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9课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 课前预习单◎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王宏甲,当代文学家、著名学者,福建建阳人。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2004年首批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中国图书奖、解放军全军新作品一等奖等。 2.背景资料“中国天眼”(FAST)是我国自主建造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位于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由南仁东于1994年提出构想,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3写作背景“中国天眼”自建成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关南仁东及其事迹的文学创作应运而生。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天眼:南仁东传》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该书由当代文学家、著名学者王宏甲倾力撰写,旨在通过梳理和回顾南仁东的一生,特别是他经二十二年的奋斗建成“中国天眼”的光荣事迹,来诠释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王宏甲为了创作这部作品,深入南仁东生活、学习、工作过的地方进行采访,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使得该作品翔实生动、细节充沛。4.人物介绍南仁东(1945—2017),吉林辽源人,满族,天文学家。曾任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被誉为“中国天眼”)工程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南仁东“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基础知识1.字音字形潜质(qián zhì) 尴尬(gān gà) 筛选(shāi xuǎn) 目睹(mù dǔ)严丝合缝(yán sī hé fèng) 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é shé )热泪盈眶 (rè lèi yíng kuàng) 一览无余(yī lǎn wú yú)2.理解词语◎整体感知课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一部分(1—7):介绍了南仁东少年时期心怀梦想、中学时期努力读书、青年时期专注工作等早年经历。第二部分(8—20):南仁东提出在中国建设“大射电望远镜”的建议得到支持,他开始主持大射电望远镜的选址工作。为选址工作历尽艰辛,南仁东深刻感悟到要“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第三部分(21—39):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正式开工,担任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的南仁东带领众多科学家及建设者完成了这项伟大的工程,他自己却病倒了。第四部分(40—42):南仁东逝世,国际永久编号第79694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南仁东星”。◎梳理事迹,把握形象找出文中表明时间的词语,概括各个时间段的典型事件,说说从这些事件中可以看出南仁东具有怎样的品格。时间 典型事件 品格少年时 到龙首山上看星星,问老师关于星星的问题 求知欲强中学时 老师和他畅谈未来和理想,因成绩优异,考入清华大学 胸怀大志,勤奋努力毕业后 在无线电厂做技术活儿,得到成长;参与新产品研发,取得成绩;考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一丝不苟,永不服输1993年 参加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提出“把大望远镜建到中国来”的建议并得到支持 充满激情,自信昂扬1994年 开始主持大射电望远镜的选址工作,历经了十余年时间 艰苦奋斗,脚踏实地2006年 国际项目落选,决定中国独立建造一台500米口径的球面射电望远镜 独立自主,奋发图强2011年 我国独立自主建设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在贵州平塘大窝凼开工,担任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的南仁东抱病坚持带领众人争分夺秒工作 干劲十足,鞠躬尽瘁2015年 南仁东目睹馈源舱升空的全过程,再次病倒 永不言弃,持之以恒2016年 “中国天眼”落成启用前一天,南仁东前往观看,在夕阳下泪流满面 热爱科学,坚守理想◎ 问题释疑1.文章从“看星星”的往事写起,有什么用意?有铺垫作用。作者从南仁东从小对看星星感兴趣写起,为他后来研究“中国天眼”,取得成就起到了铺垫作用。2.“南老师的头发,每一根头发都是竖着的。”运用了什么手法?体现了南仁东什么样的精神。作者运用肖像描写的手法,通过学生的语言侧面表现南仁东的形象,体现出南仁东顾不得自己打扮,一心扑在事业上的敬业精神。.文章中的南仁东为什么一定要“自己过去看”?“让我自己过去看。”这句话运用了语言描写的手法,表现出“中国天眼”在南仁东心里的分量,南仁东对“中国天眼”的关注、关心,体现了他对事业的爱,对祖国天文事业的爱。◎ 概括文章主旨本文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中国天眼”的主要发起者和奠基人南仁东的一生,展现了他凭借着高超的学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带领中国科学工作者建成“中国天眼”的经过,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精神,表达了作者对以南仁东为代表的科学家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赞美与崇敬之情。◎ 弘扬中国精神自新中国建立以来,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等中国精神便始终萦绕在我们的身边。那究竟什么是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对于我们新时代青年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呢?请你结合自己的理解,谈一谈你的想法。示例:中国精神,是根植于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之中的灵魂与精髓,它涵盖了爱国主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团结统一、和平发展等多方面的核心价值。从长征精神中,我们学习到了不畏艰难、坚持信念的坚韧;从井冈山精神中,我们汲取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力量。对于新时代青年而言,中国精神是激励我们前行的灯塔。它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在面对挑战与困难时,中国精神赋予我们坚持梦想、勇于探索的勇气;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同时,也激励我们心系国家、服务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中国精神还鼓励我们不断创新、敢于突破,勇于在时代浪潮中展现青年担当。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国精神,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9课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 课前预习单◎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王宏甲,当代文学家、著名学者,福建建阳人。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2004年首批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中国图书奖、解放军全军新作品一等奖等。 2.背景资料“中国天眼”(FAST)是我国自主建造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位于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由南仁东于1994年提出构想,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3写作背景“中国天眼”自建成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关南仁东及其事迹的文学创作应运而生。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天眼:南仁东传》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该书由当代文学家、著名学者王宏甲倾力撰写,旨在通过梳理和回顾南仁东的一生,特别是他经二十二年的奋斗建成“中国天眼”的光荣事迹,来诠释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王宏甲为了创作这部作品,深入南仁东生活、学习、工作过的地方进行采访,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使得该作品翔实生动、细节充沛。4.人物介绍南仁东(1945—2017),吉林辽源人,满族,天文学家。曾任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被誉为“中国天眼”)工程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南仁东“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基础知识1.字音字形潜质( ) 尴尬( ) 筛选( ) 目睹( )严丝合缝( ) 瞠目结舌( )热泪盈眶 ( ) 一览无余( )2.理解词语◎整体感知课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梳理事迹,把握形象找出文中表明时间的词语,概括各个时间段的典型事件,说说从这些事件中可以看出南仁东具有怎样的品格。时间 典型事件 品格少年时 到龙首山上看星星,问老师关于星星的问题中学时 老师和他畅谈未来和理想,因成绩优异,考入清华大学毕业后 在无线电厂做技术活儿,得到成长;参与新产品研发,取得成绩;考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1993年 参加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提出“把大望远镜建到中国来”的建议并得到支持1994年 开始主持大射电望远镜的选址工作,历经了十余年时间2006年 国际项目落选,决定中国独立建造一台500米口径的球面射电望远镜2011年 我国独立自主建设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在贵州平塘大窝凼开工,担任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的南仁东抱病坚持带领众人争分夺秒工作2015年 南仁东目睹馈源舱升空的全过程,再次病倒2016年 “中国天眼”落成启用前一天,南仁东前往观看,在夕阳下泪流满面◎ 问题释疑1.文章从“看星星”的往事写起,有什么用意?2.“南老师的头发,每一根头发都是竖着的。”运用了什么手法?体现了南仁东什么样的精神。3.文章中的南仁东为什么一定要“自己过去看”?◎ 概括文章主旨◎ 弘扬中国精神自新中国建立以来,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等中国精神便始终萦绕在我们的身边。那究竟什么是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对于我们新时代青年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呢?请你结合自己的理解,谈一谈你的想法。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9课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 学案 原卷版.doc 第9课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 学案 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