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资源简介

4.3.2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公式证明思路.
2.会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有关等比数列的一些简单问题.
二、重难点
重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难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应用.
三、自主预习
1.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或 .当时,
2.推导公式的方法是___________
四、应用举例
例1 已知数列是等比数列.
(1)若,,求;
(2)若,,,求;
(3)若,,,求n.
解:(1)因为,,所以.
(2)由,,可得,即.
又由,得,所以.
(3)把,,代入,得.
整理,得.解得.
例2 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1,前n项和为.若,求公比q.
解:若,则,所以.
当时,由,得.
整理,得,即.所以.
例3 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前n项和为.证明,,成等比数列,并求这个数列的公比.
证明:当时,,,,
所以,,成等比数列,公比为1.
当时,,

.
所以.
因为为常数,所以,,成等比数列,公比为.
例4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5 cm.取正方形ABCD各边的中点E,F,G,H,作第2个正方形EFGH,然后再取正方形EFGH各边的中点I,J,K,L,作第3个正方形IJKL,依此方法一直继续下去.
(1)求从正方形ABCD开始,连续10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
(2)如果这个作图过程可以一直继续下去,那么所有这些正方形的面积之和将趋近于多少?
解:设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后继各正方形的面积依次为,则.
由于第个正方形的顶点分别是第k个正方形各边的中点,
所以.
因此是以25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设的前n项和为.
(1).
所以前10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为.
(2)当n无限增大时,无限趋近于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
而,
随着n的无限增大,将趋近于0,将趋近于50.
所以所有这些正方形的面积之和将趋近于50.
例5 去年某地产生的生活垃圾为20万吨,其中14万吨垃圾以填埋方式处理,6万吨垃圾以环保方式处理,预计每年生活垃圾的总量递增5%,同时,通过环保方式处理的垃圾量每年增加1.5万吨,为了确定处理生活垃圾的预算,请写出从今年起n年内通过填埋方式处理的垃圾总量的计算公式,并计算从今年起5年内通过填埋方式处理的垃圾总量(精确到0.1万吨).
解:设从今年起每年生活垃圾的总量(单位:万吨)构成数列,每年以环保方式处理的垃圾量(单位:万吨)构成数列,n年内通过填埋方式处理的垃圾总量为(单位:万吨),则,,
.
当时,.所以,从今年起5年内,通过填埋方式处理的垃圾总量约为63.5万吨.
例6 某牧场今年初牛的存栏数为1200,预计以后每年存栏数的增长率为8%,且在每年年底卖出100头牛,设牧场从今年起每年年初的计划存栏数依次为,,,….
(1)写出一个递推公式,表示与之间的关系;
(2)将(1)中的递推公式表示成的形式,其中k,r为常数;
(3)求的值(精确到1).
解:(1)由题意,得,并且.①
(2)将化成.②
比较①②的系数,可得.解方程组得.
所以(1)中的递推公式可以化为.
(3)由(2)可知,数列是以-50为首项,1.08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则.
所以.
课堂练习
(一)课本练习
1.已知数列是等比数列.
(1)若,,,求;
(2)若,,,求;
(3)若,,求与.
2.已知,且.对于,证明:.
3.设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已知,.求和.
4.已知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它们的和等于14,积等于64.求这个等比数列的首项和公比.
5.如果一个等比数列前5项的和等于10,前10项的和等于50,那么这个数列的公比等于多少?
6.一个乒乓球从高的高度自由落下,每次落下后反弹的高度都是原来高度的0.61倍.
(1)当它第6次着地时,经过的总路程是多少(精确到)?
(2)至少在第几次着地后,它经过的总路程能达到?
7.某牛奶厂2015年初有资金1000万元,由于引进了先进生产设备,资金年平均增长率可达到.每年年底扣除下一年的消费基金后,剩余资金投入再生产.这家牛奶厂每年应扣除多少消费基金,才能实现经过5年资金达到2000万元的目标(精确到1万元)?
8.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求.
(二)课本习题
1.已知数列是等比数列.
(1)若,,求q与;
(2)若,,求.
2.求和:
(1);
(2).
3.已知是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成等差数列.求证:,,成等差数列.
4.求下列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和一个前n项和公式:
1,11,111,1111,11111,….
5.若数列的首项,且满足,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10项的和.
6.在流行病学中,基本传染数是指在没有外力介入,同时所有人都没有免疫力的情况下,一个感染者平均传染的人数.一般由疾病的感染周期、感染者与其他人的接触频率、每次接触过程中传染的概率决定.假设某种传染病的基本传染数,平均感染周期为7天,那么感染人数由1个初始感染者增加到1000人大约需要几轮传染?需要多少天?(初始感染者传染个人为第一轮传染,这个人每人再传染个人为第二轮传染……)
7.已知数列为等比数列,,公比.若是数列的前n项积,求的最大值.
六、课后练习
1.已知正项等比数列中,,其前n项和为,且,则( )
A.31 B.32 C.63 D.64
2.设正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则数列的公比是( )
A.2 B.或2 C. D.或
3.已知数列满足,,则数列的前n项和( )
A. B. C. D.
4.某公司为庆祝公司成立九周年,特意制作了两个热气球,在气球上写着“九年耕枟,硕果累累”8个字.已知热气球在第一分钟内能上升30米,以后每分钟上升的高度都是前一分钟的,则该气球上升到70米高度至少要经过( )
A.3分钟 B.4分钟 C.5分钟 D.6分钟
5.已知数列满足且,则数列的前5项和为( )
A. B. C.91 D.151
6.在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中,,且,,成等比数列,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则( )
A. B. C. D.
7.(多选)设是公比为正数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若,,则( )
A. B.
C.为常数 D.为等比数列
8.(多选)设为数列的前n项和,已知,,,则( )
A.是等比数列 B.
C. D.
9.已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则__________.
10.给出定义:使数列的前k项和为正整数的称为“好数”.已知数列满足,则在内的所有“好数”的和为__________.
11.已知数列满足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前n项和.
12.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满足.
(1)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
(2)数列满足,且.
(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ii)若不等式对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及解析
自主预习
1.
2.错位相减法
五、课堂练习
(一)课本练习
1.答案:(1)189
(2)
(3),或,
解析:(1)因为,,,
可得.
(2)因为,,且,
所以.
(3)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因为,,
当时,可得,此时,满足题意;
当时,可得,解得,.
2.答案:证明见解析
解析:证明:记,
因为,且,所以两边同乘以,得:

所以,
所以.
所以,即证.
3.答案:当,时,,;
当,时,,
解析:设的公比为q,由题设得,
解得或,
当,时,,;
当,时,,.
4.答案:见解析
解析:设这三个数分别为x,y,z,则满足
由题意可得,,
联立方程组,可得,,或,,,
当这三个数为,,,可得这个等比数列的首项为2,公比为2;
当这三个数为,,,可得这个等比数列的首项为8,公比为.
5.答案:
解析:依题意设数列的首项为,公比为,
则,,
所以,即,所以,
解得,即,所求.
6.答案:(1)
(2)第8次
解析:(1)由题可知,每次落地的高度形成以1为首项,0.61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则当它第6次着地时,经过的总路程为

所以当它第6次着地时,经过的总路程是;
(2)由题意得,
整理得,所以,
则至少在第8次着地后,它经过的总路程能达到.
7.答案:424万元
解析:设这家牛奶厂每年应扣除x万元消费基金,则:
第一年剩余资金为:,
第二年剩余资金为:,
……
以此类推,第五年剩余资金为:,
由题意知,,
即,解得:,
故这家牛奶厂每年应扣除424万元消费基金.
8.答案:
解析:当时:,
当时:①,
②,
:.
所以数列为以为首项,2为公比等比数列.
所以.
(二)课本习题
1、(1)答案:,
解析:由,解得.
.
(2)答案:
解析:由题意知或
当,时,;
当,,.
2、(1)答案:
解析:
.
(2)答案:
解析:设,①
则.②
①-②,得.
当时,;
当时,.即.
3.答案:见解析
解析:证明:当时,,,不成等差数列,不合题意舍去.
当时,,,成等差数列,,

,,两边同乘,,
,,,成等差数列.
4.答案:见解析
解析:(方法一),
.
(方法二).以下同方法一.
5.答案:,
解析:令,,,
,为等比数列,首项,公比为2,
,,
.
6.答案:见解析
解析:由于一轮传染中,1人平 传染人,那么由1个初始感染者经过一轮传染后有人被传染,经过两轮传染后有人被传染,经过三轮传染后有人被传染,……经过n轮传染后有人被传染.
由,,得,
,.
又,故当,即大约需5轮传染可使感染者增加到1000人.
需要(天).
7.答案:
解析:,

当或11时最大,最大值为.
六、课后练习
1.答案:C
解析:设正项等比数列的公比为,由题意可得,即,解得或(舍去),则.故选C.
2.答案:A
解析: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因为,所以,所以,所以.又因为,所以,解得或(舍),故选A.
3.答案:C
解析:因为,
所以,则,所以数列是以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故选C.
4.答案:B
解析:设表示热气球在第n分钟内上升的高度,由题意可得(,),.所以前n分钟热气球上升的总高度,因为,所以数列为单调递增数列,又,,所以该气球至少要经过4分钟才能上升到70米高度,故选B.
5.答案:B
解析:数列满足,且,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数列的前5项和为
.故选B.
6.答案:C
解析: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由,,成等比数列,得,即,解得或(舍去),所以,从而.故,,两式相减,得,所以,所以.
7.答案:ACD
解析:设公比为q,,
则,解得,
故,
则,.
对A,,故A正确;
对B,,故B错误;
对C,为常数,故C正确;
对D,,,
故为等比数列,故D正确;
故选:ACD
8.答案:BD
解析:令,得,又,所以是首项为3,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所以,所以D正确.,所以B正确.由,,可得,所以不是等比数列,所以A错误.,所以C错误.
9.答案:3
解析:由数列为等比数列,设其公比为q,又,则,解得,所以,则,所以,,所以,,所以.
10.答案:2026
解析: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则,所以.因为,所以一定成立.要使为正整数,需为正整数,令,,则,因为,所以,因为为增函数,且,,…,,,所以,,所以内的所有“好数”的和为.
11.答案:(1)
(2)
解析:(1)当n为奇数时,由知数列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所以,n为奇数;
当n为偶数时,由,知数列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所以,n为偶数,
所以
(2)记,


两式相减,得

所以.
12.答案:(1)证明见解析
(2)(i)
(ii)
解析:(1)证明:因为,
所以当时,,解得.
当时,,则,
所以数列是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2)(i)因为数列满足,且,
所以,则时,
.
当时,也符合上式,所以.
(ii)因为不等式对恒成立,则,
令,
则,所以,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