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1函数及其表示方法学习目标1.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能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出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数学概念中的作用.2.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二、重难点重点:函数的概念理解,函数定义域的求解难点: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出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数学概念中的作用三、知识梳理1.函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记法(1)一般地,给定两个________A与B,以及对应关系f,如果对于集合A中的________实数x,在集合B中都有________的实数y与x对应,则称f为定义在集合A上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x称为自变量,y称为因变量,自变量取值的范围(即数集A)称为这个函数的________,所有函数值组成的集合{y∈B|y=f(x),x∈A}称为函数的________.(2)函数的三要素:________,对应关系,值域.2.同一个函数一般地,函数有三个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与值域.如果两个函数表达式表示的函数________相同,________也相同,则称这两个函数表达式表示的就是同一个函数.3.函数的表示方法表示法 定义解析法 用________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表示方法叫作解析法,这个数学表达式叫作函数的解析式图象法 以自变量x的取值为横坐标,对应的函数值y为纵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各个点,这些点构成了函数y=f(x)的图象,这种用________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对应关系的方法叫作图象法列表法 列一个两行多列的表格,第一行是自变量的取值,第二行是对应的函数值,这种列出________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对应关系的方法叫作列表法4.描点作图法一般情况下,要作出一个函数的图象,只需描出________即可.但是,很多函数的图象都由无穷多个点组成,描出所有点并不现实.实际作图时,经常先描出函数图象上一些有代表性的点,然后再根据有关性质作出函数图象.5.分段函数如果一个函数,在其定义域内,对于自变量的不同取值区间,有________,则称其为分段函数.6.常数函数值域________元素的函数,通常称为常数函数.7.取整函数,其定义域是________,值域是________.这个函数早在 18 世纪就被"数学王子"高斯提出,因此也被称为高斯取整函数.应用举例类型1:函数的概念例1:(1)下列四组函数,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A.f(x)=,g(x)=xB.f(x)=x,g(x)=C.f(x)=,g(x)=xD.f(x)=x2,g(x)=()4(2)判断下列对应f是否为定义在集合A上的函数.①A=R,B=R,对应法则f:y=;②A={1,2,3},B=R,f(1)=f(2)=3,f(3)=4;③A={1,2,3},B={4,5,6},对应法则如图所示.(1)C选项A中,由于f(x)==|x|,g(x)=x两函数对应法则不同,所以它们不是同一函数;选项B中,由于f(x)=x的定义域为R,g(x)=的定义域为{x|x≠0},它们的定义域不相同,所以它们不是同一函数;选项C中,f(x)==x,g(x)=x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完全相同,所以它们是同一函数;选项D中,f(x)=x2的定义域为R,g(x)=()4=x2的定义域为[0,+∞),两个函数的定义域不相同,所以它们不是同一函数.(2)解:①A=R,B=R,对于集合A中的元素x=0,在对应法则f:y=的作用下,在集合B中没有元素与之对应,故所给对应不是定义在A上的函数.②由f(1)=f(2)=3,f(3)=4,知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在对应法则f的作用下,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之对应,故所给对应是定义在A上的函数.③集合A中的元素3在集合B中没有与之对应的元素,且集合A中的元素2在集合B中有两个元素(5和6)与之对应,故所给对应不是定义在A上的函数.例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f(x)=2+;(2)f(x)=(x-1)0+;(3)f(x)=·;(4)f(x)=-.解:(1)当且仅当x-2≠0,即x≠2时,函数f(x)=2+有意义,所以这个函数的定义域为{x|x≠2}.(2)函数有意义,当且仅当解得x>-1且x≠1,所以这个函数的定义域为{x|x>-1且x≠1}.(3)函数有意义,当且仅当解得1≤x≤3,所以这个函数的定义域为{x|1≤x≤3}.(4)要使函数有意义,自变量x的取值必须满足解得x≤1且x≠-1,即函数定义域为{x|x≤1且x≠-1}.五、课堂训练1.已知集合,,对应关系f为“求倒数”,判断f是否为A上的一个函数.2.以下是中国人民银行2015年10月24日公布的部分人民币定期存款基准年利率表(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设银行定期存款的年利率为,存期为t年,判断r是否为t的函数.如果是,写出这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如果不是,说明理由.t 0.5 1 2 3r 1.3 1.5 2.1 2.753.已知,,求,,.4.设函数的值域为A,判断和7是否为A中的元素.5.求下列各函数的定义域:(1);(2);(3).6.下列各图中,哪些可能是函数的图象?哪些一定不是函数的图象?为什么?7.写出常数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并作出它的图象.8.把下列函数写成分段函数的形式,求出定义域和值域,并作出函数图象:(1)当时,;当时,.(2)当时,;当时,;当时,.9.分别判断f是否为A上的一个函数(函数值均为R中的元素):(1),f为“加1”;(2),f为“求非负平方根”;(3),f为“求倒数”;(4),f为“求平方根”.10.已知下列表格表示的是函数,写出,,,并判断2是否为这个函数值域中的元素.u 0 1 2w 3 4 5 6 711.已知函数求这个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12.判断下列各组函数是否为同一个函数:(1),;(2),;(3),.13.求下列函数的值域:(1),;(2),.14.已知,,求,,,.15.已知函数,求,.16.已知函数,求,.17.作出函数的图象.18.学校宿舍与办公室相距.某同学有重要材料要送交给老师,从宿舍出发,先匀速跑步来到办公室,停留,然后匀速步行返回宿舍.在这个过程中,这位同学行进的速率和行走的路程都是时间的函数,作出速率函数和路程函数的示意图.六、课后练习1.下列图象中,可以表示函数的为( )A. B.C. D.2.已知函数满足,则( )A. B.4 C. D.33.已知函数,若,则( )A.-3 B.-1 C.0 D.34.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满足对任意的,,.则( )A. B.0 C.2 D.15.函数的定义域是( )A.且 B.C. D.且6.(多选)集合A,B与对应关系f如图所示,则是从集合A到集合B的函数的是( )A.B.C.D.7.(多选)下列各组函数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 )A.与 B.与C.与 D.与8.(多选)德国著名数学家狄利克雷在数学领域成就显著,是解析数论的创始人之一,以其命名的函数,称为狄利克雷函数,则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值域为B.的定义域为RC.,D.任意一个非零有理数T,对任意恒成立9.已知函数的值域为R,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0.已知函数(1)若,求实数m的值;(2)若,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答案及解析三、知识梳理1.(1)非空实数集 每一个 唯一确定 定义域 值域(2)定义域2.定义域 对应关系3.数学表达式 图象 表格4.所有点5.不同的对应方式6.只有一个7.R Z五、课堂训练1.答案:不是解析:因为对A中的元素0,在对应关系f下无意义,所以f不是A上的一个函数.2.答案:t与r符合函数关系;定义域为,值域为解析:由题,t与r符合函数关系,即一个自变量t对应唯一确定的因变量r,则定义域为,值域为.3.答案:,,解析:由题,,,.4.答案:,解析:令,则,无解,;令,则,解得,.5.答案:(1)(2)(3)解析:(1)因为函数有意义,所以,即,则定义域为;(2)因为函数有意义,所以,即,则定义域为;(3)因为函数有意义.所以,则或,则定义域为.6.答案:见解析解析:因为(1)(3)(4)中,对定义域中的自变量x都有唯一确定的y与之对应,可能是函数的图象;而(2)中,对定义域中的每一个自变量x不是都有唯一确定的y与之对应,不符合函数的定义,则一定不是函数的图象.7.答案:定义域为R,值域为,图象见解析解析:由题,则定义域为R,值域为,图象如图所示,8.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1),则定义域为R,值域为,图象如图所示,(2),定义域为R,值域为,图象如图所示,9.答案:(1)是 (2)是 (3)不是 (4)不是解析:设自变量为x,因变量为y,(1)由题可得,因为,所以f为A上的一个函数;(2)由题可得,因为,所以f为A上的一个函数;(3)由题可得,因为,则当时,y无意义,故f不是A上的一个函数;(4)由题可得,因为,则当时,一个自变量对应两个因变量,故f不是A上的一个函数10.答案:不是解析:由题,通过表格可得,,,在表格中找不到的情况,故2不是这个函数值域中的元素.11.答案:定义域为R,值域为解析:由题可知,函数的定义域为R,函数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得函数的值域为.12.答案:(1)不是(2)是(3)不是解析:(1)因为的定义域为,而的定义域为R,所以与不是同一个函数;(2)因为与的定义域均为R,所以定义域相同,又,所以与是同一个函数;(3)因为与的定义域均为R,所以定义域相同,又,所以与不是同一个函数.13.答案:(1)(2)解析:(1),,,,函数的值域为.(2),,,函数的值域为.14.答案:,,,解析:,,,.15.答案:,解析:,.16.答案:,解析:令,则,所以;令,则,所以,所以.17.答案:见解析解析:函数,其图象如图所示:18.答案:见解析解析:设这位同学行进的速率和行走的路程分别为v,s,则由题意,得,,则示意图如图所示.六、课后练习1.答案:B解析:选项A,C,D的函数图象中存在x,对应多个不同的函数值,故不可以表示函数,故B正确.故选:B.2.答案:A解析:令,则;再令,则联立两式解出,所以选A3.答案:D解析:由题意知,所以,所以.故选:D.4.答案:C解析:因为对任意的,,,令,,则,即;令,,则,即;可得,令,则,解得.故选:C.5.答案:A解析:由,解得且,所以函数的定义域是且.故选:A.6.答案:AC解析:选项A:集合A中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一个与之对应的,是函数,选项B:集合A中存在元素3在集合B中没有对应的,不是函数,选项C:集合A中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一个与之对应的,是函数,选项D:集合A中存在元素5在集合B中有2个元素与之对应,不是函数.故选:AC.7.答案:BD解析:对于A,定义域为R,定义域为,A错误;对于B,与是同一函数,B正确;对于C,定义域为,的定义域为,C错误;对于D,,,定义域均为R,且对应法则相同,为同一个函数,D正确.故选:BD.8.答案:BCD解析:因为函数,所以的值城为,故A不正确;因为函数,所以的定义域为R,故B正确;因为,,所以,故C正确;对于任意一个非零有理数T,若x是有理数,则是有理数;若x是无理数,则是无理数,根据函数的解析式,任取一个不为零的有理数T,都有对任意恒成立,故D正确,故选:BCD.9.答案:解析:由于的值域为R,当时,,所以,解得.故m的范围是.故答案为:.10.答案:(1)3或(2)解析:(1)当时,,解得或(舍去);当时,,解得.所以m的值为3或(2)当时,,不符合题意,,且,解得.所以a的取值集合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