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4.搭船的鸟(第2课时)【教材分析】《搭船的鸟》是三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选自郭风的散文集,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一只翠鸟搭船捕鱼的生动场景。文章语言优美,充满童趣,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形象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教材编排上,课文配有插图,帮助学生理解内容,课后习题侧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符合课标对中年级学生“体会文章生动的语言,积累优美词句”的要求。【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对描写类文章的观察角度和语言特点仍需引导。学生容易被文中翠鸟的外形和动作描写吸引,但对作者如何抓住特点进行细致观察可能缺乏方法总结。教学中需通过朗读、想象画面、对比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观察”与“描写”的关联,并联系生活实际,激发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兴趣,为习作打下基础。【素养分析】文化自信:感悟到人和动物相处的融洽与和谐。语言应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通过作者的描写想像课文描绘的画面和场景。思维能力:紧扣关键词句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初步学习观察和描写事物外形、动作的方法。审美创造: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积极情感。【教学目标】1.学习准确表达,了解翠鸟的外貌和动作之美,体会作者留心观察的好处。2.积累事物和场景的描写方法,培养亲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边读边想象画面,抓住重点词句,学会准确表达所见所闻。【教学难点】结合插图,真正了解课题的含义,懂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道理。【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情景激趣 导入新课1.字词巩固: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拉( )( ) 皮( )( )争( )( ) 习( )( )甫( )( ) 天( )( )认读词语外祖父 母亲 翠绿 静悄悄 船夫 搭船 沙啦沙啦 翠鸟 羽毛 捕鱼3.内容回顾本文的主要内容:叙述了“我”去乡下的船上观察并认识翠鸟的过程。学习任务二、精读课文 深入理解1.朗读要求(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场景和画面。(2)从作者的观察中,你感受到了什么?(3)文中的小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结构大意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头交代了见到翠鸟的原因。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重点描写翠鸟外貌和它敏捷的捕鱼动作。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写翠鸟搭船捕鱼,揭示主题,照应上文。3.文段学习本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交代了什么?有什么作用呢?明确:环境描写:交代了天气。“沙啦沙啦”是拟声词,说明雨比较大,大家都没有注意到外面的一切。为下文雨停后发现彩色的小鸟作了铺垫。4.外貌描写“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引导:抓住特点、细致观察5.表达方式:与鹦鹉作对比,突出翠鸟美丽的外貌。6.内心描写(1)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2)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3)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思考:三个问句你读出了什么?作者心里联想到什么?如果你看见这样一只小鸟站在船头,你会怎么做,怎么想呢?7.动作描写:请找出翠鸟捕鱼的动词,并想象画面。思考:小鸟捕鱼的情形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8.情景体验:翠鸟捕鱼9.文段解析“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鸟。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提问: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说说你的体会。这个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拓展积累:与鸟有关的词语美文欣赏:思考对比:与本文在表达描写方面有什么不同?学习任务三、随堂练习 素养提升1.连一连。2.根据课文内容及图片情景,选择填空。(填序号)①飞 ②冲 ③吞 ④衔 ⑤站我正想着,它一下子_____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_____起来了,红色的长嘴_____着一条小鱼。它_____在船头,一口把小鱼_____了下去。【总结评价】1.课堂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2.课堂评价。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课后作业】1.把自己知道的有关翠鸟的资料跟小伙伴分享。2.观察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然后写下来,做到有顺序、细观察、抓特点。【教学反思】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