个计算机连在一起的网络,80年代末形成联系世界的互联网,但是这还是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9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开始建立光纤通讯的信息高速公路。(插入一段视屏)
思考并回答看图片了解学生看视频感受信息时代的特点
从学生最熟悉的内容引入,容易激起学生的共鸣。通过问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强调“电子”的发现为学生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以自然科学理论研究为基础奠定基础。为学生适当补充有关计算机发展的知识,渗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发展迅速。通过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学生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发展速度快,奠定基础。让学生再一次感受第三次科技革命快速、便捷、高度智能化和全球化的特点,意味着信息时代的来临。
三、生物技术的创新
除了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之外,现代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新型跨学科技术。从而引入第三个子目生物技术的创新的学习。现代生物技术的创新首先展示20世纪人类在现代生物技术取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系列成果。让学生结合图片和生物课已有这部分知识的铺垫,谈谈人类在生物技术方面有哪些创新。(学生肯定会谈到克隆技术、转基因等技术等)进而教师指出现代生物技术的概念是现代生物科学与化学、物理学、数学和工程学交叉综合而成的新型技术系统。它的兴起和发展充分体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涉及多领域,且各个科技领域和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特点。2、21世纪—生物时代现在随着基因工程的诞生、克隆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使得现代生物技术得到迅猛发展,生物技术的应用已遍及农业、食品、医药、卫生、化工、环保、资源、能源、海洋开发等各个领域,并将在医疗保健、能源开发、食品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有许多人认为21世纪将是“生物时代”。
根据自己了解的知识简单介绍克隆技术、DNA重组、转基因等技术成果。
渗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范围广—涉及多领域,且各个科技领域和学科之间相互渗透。
四、人类探索太空的成就
20世纪的高科技还满足了一个人类从古代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的梦想——飞行。(出示图片,以图片系人类的飞行1、人类实现航天的梦想教师结合课件展示的图片当1961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安全返回,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太空轨道飞行的宇航员时,美国顿感大惊失色,觉得他们一夜之间就从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上掉了下来,于是立即集中力量搞“登月计划”。直到1969年“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他们才重新找回了优越感和自信心。2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结合课件图片介绍载人航天技术发展的三个里程碑。指出航天飞机的出现,是20世纪航天技术的一大突破。3、中国在航天领域的突破首先要了解中国为什么要加速载人航天的发展,接着展示“神州五号”、“神州六号”发射和返回地面的一组图片,结合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的一段话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领先的地位。
根据自己的了解介绍。注意概念理解。看图片了解
以图系事,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了解航天的争夺实际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竞争意识;培养勤奋学习、热爱科学的情感。
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经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对第三次科技革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了一些解,但前面提到的这些成果只是它很小的一部分——将第三次科技革命期间出现的新的科学技术分类设计成表格,提供给学生。展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全貌。下面我们根据这节课学习的知识,一起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三次工业革命或科技革命的对比表格,通过对比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组织学生结合前面的学习和《20世纪科技进步因素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各种因素中所占的比例》来讨论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哪些影响?)教师归纳: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20世纪的人类不断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它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也带来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改变,它使人类社会走向更高境界的文明和进步,把人类带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当然,正如大家所说的,科学技术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果得不到合理的的利用,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问题。比如网络问题、克隆人的问题、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等等。帮助学生理解科技的双刃剑作用。由于科技在当今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科技,提高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科技竞争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愈加重要。那么中国科技发展水平又如何呢?出示材料:现在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科研水平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要指标是每万个劳动力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总数。这个数字,美国是74.3,日本是79.6,德、法、英、意等发达国家分别为48到61不等,我国仅为6.8。面对这种局面作为中学应该怎么做?学生发言基础上教师总结
简单了解。学生与前两次科技革命对比。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结合所学的内容进行讨论学生了解我国目前科技发展的现状
对教材内容适当拓展,为学生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奠定基础。将数据制成图表提供给学生,既生动直观、适当降低难度,又可以使学生逐步掌握分析图表数据的方法。正确认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理解科技的双刃剑作用。由此突破难点。联系中国的现实,增强责任意识。
课堂小结
回顾中国历史,古代中华民族曾傲视群雄,
( http: / / www.21cnjy.com )独领风骚;近代,由于政府腐败,我们与前两次工业革命都失之交臂,导致落后挨打的命运。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之际,历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中国的未来在科技,科技的未来在青年。
课后自选作业
1、进行社会调查,询问爷爷奶奶和父母在与自己同龄时衣、食、住、行的等各方面有哪些不同?你的感受如何?2、以“科技与我的生活”或“我与互联网”为题写一篇小文章在班内交流。
板书设计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2、20世纪—生物时代二、电子技术和信息时代
四、人类探索太空的成就1、计算机的诞生及发展
1、人类实现航天的梦想2、网络时代
2、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三、生物技术的创新
3、中国在航天领域的突破
1、现代生物技术的创新
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教学反思
这节课通过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展示,概
( http: / / www.21cnjy.com )括其特点,分析它的影响,这条主线让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有了一个整体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科技竞争在国际竞争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中国科技尚落后于发达国家,激励学生为中国科技的进步而努力,从而增强责任意识。但导入部分相对整体略现逊色,有待再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